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四支平声 姿[wéi,施为][cuī shuāi][饥渴][cī,参差][順遷也][léi][mí][跨马,动词][yí][治国][méi mí][chí shi][详注1][chuí zhuī][chí][地方古音,读同之。][yí][详注2][zī][详注3][zī][详注4][yí][dī][音兹。《诗·小雅》或耘或耔。沈重读。][qī][lí][huī][详注5][繁殖][huī suī][sī][盱眙,縣名。][音驰。《说文》趍赵,久也。][音夷。義同。][qí]觿[bēi][xī][shī][chí][详注6][pī][cí][zī][通黴][ní][梓也][wēi][详注7][详注8][qí][克也,任也][zhī zī][lí][音靡][ér][lí][tí][zuī][yí][pī][guī][详注9][lí][详注10][木名。][详注11][huī][音雌。嵾嵯,山不齐貌。通作参差。或作嵯。][qí][详注12][详注13][chí][ní][qí][wēi][详注14]乿


注1:齐 《正韻》津私切,音貲。《論語》攝齊升堂。孔安國曰:衣下曰齊。
注2:犁 《广韵》力脂切《集韵》《韵会》良脂切,音梨。《广韵》牛驳。《论语》犁牛之子。《注》犁杂文。
注3:比 音毗。和也。一曰次也。比邻,犹并邻。《杜甫诗》不教鹅鸭恼比邻。
注4:氂 犛牛尾也。又長毛也。《後漢·岑彭傳》岑熙遷魏郡太守,輿人歌之曰:狗吠不驚,足下生氂。《註》氂,長毛也。犬無追吠,故足下生氂。
注5:居 音基。语助辞。《礼·檀弓》公仪仲子之丧,舍其孙而立其子。檀弓曰:何居,我未之前闻也。《注》怪之之辞,犹言何故也。一说何居,犹言此义何处。居读如字,不必改音基。《集韵》通作其。
注6:蠡 邻知切,音离。《史记·匈奴传》置左右贤王,左右谷蠡。
注7:剂 《说文》齐也。从刀,齐声。《尔雅·释言》剂,翦齐也。《疏》齐截也。《周礼·地官·司市》以质剂结信而止讼。《注》质剂,谓两书一札而别之也。若今下手书,言保物要还矣。《疏》质剂谓券书。恐民失信,有所违负,故为券书结之,使有信也。大市以质,小市以剂,故知质剂是券书。汉时下手书,即今画指券,与古质剂同也。
注8:台 《唐韵》与之切《集韵》《韵会》盈之切《正韵》延知切,音怡。《尔雅·释诂》台,我也。《又》予也。《书·禹贡》祇台德先。《汤誓》非台小子,敢行称乱。 又《说文》悦也。《史记·太史公自序》唐尧逊位,虞舜不台。 又《扬子·方言》养也,晋卫燕魏曰台。又失也,宋鲁之閒曰台。
注9:箠 音垂。竹名。《张衡·南都赋》其竹则筱簳、箛箠。又音追,竹节也。
注10:鑴 《广韵》许规切《集韵》《韵会》翾规切,音隓。《广韵》大钟。《集韵》鼎属。一曰日旁气。《周礼·释文》郑康成读。
注11:萑 音鵻。《说文》草多貌。 又草名。茺蔚也。《尔雅·释草》萑蓷。《注》茺蔚,又名益母。 又《集韵》枲未沤者。
注12:梩 音釐。《廣韻》徙土轝也。《周禮·地官·鄕師註》梩或云揷,或云鍬。
注13:荠 才資切,音疵。《采薺》,逸《詩》篇名。《周禮·春官·樂師》趨以采薺。又通茨。
注14:锜 音奇。《广韵》凿属。《集韵》釜属。《诗·豳风》又缺我锜。《传》凿属曰锜。《释文》锜,巨宜反。韩诗云:木属。
首字词组
姨弟姨婆姨妹姨姨姨表姨奶奶姨妈 
姨母姨姊妹姨姐姨昆弟姨丈姨兄姨太太 
姨夫姨姥姥姨娘姨父姨丈人姨夫钱  

词语解释:姨弟  拼音:yí dì
姨表弟。《晋书·王廙传》:“﹝ 廙 ﹞丞相 导 从弟,而 元帝 姨弟也。”《旧唐书·后妃传下·肃宗张皇后》:“ 玄宗 幼失所恃,为 竇 姨鞠养。 景云 中封 邓国夫人 ,恩渥甚隆,其子 去惑 、 去疑 、 去奢 、 去逸 ,皇姨弟也,皆至大官。”
词语解释:姨母  拼音:yí mǔ
母亲的姐妹。《汉书·霍光传》“ 光 诸女遇太后无礼” 颜师古 注引 汉 服虔 曰:“ 光 诸女自以於 上官太后 为姨母,遇之无礼。” 南朝 梁 陶弘景 《周氏冥通记》卷一:“俄顷所生母及姨母续至,见便悲叫。”《释名·释亲属》:“母之姊妹曰姨亦如之” 王先谦 疏证补引: 苏舆 曰:“《礼》谓之从母,今俗呼为姨母。”
词语解释:姨夫  拼音:yí fū
(1).母亲的姐妹夫。 隋 卢思道 《北齐兴亡论》:“ 胡长粲 以从舅之亲, 冯子琮 以姨夫之戚,俱受寄託,并当枢要。” 明 王志坚 《表异录·亲戚》:“ 袁聿修 为姨丈人 崔休 所知赏,盖今之姨夫也。”
(2).妻的姊妹夫。 宋 欧阳修 先娶 王拱宸 妻姊,妻死,再娶其妻妹,故时有“旧女婿为新女婿,大姨夫作小姨夫”之语。见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八。
(3).共狎一妓之两男互称姨夫。 宋 周密 《癸辛杂识续集·姨夫眼眶》:“盖北人以两男子共狎一妓则呼为姨夫。”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 红娘 呵,你伏侍个烟薰猫儿的姐夫; 张生 呵,你撞着个水浸老鼠的姨夫。” 王季思 校注:“ 鶯鶯 既别无姊妹,则此处称 郑恒 为姨夫,显係借勾栏习语打諢。”
词语解释:姨婆  拼音:yí pó
一般称父母的姨母。亦以称母亲的姐妹。犹姨母。《清平山堂话本·洛阳三怪记》:“ 潘松 道:‘甚荷姨婆见爱。’”
词语解释:姨姊妹  拼音:yí zǐ mèi
姨母的女儿为姨姊妹。也叫“姨姐妹”
词语解释:姨姥姥  拼音:yí lǎo lao
外祖母的姐妹
词语解释:姨妹  拼音:yí mèi
(1).姨表妹。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惑溺》:“ 孙秀 降 晋 , 晋武帝 厚存宠之,妻以姨妹 蒯氏 。”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节操》:“ 孙泰 , 山阳 人,少师 皇甫颖 ,操守颇有古贤之风。 泰 妻即姨妹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婴宁》:“我以为谁何人,乃我姑之女,即君姨妹,今尚待聘。”
(2).妻之妹。
词语解释:姨姐  拼音:yí jiě
(1).小姨。妻子的妹妹。《古今小说·李秀卿义结黄贞女》:“慌得 张二哥 便往内跑,教老婆苦劝姨姐,与 李秀卿 相见。”
(2).旧时对妾的称呼。《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他﹞在喒爹身边,只该半妾半婢,叫声姨姐,后日还有个退步,可笑喒爹不明,就叫众人唤他做‘小奶奶’,难道要喒们叫他娘不成?”
词语解释:姨娘  拼音:yí niáng
(1).亦作“ 姨孃 ”。母亲的姐妹。 南朝 梁 陶弘景 《周氏冥通记》卷一:“问 平子 何以来,答云:‘姨孃气发,唤兄还,合药煮汤。’”《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姨娘不来不打紧,舅母不来不打紧。”《红楼梦》第三五回:“ 寳玉 笑道:‘我想起来,自然和姨娘( 薛姨妈 )要去。’”
(2).旧时对父之妾的称呼。《红楼梦》第五五回:“ 探春 忙道:‘姨娘( 赵姨娘 )这话説谁?我竟不懂。’”
(3).泛称妾。《红楼梦》第四六回:“你们自以为都有了结果了,将来都是做姨娘的。”《孽海花》第二一回:“我倒要问声老爷,我到底算老爷的正妻呢,还是姨娘?”
词语解释:姨姨  拼音:yí yí
(1).母亲的姐妹。《清平山堂话本·洛阳三怪记》:“婆婆道:‘小员外,老身便是妈妈的姐姐。’ 潘松 沉思半晌,道:‘我也曾听得説,有个姨姨。’”
(2).称父之妾。 元 李致远 《还牢末》第一折:“你姨姨早晚在那里。”
(3).称所亲狎的妓女。 元 关汉卿 《救风尘》第一折:“当初姨姨 引章 要嫁我来,如今却要嫁 周舍 ,我央及你劝他一劝。”
词语解释:姨昆弟  拼音:yí kūn dì
姨兄弟。古称姨母之子(男或女)。后世姨兄弟只指男性,俗称姨表兄弟。《左传·襄公二十三年》“继室以其姪, 穆姜 之姨子也” 晋 杜预 注:“姪, 穆姜 姨母之子,与 穆姜 为姨昆弟。”
词语解释:姨父  拼音:yí fù
母亲的姐妹夫。《魏书·元叉传》:“ 叉 遂与太师 高阳王 雍 等辅政,常直禁中, 肃宗 呼为姨父。”
词语解释:姨表  拼音:yí biǎo
两家的母亲是姐妹的亲戚关系(别于“姑表”)。 欧阳予倩 《小姑娘》:“ 王皮匠 :你要知道我和她是姨表兄妹……”
词语解释:姨丈  拼音:yí zhàng
母亲的姐妹夫。
词语解释:姨丈人  拼音:yí zhàng rén
母亲的姐妹夫。《北史·袁聿脩传》:“﹝ 聿脩 ﹞性深沉,有鉴识,清靖寡欲,与物无竞。姨丈人尚书 崔休 深所知赏。” 明 王志坚 《表异录·亲戚》:“ 袁聿修 为姨丈人 崔休 所知赏,盖今之姨夫也。”
词语解释:姨奶奶  拼音:yí nǎi nɑi
祖母的姐妹
姨太太
词语解释:姨兄  拼音:yí xiōng
姨表兄。《三国志·吴志·潘濬传》“ 权 假 濬 节,督诸军讨之”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 濬 姨兄 零陵 蒋琬 为 蜀 大将军。”《魏书·房景远传》:“ 郁 曰:‘ 齐州 主簿 房阳 是我姨兄。’”
词语解释:姨夫钱  拼音:yí fū qián
指可供循环挪用的他人的钱财。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奇谑二·姨夫钱》:“ 杭 有无赖子某,祖起延商货卖。后至无赖,因不事生而贫矣,然尚业其祖父。有客至,则入其财为己有。客索时,则又俟后客之货转卖以偿焉。年復年,客復客,名曰姨夫钱。盖以夫死姨復可以嫁人之意耳。”
词语解释:姨妈  拼音:yí mā
姨母。《红楼梦》第五九回:“别人不知道,只説我妈和姨妈,他老姐儿两个,如今越老了,越把钱看的真了。”《红楼梦》第一一二回:“ 王夫人 啐道:‘糊涂东西!你姨妈的死活都不知,你还要走吗?’”
词语解释:姨太太  拼音:yí tài tài
(1).对孩子的姨妈的尊称。《红楼梦》第四十回:“有人回説:‘姨太太来了。’ 贾母 等刚站起来,只见 薛姨妈 早进来了。”《红楼梦》第四十回:“ 贾母 笑道:‘我才説,来迟了的要罚他,不想姨太太就来迟了。’”
(2).旧时称妾。《官场现形记》第八回:“你嫁了我们抚台做姨太太,我们都得称你宪姨太太。” 老舍 《骆驼祥子》二十:“主人姓 夏 ……最近娶了个姨太太,不敢让家中知道,所以特意地挑个僻静地方另组织了个小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