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四支平声 姿[wéi,施为][cuī shuāi][饥渴][cī,参差][順遷也][léi][mí][跨马,动词][yí][治国][méi mí][chí shi][详注1][chuí zhuī][chí][地方古音,读同之。][yí][详注2][zī][详注3][zī][详注4][yí][dī][音兹。《诗·小雅》或耘或耔。沈重读。][qī][lí][huī][详注5][繁殖][huī suī][sī][盱眙,縣名。][音驰。《说文》趍赵,久也。][音夷。義同。][qí]觿[bēi][xī][shī][chí][详注6][pī][cí][zī][通黴][ní][梓也][wēi][详注7][详注8][qí][克也,任也][zhī zī][lí][音靡][ér][lí][tí][zuī][yí][pī][guī][详注9][lí][详注10][木名。][详注11][huī][音雌。嵾嵯,山不齐貌。通作参差。或作嵯。][qí][详注12][详注13][chí][ní][qí][wēi][详注14]乿


注1:齐 《正韻》津私切,音貲。《論語》攝齊升堂。孔安國曰:衣下曰齊。
注2:犁 《广韵》力脂切《集韵》《韵会》良脂切,音梨。《广韵》牛驳。《论语》犁牛之子。《注》犁杂文。
注3:比 音毗。和也。一曰次也。比邻,犹并邻。《杜甫诗》不教鹅鸭恼比邻。
注4:氂 犛牛尾也。又長毛也。《後漢·岑彭傳》岑熙遷魏郡太守,輿人歌之曰:狗吠不驚,足下生氂。《註》氂,長毛也。犬無追吠,故足下生氂。
注5:居 音基。语助辞。《礼·檀弓》公仪仲子之丧,舍其孙而立其子。檀弓曰:何居,我未之前闻也。《注》怪之之辞,犹言何故也。一说何居,犹言此义何处。居读如字,不必改音基。《集韵》通作其。
注6:蠡 邻知切,音离。《史记·匈奴传》置左右贤王,左右谷蠡。
注7:剂 《说文》齐也。从刀,齐声。《尔雅·释言》剂,翦齐也。《疏》齐截也。《周礼·地官·司市》以质剂结信而止讼。《注》质剂,谓两书一札而别之也。若今下手书,言保物要还矣。《疏》质剂谓券书。恐民失信,有所违负,故为券书结之,使有信也。大市以质,小市以剂,故知质剂是券书。汉时下手书,即今画指券,与古质剂同也。
注8:台 《唐韵》与之切《集韵》《韵会》盈之切《正韵》延知切,音怡。《尔雅·释诂》台,我也。《又》予也。《书·禹贡》祇台德先。《汤誓》非台小子,敢行称乱。 又《说文》悦也。《史记·太史公自序》唐尧逊位,虞舜不台。 又《扬子·方言》养也,晋卫燕魏曰台。又失也,宋鲁之閒曰台。
注9:箠 音垂。竹名。《张衡·南都赋》其竹则筱簳、箛箠。又音追,竹节也。
注10:鑴 《广韵》许规切《集韵》《韵会》翾规切,音隓。《广韵》大钟。《集韵》鼎属。一曰日旁气。《周礼·释文》郑康成读。
注11:萑 音鵻。《说文》草多貌。 又草名。茺蔚也。《尔雅·释草》萑蓷。《注》茺蔚,又名益母。 又《集韵》枲未沤者。
注12:梩 音釐。《廣韻》徙土轝也。《周禮·地官·鄕師註》梩或云揷,或云鍬。
注13:荠 才資切,音疵。《采薺》,逸《詩》篇名。《周禮·春官·樂師》趨以采薺。又通茨。
注14:锜 音奇。《广韵》凿属。《集韵》釜属。《诗·豳风》又缺我锜。《传》凿属曰锜。《释文》锜,巨宜反。韩诗云:木属。
首字词组
委蛇       

词语解释:委蛇  拼音:wēi yí
(1).绵延屈曲貌。《楚辞·离骚》:“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六:“二十八字之间,委蛇曲折,含不尽之意。” 清 唐甄 《潜书·匪更》:“委蛇合度,是谓从旧。”
(2).曲折行进貌。《史记·苏秦列传》:“嫂委虵蒲服,以面掩地而谢。” 司马贞 索隐:“委虵谓以面掩地而进,若虵行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宅妖》:“腻然而倒,委蛇入壁,移时始没。”
(3).迂远貌。《文选·嵇康〈琴赋〉》:“穆温柔以怡懌,婉顺敍而委蛇。” 吕向 注:“委蛇,长远之貌。” 晋 成公绥 《天地赋》:“河汉委虵而带天,虹蜺偃蹇於昊苍。”
(4).雍容自得貌。《诗·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郑玄 笺:“委蛇,委曲自得之貌。” 陆德明 释文:“《韩诗》作‘逶迤’,云公正貌。”《隶释·汉冀州从事张表碑》:“委虵公门,謇謇匪躳。” 宋 苏轼 《谢三伏早出院表》:“遽蒙假借之私,得遂委蛇之乐。” 清 黄遵宪 《罢美国留学生感赋》诗:“便便腹高卧,委蛇復委蛇。”
(5).随顺、顺应貌。《庄子·应帝王》:“吾与之虚而委蛇。” 成玄英 疏:“委蛇,随顺之貌也。”《庄子·庚桑楚》:“行不知所之,居不知所为,与物委蛇,而同其波。”《明史·吴时来传》:“晚节不能自坚,委蛇执政间。” 清 恽敬 《博妇》:“虽然二君子者,委虵以适变,坚忍以藏用,期於復 汉 唐 之祚而已。”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吾以为今日革命,不能不与外国委蛇。虽极委蛇,犹不能不使外人干涉。”参见“ 虚与委蛇 ”。
(6).神话传说中的蛇。《庄子·达生》:“委蛇,其大如轂,其长如辕,紫衣而朱冠。其为物也,恶闻雷车之声,则捧其首而立。见之者殆乎霸。”
(7).草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葳蕤》:“委蛇,此亦似是萎蕤,并俟考访。”
词语解释:虚与委蛇  拼音:xū yǔ wēi yí
语出《庄子·应帝王》:“ 壶子 曰:‘乡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吾与之虚而委蛇。’” 成玄英 疏:“委蛇,随顺之貌也。至人应物,虚己忘怀,随顺逗机,不执宗本。”后因谓假意殷勤、敷衍应酬为“虚与委蛇”。 黄远庸 《北京之新年》:“盖禁卫军之愤愤,由来已久, 冯国璋 虚与委蛇,屡加劝解,幸能积薪厝火,得获暂时之安逸。”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二章:“老子不得已同你们这班流贼虚与委蛇,其实有狗屁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