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四纸上声 齿[mǐ][jī,几案]使[详注1][徵羽][详注2][详注3][诺也][pǐ,否泰][lěi][bèi,名词][mǐ][yǐ][zhǐ][详注4][chuǎi chuài][zǐ][详注5][详注6][nǐ][shì dì][xǐ lǐ][guī xī][yǐ][详注7][克也,任也][guī][ní,音你。声也。][shī][guǐ][lěi]氿[guǐ][qì][详注8][音跂。《广韵》行喘息貌][dǐ]俿[lǐ]


注1:使 式至切。遣人聘问曰使。《前汉·韩信传》发一乘之使,下咫尺之书。又《鬼谷子抵巇篇》圣人者,天地之使也。《淮南子·天文训》四时者,天之吏也。日月者,天之使也。
注2:箠 音捶。击马策也。《史记·张耳陈余传》杖马箠,下赵数十城。
注3:花 《唐韻》韋委切,音蔿。《玉篇》花榮也。《拾遺記》西王母進洞淵紅蘤。《唐書·西域傳》王坐金蘤榻。
注4:机 音几。《说文》木名。《山海经》单狐之山多机木。《郭注》状如榆,可烧以粪田。 又与几通。《易·涣卦》涣奔其机。《注》承物者也。《家语》仰视榱桷,俯察机筵。《注》机作几。
注5:萎 音委。药草。《尔雅·释草》荧,委萎。《注》萎蕤也。《韩愈诗》萎蕤缀蓝瑛。《注》萎蕤,青花圆实。亦作荽蕤。
注6:庳 脾上声。《说文》庳中,伏舍。一曰屋卑。《左传·襄三十一年》宫室卑庳。
注7:哆 音侈。《说文》张口也。《诗·小雅》哆兮侈兮,成是南箕。《传》哆,大貌
注8:坻 《广韵》《正韵》诸氏切《集韵》《韵会》掌氏切,音纸。止也。《左传·昭二十九年》蔡墨论养龙官曰:官宿其业,其物乃至,若泯弃之,物乃坻伏。
首字词组
始终始祖始间始孩始室始闻其语始祖鸟始迁祖
始愿始而始卒始黄始端始马始鸠始影
始初始立始年始春始笄始终如一始终不渝始作俑者
始末始冠始基始创始业始料始终若一始乱终弃

词语解释:始终  拼音:shǐ zhōng
(1).开头和结尾。《庄子·田子方》:“始终相反乎无端,而莫知乎其所穷。” 唐 元稹 《善歌如贯珠赋》:“美清泠而发越,忆辉光之璀璨。始终虽异,细大靡殊。”
(2).自始至终,一直。《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故宠敬日隆,始终无衰。”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上:“ 颜鲁公 之在 蔡州 ,再从姪 峴 、家僮 银鹿 始终随之。” 宋 苏轼 《论周穜擅议配享自劾札子》之一:“本朝自祖宗以来,推择元勋重望始终全德之人,以配食列圣。” 清 赵翼 《瓯北诗话·韩昌黎诗》:“是 昌黎 与 宗元 始终无嫌隙,亦可见篤於故旧矣。” 巴金 《灭亡》第一章:“汽车夫始终坐在车前,带着胆怯的样子,动也不动一下。”
(3).谓事情的本末或原委。 汉 荀悦 《汉纪·元帝纪三》:“臣恐议者不深虑其始终,欲以一切息徭役,十年之后,百年之内,卒有他变。”《隋书·律历志下》:“ 胄玄 所违, 焯 法皆合, 胄玄 所闕,今则尽有,隐括始终,谓为总备。” 唐 韩愈 《唐河中府法曹张君墓碣铭》:“ 愈 既哭弔,辞;遂叙次其族世名字、事始终。” 明 王鏊 《震泽长语·经传》:“盖知物之本末始终,而造能得之地,是格物之义也。”
(4).指产生和死灭。《后汉书·张奂传》:“通塞命也,始终常也。但地厎冥冥,长无晓期,而復缠以纊緜,牢以钉密,为不喜耳。” 晋 陆机 《吊魏武帝文》:“夫始终者,万物之大归;死生者,性命之区域。是以临丧殯而復悲,覩陈根而絶哭。” 唐 高仲武 《中兴间气集·杜诵》:“ 杜君 诗调不失。如‘流水生涯尽,浮云世事空’,得生人始终之理。”
(5).指一生,平生。 唐 元稹 《对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 汉文 虽以策求士,迨我明天子然后能以策济人,则臣始终之愿毕矣。” 明 吴承恩 《〈两汉书抄〉序》:“今公之所録,事不必本末,文不必首尾,人不必始终,单言约语,皆有深旨矣。”
(6).毕竟;终究。 宋 苏轼 《元修菜》诗:“始终不我负,力与粪壤同。” 元 无名氏 《年节》诗:“惟有老僧阶下雪,始终不见草鞋痕。” 曹禺 《雷雨》第一幕:“第一,她始终是个没受过教育的下等人。”
词语解释:始愿  拼音:shǐ yuàn
最初的愿望。《左传·成公十八年》:“孤始愿不及此。”《三国志·吴志·周鲂传》:“ 魴 仕东典郡,始愿已获。”
词语解释:始初  拼音:shǐ chū
开始,起初。《史记·历书》:“王者易姓受命,必慎始初。”《汉书·李寻传》:“窃以日视陛下志操,衰於始初多矣。” 唐 元稹 《沂国公魏博德政碑》:“始初 山东 键闭束缚,泳而游之,歌而舞之,可以为仁矣。” 宋 叶适 《淮西论铁钱五事状》:“始初铁钱不分官私,民间不辨好恶,得钱便使。”《西游记》第五五回:“师父始初不与那妇人答话,也不吃饝饝。”
词语解释:始末  拼音:shǐ mò
(1).始终,首尾。《晋书·谢安传》:“ 安 虽受朝寄,然 东山 之志,始末不渝。” 唐 刘知几 《史通·浮词》:“夫人枢机之发,亹亹不穷,必有徐音足句,为其始末。”
(2).首尾经过;底细。《梁书·徐勉传》:“既立墅舍,以乖旧业,陈其始末,无愧怀抱。”《新唐书·武平一传》:“ 日用 谢曰:‘吾不知,君能知乎?’ 平一 条举始末,无留语。”《红楼梦》第一二○回:“ 贾政 昨晚也知 巧姐 的始末。” 老舍 《四世同堂》五七:“ 李四爷 见到 祈老人 ,像见了亲弟兄,把前前后后,始末根由,一口气都说了出来。”
(3).犹生平。 宋 叶适 《参议朝奉大夫宋公墓志铭》:“ 枏 録公始末如此,题曰‘歷官次序’,来求铭,而其行事闕焉。”《四库全书总目·杂家五·石林燕语十卷考异一卷》“故 汪应辰 尝作《石林燕语辨》而 成都 宇文绍奕 亦作考异以纠之”原注:“案: 绍奕 始末无考。 嘉定 中有枢密使 宇文绍节 ,疑其昆弟。”
词语解释:始祖  拼音:shǐ zǔ
(1).有世系可考的最初的祖先。《仪礼·丧服》:“诸侯及其大祖,天子及其始祖之所自出。” 郑玄 注:“始祖者,感神灵而生,若 稷 契 也。”《礼记·大传》“诸侯及其大祖” 清 孙希旦 集解:“始封之君,谓之大祖,得姓之祖,谓之始祖。”
(2).比喻为宗教或学派的创始者。 金 王若虚 《太一三代度师萧公墓表》:“太一之教兴於 金朝 天眷 间, 卫郡 萧真人 其始祖也。” 马南邨 《燕山夜话·形而上学的没落》:“ 亚里斯多德 可算得是形而上学的始祖。”
词语解释:始而  拼音:shǐ ér
表示某一情况或动作开始(后面多接用“继而”、“终于”等副词)例如:始而惊愕,继而欢喜。
词语解释:始立  拼音:shǐ lì
(1).谓三十岁。 清 吴伟业 《海虞孙孝维三十赠言》诗之三:“始立何容减宦情?法曹有弟尚诸生。”
(2).犹始创。 明 吴从先 《〈史纲评要〉序》:“乃进而求 苍頡 、 沮诵 于始立。递 夏 商 之记言、记事之分为二也。”
词语解释:始冠  拼音:shǐ guān
谓二十岁。 宋 叶适 《司农詹公墓志铭》:“公始冠,第进士。”参见“ 弱冠 ”。
词语解释:弱冠  拼音:ruò guàn
古时以男子二十岁为成人,初加冠,因体犹未壮,故称弱冠。《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孔颖达 疏:“二十成人,初加冠,体犹未壮,故曰弱也。”后遂称男子二十岁或二十几岁的年龄为弱冠。《汉书·叙传下》:“ 贾生 娇娇,弱冠登朝。” 晋 左思 《咏史》之一:“弱冠弄柔翰,卓犖观羣书。” 唐 刘知几 《史通·自叙》:“洎年登弱冠,射策登朝,於是思有餘闲,获遂本愿。” 宋 钱易 《南部新书》癸:“ 章 幼时为 照 所重,言其官班位望,过於其父, 章 弱冠,父为娶妻 李氏 女。” 明 高启 《顾荣庙》诗:“弱冠游 洛 师,已蒙南金赏。” 刘绍棠 《花街》:“天有不测之风云,人有旦夕之祸福,大司务的小儿子年方弱冠得了水臌,吃了一阵子败鼓皮丸,一命呜呼。”
词语解释:始间  拼音:shǐ jiān
开始时。《朱子语类》卷一二一:“又有始间是好人,末后不好者;又有始间不好,到末好者。”
词语解释:始卒  拼音:shǐ zú
犹始终。开始和终止。《庄子·寓言》:“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禪,始萃若环,莫得其伦。”《后汉书·傅毅传》:“密勿朝夕,聿同始卒。” 李贤 注:“卒,终也。言朝夕黽勉,终始如一也。” 章炳麟 《革命道德说》:“是故每立一会,每建一事,未闻其有始卒。”
词语解释:始年  拼音:shǐ nián
谓青年。《新唐书·沉既济传》:“况 中宗 以始年即位,季年復祚,虽尊名中夺,而天命未改。”
词语解释:始基
初立的基业
词语解释:始孩  拼音:shǐ hái
谓婴儿刚会笑。《文选·潘岳〈寡妇赋〉》:“孤女藐焉始孩。” 李善 注:“《孟子》‘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 赵岐 曰,孩提,谓二三岁之间,始孩笑可提抱者。《礼记·内则》曰,子生三月,孩而名。”
词语解释:始黄  拼音:shǐ huáng
谓刚出生。 唐 刘禹锡 《谪九年赋》:“突弁之夫,我来始黄。合抱之木,我来犹芒。”按,《旧唐书·食货志一》谓“男女始生者为黄”。
词语解释:始春  拼音:shǐ chūn
立春日。《素问·六节藏象论》:“求其至也,皆归始春。” 王冰 注:“始春,谓立春之日也。”
词语解释:始创  拼音:shǐ chuàng
(1).开始创制。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穀水》:“水西有 永寧寺 , 熙平 中始创也。”《晋书·舆服志》:“圣人见鸟兽容貌,草木英华,始创衣冠。”
(2).首创。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艺林学山二·金海》:“ 梁武帝 撰《金海》, 王应麟 撰《玉海》…… 齐 张融 集名《玉海》,在 梁武 前。 王伯厚 盖祖之,非始创也。”
词语解释:始室  拼音:shǐ shì
《礼记·内则》:“﹝男子﹞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因以“始室”指三十岁。 晋 陶潜 《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诗:“弱冠逢世阻,始室丧其偏。”
词语解释:始端  拼音:shǐ duān
最接近于源头或起始点的部分
词语解释:始笄  拼音:shǐ jī
《礼记·内则》:“女子十年不出……十有五年而笄。” 郑玄 注:“谓应年许嫁者。女子许嫁,笄而字之;其未许嫁,二十则笄。”后因以“始笄”谓女子十五岁开始加笄束发,进入婚龄。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三·抱松女》:“ 宣城 诸生 罗愷 妻 孙氏 ,年始笄,遇兵乱,从姑避山中松下。”参见“ 及笄 ”。
词语解释:及笄  拼音:jí jī
《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郑玄 注:“谓应年许嫁者。女子许嫁,笄而字之,其未许嫁,二十则笄。”笄,发簪。后因称女子年满十五为及笄。《旧唐书·后妃传下·女学士尚宫宋氏》:“﹝ 庭芬 ﹞生五女,皆聪惠……年未及笄,皆能属文。”《儒林外史》第十回:“ 鲁老先生 有个令爱,年方及笄。”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吴喆》:“女年甫及笄,有容色。”
词语解释:始业  拼音:shǐ yè
学年的开始或开端。例如:秋季始业。
词语解释:始闻其语
当初听到他的话
词语解释:始马  拼音:shǐ mǎ
始马属(Hyracotherium)的动物或化石
词语解释:始终如一  拼音:shǐ zhōng rú yī
自始至终都一样。 宋 司马光 《户部侍郎周公神道碑》:“﹝公﹞居家孝友甚至,而当官谨严,始终如一。”《朱子语类》卷五八:“金声玉振,金声有洪杀,始震终细,玉声则始终如一。”《明史·潘庭坚传》:“主公躬行节俭,真可示法子孙,惟愿始终如一。” 丁玲 《杜晚香》:“但 杜晚香 好像不懂得她们的轻视,只是无微不至地,信心百倍,始终如一,兴致勃勃地照顾她们,引导她们。”
词语解释:始料  拼音:shǐ liào
原先的预料。例如:此事的结局是在我始料之中的;事情弄到这样,是我始料不及的。
词语解释:始祖鸟  拼音:shǐ zǔ niǎo
古鸟类。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鸟类。体形大小如鸦,被有羽毛。头和蜥蜴酷似,下颚有牙齿,前肢虽已成翼,但还有三个分开的指骨,指端具爪。推测只能奔走于地面上,或顺风滑翔空中,而没有飞行的能力。被认为是爬行动物进化到鸟类的过渡类型。
词语解释:始鸠  拼音:shǐ jiū
神话中的国名。一说鸟名。《山海经·海内东经》:“ 始鳩 在海中, 辕厉 南。” 郭璞 注:“国名。或曰鸟名也。” 晋 郭璞 《山海经图赞·韩雁始鸠雷泽神琅琊台赞》:“ 韩雁 始鳩 ,在海之州;雷泽之神,鼓腹优游。”
词语解释:始终不渝  拼音:shǐ zhōng bù yú
自始至终一直不变。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名臣》:“天下嘆公( 范仲淹 )至诚於国,始终不渝,不以进退易其守也。”《明史·年富传》:“ 富 廉正强直,始终不渝,与 王翱 同称名臣。”
词语解释:始终若一  拼音:shǐ zhōng ruò yī
同“ 始终如一 ”。 《北史·魏孝文帝纪》:“﹝ 太和 二十二年春正月﹞辛未,詔以 穰 人首归大顺始终若一者,给復三十年。”
词语解释:始迁祖  拼音:shǐ qiān zǔ
晋 皇甫谧 《帝王世纪》:“ 握登 见大虹,意感而生 舜 於 姚墟 ……始迁於 负夏 。”后世谓最初迁居之祖为始迁祖。 明 方孝孺 《宗仪·睦族》:“为始迁祖之祠,以维繫族人之心。”
词语解释:始影  拼音:shǐ yǐng
星名。 南唐 张泌 《妆楼记》:“女星傍一小星,名始影,妇女於夏至夜候而祭之,得好颜色。”
词语解释:始作俑者  拼音:shǐ zuò yǒng zhě
开始用俑殉葬的人。《孟子·梁惠王上》:“ 仲尼 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后以比喻某种坏事或恶劣风气的肇始人。《镜花缘》第七九回:“你要提起‘左手如托 泰山 ’这句,真是害人不浅!当日不知那个始作俑者,忽然用了‘托’字,初学不知,往往弄成大病,实实可恨!”
词语解释:始乱终弃  拼音:shǐ luàn zhōng qì
开始加以玩弄,后来就遗弃了。多指男子玩弄女性的邪恶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