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八齐平声 西[qī,夫妻][yī][tí][详注1][dī]觿[ní][lí][bī pī][bǐ][详注2][详注3][guī][guī][xī][tí][详注4][qí jī][pí]


注1:儿 音霓。姓也。《前汉·艺文志》儿良一篇。《注》师古曰:六国时人也。《儿宽传》儿宽,千乘人也。又《韵会》弱小也。通作倪。《孟子》反其旄倪。
注2:媞 音题。美好,如“西施~~而不得见兮。”安详,如“有女怀芬芳,~~步东厢。”
注3:澌 音西。与嘶同。《说文》散声也。《徐曰》若今谓马鸣为嘶也。
注4:錍 又《集韵》篇迷切。《尔雅·释器·金镞翦羽谓之鍭注》今之錍箭是也。《扬子·方言》凡箭簇胡合嬴者,广长而薄镰,谓之錍。《注》錍,普蹄反。
共85,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末字词组
夫妻遗妻下妻仁妻谐妻判妻庶妻正被妻
山妻小妻故妻后妻初妻路头妻未婚妻正头妻
寡妻逸妻梅妻军妻佥妻停妻娶妻本妻畜妻
莱妻杞梁妻窦家妻丁妻阎妻傍妻儿女夫妻徙宅忘妻
娶妻艳妻少妻发妻负羁妻露水夫妻元妻旁妻
孀妻太常妻前妻义妻半路夫妻露头妻黔娄妻忌妻
弃妻令妻出妻鸿妻首妻鬼妻梁鸿妻御妻
休妻娇妻生妻荫子封妻脚头妻偏妻梁氏夫妻稚妻
归妻荆妻外妻茕妻聘妻次妻鹤子梅妻老莱妻
女妻头妻村妻贤母良妻乡里夫妻柴米夫妻正妻结发夫妻

词语解释:夫妻  拼音:fū qī
丈夫和妻子。《易·小畜》:“舆说辐,夫妻反目。”《汉书·灌夫传》:“於是 夫 见,曰:‘将军昨日幸许过 魏其 , 魏其 夫妻治具,至今未敢尝食。’”《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有妇女曾见过 秋芳 的,便道:‘这般一对夫妻,真个郎才女貌!’” 洪深 《少奶奶的扇子》第二幕:“ 魏小姐 :现在的夫妻,稍为做出点爱情,人家就觉得特别,不能放心。”
词语解释:山妻  拼音:shān qī
隐士之妻。 晋 皇甫谧 《高士传·陈仲子》:“ 楚 相敦求,山妻了算,遂嫁云踪,锄丁自窜。”后多用为自称其妻的谦词。 唐 李白 《赠范金卿》诗之一:“祇应自索漠,留舌示山妻。” 元 无名氏 《合同文字》第一折:“现如今山妻染病,更被他幼子牵缠。”《西游记》第六一回:“ 牛王 道:‘扇子在我山妻处收着哩。’” 清 林则徐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之一:“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词语解释:寡妻  拼音:guǎ qī
(1).嫡妻。《诗·大雅·思齐》:“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毛 传:“寡妻,适妻也。”一说为贤妻。 郑玄 笺:“寡妻,寡有之妻,言贤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序致》:“禁童子之暴謔,则师友之诫,不如傅婢之指挥;止凡人之鬭鬩,则 尧 舜 之道,不如寡妻之诲諭。” 唐 杜甫 《入衡州》诗:“寡妻从为郡,兀者安堵墻。” 仇兆鳌 注:“寡妻从郡,谓 瓘 无姬妾之好。”
(2).寡妇。《汉书·酷吏传·田广明》:“ 受降 都尉前死,丧柩在堂, 广明 召其寡妻与姦。” 唐 杜甫 《无家别》诗:“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明 何景明 《答望之》诗:“飢饉饶群盗,征求及寡妻。”
词语解释:莱妻  拼音:lái qī
春秋 楚 老莱子 之妻。据 汉 刘向 《列女传·贤明》载: 莱子 逃世耕于 蒙山 之阳, 楚王 遣使聘其出仕,其妻曰:“妾闻之,可食以酒肉者,可随以鞭捶;可授以官禄者,可随以鈇鉞。今先生食人酒肉,受人官禄,为人所制也,能免於患乎?妾不能为人所制。”遂行不顾,至 江 南而止。 老莱子 乃随其妻而居之。后因以“莱妻”作为贤妇的代称。 北周 庾信 《和裴仪同秋日》:“ 蒙 吏观秋水, 莱 妻纺落毛。”《太平广记》卷二七一引 唐 牛肃 《纪闻·牛应贞》:“异 莱 妻之乐道,殊 鸿 妇之安贫。”
词语解释:娶妻  拼音:qǔ qī
同妇女结婚
词语解释:孀妻  拼音:shuāng qī
寡妇。《列子·汤问》:“邻人 京城氏 之孀妻,有遗男,始齓。” 唐 沉佺期 《伤王学士》诗:“孀妻知己嘆,幼子路人悲。” 唐 顾况 《哭李别驾》诗:“不欲频回步,孀妻正哭时。”
词语解释:弃妻  拼音:qì qī
(1).被丈夫遗弃的妻子。 汉 马融 《长笛赋》:“於是於臣、逐子、弃妻、离友, 彭 、 胥 、 伯奇 , 哀姜 、 孝己 ,攒乎下风,收精注耳。” 汉 祢衡 《鹦鹉赋》:“放臣为之屡叹,弃妻为之歔欷。”
(2).丈夫遗弃妻子。 明 李诩 《戒庵老人漫笔·汉肇手摹》:“今细民弃妻,无论能书与不能书,皆仍手摹之习。”
词语解释:休妻  拼音:xiū qī
旧指离弃妻子。 宋 魏泰 《东轩笔录》卷七:“京师有谚语曰: 王太祝 生前嫁妇, 侯工部 死后休妻。” 元 郑廷玉 《金凤钗》第三折:“我借与他钱呵,搭救出它招贤纳士东洋海;他还我钱呵,却是拔出这弃子休妻大会垓。”
词语解释:归妻  拼音:guī qī
犹娶妻。《诗·邶风·匏有苦叶》:“士如归妻,迨冰未泮。” 郑玄 笺:“归妻,使之来归於己。”
词语解释:女妻  拼音:nǚ qī
年少之妻。《易·大过》:“枯杨生稊,老夫得其女妻。” 孔颖达 疏:“衰者更盛……枯老之夫,得其少女为妻也。”
词语解释:遗妻  拼音:yí qī
指死者的妻子。 蔡东藩 《明史通俗演义》第七六回:“其时 把汉那吉 已死,遗妻 大成比妓 ,为 扯力克 所纳。”《中篇小说选刊》1983年第1期:“我向烈士的遗妻和幼子,讲述了副连长怎样带尖刀排为全连开路,怎样炸毁了两个敌碉堡,又怎样坚守无名高地消灭敌人。”
词语解释:小妻  拼音:xiǎo qī
妾,小老婆。《汉书·枚乘传》:“ 乘 在 梁 时,取 皋 母为小妻。”《后汉书·赵孝王良传》:“ 赵 相奏 乾 居父丧私聘小妻。” 李贤 注:“小妻,妾也。” 唐 李白 《鞠歌行》:“听曲知 寧戚 , 夷吾 因小妻。”《古今小说·沉小霞相会出师表》:“﹝ 沉小霞 ﹞指着小妻 闻淑女 説道:‘只这女子年纪幼小,又无处着落,合该教他改嫁。’”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 万彩云 ﹞家于 临安 ,美而艷,土官 普明声 见而悦之,娶以为小妻。”
词语解释:逸妻  拼音:yì qī
指有遁世隐居之志的妻室。《文选·郭璞〈游仙诗〉之一》:“ 漆园 有傲吏, 莱氏 有逸妻。” 李善 注引 刘向 《列女传》:“ 莱子 逃世,耕於 蒙山 之阳,或言之 楚 , 楚王 遂驾至 老莱 之门。 楚王 曰:‘守国之孤,愿变先生。’ 老莱 曰:‘诺。’妻曰:‘妾之居乱世,为人所制,能免於患乎?妾不能为人所制。’投其畚而去。 老莱 乃随而隐。”
词语解释:杞梁妻  拼音:qǐ liáng qī
(1). 春秋 齐 大夫 杞梁 之妻。或云即 孟姜 。 杞梁 ,名 殖 (一作 植 )。 齐庄公 四年, 齐 袭 莒 , 杞梁 战死,其妻迎丧于郊,哭甚哀,遇者挥涕,城为之崩。后演为 孟姜女 哭长城的传说故事。《礼记·檀弓下》:“ 齐庄公 袭 莒 于夺, 杞梁 死焉。其妻迎其柩於路,而哭之哀。 庄公 使人弔之,对曰:君之臣不免於罪,则将肆诸市朝而妻妾执;君之臣免於罪,则有先人之敝庐在,君无所辱命。”《孟子·告子下》:“ 华周 杞梁 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 孙奭 疏:“或云 齐庄公 袭 莒 ,逐而死,其妻 孟姜 向城而哭,城为之崩。” 汉 刘向 《列女传·齐杞梁妻》:“ 杞梁 之妻无子,内外皆无五属之亲。既无所归,乃枕其夫之尸于城下而哭,内诚动人,道路过者莫不为之挥涕。十日而城为之崩。” 前蜀 贯休 《杞梁妻》诗:“ 秦 人筑土一万里, 杞梁 贞妇啼呜呜。”
(2).歌曲名。 晋 崔豹 《古今注·音乐》:“《杞梁妻》, 杞植 妻妹 明月 之所作也。 杞植 战死,妻叹曰:‘上则无父,中则无夫,下则无子,生人之苦至矣。’乃抗声长哭, 杞 都城感之而頽,遂投水而死。其妹悲其姊之贞操,乃为作歌,名为《杞梁妻》焉。”
词语解释:艳妻  拼音:yàn qī
(1).特指 周幽王 的宠妃 褒姒 。《诗·小雅·十月之交》:“ 楀 维师氏,艳妻煽方处。” 毛 传:“艳妻, 褒姒 。美色曰艳。”《后汉书·杨震传》:“抑 皇甫 之权,割艳妻之爱。” 李贤 注:“艳妻, 周幽王 后 褒姒 也。”《陈书·后主纪》:“躭荒为长夜之饮,嬖宠同艳妻之孽。”
(2).指美妻。 宋 谢福娘 《南歌子》词:“曾记古人题品语,祅知,今夜花王得艳妻。”《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 安龙媒 、 张金凤 虽然被他磨了一场,到底一慰亲心而得艳妻,一被贤名而得腻友。”
词语解释:太常妻  拼音:tài cháng qī
后汉 周泽 为太常,虔敬宗庙,常卧疾斋宫,其妻哀其老病,窥问疾苦。 泽 大怒,以妻干犯斋禁,收送诏狱,时人讥之曰:“生世不谐,作太常妻。一岁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斋。”言 泽 不近人情,难为其妻。见《后汉书·儒林传下·周泽》。后用为夫妻不同居的典实。 唐 李白 《赠内》诗:“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虽为 李白 妇,何异太常妻。” 宁调元 《用东坡狱中遗子由韵寄约真长沙》:“短气共怜 元祐 党,长斋偏有太常妻。”
词语解释:令妻  拼音:lìng qī
(1).谓德行美善的妻子。《诗·鲁颂·閟宫》:“ 鲁侯 燕喜,令妻寿母,宜大夫庶士,邦国是有,既多受祉正,黄髮儿齿。” 孔颖达 疏:“谓为之祝庆,使妻善而母寿也。” 唐 刘禹锡 《崔公神道碑》:“惟夫人 姑臧 冠族,以苹蘩组紃辅佐君子为令妻,积三十餘年。”
(2).敬称对方的妻子。《剪灯馀话·鸾鸾传》:“将军夫人妒忌,所掳妇女,皆处於别室,除浣洗衣裳,炊造饮食之外,不容輒出,近亦有给还其亲属者。令妻若在,吾当为玉成。”
词语解释:娇妻  拼音:jiāo qī
年轻的妻子;美貌的妻子。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家家玉帛弃泥土,少女娇妻愁被虏。” 元 无名氏 《刘弘嫁婢》楔子:“小生平日之间,与人水米无交。我若有些好歹,争奈娇妻幼子,归於何处?”《红楼梦》第二一回:“淑女从来多抱怨,娇妻自古便含酸。”
词语解释:荆妻  拼音:jīng qī
对人称己妻的谦词。 明 无名氏 《录亲记·托梦》:“ 周羽 屈受这灾危,拚残躯便做他乡之鬼,可怜贤达我荆妻,便做有男儿也难存济。” 清 李渔 《怜香伴·僦居》:“只是荆妻早逝,后嗣杳然。”
词语解释:头妻  拼音:tóu qī
指结发之妻。相对续弦或妾而言。 元 无名氏 《小孙屠》戏文第八出:“它须烟花泼妓,水性从来怎由己,缘何会做得人头妻?”
词语解释:下妻  拼音:xià qī
谓妾。《汉书·王莽传中》:“今月癸酉,不知何一男子遮臣 建 车前,自称‘ 汉 氏 刘子舆 , 成帝 下妻子也’。”《后汉书·光武帝纪》:“詔 益州 民自八年以来被略为奴婢者,皆一切免为庶人;或依託为人下妻,欲去者,恣听之。”《新唐书·杨慎矜传》:“ 鉉 遣御史 崔器 索讖书,於 慎矜 下妻卧内得之。”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释小补楚语筓内则总角义》:“小妻曰妾,曰嬬……曰下妻,曰少妻,曰细君,曰姑娘,曰孺子,曰小妻,曰小妇,曰小夫人,或但曰小。”
词语解释:故妻  拼音:gù qī
从前的妻子。《汉书·朱买臣传》:“入 吴 界,见其故妻,妻夫治道。”亦指弃妇、孀妇。 唐 杜甫 《促织》诗:“久客得无泪,故妻难及晨。” 仇兆鳌 注:“故妻,指弃妇、孀妇言。”
词语解释:梅妻  拼音:méi qī
对梅花的戏称。 清 陈维崧 《八六子·枫隐寺感旧》词:“渐舞榭成坟,歌臺作寺,松雏已老,梅妻都嫁,祗剩乱涧间腾鼯鼬。”参见“ 梅妻鹤子 ”。
词语解释:梅妻鹤子  拼音:méi qī hè zǐ
宋 代 林逋 隐居 杭州 西湖 孤山 ,无妻无子,种梅养鹤以自娱,人称“梅妻鹤子”。 清 吕留良 等《〈和靖诗钞〉序》:“ 逋 不娶,无子,所居多植梅,畜鹤,泛舟湖中,客至则放鹤致之,因谓‘梅妻鹤子’云。”参阅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人事二》、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孤山三堤胜迹》
词语解释:窦家妻  拼音:dòu jiā qī
指 晋 窦滔 之妻 苏蕙 。 隋 薛道衡 《昔昔盐》诗:“採桑 秦氏 女,织锦 竇 家妻。”参见“ 竇滔妇 ”。
词语解释:窦滔妇  拼音:dòu tāo fù
晋 窦滔 妻 苏蕙 ,字 若兰 。 滔 于 苻坚 时为 秦州 刺史,被徙流沙, 蕙 因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其诗顺逆回环皆成文,结构巧妙而词情凄惋。事见《晋书·列女传》。后以“竇滔妇”指文思巧妙的才女。 唐 韦縠 《古意》诗:“虽非 竇滔 妇,锦字已成章。”
词语解释:少妻  拼音:shǎo qī
(1).妾。《后汉书·董卓传》:“ 卓 朝服升车,既而马惊堕泥,还入更衣。其少妻止之。 卓 不从,遂行。”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如夫人小妻傍妻下妻少妻庶妻》:“妾又谓之少妻。”
(2).年轻的妻子。 刘亚舟 《男婚女嫁》第三七章:“一天夜晚,孀寡 林 家,正然是老妇哭儿子,少妻想丈夫, 许大马棒 属下的一股匪徒闯进来。”
词语解释:前妻  拼音:qián qī
再婚男子的以前的妻子。 汉 刘向 《列女传·齐义继母传》:“长者,前妻之子也。”《晋书·贾充传》:“初, 充 前妻 李氏 淑美有才行,生二女 褒 裕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此必是你夫前妻或妾出之子,你做人不贤,要做此忍心害理之事么?”
词语解释:出妻  拼音:chū qī
(1).休弃妻子。《孟子·离娄下》:“出妻屏子,终身不养焉。”《荀子·解蔽》:“ 孟子 恶败而出妻,可谓能自彊矣。” 杨倞 注:“ 孟子 恶其败德而出其妻。” 宋 王栐 《燕翼诒谋录》卷二:“士大夫之家,不幸出妻,为之子者,非其亲生,犹可不服。” 清 方苞 《书孝妇魏氏诗后》:“近世士大夫百行不怍,而独以出妻为丑,閭阎化之,由是妇行放佚而无所忌。”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里事·倪文正公与弟献汝二书》:“出妻乃人伦不幸之事, 文正 伟人,何以有此?”
(2).指被休弃的妻子。《仪礼·丧服》:“出妻之子为母期。” 南朝 梁简文帝 《大堤》诗:“出妻工织素,妖姬惯数钱。”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里事·倪文正公与弟献汝二书》:“先生不得已,以 陈 为出妻。”
词语解释:生妻  拼音:shēng qī
年轻的妻子。《文选·李陵〈答苏武书〉》:“老母终堂,生妻去帷。” 李善 注引《汉书》:“ 子卿 妇年少,闻以更嫁。”
词语解释:外妻  拼音:wài qī
犹外妇。 汉 刘向 《列女传·宋鲍女宗》:“ 女宗 者, 宋 鲍苏 之妻也。养姑甚谨。 鲍苏 仕 卫 三年而娶外妻, 女宗 养姑愈敬。”
词语解释:村妻  拼音:cūn qī
乡下妻子。 唐 郑棨 《开天传信记》:“ 玄宗 在藩邸时……有书生延帝过其家,其家甚贫,止村妻、一驴而已。”
词语解释:仁妻  拼音:rén qī
犹言贤妻。 晋 陶渊明 《咏贫士》诗之五:“年飢感仁妻,泣涕向我流。” 逯钦立 注:“仁妻,善良妻子。”
词语解释:后妻  拼音:hòu qī
继娶的妻子。《史记·五帝本纪》:“ 瞽叟 爱后妻子,常欲杀 舜 , 舜 避逃。” 三国 魏 曹植 《令禽恶鸟论》:“昔 尹甫 用后妻之谗,而杀孝子 百奇 。” 明 李贽 《四书评·孟子·万章上》:“盖虽惑于后妻后子之言,而天性之爱,至于死生之际,亦不泯灭也。”
词语解释:军妻  拼音:jūn qī
指流放到边远地区服苦役的人的妻子。《初刻拍案惊奇》卷二:“﹝ 姚公 ﹞赎了 月娥 ,改了姓氏,随了儿子做军妻解去。”《儒林外史》第三八回:“ 广东 一个人充发到 陕西 边上来,带着妻子是军妻。”
词语解释:丁妻  拼音:dīng qī
壮年的已婚妇女。 唐 李德裕 逸句:“谁家幼女敲筯歌,何处丁妻点灯织。”
词语解释:发妻  拼音:fà qī
原配之妻。语出《文选·苏武〈杂诗〉》:“结髮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李善 注:“结髮,始成人也,谓男年二十,女年十五时,取笄冠为义也。” 苏曼殊 《焚剑记》:“主人遂请于生及嫗,收 眉娘 为髮妻。”参见“ 结髮 ”。
词语解释:结发  拼音:jié fà
(1).束发。古代男子自成童开始束发,因以指初成年。《史记·李将军列传》:“且臣结髮而与 匈奴 战,今乃一得当单于,臣愿居前,先死单于。”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三四:“自言 幽 燕 客,结髮事远游。” 宋 辛弃疾 《满江红》词:“想 王郎 ,结髮赋从戎,传遗业。” 清 姚鼐 《连日清斋写佛经偶作数句》诗:“结髮慕胜因,而復役人事。”
(2).成婚。古礼。成婚之夕,男左女右共髻束发,故称。 汉 苏武 《诗》之三:“结髮为夫妇,恩爱两不疑。” 唐 孟云卿 《古别离》诗:“结髮年已迟,征行去何早。” 清 陈梦雷 《青青河畔草》诗:“结髮与君知,相要以终老。”
(3).指妻子。后亦指元配。《隶释·汉国三老袁良碑》:“羣司以君父子,俱列三臺,夫人结髮,上为三老。”《北史·后妃传下·齐冯翊太妃郑氏》:“妃是王结髮妇,常以父母家财奉王。”《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 冯公 又问:‘令孺人何姓?是结髮还是再娶?’”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十一章:“他知道他哥是婆娘当家,自己做不得主。这不是他哥的结发妻子。”
词语解释:义妻  拼音:yì qī
旧称节义之妇。 唐 王勃 《采莲赋》:“南 鄢 义妻,东 吴 信妇,结褵整佩,承筐奉帚。”
词语解释:鸿妻  拼音:hóng qī
《后汉书·逸民传·梁鸿》载: 梁鸿 之妻 孟光 ,有贤德, 鸿 食, 光 举案齐眉。后以“鸿妻”借指贤德之妻。《文选·任昉〈刘先生夫人墓志〉》:“既称 莱 妇,亦曰 鸿 妻。” 张铣 注:“ 老莱子 妇, 梁鸿 妻,并古之贤妇人也。言夫人復有善德,一与二妇人齐德也。” 唐 权德舆 《中书夜直寄赠》诗:“不堪风雨夜,转枕忆 鸿 妻。” 清 厉鹗 《声声慢·题符幼鲁风雪归舟图》词:“正 鸿 妻,相候柴门,待岁晚,酌椒花,全未是贫。”
词语解释:荫子封妻  拼音:yìn zǐ fēng qī
妻子得到封号,子孙获得世袭官爵。指建立功业,光耀门庭。 明 汤显祖 《邯郸记·东巡》:“我暂把 洛阳 遶一遭,专等你捷音来报。那时节呵重叠的荫子封妻恩不小。”
词语解释:茕妻  拼音:qióng qī
寡妇。 明 沉鲸 《双珠记·处分后事》:“伤情处幼子呱呱,更苦着煢妻悄悄。”
词语解释:贤母良妻  拼音:xián mǔ liáng qī
见“ 贤妻良母 ”。
词语解释:贤妻良母  拼音:xián qī liáng mǔ
对丈夫是贤惠的妻子,对子女是慈善的母亲。 朱自清 《房东太太》:“道地的贤妻良母,她是;这里可以看见 中国 那老味儿。” 冯玉祥 《我的生活》第三七章:“妇女不仅要做一个贤妻良母而已……更要取得与男子共同担当社会与国家的义务与权利。” 李劼人 《大波》第二部第六章:“到底连合现实,最后说了几句祝贺新娘成为一个贤妻良母的模范。”亦作“ 贤母良妻 ”。 鲁迅 《坟·寡妇主义》:“在女子教育,则那时候最时行,常常听到嚷着的,是贤母良妻主义。”
词语解释:谐妻  拼音:xié qī
和顺的妻子。 清 唐甄 《潜书·利才》:“苟以死存心,以死立志,谐妻泣之而不顾,爱女牵之而不顾,暱子随之而不顾。”
词语解释:初妻  拼音:chū qī
原配之妻。《左传·哀公十一年》:“ 疾 使侍人诱其初妻之娣寘於 犂 ,而为之一宫,如二妻。”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吾出初妻时,吾父母已受人聘,约日迎娶。”
词语解释:佥妻  拼音:qiān qī
清 律规定,处流刑者,妻妾应随同前往,谓之僉妻。 乾隆 二十四年停止。详见《清史稿·刑法志二》
词语解释:阎妻  拼音:yán qī
美貌的妻子。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家有阎妻,又往往以色蛊人,助夫眩惑。”
词语解释:负羁妻  拼音:fù jī qī
亦作“ 负覊妻 ”。 春秋 时 曹国 大夫 僖负羁 的妻子。《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载: 晋 公子 重耳 过 曹 , 曹君 欲观其骈胁, 僖负羁 谏,不听。 僖负羁 妻劝丈夫结好 重耳 ,乃馈盘飱置璧。后 重耳 即位,加兵于 曹 ,执 曹伯 ,数之以不用 僖负羁 之罪。而令军队无入 僖负羁 之宫,且免其族。后因以“负羈妻”指有识见的妇女。《水浒传》第一一二回:“弃暗投明免祸机, 毗陵 重见 负羈 妻。” 清 方文 《曹县》诗:“ 负覊 妻已朽,谁与进壶餐?”
词语解释:半路夫妻  拼音:bàn lù fū qī
谓男子再娶或女子再嫁所结成的夫妻。
词语解释:首妻  拼音:shǒu qī
发妻。《后汉书·明帝纪》“尊事三老,兄事五更” 李贤 注引 汉 应劭 《汉官仪》:“三老、五更,皆取有首妻男女全具者。”
词语解释:脚头妻  拼音:jiǎo tóu qī
指结发妻。 元 张国宾 《罗李郎》第二折:“哎!连你这娇滴滴脚头妻也这般洒洒瀟瀟。”《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包龙图公案断歪乌盆传》:“若还要去求官职,房中去问脚头妻。”
词语解释:聘妻  拼音:pìn qī
娶妻。后为已订婚而未结婚的妻子之称。《汉书·王吉传》:“聘妻送女亡节,则贫人不及,故不举子。”
词语解释:乡里夫妻  拼音:xiāng lǐ fū qī
泛指相守不分离的夫妻。 明 杨慎 《升庵诗话·乡里夫妻》:“俗语云:‘乡里夫妻,步步相随。’言乡不离里,如夫不离妻也。”
词语解释:判妻  拼音:pàn qī
谓与丈夫离异而再嫁的妇女。《周礼·地官·媒氏》:“凡娶判妻入子者,皆书之。” 孙诒让 正义引 江永 云:“判妻,谓娶人所出之妻。”
词语解释:路头妻  拼音:lù tóu qī
指妓女。 明 冯梦龙 《挂枝儿·妓馆》:“虽则是路头妻,也是前缘宿世。”
词语解释:停妻娶妻  拼音:tíng qì qǔ qī
犹言停妻再娶。 明 崔时佩 李景云 《南西厢记》:“我但愿你文齐福齐,只怕你停妻娶妻,愁恨自知。”《儒林外史》第二四回:“况且你停妻娶妻,在那里骗了 卜 家女儿,在这里骗了 黄 家女儿,该当何罪!”
词语解释:傍妻  拼音:bàng qī
旧时称妾为傍妻。《汉书·元后传》:“ 禁 有大志,不修廉隅,好酒色,多取傍妻,凡有四女八男。”
词语解释:露水夫妻  拼音:lù shuǐ fū qī
有非正常性关系的男女。《金瓶梅词话》第九九回:“﹝ 爱姐 ﹞説道:‘奴与他虽是露水夫妻,他与奴説山盟,言海誓,情深意厚,实指望和他同偕到老。’” 清 李渔 《意中缘·诳姻》:“非是我蹉跎好事,冷落鸳幃,念不比那露水夫妻,念不比那露水夫妻,到处便成佳会。”京剧《玉堂春》:“ 王公子 一家多和顺,奴与他露水夫妻有的什么情!”
词语解释:露头妻  拼音:lù tóu qī
方言。指结合的时间短暂,随时可以分离而去的妻子。 清 张心泰 《粤游小志》:“有若小户人家,男女邂逅,可同寝处,儼若夫妇,稍有忤触,輒仍离异者, 粤 俗谓露头妻,犹朝露之易晞也。”
词语解释:鬼妻  拼音:guǐ qī
死人之妻,寡妇。《墨子·节葬下》:“其大父死,负其大母而弃之,曰:‘鬼妻不可与居处。’” 清 钱谦益 《王师二十四韵》:“处处悬人腊,家家占鬼妻。” 清 李调元 《南越笔记》卷二十:“ 粤 东之估,往赘西 粤 土州之妇人寡者曰鬼妻,人弗娶也。”
词语解释:偏妻  拼音:piān qī
妾。《中国歌谣资料·宁与穷人补破衣》:“宁与穷人补破衣,不与富人做偏妻。”
词语解释:次妻  拼音:cì qī
妾。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九:“ 萧中一 次妻 耶律氏 ,制谓‘次妻’二字,别无经据,乞改称‘小妻’。” 元 关汉卿 《救风尘》第一折:“他每有人爱为倡妓,有人爱作次妻。” 明 高明 《琵琶记·几言谏父》:“他媳妇虽有之,念奴家须是他孩儿次妻。”
词语解释:柴米夫妻  拼音:chái mǐ fū qī
系于生计需要而结合的夫妻。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谚语》:“ 南都 閭巷中常谚,往往有麄俚而可味者,漫记数则。如曰……柴米夫妻,酒肉朋友,盒儿亲戚。”
词语解释:庶妻  拼音:shù qī
妾。《新唐书·王世充传》:“﹝ 世充 祖﹞死,其妻与 霸城 人 王粲 为庶妻。”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如夫人小妻傍妻下妻少妻庶妻》:“小妻、傍妻、下妻、少妻、庶妻,皆妾之称也。”
词语解释:未婚妻  拼音:wèi hūn qī
已有婚约的双方,女方是男方的未婚妻。 清 顾炎武 《先妣王硕人行状》:“ 王氏 者, 崑山 儒生 顾同吉 未婚妻也。” 巴金 《灭亡》第七章:“我现在只唱开头的一部分,唱到 拉进 辞别未婚妻到 顿河 地方去煽动革命为止。” 曹禺 《北京人》第二幕:“ 袁先生 说他的未婚妻就要到。”
词语解释:本妻  拼音:běn qī
自己的妻子。《法苑珠林》卷六二引 南朝 齐 王琰 《冥祥记》:“﹝其人﹞得士女弟子,因而姦之,遂弃本妻。”
词语解释:儿女夫妻  拼音:ér nǚ fū qī
元配夫妻。 元 无名氏 《神奴儿》第一折:“员外,喒是儿女夫妻,你怎下的休了我也。”《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 玉姐 説:‘哥哥,打不打你休管他,我与你是从小的儿女夫妻,你岂可一旦别了我!’”
词语解释:元妻  拼音:yuán qī
元配。《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东魏〈李挺墓志〉》:“元妻侍中太常 文员公 彭城 刘芳 第二女,字 幼妃 。”
词语解释:黔娄妻  拼音:qián lóu qī
据 汉 刘向 《列女传·鲁黔娄妻》载: 黔娄 死, 曾子 往吊,见以布被覆尸,覆头则足见,覆足则头见。 曾子 曰:“斜引其被则敛矣。” 黔 妻曰:“斜而有餘,不如正而不足也。”后以“黔娄妻”指安贫乐道的贤德之妻。 清 顾陈垿 《分拟鲍参军白头吟》:“不见 黔娄 妻,相看雪盈簪。”
词语解释:梁鸿妻  拼音:liáng hóng qī
《后汉书·逸民传·梁鸿》载, 鸿 字 伯鸾 ,有高节,久不娶,“同县 孟氏 有女,状肥丑而黑,力举石臼,择对不嫁,至年三十。父母问其故。女曰:‘欲得贤如 梁伯鸞 者。’ 鸿 闻而聘之。”及嫁,始盛装, 鸿 不答。“乃更为椎髻,著布衣,操作而前。 鸿 大喜曰:‘此真 梁鸿 妻也。’”后因以“梁鸿妻”泛指贤妻。 清 孙枝蔚 《送王金铉归里》诗:“投分苦不早,贱子兮衰老。久滞 梁鸿 妻,远愧 庞公 嫂。”参见“ 梁鸿案 ”。
词语解释:梁鸿案  拼音:liáng hóng àn
东汉 梁鸿 家贫好学,不仕,与妻 孟光 隐居 霸陵 山中,以耕织为业。后避祸去 吴 。居人庑下,为人舂米,归家, 孟光 为之备食,举案齐眉。世传为嘉话。见《后汉书·逸民传·梁鸿》。后以“梁鸿案”概叙其事,寓夫妻恩爱之义。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他人行别样亲,俺根前取次看,更做到 孟光 接了 梁鸿 案。” 明 梅鼎祚 《玉合记·参成》:“我虽惭 司马 之琴,愿举 梁鸿 之案。”《红楼梦》第四九回:“那‘闹简’上有一句説的最好,‘是几时 孟光 接了 梁鸿 案?’这五个字不过是现成的典,难为他‘是几时’三个虚字问的有趣。”
词语解释:梁氏夫妻  拼音:liáng shì fū qī
指恩爱夫妻。 唐 刘禹锡 《赴苏州酬别乐天》诗:“‘二南’风化承遗爱,‘八咏’声名躡后尘。” 梁 氏夫妻为奇客, 陆 家兄弟是州民。参见“ 梁鸿案 ”。
词语解释:梁鸿案  拼音:liáng hóng àn
东汉 梁鸿 家贫好学,不仕,与妻 孟光 隐居 霸陵 山中,以耕织为业。后避祸去 吴 。居人庑下,为人舂米,归家, 孟光 为之备食,举案齐眉。世传为嘉话。见《后汉书·逸民传·梁鸿》。后以“梁鸿案”概叙其事,寓夫妻恩爱之义。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他人行别样亲,俺根前取次看,更做到 孟光 接了 梁鸿 案。” 明 梅鼎祚 《玉合记·参成》:“我虽惭 司马 之琴,愿举 梁鸿 之案。”《红楼梦》第四九回:“那‘闹简’上有一句説的最好,‘是几时 孟光 接了 梁鸿 案?’这五个字不过是现成的典,难为他‘是几时’三个虚字问的有趣。”
词语解释:鹤子梅妻  拼音:hè zǐ méi qī
指 宋 隐士 林逋 以鹤为子、以梅为妻事。 清 董以宁 《河满子·同程村闲话》词:“若比 孤山 林处士 ,但非鹤子梅妻。”亦喻指妻子儿女。 清 复侬氏 等《都门纪变百咏》之六四:“健儿拥护出京都,鹤子梅妻又橘奴。”
词语解释:正妻  拼音:zhèng qī
旧指嫡妻。对妾而言。《韩非子·奸劫弑臣》:“ 楚庄王 之弟 春申君 有爱妾曰 余 , 春申君 之正妻曰 甲 。”《韩非子·奸劫弑臣》:“君因信妾 余 之诈,为弃正妻。” 明 屠隆 《綵毫记·他乡持正》:“夫人君长正妻,寡居守节。”
词语解释:正被妻  拼音:zhèng bèi qī
晋 皇甫谧 《高士传》:“ 黔娄 先生, 齐 之高士也。没而衾不蔽体。 曾子 曰:‘邪其被则敛矣。’其妻曰:‘邪而有餘,不若正而不足。先生以不邪之故能致於此,死而邪之,非先生意也。’”后因称 黔娄 妻为“正被妻”。亦泛指贤妻。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二·笃师谊》:“门无 司马 求书使,室有 黔娄 正被妻。”
词语解释:正头妻  拼音:zhèng tóu qī
正式的、合法的妻子。《醒世姻缘传》第九回:“老爷、老奶奶明媒正礼与大爷娶的正头妻,上面见放着老爷、老奶奶,谁敢休?”
词语解释:畜妻  拼音:chù qī
娶妻。《法苑珠林》卷五八引《杂宝藏经》:“母语 阿难 ,我女欲为卿作妻。 阿难 言,我持戒,不畜妻。”《新唐书·孝友传·章全益》:“不畜妻,僮僕处一室,卖药自业,世传能作黄金。”《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八:“与你置田买产、畜妻养子。”
词语解释:徙宅忘妻  拼音:xǐ zhái wàng qī
搬家忘记携带妻子。形容粗心、健忘。语本 汉 刘向 《说苑·敬慎》:“ 鲁哀公 问 孔子 曰:‘予闻忘之甚者,徙而忘其妻,有诸?’ 孔子 对曰:‘此非忘之甚者也,忘之甚者忘其身。’”《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元年》:“ 魏徵 曰:‘昔 鲁哀公 谓 孔子 曰:“人有好忘者,徙宅而忘其妻。” 孔子 曰:“又有甚者, 桀 紂 乃忘其身。”亦犹是也。’”
词语解释:旁妻  拼音:páng qī
妾。《宋史·刘昌言传》:“﹝ 昌言 ﹞委母妻乡里,十餘年不迎侍,别娶旁妻。”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释小补楚语笄内则总角义》:“小妻曰妾……曰旁妻,曰庶妻。”
词语解释:忌妻  拼音:jì qī
妒妇。《梁书·刘峻传》:“ 敬通 有忌妻,至於身操井臼;余有悍室,亦令家道轗軻。”
词语解释:御妻  拼音:yù qī
古代宫内女官名。位在世妇之下。也称女御、御女。《礼记·昏义》:“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应天下之内治。”
词语解释:稚妻  拼音:zhì qī
年少之妻。 叶叶 《庚戌纪事》诗之九:“阿母缝衣耐夜寒,稚妻侍从强为欢。”
词语解释:老莱妻  拼音:lǎo lái qī
春秋 楚 老莱子 之妻。曾劝阻 老莱子 出仕,相偕隐于 江南 。见 汉 刘向 《列女传》。 三国 魏 嵇康 有《老莱妻贤明》诗,后常以“老莱妻”为贤妻的代称。
词语解释:结发夫妻  拼音:jié fà fū qī
指初成年结婚的夫妻。特指元配夫妻。 宋 周密 《齐东野语·孝慈李后》:“后恚曰:‘我是官家结髮夫妻。’” 元 无名氏 《冻苏秦》第二折:“他每都不晓事,你须是他的结髮夫妻,你该留他一留。”
共85,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