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七遇去声 [dù,制度][树木,名词][详注1][shù,数量][详注2][详注3][wù,憎恶][tù][详注4][pū,偃仆][pù,店铺][yù][音顾。《广韵》卖也。][cuò,动词][嘱咐][详注5][详注6][jù][tù][详注7][详注8][详注9][fū][chá ná][音驻。《广韵》鸟声。][音妒。美女也。][详注10][xǔ][详注11]


注1:污 恶去声。《说文》岁也。又染也。一曰去垢污曰污。动词
注2:疏 书疏。音数。条陈也。《扬雄·解嘲》独可抗疏时道是非。
注3:苦 《正韵》苦故切,音库。困也。《西溪丛语》今人不善乘船谓之苦船,北人谓之苦车。 又姓。大夫苦成,见《国语》。又《通志·氏族略》汉有会稽太守苦灼。
注4:圃 《唐韵》《集韵》博故切,音布。《屈原·离骚》朝发轫於苍梧兮,夕余至乎悬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注5:足 《广韵》子句切《集韵》遵遇切《韵会》子遇切《正韵》将豫切,音沮。《论语》巧言令色足恭。《疏》足,成也。谓巧言令德以成其恭,取媚于人也。《朱传》过也。《扬子·法言》足言足容,德之藻矣。
注6:错 音措。《集韵》金涂谓之错。亦姓。又《博雅》藏也。又《楚辞·九章》万民之生,各有所错兮。《注》错,安也。 又《史记·司马相如传》展采错事。《注》展其官职,设厝其事业也。错,音措。 又《易·系辞》苟错诸地,而可矣。《疏》错,置也。《释文》错,音措。《史记·周本纪》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注》错,置也。 又《史记·张仪传》秦魏之交,可错矣。《注》错,停止也。音措。 又《后汉·寒朗传》二人错愕不能对。《注》错,七故反。错惮,犹仓卒也。
注7:餔 音捕。《集韵》糖餔,饵也。或作䊇𥹴。 又《正字通》饧之浊者曰餔。又鸟名。《尔雅·释鸟》鴩,餔敊。《注》未详。《释文》餔,音步。又《集韵》博故切,音布。与食也。《前汉·高帝纪》老父请㱃,因餔之。《师古曰》以食食之谓之餔。
注8:属 音树。《诗·小雅》君子有徽猷,小人与属。叶上附。
注9:输 指所送之物。《增韵》凡以物送人,则读平声。指所送之物,则读去声。
注10:隃 音戍。《爾雅·釋地》北陵西隃雁門是也。《戰國策》作西兪。
注11:穫 音护。焦穫,地名。《诗·小雅》整居焦穫。《传》焦穫,周地接於猃狁者。《尔雅·释地注》今扶风池阳县瓠中是也。
末字词组
嫉妒贪妒悍妒莺猜燕妒鄙妒醋妒同类相妒痴妒
娇妒谩妒骄妒诲妒险妒酷妒疾妒 
猜妒憎妒谗妒负妒疗妒情妒狡妒 
争妒忌妒嗔妒谮妒严妒同美相妒媢妒 

词语解释:嫉妒  拼音:jí dù
亦作“ 嫉妬 ”。 忌妒。《楚辞·离骚》:“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一本作“ 嫉妬 ”。 王逸 注:“害贤为嫉,害色为妒。”《汉书·佞幸传·董贤》:“嫉妒忠良,非毁有功,於戏伤哉!” 元 白朴 《墙头马上》第四折:“恁母亲从来狠毒,恁父亲偏生嫉妬。”《古今小说·宋四公大闹禁魂张》:“ 王愷 羞惭而退,自思国中之宝,敌不得他过,遂乃生计嫉妒。” 巴金 《灭亡》第六章:“不过一般小人总有嫉妒贤者的心思,因此有些不满意他的人便造了不少的谣言来毁谤他。”
词语解释:娇妒  拼音:jiāo dù
亦作“ 娇妬 ”。
(1).娇,通“ 骄 ”。谓女子骄傲任性而嫉妒。《后汉书·阴兴传》:“ 就 子 丰 尚 酈 邑公主 ,公主娇妒, 丰 亦狷急。”一本作“ 骄妒 ”。《北齐书·平秦王归彦传》:“妻 魏 上党王 元 天穆 女也,貌不美而甚娇妬。”
(2).娇,通“ 骄 ”。娇嗔貌。 唐 李白 《白头吟》之一:“此时 阿娇 正娇妒,独坐 长门 愁日暮。” 前蜀 魏承班 《诉衷情》词:“春情满眼脸红消,娇妒索人饶。”
词语解释:猜妒  拼音:cāi dù
亦作“ 猜妬 ”。 猜疑妒忌。 唐 萧颖士 《江有枫》诗之九:“有鸟有鸟,粤鸥与鷺。浮湍戏渚,皎然洁素,忘其猜妒。” 宋 孙光宪 《遐方怨》诗:“任人猜妬恶猜防,到头须使似鸳鸯。”
词语解释:争妒  拼音:zhēng dù
争相忌妒。《文献通考·经籍七》:“此殆 汉 世女巫执左道入宫中,乘妃姬争妬,与为厌胜之事耳。” 宋 赵长卿 《水龙吟·酴醾》词:“最堪怜,玉质冰肌婀娜,江梅谩休争妬。”
词语解释:贪妒  拼音:tān dù
贪婪嫉妒。《后汉书·五行志六》:“儒説葆旅宫中之象,收敛贪妬之象。” 金 王丹桂 《青莲池上客·赠乌林答德润》词:“常怀柔弱,莫生贪妬。”
词语解释:谩妒  拼音:màn dù
谓徒相妒忌。谩,通“ 漫 ”。 宋 王令 《春雪有感呈王正叔束徽之》诗:“欲开花谩妒,垂死草奚禁。”
词语解释:憎妒  拼音:zēng dù
亦作“ 憎妬 ”。 憎恨妒忌。 汉 刘向 《列女传·晋伯宗妻》:“盗憎主人,民爱其上,有爱好人者,必有憎妒人者。” 南朝 陈 顾野王 《艳歌行》:“妖姿巧笑能倾城,那思他人不憎妬。”
词语解释:忌妒  拼音:jì dù
亦作“ 忌妒 ”。 妒忌。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 明 方孝孺 《与郑叔度书》之四:“ 宋 之时 司马公 、 欧阳子 、二 程 、 苏子瞻 以及 朱文公 皆负当世重名,然为世人所忌妬,无得行其志者。”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九:“而语及 额勒登保 、 德楞泰 屡次奏捷,则皆为将信将疑之词,意存忌妬,以揜己老师南山,纵贼 陇 西之失,其心实不可问。” 续范亭 《秦桧归来》:“ 宋 室贵族忌妒 杨 家军,把他们的队伍指挥到绝地,不加援助, 杨业 粮尽援绝,困死沙漠。”
词语解释:悍妒  拼音:hàn dù
亦作“ 悍妒 ”。 蛮横妒忌。 唐 孟棨 《本事诗·嘲戏》:“御史大夫 裴谈 崇奉释氏,妻悍妬, 谈 畏如严君。” 宋 梅尧臣 《桓妒妻》诗:“昔闻 桓司马 ,娶妾貌甚都。其妻 南郡主 ,悍妒谁与俱。”《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八:“妻当日悍妬,做了这事,而今见夫无嗣,也有些惭悔哀怜,巴不得是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梅》:“冢室故悍妒, 李 初未敢言妾,但託买婢。”《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四回:“ 苟才 平日本是厌恶他悍妒泼辣,样样俱全,巴不得他早死了。”
词语解释:骄妒  拼音:jiāo dù
亦作“ 骄妬 ”。 骄矜忌妒。 汉 刘向 《列女传·鲁庄哀姜》:“骄妬纵横, 庆父 是依。”《汉书·五行志上》:“其六月丙寅, 赵皇后 遂立,姊妹骄妒,贼害皇子,卒皆受诛。” 明 何景明 《入京篇》:“王侯贵人慕豪富,意气相看益骄妬。”《明史·代王桂传》:“王妃 中山王 徐达 女, 仁孝文皇后 妹也,骄妒,尝漆 桂 二侍女如癩。” 清 邵长蘅 《财婚》诗:“富女易骄妒,贫女淑且温。”
词语解释:谗妒  拼音:chán dù
亦作“ 谗妬 ”。 忌妒陷害。亦指忌妒陷害他人的人或话。《楚辞·九章·惜往日》:“虽有 西施 之美容兮,谗妒入以自代。” 唐 柳宗元 《上扬州李吉甫相公献所著文启》:“及阁下遭谗妬,在外十餘年,又不得效薄伎於前,以希一字之褒贬。”《明史·秦良玉传》:“臣自征 播 以来,所建之功,不满谗妬口,贝锦高张,忠诚孰表。”
词语解释:嗔妒  拼音:chēn dù
亦作“ 嗔妬 ”。 怨恨。《敦煌曲校录·定格联章·普劝四众依教修行》:“戒身心,少嗔妒,遮莫身为家长主。”《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二:“﹝ 铁生 ﹞有两日归来, 狄氏 见了千欢万喜,毫无嗔妬之意。”
词语解释:莺猜燕妒  拼音:yīng cāi yàn dù
比喻遭人猜忌。 清 王鹏运 《摸鱼子·太常仙蝶来过赋此以志》词:“算年年、鶯猜燕妒,仙缘知在何处?”
词语解释:诲妒  拼音:huì dù
诱发妒忌之心。 清 褚人穫 《坚瓠补集·顾玉华座右铭》:“厚费以多营,不若省事以守俭;呈能以诲妒,不若韜精以示拙。”
词语解释:负妒  拼音:fù dù
谓受人忌妒。 清 吴兰修 《黄竹子传》:“ 竹子 固不乐风尘者,輙忤俗,见生独倾心焉,以故负妒。”
词语解释:谮妒  拼音:zèn dù
谗害妒嫉。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资政新篇》:“如毁谤譖妒等弊,皆由风俗未厚,见识未广,制法未精,是以人心虞拟,不平而鸣矣。”
词语解释:鄙妒  拼音:bǐ dù
卑鄙妒忌。《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夫党人之鄙妒兮,羌不知吾所臧。”《楚辞·九章·怀沙》作“鄙固”。
词语解释:险妒  拼音:xiǎn dù
阴险妒忌。《三国志·吴志·吴主权潘夫人传》:“﹝ 潘夫人 ﹞性险妒容媚,自始至卒,潜害 袁夫人 等甚众。”
词语解释:疗妒
治疗嫉妒的病症
词语解释:严妒  拼音:yán dù
谓嫉妒心强。《南史·王诞传》:“ 宋 世诸主莫不严妬, 明帝 每疾之。”
词语解释:醋妒  拼音:cù dù
吃醋,妒忌。《红楼梦》第九回:“因此 贾瑞 、 金荣 等一干人,也正醋妒他两个。”
词语解释:酷妒  拼音:kù dù
谓妒忌心极强。《三国志·魏志·袁绍传》“ 绍 爱少子 尚 ”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 刘氏 性酷妒, 绍 死,僵尸未殯,宠妾五人, 刘 尽杀之。”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惑溺》:“ 贾公閭 后妻 郭氏 酷妒。”
词语解释:情妒  拼音:qíng dù
在情爱上嫉妒。 宋 孙光宪 《遐方怨》词:“任人情妒恶猜防,到头须使似鸳鸯。”
词语解释:同美相妒  拼音:tóng měi xiāng dù
同是美人,互相妒嫉。比喻有同样擅长的人不易相处。 清 翟灏 《通俗编·交际》:“同美相嫉,同业相仇。”
词语解释:同类相妒  拼音:tóng lèi xiāng dù
形容同类者不易相处。 清 翟灏 《通俗编·交际》:“同类相妒,同业相仇。”
词语解释:疾妒  拼音:jí dù
妒忌。《史记·项羽本纪》:“今战能胜, 高 ( 赵高 )必疾妒吾功;战不能胜,不免於死。” 汉 刘歆 《移书让太常博士》:“往者缀学之士……或怀疾妒,不考情实,雷同相从,随声是非。”《后汉书·宦者传·吕强》:“ 节 ( 曹节 )等宦官祐薄,品卑人贱,谗諂媚主,佞邪徼宠,放毒人物,疾妒忠良。”
词语解释:狡妒  拼音:jiǎo dù
猜疑妒忌。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邵九娘》:“女子狡妒,其天性然也。”
词语解释:媢妒  拼音:mào dù
嫉妒。 明 唐顺之 《弟妇王氏墓志铭》:“余以为正使其为男子,必能磊磊植立,不媢妬以败人之国;不货贿以自污其身。” 章炳麟 《訄书·序种姓上》:“父系之始造,丈夫各私其子,其媢妬甚,故 羌胡 杀首子,所以盪肠正世。”
词语解释:痴妒  拼音:chī dù
犹忌妒。 明 刘基 《题风中水仙花图》诗:“痴妬 封 家十八姨,不争好恶故相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