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四纸上声 齿[mǐ][jī,几案]使[详注1][徵羽][详注2][详注3][诺也][pǐ,否泰][lěi][bèi,名词][mǐ][yǐ][zhǐ][详注4][chuǎi chuài][zǐ][详注5][详注6][nǐ][shì dì][xǐ lǐ][guī xī][yǐ][详注7][克也,任也][guī][ní,音你。声也。][shī][guǐ][lěi]氿[guǐ][qì][详注8][音跂。《广韵》行喘息貌][dǐ]俿[lǐ]


注1:使 式至切。遣人聘问曰使。《前汉·韩信传》发一乘之使,下咫尺之书。又《鬼谷子抵巇篇》圣人者,天地之使也。《淮南子·天文训》四时者,天之吏也。日月者,天之使也。
注2:箠 音捶。击马策也。《史记·张耳陈余传》杖马箠,下赵数十城。
注3:花 《唐韻》韋委切,音蔿。《玉篇》花榮也。《拾遺記》西王母進洞淵紅蘤。《唐書·西域傳》王坐金蘤榻。
注4:机 音几。《说文》木名。《山海经》单狐之山多机木。《郭注》状如榆,可烧以粪田。 又与几通。《易·涣卦》涣奔其机。《注》承物者也。《家语》仰视榱桷,俯察机筵。《注》机作几。
注5:萎 音委。药草。《尔雅·释草》荧,委萎。《注》萎蕤也。《韩愈诗》萎蕤缀蓝瑛。《注》萎蕤,青花圆实。亦作荽蕤。
注6:庳 脾上声。《说文》庳中,伏舍。一曰屋卑。《左传·襄三十一年》宫室卑庳。
注7:哆 音侈。《说文》张口也。《诗·小雅》哆兮侈兮,成是南箕。《传》哆,大貌
注8:坻 《广韵》《正韵》诸氏切《集韵》《韵会》掌氏切,音纸。止也。《左传·昭二十九年》蔡墨论养龙官曰:官宿其业,其物乃至,若泯弃之,物乃坻伏。
末字词组
褒姒姚姒娣姒大姒子姒   
任姒太姒姬姒伯姒    

词语解释:褒姒  拼音:bāo sì
亦作“褒姒”。 周 时 褒国 女子, 姒 姓。 周幽王 伐 褒 , 褒侯 进 褒姒 ,为 幽王 所宠幸。性不好笑。 幽王 悦之万方不得。乃举烽火以召诸侯,诸侯急至,而无外敌入寇事, 褒姒 大笑。 幽王 遂数举烽火,以博 褒姒 之笑。后 申侯 与 犬戎 攻 周 , 幽王 又举烽火,诸侯以为戏,不至, 幽王 被杀。《诗·小雅·正月》:“赫赫 宗周 , 襃姒 烕之。”《国语·晋语一》:“ 周幽王 伐 有襃 , 襃 人以 襃姒 女焉。”《楚辞·天问》:“ 周幽 谁诛?焉得夫 褒姒 ?”参阅《吕氏春秋·疑似》《史记·周本纪》
词语解释:任姒  拼音:rèn sì
周文王 母 太任 与 周武王 母 太姒 的合称。古代认为二人是贤惠后妃的典范。《汉书·外戚传下·孝成班倢伃》:“美 皇 英 之女 虞 兮,荣 任 姒 之母 周 。” 颜师古 注:“ 任 , 太任 , 文王 之母; 姒 , 太姒 , 武王 之母也。”《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伏惟皇太后膺大圣之姿,体乾坤之德,齐踪 虞妃 ,比跡 任姒 。” 宋 苏辙 《请太皇太后受册表》:“伏惟太皇太后陛下,躬 任 姒 之至德,蹈 舜 禹 之休功。” 元 揭徯斯 《艺文监贺表》:“陛下如日东升,以天下养,虽任寄 伊 霍 之重,足以发皇明,必治资 任 姒 之贤,有以基王化。”《晚清文学丛钞·廿世纪世界文明灯弹词》:“也是他未脱经生论几章, 任 姒 餘风犹未熄。”
词语解释:姚姒  拼音:yáo sì
(1).指 虞舜 和 夏禹 。相传 舜 为 姚 姓、 禹 为 姒 姓。《宋书·礼志三》:“盖 陶唐 姚 姒 商 姬 之主,莫不由斯道也。” 明 方孝孺 《次危纪善五十韵倍成千字献蜀王》:“建国遵 姚姒 ,貽谋鄙 晋 唐 。”
(2).指《尚书》中的《虞书》《夏书》。 唐 韩愈 《进学解》:“上规 姚 姒 ,浑浑无涯。”
词语解释:太姒  拼音:tài sì
亦作“ 大姒 ”。 有莘氏 之女, 周文王 妻, 武王 母。《诗·大雅·思齐》:“ 大姒 嗣徽音,则百斯男。” 毛 传:“ 大姒 , 文王 之妃也。”《史记·管蔡世家》:“ 武王 同母兄弟十人,母曰 太姒 , 文王 正妃也。”后用为贤母的典实。 宋 岳珂 《愧郯录·孝明后制》:“既侔 大姒 之贤,宜易小君之号,貽谋百世,正位六宫。”
词语解释:娣姒  拼音:dì sì
(1).古代同夫诸妾互称,年长的为姒,年幼的为娣。《尔雅·释亲》:“女子同出,谓先生为姒,后生为娣。” 郭璞 注:“同出,谓俱嫁事一夫。” 郝懿行 义疏:“娣姒即众妾相谓之词,不关嫡夫人在内。”
(2).妯娌。兄妻为姒,弟妻为娣。《尔雅·释亲》:“长妇谓稚妇为娣妇,娣妇谓长妇为姒妇。” 郭璞 注:“今相呼先后,或云妯娌。”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贤媛》:“ 钟 郝 为娣姒,雅相亲重, 钟 不以贵陵 郝 , 郝 亦不以贱下 钟 。”《南齐书·皇后传·武穆裴皇后》:“后少与 豫章王 妃 庾氏 为娣姒, 庾氏 勤女工,奉事 太祖 、 昭后 恭谨不倦,后不能及,故不为舅姑所重。” 唐 李翱 《杨烈妇传》:“妇人女子之德;奉父母舅姑尽恭顺,和於娣姒。” 清 曾国藩 《欧阳氏姑妇节孝家传》:“诸娣姒次第入门,节母躬其难者,让其易者。”
词语解释:姬姒  拼音:jī sì
(1). 有莘氏 之女, 周文王 妻 太姒 。《宋史·乐志十三》:“《七德之舞》,四朝用康。有如 姬姒 ,助集 周 邦。”
(2).谓 周 和 夏 。 明 张居正 《辛未会试程策》:“故论开济,则功軼于 姬 姒 ;颂熙洽,则治匹乎 唐 虞 。”
词语解释:大姒  拼音:dà sì
见“ 太姒 ”。
词语解释:太姒  拼音:tài sì
亦作“ 大姒 ”。 有莘氏 之女, 周文王 妻, 武王 母。《诗·大雅·思齐》:“ 大姒 嗣徽音,则百斯男。” 毛 传:“ 大姒 , 文王 之妃也。”《史记·管蔡世家》:“ 武王 同母兄弟十人,母曰 太姒 , 文王 正妃也。”后用为贤母的典实。 宋 岳珂 《愧郯录·孝明后制》:“既侔 大姒 之贤,宜易小君之号,貽谋百世,正位六宫。”
词语解释:伯姒  拼音:bó sì
兄嫂。 清 戴名世 《郭烈妇传》:“﹝烈妇﹞告家人曰:‘吾受兄嫂恩至厚,待与诀,即从夫死。’……拜辞舅姑及家众人,执 永嗣 手曰:‘勉之!以若累吾伯姒矣。’”
词语解释:子姒  拼音:zǐ sì
三代 的 夏 , 姒 姓; 商 , 子 姓。因以“子姒”称 商 代和 夏 代。 南朝 梁 萧统 《七契》之八:“固以德苞 子 姒 ,道迈 虞 唐 ,六合寧泰,四宇咸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