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十哿上声 [nà nuó][hè,负荷][稍也,副词][bǒ bò][kě][详注1][chuāi chuǎi chuài][详注2][《集韵》苦卧切,音课。《博雅》堁尘也。][nuó][dān dàn][婀娜][详注3][à,可,是否,用在问句加强语气][音妥。《揚子·方言》豔美也。]娿粿


注1:傩 nuó,音娜。行走姿态柔美:“佩玉之傩”。
注2:沱 音柁。与𣵺同。瀢𣵺,沙土往来貌。《郭璞·江赋》碧沙瀢𣵺而往来。
注3:娑 音縒。馺娑,汉殿名。《班固·西都赋》经骀荡而出馺娑。《三辅黄图》馺娑,马迅疾貌。借为宫名。
现代汉语字典本字分属于多个韵部:
 韵 平声
 韵 上声 音縒。馺娑,汉殿名。《班固·西都赋》经骀荡而出馺娑。《三辅黄图》馺娑,马迅疾貌。借为宫名。
 韵 去声 苏个切,音些。逻娑,土蕃都城名。《唐书·薛仁贵传》为逻娑道行军总管。《杜甫诗》和亲逻娑城。

哿韵,另见

娑 suō
〈形〉
  • (形声。从女,沙声。本义:起舞的样子)
  • 同本义
  • 娑,舞也。——《说文》。
  • 子仲之子,婆娑其下。——《诗·陈风·东门之枌》
  • 漂动、轻扬的样子
  • 脩初服之娑娑兮,长余之参参。——《后汉书·张衡传·思玄赋》
  • 又如:娑娑(漂扬的样子)
〈动〉
  • 挑逗
  • 闹清明莺声婉啭,荡花枝蝶翅蹁跹,舞东风剪尾娑人。——·无名氏《焚儿救母》
  • 又如:娑人(挑逗人)
康熙字典

  • 《廣韻》素何切《集韻》《韻會》《正韻》桑何切,𠀤音挱。 (歌韵)
  • 《說文》舞也。《詩·𨻰風》子仲之子,婆娑其下。
  • 又躞蹀貌。《杜甫詩》方知不才者,生長漫婆娑。
  • 又衣揚貌。《張衡·思𤣥賦》修初服之婆娑。
  • 又安坐也。《黃庭經》金鈴朱帶坐婆娑。
  • 又琴聲委曲也。《嵆康·琴賦》紆餘婆娑。
  • 又《廣韻》蘇可切《集韻》《韻會》想可切《正韻》素可切,𠀤音縒。 (哿韵)
  • 馺娑,漢殿名。《班固·西都賦》經駘盪而出馺娑。《三輔黃圖》馺娑,馬迅疾貌。借爲宮名。
  • 又《正韻》蘇箇切,音些。 (个韵)
  • 邏娑,土蕃都城名。《唐書·薛仁貴傳》爲邏娑道行軍總管。《杜甫詩》和親邏娑城。
  • 又《梵書·阿彌陀經》有婆娑國土。釋云:梵言婆娑。華言堪忍。
  • 娑或作逤。通作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