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八庚平声 [héng xíng,行走][héng,纵横][gēng,更改][bīng bìng,相从也,合也,兼也][líng,使令][zhēng,正月][chéng,盛受][zhēng][chēng][详注1][cāng chen][音彭、祊。《说文》所以辅弓弩者。][héng][péng][qīng][qióng][音傖。搶攘,亂貌。][详注2][zhēng][hēng][tāng][xíng][chéng][míng][chēng][zhēng kēng][衆也,疾也。][zhēng][详注3][yíng hōng]櫿[音庚。《说文》秦晋谓坑为埂。]


注1:枪 《集韵》《韵会》楚耕切《正韵》抽庚切,音峥。《尔雅·释天》彗星为欃枪。亦叶音锵。《宋·谢瞻·张子房诗》婉婉幕中画,辉辉天业昌。鸿门销薄蚀,垓下陨欃枪。
注2:拼 俗拚字。又《唐韻》北萌切,音繃。與抨同。又《集韻》披耕切,音怦。《爾雅·釋詁註》拼荓同。詩大雅,荓云不逮。又有隨從之義。
注3:黾 《集韻》《類篇》眉耕切,音盲。地名。《史記·春申君傳》秦踰黽隘之塞而攻楚。《正義曰》黽隘之塞在申州。
首字词组
婴儿婴子婴怀婴物婴疴婴纶婴年婴戮
婴孩婴心婴薄婴衅婴痾婴衿婴守婴意
婴鳞婴缠婴罗婴提婴石婴罪婴婴婴儿子
婴城婴臼婴累婴罹婴沉婴遘婴弱婴母
婴疾婴稚婴武婴症婴绢婴御婴丁婴人
婴孺婴病婴触婴城坚守婴耄婴忤婴冥婴儿风

词语解释:婴儿  拼音:yīng ér
(1).初生幼儿。《老子》:“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中:“ 竟陵 僧有于水滨得婴儿者,育为弟子。” 宋 苏轼 《虔州崇庆禅院新经藏记》:“婴儿生而导之言,稍长而教之书。”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二九:“一边是刚刚出生的婴儿,独自在家里,也需要慈母的抚养。”
(2).泛指幼童。《战国策·秦策一》:“今 秦 妇人婴儿皆言 商君 之法,莫言大王之法。”《史记·高祖本纪》:“乡者夫人婴儿皆似君,君相贵不可言。” 清 李渔 《玉搔头·弄兵》:“当年悮作婴儿戏,追裂桐封旧券文。”
(3).道家称铅为婴儿,水银为姹女。 唐 吕岩 《鄂渚悟道歌》:“或名龙,或名虎,或号婴儿并姹女。”《西游记》第十九回:“婴儿姹女配阴阳,铅汞相投分日月。”
词语解释:婴孩  拼音:yīng hái
幼儿。《列子·天瑞》:“人自生至终,大化有四:婴孩也,少壮也,老耄也,死亡也。” 唐 方干 《送道人归旧岩》诗:“目覩婴孩成老叟,手栽松柏有枯枝。” 宋 苏轼 《种松得徕字》诗:“山僧老无子,养护如婴孩。” 冰心 《寄小读者》十一:“想起一千九百二十三年前,一个纯洁的婴孩,今夜出世。”
词语解释:婴鳞  拼音:yīng lín
谓触及龙之喉下逆鳞。比喻人臣犯颜直谏。语本《韩非子·说难》:“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杀人。人主亦有逆鳞,説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 宋 苏轼 《谢中书舍人启》:“出而从仕,有狂狷婴鳞之愚。” 宋 李昴英 《水调歌头·寿参政徐意一》词:“鯁鯁婴鳞语,不改铁石坚。”
词语解释:婴城  拼音:yīng chéng
谓环城而守。《战国策·秦策四》:“ 小黄 、 济阳 婴城,而 魏氏 服矣。” 鲍彪 注:“婴,犹縈也,盖二邑环兵自守。”《汉书·蒯通传》:“必将婴城固守,皆为金城汤池。”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婴,以城自绕。” 唐 刘禹锡 《平齐行》之一:“去秋詔下诛 东平 ,官军四合犹婴城。” 明 归有光 《御倭议》:“不御之於陆,则婴城而已。”
词语解释:婴疾  拼音:yīng jí
缠绵疾病;患病。《后汉书·党锢传·李膺》:“道近路夷,当即聘问,无状婴疾,闕於所仰。” 南朝 宋 谢灵运 《昙隆法师诔》:“同学婴疾,振锡万里相救。” 宋 司马光 《上皇帝书》:“先帝天性宽仁,重违物意,晚年婴疾,厌倦万几。” 明 宋濂 《渊颖先生碑》:“予自婴疾以来,何药不尝,而势革若此,今岁殆不起耶。”
词语解释:婴孺  拼音:yīng rú
幼儿。《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八》:“皇后出宫中粧匳银盆各二,并皇子 满哥 三人,谓宰臣曰:‘……今宫中有者,粧匳、婴孺而已,可鬻之给军。’” 明 方孝孺 《卧云楼记》:“处乎林泉而忻然,若都卿相之位;登乎耆艾而燁然,常有婴孺之容。”
词语解释:婴子  拼音:yīng zǐ
婴儿。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杂志一》:“朱砂至良药,初生婴子可服。”
词语解释:婴心  拼音:yīng xīn
犹关心;挂心。 三国 魏 嵇康 《答难养生论》:“二子尝得富贵於其身,终不以人爵婴心。”《魏书·高祖纪》:“悠然玄迈,不以世务婴心。” 唐 钱起 《春暮过石龟谷题温处士林园》诗:“丘园自得性,婚嫁不婴心。”一本作“关心”。 鲁迅 《坟·科学史教篇》:“顾治科学之桀士,则不以是婴心也。”
词语解释:婴缠  拼音:yīng chán
缠绵。 前蜀 杜光庭 《马师穆尚书土星醮词》:“灾危重叠,疾厄婴缠,徒访三医,未祛久疾。” 宋 王禹偁 《让西京留守第三表》:“顾老疾之婴缠,荷圣恩之稠沓。”
词语解释:婴臼  拼音:yīng jiù
春秋 时 程婴 与 公孙杵臼 二人合谋保全 赵 氏遗孤,事见《史记·赵世家》。后以“婴臼”喻指危难时可托孤的人。 明 徐渭 《桐乡冯母》诗之一:“自古男儿 婴 臼 少,谁家嫠妇帝王知?”
词语解释:婴稚  拼音:yīng zhì
谓幼年。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教子》:“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
词语解释:婴病  拼音:yīng bìng
缠绵疾病。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卢照邻》:“后迁 新都 尉,婴病去官。” 明 徐渭 《赠沉母序》:“太君归 沉 ,甫二十五而寡。有姑尝婴病,太君至糜股以疗之,得不死。”
词语解释:婴怀  拼音:yīng huái
犹萦怀。谓牵挂在心。《资治通鉴·唐睿宗景云元年》:“王性恬淡,不以代事婴怀。” 金 元好问 《中州集·党怀英》:“遂不以世务婴怀,放浪山水间,诗酒自娱。”
词语解释:婴薄  拼音:yīng báo
环绕接近。《淮南子·要略》:“乃原心术,理性情,以馆清平之灵,澄彻神明之精,以与天和相婴薄。” 高诱 注:“婴,绕抱也。”
词语解释:婴罗  拼音:yīng luó
(1).遭受。《后汉书·班超传》:“先帝深愍边萌婴罗寇害。”
(2).触陷罗网,比喻遭难。 晋 郭璞 《江赋》:“感 交甫 之丧珮,愍神使之婴罗。” 唐 骆宾王 《上瑕丘韦明府启》:“故以游莲遇絏,悟 宋王 於婴罗。”
词语解释:婴累  拼音:yīng lèi
谓遭罹罪累。《文选·嵇康〈幽愤诗〉》:“咨予不淑,婴累多虞。” 李周翰 注:“淑,善。婴,绕。虞,度也。言我不善,绕此罪累,多不可度也。”
词语解释:婴武  拼音:yīng wǔ
见“ 婴母 ”。
词语解释:婴母  拼音:yīng mǔ
亦作“ 婴武 ”。 即鹦鹉。《礼记·曲礼上》:“婴母能言。” 陆德明 释文:“婴,本或作鸚,厄耕反。母,本或作鵡,同音武。” 清 朱锡绶 《幽梦续影》:“楼无重檐则蓄婴武,池无杂影则蓄鷺鶿。” 徐珂 《清稗类钞·园林·万生园》:“前壁多置玻窗,后壁配樊笼,则鸟之种类奚止百十,有婴武十数种。”
词语解释:婴触  拼音:yīng chù
触犯。 元 戴表元 《南山下行》:“旁山死者何姓氏?纍纍骸骨横林皋……不知婴触为何罪,但惜贵贱同所遭。”
词语解释:婴物  拼音:yīng wù
谓萦怀世务;纠缠于外界事物。 晋 张协 《杂诗》之三:“至人不婴物,餘风足染时。” 宋 叶适 《刘建翁墓志铭》:“ 建翁 韵甚清,气安而貌和,悬会宿解,不以滞吝婴物。”
词语解释:婴衅  拼音:yīng xìn
获罪。 宋 秦观 《自作挽词》:“婴衅徙穷荒,茹哀与世辞。”
词语解释:婴提  拼音:yīng tí
犹孩提。幼儿。 前蜀 韦庄 《信州西仙人城下月岩》诗:“羣峯若侍从,众阜如婴提。”
词语解释:婴罹
遭受,触陷罗网
词语解释:婴症
患病;疾病缠身
词语解释:婴城坚守
绕城固守
词语解释:婴疴  拼音:yīng kē
犹婴病。
词语解释:婴痾  拼音:yīng kē
犹婴病。《后汉书·孝明八王传赞》:“ 下邳 婴痾, 梁节 邪惑。”
词语解释:婴石  拼音:yīng shí
古代传说中 燕山 所产之石,美似玉。又称燕石。《山海经·北山经》:“北百二十里曰 燕山 ,多婴石。” 郭璞 注:“言石似玉,有符彩婴带,所谓燕石者。” 郝懿行 笺疏:“婴疑燕声之转,未必取婴带为义。”
词语解释:婴沉  拼音:yīng chén
谓重疾缠绕。《周书·艺术传·姚僧垣》:“吾年时衰暮,疹疾婴沉。今得此人,望与之偕老。”
词语解释:婴绢  拼音:yīng juàn
谓自缢。 汉 王符 《潜夫论·断讼》:“妇人软弱,猥为众彊所扶与执迫,幽阨连日,后虽欲復修本志,婴绢吞药。” 汪继培 笺:“婴绢,犹婴组,即上云自縊也。”
词语解释:婴耄  拼音:yīng mào
幼儿和老人。 前蜀 杜光庭 《晋公后土醮词》:“戈甲屡兴,害及丘坟,戮兼婴耄,远近涂炭。”
词语解释:婴纶  拼音:yīng lún
犹羁缚。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 孙兴公 、 许玄度 皆一时名流”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 宋明帝 《文章志》曰:‘ 绰 博涉经史,长於属文,与 许询 俱有负俗之谈。 询 卒不降志,而 绰 婴纶世务焉。’”
词语解释:婴衿  拼音:yīng jīn
犹衿缨。谓结缨于襟。引申为萦怀。婴,通“ 缨 ”。衿,结也。
词语解释:婴罪  拼音:yīng zuì
犹获罪。《后汉书·范滂传》:“昔 叔向 婴罪, 祁奚 救之,未闻 羊舌 有谢恩之辞。”
词语解释:婴遘  拼音:yīng gòu
遭遇。 南朝 宋 鲍照 《谢假启》:“加以凶衰,婴遘惨悼。”
词语解释:婴御  拼音:yīng yù
犹抵御。《后汉书·马融传》:“若夫鷙兽毅虫,倨牙黔口,大匈哨后,緼巡欧紆,负隅依阻,莫敢婴御。”
词语解释:婴忤  拼音:yīng wǔ
犹抵忤。 宋 叶适 《运使王公墓志铭》:“公果敢激烈,当官职与事,遇法理不顺者,直前疏治,矢纵川决,莫敢婴忤。”
词语解释:婴年  拼音:yīng nián
少年;儿时。 清 李渔 《闲情偶寄·种植·梧桐》:“此予婴年著作,因説梧桐,偶而记及,不则竟忘之矣。” 鲁迅 《〈集外集〉序言》:“出屁股、衔手指的照相,当然是惹人发笑的,但自有婴年的天真,决非少年以至老年所能有。”
词语解释:婴守  拼音:yīng shǒu
环城固守。《新唐书·李勉传》:“ 希烈 自将攻 勉 , 勉 气索,婴守累月,援莫至,裒兵万人溃围出。”
词语解释:婴婴  拼音:yīng yīng
象声词。鸟鸣声。 欧阳予倩 《桃花扇》第一幕第二场:“陈设颇整齐雅致,脉脉的瓶花,婴婴的鸟语,令人觉得出幽丽而静适。”
词语解释:婴弱  拼音:yīng ruò
幼小。《魏书·孝感传·长孙虑》:“乞以身代老父命,使婴弱众孤,得蒙存立。”
词语解释:婴丁  拼音:yīng dīng
遭受;遭到。《三国志·蜀志·郤正传》:“悠悠四海,婴丁祸败。”《三国志·吴志·黄盖传》“ 黄盖 字 公覆 , 零陵 泉陵 人也” 裴松之 注引《吴书》:“ 盖 少孤,婴丁凶难,辛苦备尝。”《晋书·刘颂传》:“到郡草具所陈如左,未及书上,会臣婴丁天罚,寝顿累年,今谨封上前事。”
词语解释:婴冥  拼音:yīng míng
幽都。指北方极远的地方。旧以为日没于此,万象阴暗。《后汉书·冯衍传下》:“神雀翔於鸿崖兮,玄武潜於婴冥。” 李贤 注:“婴冥犹晦昧,所谓幽都也。”
词语解释:婴戮  拼音:yīng lù
遭到杀戮。 晋 陆机 《豪士赋》序:“则 伊生 抱明允以婴戮, 文子 怀忠敬而齿劒,固其所也。”《陈书·沉炯传》:“ 梁元帝 愍其妻子婴戮,特封 原乡县侯 ,邑五百户。”
词语解释:婴意  拼音:yīng yì
挂心;在意。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二·张待问》:“人皆为 张 危之,或劝令自免去。 张 曰:‘ 卢公 贤者,肯衔隙以害公正之吏乎!’了不婴意。”
词语解释:婴儿子  拼音:yīng ér zi
(1).幼儿。《墨子·公孟》:“夫婴儿子之知,独慕父母而已。”
(2). 战国 齐 女名。相传孝奉父母,至老不嫁。《战国策·齐策四》:“﹝ 威后 ﹞乃进而问之曰:…… 北宫 之女 婴儿子 无恙耶?”
词语解释:婴母  拼音:yīng mǔ
亦作“ 婴武 ”。 即鹦鹉。《礼记·曲礼上》:“婴母能言。” 陆德明 释文:“婴,本或作鸚,厄耕反。母,本或作鵡,同音武。” 清 朱锡绶 《幽梦续影》:“楼无重檐则蓄婴武,池无杂影则蓄鷺鶿。” 徐珂 《清稗类钞·园林·万生园》:“前壁多置玻窗,后壁配樊笼,则鸟之种类奚止百十,有婴武十数种。”
词语解释:婴人  拼音:yīng rén
婴儿。 汉 王符 《潜夫论·卜列》:“ 孟賁 狎猛虎而不惶,婴人畏螻蚁而发闻。” 汪继培 笺:“婴人,犹婴儿。发闻,谓发声闻於人也。”
词语解释:婴儿风  拼音:yīng ér fēng
谓东风。《灵枢经·九宫八风》:“风从东方来,名曰婴儿风。” 明 王志坚 《表异录》卷一引《兵书》:“风从震来,名婴儿风。”震,指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