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妻子 拼音:qī zǐ
(1).妻。《诗·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唐 杜甫 《新婚别》诗:“结髮为妻子,席不煖君牀。”《三国志平话》卷上:“学究妻子又来送饭,不见学究回来,告与公公得知。”《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老夫当日认假为真,虽妻子跟前不敢説破,其实所称八拜为交,皆虚言耳。” 杨朔 《潼关之夜》:“‘我一定打游击去,决不后退!’丈夫坚决地说。‘我一定追随着你。’妻子也不曾动摇。”
(2).妻和子。《孟子·梁惠王上》:“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后汉书·吴祐传》:“ 祐 问 长 有妻子乎?对曰:‘有妻未有子也。’”《百喻经·水火喻》:“入佛法中出家求道,既得出家,还復念其妻子眷属。” 唐 柳宗元 《愬螭文》:“父母孔爱,妻子嬉兮。”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吴门贫妇》:“ 吴门 一人家,有妻子而极贫。”词语解释:妻孥 拼音:qī nú
见“ 妻帑 ”。
词语解释:妻帑 拼音:qī tǎng
亦作“ 妻孥 ”。 妻子和儿女。《诗·小雅·常棣》:“宜尔家室,乐尔妻帑。” 毛 传:“帑,子也。”《国语·越语上》:“若以 越国 之罪为不可赦也,将焚宗庙,係妻孥。” 唐 杜甫 《羌村》诗之一:“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明史·王冕传》:“﹝ 王冕 ﹞携妻孥隐 九里山 。” 郭沫若 《狐鸿--致成仿吾的一封信》:“我假如能变换得若干钱来,拯救我可怜的妻孥,我也可以感受些清淡的安乐呢。”词语解释:妻儿 拼音:qī ér
(1).妻和儿女。《后汉书·独行传·范式》:“乃营护 平子 妻儿,身自送丧於 临湘 。” 唐 白居易 《偶作寄朗之》诗:“欢娱接宾客,饱暖及妻儿。”《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急忙心生一计,分咐妻儿取些汤水,把两个人都遣开了。”
(2).指妻。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五三出:“它是你妻儿怎抛弃?” 元 无名氏 《小孙屠》戏文第八出:“自今一家要和气,改日与你娶房妻儿。” 元 石德玉 《秋胡戏妻》第四折:“谁着你戏弄人家妻儿,迤逗人家婆娘!”词语解释:妻帑 拼音:qī tǎng
亦作“ 妻孥 ”。 妻子和儿女。《诗·小雅·常棣》:“宜尔家室,乐尔妻帑。” 毛 传:“帑,子也。”《国语·越语上》:“若以 越国 之罪为不可赦也,将焚宗庙,係妻孥。” 唐 杜甫 《羌村》诗之一:“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明史·王冕传》:“﹝ 王冕 ﹞携妻孥隐 九里山 。” 郭沫若 《狐鸿--致成仿吾的一封信》:“我假如能变换得若干钱来,拯救我可怜的妻孥,我也可以感受些清淡的安乐呢。”词语解释:妻公 拼音:qī gōng
岳父。 宋 王谠 《唐语林·政事上》:“进士 王如泚 者,妻公以伎术供奉。 玄宗 欲与改官,拜谢而请曰:‘臣女壻 王如泚 ,见应进士举,伏望圣恩回授,乞一及第。’”词语解释:妻室 拼音:qī shì
妻。《旧五代史·职官志》:“或不任禄仕,即可授以致仕或同正官,所贵得以叙封妻室。”《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大子已有妻室,次子尚未婚配。” 老舍 《四世同堂》八三:“他应当自庆,他没完全落在爱的网里,而使他为了妻室,不敢冒险,失去自由!”词语解释:妻族 拼音:qī zú
妻的娘家亲族。 汉 班固 《白虎通·宗族》:“妻族二者,妻之父为一族,妻之母为二族。” 清 葆光子 《物妖志·狐》:“其从父妹婿,曰 郑六 ,不记其名,早习武艺,亦好酒色,贫无家,託身妻族。”词语解释:妻息 拼音:qī xī
妻子儿女。《三国志·蜀志·先主传》“ 曹公 自出东征” 裴松之 注引 汉 王粲 《英雄记》:“九月,遂破 沛城 , 备 单身走,获其妻息。” 宋 范仲淹 《进故朱寀所撰春秋文字及乞推恩与弟寘状》:“又念其人家道贫窶,妻息孤穷。”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吕超墓志铭〉跋》:“ 六朝 志例,铭大抵不溢于志,或当记妻息名字,今亦俱泐。”词语解释:妻妾
嫡妻与侧室词语解释:妻姊妹婚
再与亡妻之姊、妹缔结婚姻词语解释:妻党 拼音:qī dǎng
妻族。《晏子春秋·杂下十二》:“且以君之赐,父之党无不乘车者,母之党无不足于衣食者,妻之党无冻馁者。”《汉书·谷永传》:“后宫亲属,饶之以财,勿与政事,以远 皇父 之类,损妻党之权。”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二》:“ 天宝 初,有 范氏 尼者,知人休咎。 颜鲁公 妻党之亲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胡四娘》:“时妻党多任京秩,恐见誚訕,乃易旧名。”参见“ 三党 ”。
词语解释:三党 拼音:sān dǎng
指父族、母族、妻族。见《尔雅·释亲》。《晏子春秋·杂下十二》:“且以君之赐,父之党无不乘车者,母之党无不足于衣食者,妻之党无冻馁者。”《古今小说·杨八老越国奇逢》:“老爷不信时,移文到 盩厔县 中,将三党亲族姓名,一一对验,小人之冤可白矣。”词语解释:妻离子散 拼音:qī lí zǐ sàn
形容一家人被迫分离四散。 宋 辛弃疾 《美芹十论·致勇》:“不幸而死,妻离子散,香火萧然,万事瓦解。” 老舍 《全家福》第三幕:“您卖力气吃饭,没有错处,是那个旧社会叫您妻离子散的!”词语解释:妻梅子鹤 拼音:qī méi zǐ hè
以梅为妻,以鹤为子,表示清高。 清 徐釚 《词苑丛谈》卷三:“ 林处士 ( 林逋 )妻梅子鹤。”参见“ 梅妻鹤子 ”。
词语解释:梅妻鹤子 拼音:méi qī hè zǐ
宋 代 林逋 隐居 杭州 西湖 孤山 ,无妻无子,种梅养鹤以自娱,人称“梅妻鹤子”。 清 吕留良 等《〈和靖诗钞〉序》:“ 逋 不娶,无子,所居多植梅,畜鹤,泛舟湖中,客至则放鹤致之,因谓‘梅妻鹤子’云。”参阅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人事二》、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孤山三堤胜迹》。词语解释:妻甥 拼音:qī shēng
妻姐妹之子。亦称姨甥。《梁书·裴邃传》:“其妻甥 王篆之 密啟 高祖 ,云:‘ 裴邃 多大言,有不臣之迹。’”词语解释:妻舅 拼音:qī jiù
妻子的弟兄。 宋 范仲淹 《与朱氏书》:“所议南郊异姓之恩,已发却多日,为妻舅 聂升 十口,日有沟壑之忧,且逐急处行也。” 元 无名氏 《符金锭》第三折:“有我妻 赵氏 ,乃是殿前都指挥使 赵弘殷 之女,有我两箇妻舅,大舅 赵匡胤 ,二舅 赵匡义 。”《水浒传》第十七回:“却才灶边妇人,便是小人的浑家;这个拿欓叉的,便是小人的妻舅。”《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四回:“倒是一个妻舅,名叫 承辉 的, 龙光 与他十分相得。”词语解释:妻房 拼音:qī fáng
妻室。《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 楚王 太子,长大未有妻房。” 元 杨显之 《潇湘雨》第四折:“不想他别娶了妻房。” 明 高明 《琵琶记·书馆悲逢》:“纵是辱没杀我,终是我的妻房,义不可絶。”词语解释:妻服 拼音:qī fú
丈夫为亡妻穿戴的丧服。《后汉书·荀爽传》:“时人多不行妻服…… 爽 皆引据大义,正之经典,虽不悉变,亦颇有改。” 李贤 注引《仪礼·丧服》:“夫为妻齐縗杖朞。”词语解释:妻谒 拼音:qī yè
谓妻子受贿为人请托私事。 汉 桓宽 《盐铁论·刺权》:“夫贵於朝,妻謁行於外。”参见“ 女謁 ”、“ 妇謁 ”。词语解释:妻儿老少 拼音:qī ér lǎo shào
见“ 妻儿老小 ”。
词语解释:妻儿老小 拼音:qī ér lǎo xiǎo
亦作“ 妻儿老少 ”。 指父、母、妻、子等全体家属。 明 梁辰鱼 《浣纱记·见王》:“你一向远出,可速与妻儿老小相聚。”《古今小说·汪信之一死救全家》:“引了妻儿老少,和 刘青 等心腹三十餘人,逕投 望江县 天荒湖 来。”词语解释:妻儿老小 拼音:qī ér lǎo xiǎo
亦作“ 妻儿老少 ”。 指父、母、妻、子等全体家属。 明 梁辰鱼 《浣纱记·见王》:“你一向远出,可速与妻儿老小相聚。”《古今小说·汪信之一死救全家》:“引了妻儿老少,和 刘青 等心腹三十餘人,逕投 望江县 天荒湖 来。”词语解释:妻弟 拼音:qī dì
(1).妻之妹。《汉书·元后传》:“ 凤 知其小妇弟 张美人 已尝适人,於礼不宜配御至尊,託以为宜子,内之后宫,苟以私其妻弟。”
(2).妻之弟。《后汉书·刘表传》:“又妻弟 蔡瑁 及外甥 张允 并得幸於 表 ,又睦於 琮 。”《三国志·魏志·荀彧传》“明年 太祖 遂为 魏公 矣” 裴松之 注引《献帝春秋》:“ 完 以示妻弟 樊普 , 普 封以呈 太祖 , 太祖 阴为之备。”《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不想如今妻弟到来,已将在下的姓名告在府间。”词语解释:妻夫 拼音:qī fū
夫妻。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如今待欲去又关了门户,不如咱两箇权做妻夫。” 元 郑庭玉 《后庭花》第二折:“兀的不欢喜杀俺子父,快活杀俺妻夫。”词语解释:妻小 拼音:qī xiǎo
(1).谓妻。 元 杨显之 《潇湘雨》第二折:“他若果然是前时妻小,倒不如你也去一撘里当夫。”《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老媳妇原许下与他娶一房妻小的。” 清 蒋士铨 《四弦秋·送客》:“小船上弹琵琶的一个妇人,説是茶客妻小,原是本京女子。”
(2).妻和儿女。《水浒传》第七十回:“ 梁山泊 亦有用他处,可唤此人带引妻小,一同上山。” 刘大白 《挂挂红灯》诗:“收成没得,饿煞妻小。”词语解释:妻宫 拼音:qī gōng
星相家以命宫、财帛、兄弟、田宅、男女、奴仆、妻妾、疾厄、迁移、官禄、福德、相貌为十二宫。妻妾宫省称“妻宫”,主妻妾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