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八庚平声 [héng xíng,行走][héng,纵横][gēng,更改][bīng bìng,相从也,合也,兼也][líng,使令][zhēng,正月][chéng,盛受][zhēng][chēng][详注1][cāng chen][音彭、祊。《说文》所以辅弓弩者。][héng][péng][qīng][qióng][音傖。搶攘,亂貌。][详注2][zhēng][hēng][tāng][xíng][chéng][míng][chēng][zhēng kēng][衆也,疾也。][zhēng][详注3][yíng hōng]櫿[音庚。《说文》秦晋谓坑为埂。]


注1:枪 《集韵》《韵会》楚耕切《正韵》抽庚切,音峥。《尔雅·释天》彗星为欃枪。亦叶音锵。《宋·谢瞻·张子房诗》婉婉幕中画,辉辉天业昌。鸿门销薄蚀,垓下陨欃枪。
注2:拼 俗拚字。又《唐韻》北萌切,音繃。與抨同。又《集韻》披耕切,音怦。《爾雅·釋詁註》拼荓同。詩大雅,荓云不逮。又有隨從之義。
注3:黾 《集韻》《類篇》眉耕切,音盲。地名。《史記·春申君傳》秦踰黽隘之塞而攻楚。《正義曰》黽隘之塞在申州。
末字词组
晏婴孩婴白玉婴退婴陶婴溺婴咳婴 
玉婴还婴钩婴香婴弃婴慅婴孺婴 
子婴遗婴句婴九婴孲婴晨婴婴婴 

词语解释:晏婴  拼音:yàn yīng
(?-前500)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字平仲,夷维(今山东高密)人。历仕灵公、庄公、景公为卿。奉景公命出使晋国联姻,与晋大夫叔向议论齐国政局,预言齐国政权将被田氏取代。传世有《晏子春秋》,为战国时人搜集有关他的言行编辑而成。
词语解释:玉婴  拼音:yù yīng
(1).白润如玉的婴儿。 宋 何薳 《春渚纪闻·杨文公鹤诞》:“ 杨文公 之生也,其胞荫始脱,则见两鹤翅交掩块物而蠕动,其母急令密弃诸溪流。始出户,而祖母迎见,亟啟视之,则两翅歘开,中有玉婴转侧而啼。举家惊异,非常器也。”
(2).笋的别称。
(3).指新竹。 宋 毛滂 《青玉案·竹间戏作》词:“玉婴初有排云兮。向晚色、娟娟静。秋入风枝清不尽。”
词语解释:子婴  拼音:zǐ yīng
秦二世胡亥的侄子。赵高杀二世,立他为秦王,在位四十六天。刘邦攻破咸阳。子婴投降。后为项羽所杀。——《史记·项羽本纪》
词语解释:孩婴  拼音:hái yīng
幼儿;幼小。《隶释·汉童子逢盛碑》:“捬育孩婴,弱而能言。”《黄庭内景经·呼吸》:“延我白首返孩婴。” 南朝 宋 鲍照 《松柏篇》诗:“资储无担石,儿女皆孩婴。”《新唐书·李训传》:“是时暴尸旁午,有詔弃都外,男女孩婴相杂厠。”
词语解释:还婴  拼音:huán yīng
犹言返老还童。《太平广记》卷二二引 前蜀 杜光庭 《神仙感遇传·罗公远》:“异日, 玄宗 復以长生为请……因以《三峯歌》八首以进焉,其大旨乃玄素黄赤之使,还婴泝流之事。”《醒世恒言·李道人独步云门》:“传授玄素赤黄,及还婴泝流之事。”
词语解释:遗婴  拼音:yí yīng
(1).指死了亲人的婴孩。 唐 孟郊 《吊元鲁山》诗:“遗婴尽雏乳,何况骨肉枝。”
(2).指弃婴。 清 郑燮 《逃荒行》:“道旁见遗婴,怜拾置担釜。”
词语解释:白玉婴  拼音:bái yù yīng
笋的美称。 宋 陆游 《苦笋》诗:“藜藿盘中忽眼明,駢头脱襁白玉婴。”
词语解释:钩婴  拼音:gōu yīng
亦作“钩婴”。 牵连缠绕。 唐 柳宗元 《晋问》:“若化若迁,钩婴蝉联,然后融为平川。”
词语解释:句婴  拼音:jiǔ yīng
古代传说国名。《淮南子·墬形训》:“自东北至西北方有 跂踵民 、 句婴民 。” 高诱 注:“ 句婴 ,读为‘九婴’,北方之国也。”《山海经·海外北经》作“拘缨”。
词语解释:退婴  拼音:tuì yīng
语出《老子》:“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王弼 注:“专,任也。致,极也。言任自然之气,致至柔之和,能若婴儿之无所欲乎?”婴,一本作“ 孾 ”。后以“退婴”谓像婴儿一样柔弱无争。含贬义。 鲁迅 《集外集拾遗·〈新俄画选〉小引》:“排外则易倾于慕古,慕古必不免于退婴,所以后来,艺术遂见衰落。” 聂绀弩 《鲁迅--思想革命与民族革命的倡导者》:“别的革命者的思想,往往局限于一定的时期,一定的境界,时过境迁,就褪色,退婴,乃至消失。”
词语解释:香婴  拼音:xiāng yīng
一种香料。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诰·运象》:“神女及侍者,颜容莹朗,鲜彻如玉,五香馥芬,如烧香婴气者也。” 清 钱谦益 《绛云楼上梁以诗代文》之七:“风飘花露频开卷,月照香婴对校书。”
词语解释:九婴  拼音:jiǔ yīng
传说中的水火怪。亦用以喻邪恶凶残的人。《淮南子·本经训》:“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脩蛇,皆为民害。” 高诱 注:“九婴,水火之怪,为人害。” 北魏 温子昇 《寒陵山诗碑》:“禄去王室,政出和门,铜马竞驰,金马乱噬。九婴暴起,十日并出。破璧毁珪,人物既尽。” 唐 骆宾王 《又破贼设蒙俭露布》:“不知玉弩垂芒,凶水无九婴之沴;瑶阶舞戚, 洞庭 有 三苗 之墟。” 明 杨慎 《药市赋》:“永遁兮二竖,载歼兮九婴。”
词语解释:陶婴  拼音:táo yīng
春秋 鲁 陶 门之女。少寡,抚养幼孤,纺绩为生; 鲁 人或闻其义,将求匹。 婴 闻之,乃作《黄鹄之歌》以明志。 鲁 人闻之,遂不敢复求。事见 汉 刘向 《列女传·鲁寡陶婴》。后以“陶婴”为妇女贞节的典型。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然妖不自兴,因人而兴,亦幽魂怨毒之气,阴相感召,邪魅乃乘而假借之,不然 陶婴 之室,何未闻 黎邱 之鬼哉?”
词语解释:弃婴  拼音:qì yīng
没人认领的婴儿,被不知名的父母遗弃的婴孩
遗弃或抛弃婴儿,尤指遗弃或抛弃在野外的行为。例如:反对一切用杀婴、弃婴…来调节生育率的做法。
词语解释:孲婴  拼音:yā yīng
幼儿。 元 吴莱 《观孙太古周天二十八宿星君像图》诗:“岂其太白变,嬉戏类孲孾。”
词语解释:溺婴  拼音:nì yīng
把婴儿淹死
词语解释:慅婴  拼音:cǎo yīng
古代在罪犯冠上加草带,以示羞辱。慅,通“ 草 ”;婴,通“ 缨 ”。《荀子·正论》:“治古无肉刑,而有象刑,墨黥;慅婴。” 王先慎 集解引 郝懿行 曰:“慅婴,《慎子》作‘草缨’。草与慅盖音同假借字耳。”
词语解释:晨婴  拼音:chén yīng
亦作“ 晨缨 ”。
(1).传说中 西王母 冠。《汉武帝内传》:“﹝ 西王母 戴﹞太真晨婴之冠。”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四》:“晨婴, 西王母 冠也。”
(2).泛称仙人之冠。 南朝 梁武帝 《玉龟曲》:“ 玉龟山 ,真长仙。九光曜,五云生。交带要分影,大华冠晨缨。” 唐 杨炯 《少室山少姨庙碑》:“建晨缨之宝冠,践远游之文履。”
词语解释:咳婴  拼音:hāi yīng
指幼儿刚会笑尚需哺乳。《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曾不可以告咳婴之儿。”
词语解释:孺婴  拼音:rú yīng
幼小。 晋 陶潜 《祭程氏妹文》:“嗟我与尔,特百常情。慈妣早世,时尚孺婴;我年二六,尔纔九龄。”
词语解释:婴婴  拼音:yīng yīng
象声词。鸟鸣声。 欧阳予倩 《桃花扇》第一幕第二场:“陈设颇整齐雅致,脉脉的瓶花,婴婴的鸟语,令人觉得出幽丽而静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