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四纸上声 齿[mǐ][jī,几案]使[详注1][徵羽][详注2][详注3][诺也][pǐ,否泰][lěi][bèi,名词][mǐ][yǐ][zhǐ][详注4][chuǎi chuài][zǐ][详注5][详注6][nǐ][shì dì][xǐ lǐ][guī xī][yǐ][详注7][克也,任也][guī][ní,音你。声也。][shī][guǐ][lěi]氿[guǐ][qì][详注8][音跂。《广韵》行喘息貌][dǐ]俿[lǐ]


注1:使 式至切。遣人聘问曰使。《前汉·韩信传》发一乘之使,下咫尺之书。又《鬼谷子抵巇篇》圣人者,天地之使也。《淮南子·天文训》四时者,天之吏也。日月者,天之使也。
注2:箠 音捶。击马策也。《史记·张耳陈余传》杖马箠,下赵数十城。
注3:花 《唐韻》韋委切,音蔿。《玉篇》花榮也。《拾遺記》西王母進洞淵紅蘤。《唐書·西域傳》王坐金蘤榻。
注4:机 音几。《说文》木名。《山海经》单狐之山多机木。《郭注》状如榆,可烧以粪田。 又与几通。《易·涣卦》涣奔其机。《注》承物者也。《家语》仰视榱桷,俯察机筵。《注》机作几。
注5:萎 音委。药草。《尔雅·释草》荧,委萎。《注》萎蕤也。《韩愈诗》萎蕤缀蓝瑛。《注》萎蕤,青花圆实。亦作荽蕤。
注6:庳 脾上声。《说文》庳中,伏舍。一曰屋卑。《左传·襄三十一年》宫室卑庳。
注7:哆 音侈。《说文》张口也。《诗·小雅》哆兮侈兮,成是南箕。《传》哆,大貌
注8:坻 《广韵》《正韵》诸氏切《集韵》《韵会》掌氏切,音纸。止也。《左传·昭二十九年》蔡墨论养龙官曰:官宿其业,其物乃至,若泯弃之,物乃坻伏。
首字词组
妓女妓楼妓堂妓弟妓院妓婢师妓馆 
妓乐妓衣妓妾妓航妓妇妓媵  
妓围妓筵妓人妓师妓籍妓家  

词语解释:妓女  拼音:jì nǚ
(1).女歌舞艺人。《后汉书·济南安王刘康传》:“ 错 为太子时,爱 康 鼓吹妓女 宋闰 ,使医 张尊 招之,不得。”《晋书·武帝纪》:“出后宫才人、妓女以下二百七十人归于家。” 唐 陈鸿 《长恨歌传》:“后宫才人,乐府妓女,使天子无顾盼意。” 宋 王禹偁 《寒食》诗:“妓女穿轻屐,笙歌泛小舠。”
(2).以卖淫为业的女子。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驾回仪卫》:“妓女旧日多乘驴……少年狎客,往往随后。”《水浒传》第八一回:“这 李师师 是个风尘妓女水性的人。” 清 李渔 《玉搔头·讯玉》:“岂有做妓女的人,十六七岁还不破瓜的道理!” 老舍 《樱海集·月牙儿》:“正式的妓女倒还照旧做生意,因为她们纳捐;纳捐的便是名正言顺的,道德的。”
词语解释:妓乐  拼音:jì lè
(1).指妓人表演的音乐舞蹈。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及辅政,而修室第园馆,丽车服,虽朞功之惨,不废妓乐。”《旧五代史·唐书·郭崇韬传》:“昼夜妓乐欢宴,指天画地。”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妇女·南和伯妾》:“ 琇 至各家饮,俱设妓乐,比更衣,即与妓乱。”
(2).乐妓,舞妓。《旧五代史·唐书·郭崇韬传》:“ 庄宗 初闻 崇韜 欲留 蜀 ,心已不平,又闻全有 蜀 之妓乐珍玩,怒见颜色。”
(3).犹声色。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吏部·二胡暴贵不终》:“ 宗宪 在 江 南亦恣情妓乐,自负 嫪毐 之器。”
词语解释:妓围  拼音:jì wéi
(1).谓以妓女围绕作屏。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妓围》:“ 申王 每至冬月,有风雪苦寒之际,使宫妓密围於坐侧以御寒气,自呼为‘妓围’。”
(2).指团团围定的乐妓。 宋 陈师道 《立春致语》:“妓围窈窕,争唱舍人之诗。”
词语解释:妓楼  拼音:jì lóu
(1).女妓居处的楼阁。 唐 沉佺期 《同李舍人冬日集安乐公主山池》诗:“紫巖妆阁透,青嶂妓楼悬。” 唐 白居易 《题周皓大夫新亭子二十二韵》:“锁开宾閤晓,梯上妓楼春。”
(2).指娼楼。 朱自清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沿路听见断续的歌声:有从沿河的妓楼飘来的,有从河上船里度来的。”
词语解释:妓衣  拼音:jì yī
《梁书·夏侯亶传》:“﹝ 亶 ﹞晚年颇好音乐,有妓妾十数人,并无被服姿容。每有客,常隔帘奏之,时谓帘为 夏侯 妓衣也。”后因以“妓衣”称遮隔女乐的帘子。 唐 陆龟蒙 《帘》诗:“逆风障燕寻常事,不学人前当妓衣。”
词语解释:妓筵  拼音:jì yán
有歌妓侍奉在旁的酒筵。 唐 白居易 《代诸妓赠周判官》诗:“妓筵今夜别 姑苏 ,客棹明朝向 镜湖 。” 唐 李商隐 《杂纂》:“妓筵説俗事。”
词语解释:妓堂  拼音:jì táng
第宅中女妓歌舞处。 唐 白居易 《宴周皓大夫光福宅》诗:“何处风光最可怜?妓堂阶下砌臺前。” 宋 叶廷珪 《海录碎事·屋宅》:“ 京口 东南有 谢公 妓堂遗跡。”
词语解释:妓妾  拼音:jì qiè
侍姬。 晋 葛洪 《抱朴子·吴失》:“虽造宾不沐嘉旨之俟,飢士不蒙升合之救,而金玉满堂,妓妾溢房。”《北史·杨素传》:“家僮数千,后庭妓妾曳綺罗者以千数。” 宋 王銍 《补侍儿小名录》:“ 宠姐 , 寧王 爱姬。王宴客,妓妾皆在,独 宠姐 无得见者。”
词语解释:妓人  拼音:jì rén
(1).歌舞女艺人。 晋 陆机 《吊魏武帝文》:“吾婕妤妓人,皆著 铜爵臺 。”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三:“上笑唤妓人问,云见二龙头张口向上,遂怖惧,不敢奏乐也。”
(2).娼妓,妓女。 元 关汉卿 《救风尘》第三折:“县君的则是县君,妓人的则是妓人。”
词语解释:妓弟  拼音:jì dì
妓女。 宋 元 时俗称妓女为“弟子”,因有“妓弟”、“弟妓”之称。 宋 朱熹 《按唐仲友第三状》:“自来未尝有知州为妓弟製造衣服,名件不一,违法如此。”《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我们过 驼献岭 、 九里松 路上,妓弟人家睡一夜。”《醒世恒言·郑节使立功神臂弓》:“那几个员外,隔夜点了妓弟,一家带着一个寻常间来往説得着行首。”
词语解释:妓航  拼音:jì háng
女妓乘坐的船。 南朝 梁元帝 《夕出通波阁下观妓》诗:“树交临舞席,荷生夹妓航。”《太平广记》卷二二六引 唐 颜师古 《大业拾遗记·水饰图经》:“又间以妓航,与水饰相次。亦作十二航,航长一丈阔六尺。”
词语解释:妓师  拼音:jì shī
见“ 妓婢师 ”。
词语解释:妓婢师  拼音:jì bì shī
教女妓演习歌舞的人。《南史·沉约传》:“尝侍宴,有妓婢师是 齐 文惠 宫人,帝问识座中客不?曰:‘唯识 沉家令 。’”亦省称“ 妓师 ”。 清 吴伟业 《读陈其年刊江白下新词》之三:“ 沉郎 莫作 齐 宫怨,唱杀 南朝 老妓师。”
词语解释:妓院  拼音:jì yuàn
妓女卖淫的地方。《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八回:“一路上只见各妓院门首,都是车马盈门。” 朱自清 《温州的踪迹·生命的价格--七毛钱》:“她若被那伙计卖在妓院里,老鸨才真是个令人肉颤的屠户呢!”
词语解释:妓妇  拼音:jì fù
(1).女歌舞艺人。 唐 沉亚之 《为人撰乞巧文》:“ 邯郸 人妓妇 李容子 ,七夕祀织女,作穿针戏。”
(2).以卖淫为业的女子。 清 李渔 《凰求凤·伙谋》:“自家非别,院子里面一个会打扮的妓妇,叫做 钱二娘 的便是。往常嫖客最多,生意极是闹热。”
词语解释:妓籍  拼音:jì jí
犹乐籍。借指入乐籍的妓女。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诗》:“而妓籍中有小鬟妓,尚幼,公颇属意。”《宋史·杨简传》:“﹝ 杨简 ﹞知 温州 ,移文首罢妓籍,尊敬贤士。”《二刻拍案惊奇》卷七:“却为何失身妓籍?可备与我説。”
词语解释:妓婢师  拼音:jì bì shī
教女妓演习歌舞的人。《南史·沉约传》:“尝侍宴,有妓婢师是 齐 文惠 宫人,帝问识座中客不?曰:‘唯识 沉家令 。’”亦省称“ 妓师 ”。 清 吴伟业 《读陈其年刊江白下新词》之三:“ 沉郎 莫作 齐 宫怨,唱杀 南朝 老妓师。”
词语解释:妓媵  拼音:jì yìng
姬妾。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治家》:“吾有疏亲,家饶妓媵。诞育将及,便遣閽竖守之。”《新唐书·段秀实传》:“室无妓媵,无赢财。”
词语解释:妓家  拼音:jì jiā
妓院。 宋 灌 圃耐得翁 《都城纪胜·闲人》:“其猥下者,为妓家书写简帖取送之类。”《古今小说·众名姬春风吊柳七》:“所以妓家传出几句口号,道是‘不愿穿綾罗,愿依 柳七 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一回:“妓家得罪了那位师爷,师爷大发雷霆,把席面掀翻了。”
词语解释:妓馆  拼音:jì guǎn
即妓院。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潘楼东街巷》:“下桥, 南斜街 、 北斜街 ,内有 泰山庙 ,两街有妓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八回:“到妓馆里,把妓女的房里东西打毁了,叫打房间。”参见“ 妓院 ”。
词语解释:妓院  拼音:jì yuàn
妓女卖淫的地方。《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八回:“一路上只见各妓院门首,都是车马盈门。” 朱自清 《温州的踪迹·生命的价格--七毛钱》:“她若被那伙计卖在妓院里,老鸨才真是个令人肉颤的屠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