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妇人 拼音:fù rén
亦作“媍人”。
(1).古代士之妻称妇人。《礼记·曲礼下》:“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士曰妇人,庶人曰妻。”
(2).成年女子的通称,多指已婚者。《易·恒》:“妇人吉,夫子凶。”《墨子·非攻下》:“农夫不暇稼穡,妇人不暇纺绩织紝。”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治家》:“妇人之性,率宠子壻而虐儿妇。” 唐 罗隐 《谗书·拾甲子年事》:“ 谷 竟从逆,呜呼,谋及媍人者必亡。”《水浒传》第二七回:“早望见一个酒店,门前窗槛边坐着一个妇人。” 茅盾 《野蔷薇·诗与散文》:“他霍地转过身来,便和一位身材苗条的妇人面对面了。”词语解释:妇女 拼音:fù nǚ
成年女子的通称。《礼记·曲礼下》:“居丧不言乐,祭事不言凶,公庭不言妇女。”《史记·项羽本纪》:“﹝ 沛公 ﹞今入 关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唐 杜甫 《三绝句》之三:“闻道杀人 汉水 上,妇女多在官军中。”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六月六日》:“妇女多於是日沐髮,谓沐之不腻不垢。” 孙犁 《风云初记》一:“在堤埝拐角一棵大榆树下面,有两个年轻的妇女,对着怀纺线。”词语解释:妇子 拼音:fù zǐ
(1).妻与子。
(2).指妻子儿女。《诗·豳风·七月》:“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后汉书·孔融传》:“初, 曹操 攻屠 鄴城 , 袁 氏妇子多见侵略。” 宋 王安石 《白日不照物》诗:“妇子夜号呼,西南漫为壑。”词语解释:妇姑 拼音:fù gū
婆媳。 汉 贾谊 《新书·时变》:“妇姑不相説,则反脣而睨。”词语解释:妇德 拼音:fù dé
(1).谓妇女贞顺的德行。为妇女四德之一。《礼记·昏义》:“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郑玄 注:“妇德,贞顺也。” 晋 张华 《女史箴》:“妇德尚柔,含章贞吉。”《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清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己有耻,动静有法,是谓妇德。”
(2).指妇女的德行。《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这妇德须孝敬翁姑,相夫教子,调理媳妇,作养女儿,以至和睦亲戚,约束僕婢--都是天性人情的勾当。”词语解释:妇翁 拼音:fù wēng
妻父。《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昔 直不疑 无兄,世人谓之盗嫂; 第五伯鱼 三娶孤女,谓之挝妇翁……此皆以白为黑,欺天罔君者也。”《旧唐书·杨於陵传》:“ 於陵 自 江西 府罢,以妇翁权幸方炽,不欲进取,乃卜筑於 建昌 ,以读书山水为乐。”《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知县对那女壻説道:‘你妇翁真是个聪明的人,若不是这遗书,家私险被你佔了。’”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狂奔二十餘里,至 相国庄 ,已届亥初,识其妇翁门,急叩不已。”词语解释:妇道 拼音:fù dào
(1).为妇之道。旧多指贞节、孝敬、卑顺、勤谨而言。《穀梁传·襄公三十年》:“遂逮乎火而死,妇人以贞为行者也, 伯姬 之妇道尽矣。”《后汉书·列女传·鲍宣妻》:“修行妇道,乡邦称之。” 唐 韩愈 《楚国太夫人墓志铭》:“皇姑以夫人能尽妇道,称之六亲。” 清 李渔 《蜃中楼·怒遣》:“我儿,爹爹与叔叔替你许下人家了,不久就要于归,勤勤的学些妇道。” 梁启超 《倡设女学堂启》:“妇道既昌,千室良善,岂不然哉!”
(2).指儿媳的行辈。《礼记·大传》:“其夫属乎子道者,妻皆妇道也。” 孔颖达 疏:“道,犹行列也……谓其夫属於己之子行者,其妻皆妇行也。”
指女人。《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普天下的妇道,第一件开心的事无过於丈夫当着他的面赞他自己养的儿子。” 曹禺 《北京人》第三幕:“碰见这种难人的事,我一个妇道还有什么主意哟!” 孔厥 袁静 《新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里面有一个妇道出来,把大门插上了。”参见“ 妇道人家 ”。
词语解释:妇道人家 拼音:fù dào rén jiā
女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十回:“舅太太是个妇道人家,懂得甚么。”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十八:“你们不行,我一个妇道人家,更不行。” 杜鹏程 《延安人》:“你这个妇道人家,头发长,见识短!”词语解释:妇言 拼音:fù yán
(1).旧时指妇女的言辞。为妇女四德之一。《礼记·昏义》:“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郑玄 注:“妇言,辞令也。”《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择辞而説,不道恶语,时然后言,不厌於人,是谓妇言。”《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妇言……须是不苟言,不苟笑,内言不出,外言不入;总説一句,便是‘贞静’两个字。”
(2).后妃、妻妾之言。《书·牧誓》:“今 商王 受 ,惟妇言是用。”《管子·君臣下》:“妇言不及官中之事。”《明史·孝义传一·郑濂》:“ 太祖 问治家长久之道,对曰:‘谨守祖训,不听妇言。’”词语解释:妇家 拼音:fù jiā
妻子的娘家。《后汉书·东夷传·高句骊》:“其昏姻皆就妇家,生子长大,然后将还。”《北史·隋蔡景王整传》:“我有同生二弟,竝倚妇家势,常憎疾我。” 宋 何薳 《春渚纪闻·殡柩者役于伽蓝》:“妇家即山阳 李氏 也,遗孤始十岁。” 鲁迅 《准风月谈·登龙术拾遗》:“赘婿虽能被妇家所轻,但一登文坛,即声价十倍,太太也就高兴。”词语解释:妇职 拼音:fù zhí
犹妇功。《周礼·天官·内宰》:“以妇职之法教九御。” 郑玄 注:“妇职,谓职紝、组紃、缝线之事。”《北史·后妃传序》:“ 煬帝 时,后妃嬪御无釐妇职,唯端容丽饰,陪从宴游而已。” 清 昭槤 《啸亭续录·纯皇后贤德》:“ 孝贤纯皇后 富察氏 , 文忠公 之姊也。性贤淑节俭,上侍 孝圣宪皇后 ,恪尽妇职。”词语解释:妇孺 拼音:fù rú
妇女和儿童。 清 管同 《抱膝轩记》:“凡夫行旅之歌唱,妇孺之謼嗁,鸡犬之鸣吠,嘈杂喧闐,殆无时不至。” 老舍 《四世同堂》八六:“ 日本 人要节省粮食,所以任凭妇孺出走。”词语解释:妇功 拼音:fù gōng
亦作“ 妇工 ”。 旧时指纺织、刺绣、缝纫等事,为妇女四德之一。《礼记·昏义》:“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郑玄 注:“妇功,丝麻也。”《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专心纺绩,不好戏笑,絜齐酒食,以奉宾客,是谓妇功。”《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又得知道那妇工,讲的不是会纳单丝儿纱,会打七股儿带子就完了;须知整理门庭,亲操井臼。”川剧《柳荫记》第九场:“枉去 尼山 读 孔 孟 ,未必不知妇德、妇言、妇工与妇容。”参见“ 女功 ”。
词语解释:女功 拼音:nǚ gōng
旧谓妇女从事的纺织、刺绣、缝纫等。《周礼·地官·酇长》:“趋其耕耨,稽其女功。” 郑玄 注:“女功,丝枲之事。”《史记·货殖列传》:“於是 太公 劝其女功,极技巧,通鱼盐。” 唐 于鹄 《寄卢俨员外秋衣词》:“缝製虽女功,尺度手自持。” 宋 王安石 《寄吴氏女子》诗:“女復知女功,婉嫕有典刑。”参见“ 女工 ”。
词语解释:女工 拼音:nǚ gōng
(1).指从事纺织、刺绣、缝纫等工作的妇女。《周礼·天官·序官》:“缝人奄二人,女御八人,女工八十人,奚三十人。” 郑玄 注:“女工,女奴晓裁缝者。”《墨子·辞过》:“女工作文采,男工作刻鏤,以为身服。” 三国 魏 吴质 《答魏太子笺》:“使农夫逸豫於疆畔,女工吟咏於机杼,固非 质 之所能也。” 宋 曾巩 《移沧州过阙上殿札子》:“窃观於《诗》……其所言者,盖农夫女工筑室治田,师旅祭祀饮尸受福,委曲之常务。”
(2).指女子所作纺织、刺绣、缝纫等事。《淮南子·齐俗训》:“锦绣纂组,害女工者也。”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楔子:“只生得个小姐,小字 鶯鶯 ,年一十九岁,针指女工,诗词书算,无不能者。”《儿女英雄传》第一回:“针黹女工不用讲,就那操持家务,支应门庭,真算得起 安老爷 的一位贤内助。” 沙汀 《困兽记》二八:“她的女工原是很出色的,那些久已搁置不问的绣花绷子,重又把她吸引住了。”
(3).女性的工人。 清 洪昇 《长生殿·驿备》:“又因改葬贵妃娘娘,重把坟塋建立。恐土工窥见玉体,要另选女工四百。” 茅盾 《子夜》十三:“被丝车的闹声震惯了耳朵的女工们虽然并没听得外边天空的雷,却是听得他们自己中间的谈话。”
(4).指女仆。 鲁迅 《彷徨·祝福》:“有一年的冬初,四叔家里要换女工。”词语解释:妇顺 拼音:fù shùn
谓妇女顺从孝敬之美德。《礼记·昏义》:“舅姑入室,妇以特豚馈,明妇顺也……妇顺者,顺於舅姑,和於室人,而后当於夫,以成丝麻布帛之事,以审守委积盖藏。” 孔颖达 疏:“明妇顺也者,言所以特豚馈者,显明其为妇之孝顺也。” 清 钱谦益 《南京通政司通政使林学曾妻陈氏制》:“兹仍赠为淑人,用以昭妇顺之报,不独慰夫子之心。”词语解释:妇仪 拼音:fù yí
谓妇女的容德规范。 明 高明 《琵琶记·牛相教女》:“堪哀,萱室先摧。嘆妇仪姆训,未曾諳解。”词语解释:妇好 拼音:fù hǎo
柔婉貌。《荀子·乐论》:“瑟易良,琴妇好,歌清尽,舞意天道兼。” 王先谦 集解引 俞樾 曰:“妇好当与女好同,亦柔婉之意。”词语解释:妇容 拼音:fù róng
旧时指妇女端庄柔顺的容态。为妇女四德之一。《礼记·昏义》:“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郑玄 注:“妇容,婉娩也。”《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盥浣尘秽,服饰鲜絜,沐浴以时,身不垢辱,是谓妇容。” 宋 曾巩 《知处州青田县朱君夫人戴氏墓志铭》:“既老矣,女事不废,而妇容益恭,虽少者有不及也。”《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妇容……须要坐如鐘,立如松,卧如弓,动不轻狂,笑不露齿;总説一句,便是‘端庄’两个字。”词语解释:妇寺 拼音:fù sì
(1).宫中的妇女近侍。《诗·大雅·瞻卬》:“匪教匪诲,时维妇寺。” 毛 传:“寺,近也。” 孔颖达 疏:“寺,即侍也,侍御者必近其傍,故以寺为近。” 唐 柳宗元 《桐叶封弟辩》:“设有不幸,王以桐叶戏妇寺,亦将举而从之乎?”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十:“古所谓路寝,犹今言正厅也。故诸侯将薨,必迁於路寝,不死於妇人之手,非惟不瀆,亦以絶妇寺矫命之祸也。”
(2).指宦官。《金史·宦者传序》:“古之宦者皆出於刑人,刑餘不可列於士庶,故掌官寺之事,谓之‘妇寺’焉。”《明史·阉党传序》:“凶竖乘其沸溃,盗弄太阿,黠桀渠憸,窜身妇寺。”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殴驸马》:“吏科 曹于忭 ,疏劾妇寺恣横已极,恳乞速正典刑。”词语解释:妇事 拼音:fù shì
谓妇女所从事的纺织、刺绣、缝纫等。《吕氏春秋·仲冬》:“是月也……省妇事,毋得淫,虽有贵戚近习,无有不禁。”词语解释:妇党 拼音:fù dǎng
妻子的亲族。《后汉书·仲长统传》:“今夫国家,漏神明于媟近,输权重於妇党,算十世而为之者八九焉。”词语解释:妇谒 拼音:fù yè
谓通过宫廷宠信的女子干求请托。《荀子·大略》:“ 汤 旱而祷曰:‘……宫室荣与?妇謁盛与?何以不雨至斯极也!’” 杨倞 注:“謁,谓也。妇謁盛,谓妇言是用也。”《公羊传·桓公五年》“大雩者何?旱祭也” 汉 何休 注:“君亲之南郊,以六事谢过自责曰:‘政不一与?民失职与?宫室荣与?妇謁盛与?苞苴行与?谗夫倡与?’”词语解释:妇学 拼音:fù xué
谓对妇女的教育。《周礼·天官·九嫔》:“掌妇学之法,以教九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贾公彦 疏:“掌妇学之法者,谓妇人所学之法,即妇德已下是也。”词语解释:妇工 拼音:fù gōng
见“ 妇功 ”。
词语解释:妇功 拼音:fù gōng
亦作“ 妇工 ”。 旧时指纺织、刺绣、缝纫等事,为妇女四德之一。《礼记·昏义》:“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郑玄 注:“妇功,丝麻也。”《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专心纺绩,不好戏笑,絜齐酒食,以奉宾客,是谓妇功。”《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又得知道那妇工,讲的不是会纳单丝儿纱,会打七股儿带子就完了;须知整理门庭,亲操井臼。”川剧《柳荫记》第九场:“枉去 尼山 读 孔 孟 ,未必不知妇德、妇言、妇工与妇容。”参见“ 女功 ”。
词语解释:女功 拼音:nǚ gōng
旧谓妇女从事的纺织、刺绣、缝纫等。《周礼·地官·酇长》:“趋其耕耨,稽其女功。” 郑玄 注:“女功,丝枲之事。”《史记·货殖列传》:“於是 太公 劝其女功,极技巧,通鱼盐。” 唐 于鹄 《寄卢俨员外秋衣词》:“缝製虽女功,尺度手自持。” 宋 王安石 《寄吴氏女子》诗:“女復知女功,婉嫕有典刑。”参见“ 女工 ”。
词语解释:女工 拼音:nǚ gōng
(1).指从事纺织、刺绣、缝纫等工作的妇女。《周礼·天官·序官》:“缝人奄二人,女御八人,女工八十人,奚三十人。” 郑玄 注:“女工,女奴晓裁缝者。”《墨子·辞过》:“女工作文采,男工作刻鏤,以为身服。” 三国 魏 吴质 《答魏太子笺》:“使农夫逸豫於疆畔,女工吟咏於机杼,固非 质 之所能也。” 宋 曾巩 《移沧州过阙上殿札子》:“窃观於《诗》……其所言者,盖农夫女工筑室治田,师旅祭祀饮尸受福,委曲之常务。”
(2).指女子所作纺织、刺绣、缝纫等事。《淮南子·齐俗训》:“锦绣纂组,害女工者也。”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楔子:“只生得个小姐,小字 鶯鶯 ,年一十九岁,针指女工,诗词书算,无不能者。”《儿女英雄传》第一回:“针黹女工不用讲,就那操持家务,支应门庭,真算得起 安老爷 的一位贤内助。” 沙汀 《困兽记》二八:“她的女工原是很出色的,那些久已搁置不问的绣花绷子,重又把她吸引住了。”
(3).女性的工人。 清 洪昇 《长生殿·驿备》:“又因改葬贵妃娘娘,重把坟塋建立。恐土工窥见玉体,要另选女工四百。” 茅盾 《子夜》十三:“被丝车的闹声震惯了耳朵的女工们虽然并没听得外边天空的雷,却是听得他们自己中间的谈话。”
(4).指女仆。 鲁迅 《彷徨·祝福》:“有一年的冬初,四叔家里要换女工。”词语解释:妇姑勃溪 拼音:fù gū bó xī
亦作“ 妇姑勃谿 ”。 谓婆媳争吵不和。《庄子·外物》:“室无空虚,则妇姑勃豀。” 成玄英 疏:“勃豀,争鬭也。”豀,一本作“ 谿 ”。 鲁迅 《华盖集·“碰壁”之后》:“现在我可以大胆地用‘妇姑勃谿’这句古典了。但婆媳吵架,与西宾又何于呢?”词语解释:妇弟 拼音:fù dì
妻之弟。《三国志·魏志·武宣卞皇后传》“太后弟 秉 ,以功封都乡侯”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初, 卞 后弟 秉 ,当 建安 时得为别部司马,后常对 太祖 怨言, 太祖 答言:‘但得与我作妇弟,不为多邪!’”《北齐书·郑元礼传》:“ 崔昂 妻,即 元礼 之姊也, 魏收 又 昂 之妹夫。 昂 尝持 元礼 数篇诗示 虑思道 ,乃谓 思道 云:‘看 元礼 比来诗咏,亦当不减 魏收 ?’答云:‘未觉 元礼 贤於 魏收 ,但知妹夫疏於妇弟。’”词语解释:妇女学 拼音:fù nǚ xué
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其他一些妇女理论和妇女问题的综合性学科。词语解释:妇兄 拼音:fù xiōng
妻之兄。《北齐书·崔昂传》:“帝歷数诸人,咸有罪负,至 昂 曰:‘ 崔昂 直臣, 魏收 才士,妇兄妹夫,俱省罪过。’”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二·驸马》:“吾乡有为尚书子壻者,与妇兄同赴京师。”词语解释:妇女解放 拼音:fù nǚ jiě fàng
通过男女劳动者共同奋斗,反对歧视妇女,使妇女获得应有的社会地位,实现男女权利完全平等的社会目标。词语解释:妇征 拼音:fù zhēng
古代向妇女征收布帛等物。《管子·入国》:“有三幼者,无妇征。”词语解释:妇政 拼音:fù zhèng
妇人参与政事。《汉书·五行志下之上》:“一曰,男化为女,宫刑滥也;女化为男,妇政行也。”词语解释:妇女节 拼音:fù nǚ jié
“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的简称。参见“ 三八节 ”。
词语解释:三八节 拼音:sān bā jié
“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的简称。1909年3月8日, 美国 芝加哥 女工因要求男女平等权利而举行示威,次年8月在 丹麦 首都 哥本哈根 召开国际第二次社会主义者妇女大会,为了促进国际劳动妇女的团结和解放,大会接受 德国 社会主义革命家 蔡特金 的倡仪,决定以每年3月8日为国际劳动妇女节。词语解释:妇竖 拼音:fù shù
犹妇孺。《明史·石璞传》:“在 江西 数年,风纪整肃,虽妇竖无不知 石宪使 者。”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小浮梅闲话》:“因论 宋 人之最著者,曰 包龙图 ,几於妇竖皆知。”词语解释:妇科 拼音:fù kē
(1).医学中以妇女病为研究对象的科目。如:妇科学。
(2).指医院中专治妇女病的一科。词语解释:妇师 拼音:fù shī
妇女的师表。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先贤士女总赞·汉中士女志》:“乡人相训曰:‘作妇不当如 赵伯高 妇乎?使恶姑知变,可谓妇师矣。’”词语解释:妇幼卫生 拼音:fù yòu wèi shēng
孕妇与幼儿的各种为获得健康与维护健康的研究与措施词语解释:妇幼 拼音:fù yòu
妇女和儿童。如:妇幼卫生;妇幼保健站。词语解释:妇驵 拼音:fù zǎng
介绍买卖的妇女。 宋 米芾 《书史》:“ 姑苏 衣冠万家,每岁荒及迫节,往往使老妇駔携书画出售。”词语解释:妇产科 拼音:fù chǎn kē
医院中专门诊治妇女病及负责孕妇保健及辅助产妇分娩的科别词语解释:妇人之仁 拼音:fù rén zhī rén
谓施小惠而不识大体。《史记·淮阴侯列传》:“ 项王 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 宋 苏轼 《汉鼎铭》:“不宝此器而拳拳於一物,孺子之智,妇人之仁,呜呼悲夫!”《东周列国志》八十回:“ 吴王 有妇人之仁,而无丈夫之决。”词语解释:妇人家 拼音:fù rén jiā
泛指已婚妇女。《西游记》第三十回:“那公主是妇人家水性。”词语解释:妇道人 拼音:fù dào rén
女人。 浩然 《艳阳天》第六九章:“ 弯弯绕 也急了:‘瞧瞧,真是宁跟男子汉吵顿架,不跟妇道人说句话,还没怎么着,又把屎盆子扣到我的脑袋上了。’”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七章:“顺手?哼,抢箱笼搂妇道人才顺手嘛!”词语解释:妇道人家 拼音:fù dào rén jiā
女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十回:“舅太太是个妇道人家,懂得甚么。”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十八:“你们不行,我一个妇道人家,更不行。” 杜鹏程 《延安人》:“你这个妇道人家,头发长,见识短!”词语解释:妇联 拼音:fù lián
“妇女联合会”的简称。各界妇女的群众组织。在我国,妇联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妇女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重大作用。词语解释:妇人拜 拼音:fù rén bài
女子立拜屈膝为礼。一说两手当胸,身体微曲为礼。《法苑珠林》卷二八:“《周礼》有九品之拜……九曰肃拜,谓但俯下手,今时揖者是也。亦指妇人拜。又肃拜或至三也。”参见“ 女人拜 ”。
词语解释:女人拜 拼音:nǚ rén bài
女子立拜屈膝之状。一说以两手当胸前,身体微曲为礼。《景德传灯录·普愿禅师》:“师与 归宗 麻谷 同去参礼 南阳国师 。师先於路上画一圆相云:‘道得即去。’ 归宗 便於圆相中坐, 麻谷 作女人拜。”《续传灯录·明辩禅师》:“以坐具搭肩上作女人拜,曰:‘莫怪下房媳妇触忤大人好。’”词语解释:妇人醇酒 拼音:fù rén chún jiǔ
谓沉湎于酒色。语本《史记·魏公子列传》:“ 秦 数使反閒……公子( 无忌 )自知再以毁废,乃谢病不朝,与宾客为长夜饮,饮醇酒,多近妇女,日夜为乐者四岁,竟病酒卒。” 宁调元 《燕京杂诗》之二:“容易 河阳 丝两鬢,妇人醇酒未应怜。”词语解释:妇使 拼音:fù shǐ
妇事。《礼记·月令》:“﹝季春之月﹞禁妇女毋观,省妇使以劝蚕事。” 郑玄 注:“妇,诸世妇及诸臣之妻也……妇使,缝线组紃之事。”《后汉书·安帝纪》:“季春‘赐贫穷,賑乏絶,省妇使,表贞女’。”词语解释:妇侍 拼音:fù shì
宫中奉侍帝王的妇女。《晏子春秋·谏上十六》:“怠于德而并于乐,身溺于妇侍而谋因 竖刁 ,是以民苦其政,而世非其行。”参见“ 妇寺 ”。
词语解释:妇寺 拼音:fù sì
(1).宫中的妇女近侍。《诗·大雅·瞻卬》:“匪教匪诲,时维妇寺。” 毛 传:“寺,近也。” 孔颖达 疏:“寺,即侍也,侍御者必近其傍,故以寺为近。” 唐 柳宗元 《桐叶封弟辩》:“设有不幸,王以桐叶戏妇寺,亦将举而从之乎?”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十:“古所谓路寝,犹今言正厅也。故诸侯将薨,必迁於路寝,不死於妇人之手,非惟不瀆,亦以絶妇寺矫命之祸也。”
(2).指宦官。《金史·宦者传序》:“古之宦者皆出於刑人,刑餘不可列於士庶,故掌官寺之事,谓之‘妇寺’焉。”《明史·阉党传序》:“凶竖乘其沸溃,盗弄太阿,黠桀渠憸,窜身妇寺。”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殴驸马》:“吏科 曹于忭 ,疏劾妇寺恣横已极,恳乞速正典刑。”词语解释:妇女运动 拼音:fù nǚ yùn dòng
妇女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与男子的权利平等而进行的群众性的活动。词语解释:妇业 拼音:fù yè
犹妇功。 汉 蔡邕 《司徒袁公夫人马氏碑铭》:“供治妇业,孝敬婉孌,毕力中馈,后生仰则,以为谋宪。”《南史·孝义传上·范法恂妻》:“又 吴郡 范法恂 妻 褚氏 ,亦勤苦执妇业。”词语解释:妇氏 拼音:fù shì
指妻子的娘家。《仪礼·士昬礼》:“归妇俎于妇氏人。”《北史·卢元明传》:“ 元明 弟 元缉 ,凶粗好酒,曾於妇氏饮宴,小有不平,手刃其客。”词语解释:妇女病 拼音:fù nǚ bìng
指妇女特有的病症,如月经病等。词语解释:妇好墓 拼音:fù hǎo mù
即 殷墟 五号墓。在 河南 安阳 小屯村 西北,为 商 代后期奴隶主贵族墓葬。根据其形制和铜器铭文中“妇好”和“司母辛”所占的重要地位,一般认为墓主应是甲骨文所载 商王 武丁 诸妇之一的 妇好 。如考证不误,则此墓当为目前唯一能够同历史文献和甲骨文联系起来,并推定具体墓主的 殷 代墓葬,对历史考古研究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词语解释:妇妖 拼音:fù yāo
女妖。《墨子·非攻下》:“遝至乎 商王 紂 ,天不序其德,祀用失时,兼夜中,十日雨土于 薄 ,九鼎迁止,妇妖宵出,有鬼宵吟。”词语解释:妇公 拼音:fù gōng
妻父。《后汉书·第五伦传》:“帝( 光武 )戏谓 伦 曰:‘闻卿为吏篣妇公,不过从兄饭,寧有之邪?’”《晋书·王玠传》:“ 玠 妻父 乐广 ,有海内重名,议者以为‘妇公冰清,女壻玉润’。”词语解释:妇饰 拼音:fù shì
(1).妇女的打扮。《荀子·非相》:“今世俗之乱君,乡曲之儇子,莫不美丽姚冶,奇衣妇饰,血气态度,拟於女子。” 杨倞 注:“妇饰,谓如妇人之饰,言轻细也。”
(2).妇女的装饰物。《宋史·孝宗纪三》:“十一月戊辰朔,禁臣庶之家妇饰僭拟。”词语解释:妇官 拼音:fù guān
宫中女官。《礼记·月令》:“﹝季夏之月﹞命妇官染采黼黻文章,必以法故,无或差贷。” 郑玄 注:“妇官,染人也。” 孔颖达 疏:“按《周礼》妇官有典妇功、典枲、染人等。”《北史·后妃传序》:“ 隋文 思革前弊,大矫其违,唯皇后当室,傍无私宠,妇官号位,未详备焉。”词语解释:妇道家 拼音:fù dào jiā
女人。《快心编二集》第三回:“你们妇道家不晓得我的算计。”词语解释:妇闾 拼音:fù lǘ
即女闾。《韩非子·难二》:“昔者 桓公 宫中二市,妇閭二百。” 晋 葛洪 《抱朴子·任能》:“ 齐桓 杀兄而立,鸟兽其行,被髮彝酒,妇閭三百,委政 仲父 ,遂为霸宗。”参见“ 女閭 ”。
词语解释:女闾 拼音:nǚ lǘ
(1). 春秋 时 齐桓公 设于宫中的淫乐场所。《战国策·东周策》:“ 齐桓公 宫中七市,女閭七百,国人非之。” 鲍彪 注:“閭,里中门也。为门为市於宫中,使女子居之。”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四:“女閭七百, 齐桓 徵夜合之资,以佐军兴,皆寡妇也。”
(2).后世以指称妓院。《醒世恒言·赫大卿遗恨鸳鸯绦》:“虽市门之游,豪客不废;然女閭之遗,正人耻言,不得不谓之邪色。” 清 俞樾 《右台仙馆笔记》卷十一:“ 杭城 无妓馆,间有女閭,非有导者不能入其门,故 杭 谚谓之‘铁门槛’。” 何震 《女子解放问题》:“推之都会之地,不乏女閭、跳舞之场,不啻桑濮……安得谓之实行一妻一夫之制乎?”参见“ 妇閭 ”。词语解释:妇教 拼音:fù jiào
谓对妇女进行妇功等的教育。《吕氏春秋·上农》:“是以春秋冬夏皆有麻枲丝茧之功,以力妇教也。” 陈奇猷 集释引 夏纬瑛 曰:“妇教,即妇女要从事於麻枲丝茧纺织之教。”《梁书·皇后传·高祖丁贵嫔》:“方论妇教,明章閫席。”参见“ 妇学 ”。
词语解释:妇学 拼音:fù xué
谓对妇女的教育。《周礼·天官·九嫔》:“掌妇学之法,以教九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贾公彦 疏:“掌妇学之法者,谓妇人所学之法,即妇德已下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