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妄想 拼音:wàng xiǎng
(1).佛教语。谓妄为分别而取种种之相。《楞严经》:“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浄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唐 权德与 《送文畅上人东游》诗:“宗通知不染,妄想自堪哀。”
(2).胡思乱想。 唐 白居易 《饮后夜醒》诗:“直至晓来犹妄想,耳中如有管絃声。”《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这也是你妄想了,侍妾闻知,岂不可笑!” 丰子恺 《放生》:“但我立刻感觉这种假想的可笑,就停止妄想。”
(3).不切实际的或非分的想法。 宋 陆游 《山园草木四绝句》之一:“少年妄想今除尽,但爱清樽浸晚霞。” 宋 陆游 《老马》诗:“可怜 杜陵 翁,妄想追风驃。” 朱自清 《温州的踪迹》:“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词语解释:妄意 拼音:wàng yì
(1).臆测。《庄子·胠箧》:“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朱子语类》卷八十:“《诗》序多是后人妄意推想诗人之美刺,非古人之所作也。”
(2).妄想。 宋 苏辙 《除中书舍人谢执政启》:“既挟策以干世,诚妄意於济时。” 清 戴名世 《先君序略》:“家人惟吾母事之谨,儿子辈妄意他时富贵以娱亲。”
(3).随意。 明 张鼐 《读卓吾老子书述》:“夫一古人之书耳,有根本者下笔鉴定,则为画龙点睛;无根本者妄意标指,则为刻舟记剑。” 清 恽敬 《三代因革论七》:“后之儒者,以 熙寧 之法而妄意詆娸,非知治体者也。”词语解释:妄念 拼音:wàng niàn
指不切实际或不正当的念头。 宋 陆游 《禹迹寺南有沉氏小园四十年前尝题小阕壁间》诗:“年来妄念消除尽,回向禪龕一炷香。”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心之本体无起无不起,虽妄念之发,而良知未尝不在。”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中国地质略论》:“斩絶妄念,文明乃兴。”词语解释:妄言 拼音:wàng yán
(1).谬说。《管子·山至数》:“不通於轻重,谓之妄言。”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中》:“皇家撰《晋史》,多取此书。遂採 康王 之妄言,违 孝标 之正説。”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尊称圣人,自谓教主,而犹为是妄言。”
(2).指谎言,假话。《史记·东越列传》:“ 餘善 刻‘武帝’璽自立。诈其民,为妄言。”《北齐书·孝昭帝纪》:“陛下昔见 文宣 以马鞭挞人,常以为非,而今行之,非妄言耶?” 宋 苏轼 《和子由次月中梳头韵》:“从来白髮有公道,始信丹经非妄言。”
(3).胡说;随便说说。《史记·项羽本纪》:“ 籍 曰:‘彼可取而代也。’ 梁 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后汉书·方术传下·王真》:“﹝ 郝孟节 ﹞为人质谨不妄言,似士君子。”《红楼梦》第八六回:“那小廝道:‘这个没听见大爷説,小的不敢妄言。’” 鲁迅 《准风月谈·偶成》:“那边妄言,这边妄听。”
(4).指诅咒,漫骂。《史记·五宗世家》:“而又信巫祝,使人祷祠妄言。”《史记·大宛列传》:“ 汉 使怒,妄言,椎金马而去。” 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駡詈。”
(5).佛教十恶之一。《无量寿经》下:“妄言綺语。”词语解释:妄心 拼音:wàng xīn
佛教语。谓妄生分别之心。《大乘起信论》:“一切众生,以有妄心,念念分别。” 唐 元稹 《酬知退》诗:“莫着妄心销彼我,我心无我亦无君。”词语解释:妄动 拼音:wàng dòng
轻率行动;胡乱行动。《战国策·燕策一》:“今大王事 秦 , 秦 王必喜,而 赵 不敢妄动矣。”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诛韩本末》:“任情妄动,自取诛僇。”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六章:“可是,敌人分兵妄动,我们则集结隐蔽,瞅准机会歼灭其一路。”词语解释:妄语 拼音:wàng yǔ
(1).谎言,虚妄不实的话。《梁书·良吏传·何远》:“每戏语人云:‘卿能得我一妄语,则谢卿以一縑。’众共伺之,不能记也。” 鲁迅 《花边文学·北人与南人》:“相书上有一条说,北人南相,南人北相者贵。我看这并不是妄语。”
(2).撒谎;胡说。《后汉书·王霸传》:“ 光武 笑曰:‘候吏果妄语也。’遂前。”《百喻经·偷犛牛喻》:“知尔妄语,都不可信。” 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 温公 谓诚自不妄语始。真格言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祝翁》:“咸以其新苏妄语,殊未深信。”
(3).佛教五戒之一,又十恶之一。《智度论》十四:“妄语者,不浄心,欲誑他,覆隐实,出异语,生口业,是名妄语。”《水浒传》第四回:“我与你摩顶受记,教你‘一不可杀生,二不可偷盗,三不可邪淫,四不可贪酒,五不可妄语’。此五戒乃僧家常理。”词语解释:妄作 拼音:wàng zuò
(1).无知而任意胡为。《老子》:“不知常,妄作,凶。”《孟子·离娄下》“此亦妄人也已矣” 汉 赵岐 注:“妄人,妄作之人。” 焦循 正义:“不知而作,是为妄作。” 宋 秦观 《代蕲州守谢上表》:“责其妄作,便可屏之远方。”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只为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箇冥行妄作。”
(2).虚妄之谈。 晋 王羲之 《兰亭集序》:“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 彭 殤为妄作。”
(3).无因而起。 唐 陈子昂 《夏日晖上人房别李参军崇嗣》诗序:“色为何色,悲乐忽而因生;谁去谁来,离会纷而妄作。”词语解释:妄谈 拼音:wàng tán
犹妄言,胡说。《后汉书·窦融传》:“多能採取虚伪,夸诞妄谈,令忠孝失望,传言乖实。” 唐 李白 《雪谗诗赠友人》:“如或妄谈,昊天是殛。” 明 李贽 《复邓鼎石书》:“若曰:‘救荒无奇策’,此则俗儒之妄谈,何可听哉!” 沉钧儒 《〈申屠氏〉序言》:“电影艺术,余絶无研究,不敢妄谈。”词语解释:妄求 拼音:wàng qiú
非分地要求。 唐 王叡 《炙毂子录·序乐府》:“长歌、短歌,言人寿命长短已定,不可妄求也。”《宋史·杨绘传》:“諫官言是,斯可窒异日妄求矣。”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四·黄衣人》:“如甘贫,可延寿命,慎无妄求。”词语解释:妄说 拼音:wàng shuō
(1).犹胡说。 汉 班彪 《北征赋》:“何夫子之妄説兮,孰云地脉而生残?”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一》:“ 卓 曰:‘我为将百战百胜,卿勿妄説!且污我刀锯。’”
(2).指虚妄荒谬之言。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中》:“如《隋书》 王劭 、 袁充 两传,唯録其诡辞妄説,遂盈一篇。” 清 俞樾 《诸子平议·管子一》“器成於僇”:“ 尹 注曰:‘冬行刑之时,故成僇器。’此妄説也。”
以空话取悦于人。《礼记·曲礼上》:“礼不妄説人。” 郑玄 注:“为近佞媚也。君子説之不以其道,则不説也。” 孔颖达 疏:“礼动不虚,若説人之德则爵之,问人之寒则衣之。若无爵无衣则为妄説,近於佞媚也。” 陆德明 释文:“説,音悦。”词语解释:妄庸 拼音:wàng yōng
(1).平庸凡劣。《史记·齐悼惠王世家》:“人谓 魏勃 勇,妄庸人耳,何能为乎!” 司马贞 索隐:“妄庸,谓凡妄庸劣之人也。” 唐 元稹 《上门下裴相公书》:“ 稹 获陪侍道途,不以妄庸,语及章句。” 宋 朱熹 《辞免召命状》:“自揣妄庸,莫胜负荷,俯仰跼蹐,慙惧已深。”
(2).指凡庸妄为的人。 宋 苏轼 《谢失觉察妖贼放罪表》:“下不能以刑齐物,消姦宄於未萌,致使妄庸,敢图僭逆。”词语解释:妄指
无证诬告词语解释:妄见 拼音:wàng jiàn
佛教语。佛教认为一切皆非实有,肯定存在都是妄见,和“真如”相对。《楞严经》卷四:“如是三种,颠倒相续,皆是觉明,明了知性,因了发相,从妄见生。”《楞严经》卷四:“空元无华,妄见生灭。”词语解释:妄为 拼音:wàng wéi
不守本分,任意而为。 汉 刘向 《说苑·谈丛》:“智者不妄为,勇者不妄杀。”《水浒传》第五三回:“吾弟子既脱火坑,学炼长生,何得再慕此境,自宜慎重,不可妄为。” 郭沫若 《湖心亭》:“小子何敢妄为,你不要在太岁头上动土。”词语解释:妄行 拼音:wàng xíng
(1).随便行动。《管子·制分》:“兵不呼儆,不苟聚,不妄行,不强进。”
(2).指无一定方向的流动。《管子·度地》:“移则控,控则水妄行,水妄行则伤人。”
(3).胡作非为。《管子·法法》:“国毋常经,则民妄行矣。”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王道》:“ 桀 紂 皆圣王之后,骄溢妄行。”《汉书·杜钦传》:“﹝ 曲阳侯 根 ﹞知 赵昭仪 杀皇子,不輒白奏,反与 赵氏 比周,恣意妄行。” 鲁迅 《华盖集·十四年的“读经”》:“若干分子又被太多的坏经验教养得聪明了,于是变性,知道在硬化的社会里,不妨妄行。”
(4).犹妄加。 鲁迅 《热风·儿歌的“反动”》:“谨案小孩子略受新潮,辄敢妄行诘难,人心不古,良足慨然!”词语解释:妄执 拼音:wàng zhí
佛教语。虚妄的执念。 唐 王维 《能禅师碑》:“皆以实归,多离妄执。” 郭沫若 《十批判书·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一》:“在这一方面,我虽然没有作出什么特殊的贡献,但幸而早脱掉了旧日的妄执,没有陷入迷宫。”词语解释:妄施 拼音:wàng shī
(1).随便施与恩惠。《庄子·让王》:“然岂可以贪爵禄而使吾君有妄施之名乎!” 清 曾国藩 《答刘孟容书》:“不知其分而妄施焉,过乎仁,其流为 墨 ;过乎义,其流为 杨 。”
(2).犹乱加。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不可妄施人子,况储君乎?” 清 李渔 《闲情偶寄·种植·紫薇》:“人能以待紫薇者,待一切草木;待一切草木者,待禽兽与人,则斩伐不敢妄施,而有疾痛相关之义矣。” 郭沫若 《青年哟,人类的春天》:“克服自己的暴力,不以妄施于人。”词语解释:妄取 拼音:wàng qǔ
不当取而取。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五行相胜》:“侵伐暴虐,攻战妄取。”《初刻拍案惊奇》卷五:“今番当得一邑正官,分毫不可妄取了。” 毛泽东 《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人民解放军纪律严明,公买公卖,不许妄取民间一针一线。”词语解释:妄诞 拼音:wàng dàn
(1).虚妄不实。《汉书·朱买臣传》:“守邸怪之,前引其綬,视其印, 会稽 太守章也。守邸惊,出语上计掾吏。皆醉,大呼曰:‘妄诞耳!’”《朱子语类》卷二七:“圣人虽有心,也自是不欺誑,不妄诞。”
(2).荒诞不经。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二:“本事词载榴花事极鄙俚,诚为妄诞。”《西湖佳话·雷峰怪迹》:“尝思圣人之不语怪,以怪之行事近乎妄诞而不足为训。” 太平天囯 洪仁玕 等《戒浮文巧言谕》:“至祝寿浮词,如‘鹤算’、‘龟年’、‘岳降’、‘嵩生’及‘三生有幸’字样,尤属不伦,且涉妄诞。”
(3).狂妄,放肆。 明 朱鼎 《玉镜台记·王敦反》:“书生不自量,对吾主恁妄诞猖狂。”词语解释:妄男子 拼音:wàng nán zǐ
指狂妄无知的男子。 宋 陆游 《跋傅正议〈至乐庵记〉》:“妄男子往往起閭巷,取美官。”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兵部·程鹏起》:“有一妄男子 程鹏起 者,求往海外 暹罗国 借兵,以攻关白。”词语解释:妄人 拼音:wàng rén
无知妄为的人。《孟子·离娄下》:“此亦妄人也已矣。” 唐 韩愈 《唐故昭武校尉守左金吾卫将军李公墓志铭》:“上即位,以先朝时尝信妄人 柳泌 能烧水银为不死药荐之。” 鲁迅 《书信集·致姚克》:“妄人信口开河,青年莫名其妙。”词语解释:妄听 拼音:wàng tīng
(1).《庄子·齐物论》:“予尝为女妄言之,女亦以妄听之。”后以“妄听”谓随便听听,不认真看待。 鲁迅 《准风月谈·偶成》:“时代已远,真伪难明,那边妄言,这边妄听。”参见“ 妄言妄听 ”。
(2).乱听;偏听。《淮南子·主术训》:“夫目妄视则淫,耳妄听则惑。”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教子》:“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封神演义》第十七回:“望陛下以祖宗天下为重,不得妄听女子之言,有废忠諫之语。”
词语解释:妄言妄听 拼音:wàng yán wàng tīng
谓言者随便说说,听者姑且听听,皆不认真看待。语本《庄子·齐物论》:“予尝为女妄言之,女亦以妄听之。” 清 袁枚 《〈新齐谐〉序》:“妄言妄听,记而存之,非有所感也。”词语解释:妄境 拼音:wàng jìng
佛教语。谓妄心所现的虚妄不实的境界。 唐 符载 《为江西李常侍祭顗和尚文》:“一言悟解,了得真空,灵觉内虚,妄境外融。” 宋 洪迈 《容斋随笔·真假皆妄》:“以真为假,以假为真,均之为妄境耳!”词语解释:妄图 拼音:wàng tú
(1).谓不守本分,图谋不轨。《新唐书·王琚传》:“今太子功定天下,公主乃敢妄图,大臣树党,有废立意。” 宋 司马光 《河间献王赞》:“苟不以宫室相高,狗马相尚,则裒姦聚猾,僭逆妄图。”
(2).指一般的非分打算。 元 任昱 《上小楼·隐居》曲:“不顺俗,不妄图,清高风度。”
(3).狂妄地谋划。如:妄图改变历史规律;妄图统治全世界。词语解释:妄异 拼音:wàng yì
荒诞怪异。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三》:“若夫讖记不经之言,奇怪妄异之事,非圣人之道。”词语解释:妄称 拼音:wàng chēng
(1).妄加称说。《庄子·盗跖》:“尔作言造语,妄称 文 武 。”
(2).犹冒称。 唐 韩愈 《唐故检校尚书左仆射右龙武军统军刘公墓志铭》:“ 少诚 吏有来犯者,捕得。缚送曰:‘妄称彼人,公宜自治之。’” 鲁迅 《华盖集·论辩的魂灵》:“ 丁 牺牲了性命,乃是闹得一塌糊涂,活不下去了的缘故。现在妄称志士,诸君切勿为其所愚。”词语解释:妄尉 拼音:wàng wèi
《汉书·李广传》:“ 广 与望气 王朔 语云:‘自 汉 击 匈奴 , 广 未尝不在其中,而诸妄校尉已下,材能不及中,以军功取侯者数十人。 广 不为后人,然终无尺寸功以得封邑者,何也?’”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妄犹凡也。”后以“妄尉”称才能平庸的低级军官。 元 王旭 《杂诗》之二:“长身索米侏儒饱,飞将无功妄尉侯。”词语解释:妄进 拼音:wàng jìn
非分图进。多指钻营。 汉 王充 《论衡·状留》:“内累於胸中之知,外劬於礼义之操,不敢妄进苟取。” 汉 荀悦 《汉纪·元帝纪中》:“审己之所当戒,而齐之以义,然后中和之化应,而伪巧之徒,不敢比周而妄进矣。”《新唐书·周墀传》:“駙马都尉 韦让 求为京兆,持不与。繇是妄进者少衰。”词语解释:妄扳平人
胡乱牵连无辜之人词语解释:妄系
无故抓人入罪词语解释:妄誉
不实的赞美词语解释:妄坐
受冤枉而误判其罪词语解释:妄死 拼音:wàng sǐ
谓无意义的死。《晏子春秋·问上十九》:“若言不见用,有难而死之,是妄死也。” 宋 秦观 《臧洪论》:“妄死之与苟生,其失一也。”词语解释:妄生穿凿 拼音:wàng shēng chuān záo
毫无根据地牵强解释文字或生编硬造作品。例如:世传不真,妄生穿凿,唯按此行之,乃见其验。——《云笈七签》词语解释:妄自尊大 拼音:wàng zì zūn dà
狂妄自大。《后汉书·马援传》:“ 子阳 井底蛙耳,而妄自尊大。” 元 关汉卿 《裴度还带》第二折:“近者有一等閭阎市井之徒暴发,为人妄自尊大,追富傲贫。”《红楼梦》第十四回:“﹝ 北静王 ﹞ 水溶 在轿内欠身含笑答礼,仍以世交称呼接待,并不妄自尊大。” 鲁迅 《且介亭杂文·买〈小学大全〉记》:“况且以这样的‘名儒’而做官,便不免以‘名臣’自居,妄自尊大。”词语解释:妄其 拼音:wàng qí
抑或,还是。《国语·越语下》:“道固然乎?妄其欺不穀邪?”参见“ 亡2其 ”。词语解释:妄匠 拼音:wàng jiàng
平庸的工匠。 汉 王符 《潜夫论·赞学》:“凡工妄匠,执规秉矩,错準引绳,则巧同於 倕 也。”词语解释:妄口 拼音:wàng kǒu
乱开口;信口。《红楼梦》第七七回:“我不是妄口咒人,今年春天已有兆头的。”《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不借给这张弹弓,又有甚么使不得?他何必妄口説这大话?”词语解释:妄下雌黄 拼音:wàng xià cí huáng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校定书籍,亦何容易?自 扬雄 刘向 方称此职耳。观天下书未徧,不得妄下雌黄。”后因称乱改文字,乱加议论为“妄下雌黄”。参见“ 雌黄 ”。
词语解释:雌黄 拼音:cí huáng
(1).矿物名。即三硫化二砷,半透明,柠檬黄色,有毒,能杀菌灭虫。《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其土则丹青赭堊,雌黄白坿,锡碧金银,众色炫燿,照烂龙鳞。” 张守节 正义:“雌黄出 武都 山谷,与雄黄同山。”《汉书·西域传下·姑墨国》:“﹝ 姑墨国 ﹞出铜、铁、雌黄。”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石三·雌黄》。
(2).用矿物雌黄制成的颜料。古人写字用黄纸,有误,则用雌黄涂抹后改写。亦用于绘画。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杂说》:“雌黄治书法:先於青硬石上水磨雌黄令熟,曝乾;更於甆椀中研令极熟,曝乾;又於甆椀中研令极熟。乃融好胶清和於铁杵臼中,熟擣丸如黑丸,阴乾。以水研而治书,永不剥落。”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故事一》:“馆阁新书浄本有误书处,以雌黄涂之……惟雌黄一漫则灭,仍久而不脱。”
(3).改易;驳正。《晋书·王衍传》:“每捉玉柄麈尾,与手同色。义理有所不安,随即改更,世号‘口中雌黄’。”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著书》:“近世诸公,多作考异、证误、纠繆等书,以雌黄前辈。” 清 胡鸣玉 《订譌杂录·雌黄》:“ 王衍 善谈论,错举经籍,輙随口改易,听者不觉,故谓之‘口中雌黄’,以其改易字句,如口中涂灭更定,非以其讥议也。”
(4).议论;评论。 唐 无名氏 《〈颜氏家训〉序》:“ 北齐 黄门侍郎 颜之推 ,学优才赡,山高海深,常雌黄朝廷,品藻人物。” 宋 郑景望 《蒙斋笔谈·张举》:“ 贺铸 最有口才,好雌黄人物。”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叙》:“ 杨用脩 搜遗响,钩匿跡,以备览核,如二 酉 之藏耳。其於雌黄曩哲,橐钥后进,均之乎未暇也。”
(5).指妄加评论;谬论。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渠》:“ 夷甫 ( 王衍 字)虽体荷儁令,口擅雌黄,污辱君亲,获罪 羯 勒 。” 清 王夫之 《宋论·真宗》:“使支离之异学,雌黄之游士,荧天下之耳目而荡其心。”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吾夫 天王 之江山万万年乃是定的,而纲常名分之不正者,祗知奉天父天兄命以改正之,使天下万代顾名思义,知所奋发也,那管愚夫俗子祗喜説雌黄而惊听烈雷者也。”
(6).善恶;是非。《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雌黄出其脣吻,朱紫由其月旦。” 吕向 注:“雌黄,善恶也。” 金 王若虚 《滹南诗话》卷上:“ 李师中 送 唐介 诗杂押‘寒’、‘删’二韵。《冷斋夜话》谓其落韵,而《湘素杂记》云此用 郑谷 等进退格。《艺苑雌黄》,则疑而两存之。”词语解释:妄予 拼音:wàng yǔ
赏赐不当。《管子·法法》:“令未布而民或为之,而赏从之,则是上妄予也。”《韩非子·饰邪》:“有功者必赏,有罪者必诛,强匡天下,威行四邻;及法慢,妄予,而国日削矣。” 汉 桓宽 《盐铁论·授时》:“故妄予不为惠。”词语解释:妄口巴舌 拼音:wàng kǒu bā shé
亦作“ 妄口拔舌 ”。 谓肆意胡说。《红楼梦》第一二○回:“只要自己拿定主意,必定还要妄口巴舌血淋淋的起这样恶誓么?”评剧《小女婿》第十一场:“你可是年轻轻的人啊!你可别妄口拔舌的。”词语解释:妄折 拼音:wàng shé
谓无原则地屈从。《吕氏春秋·士容》:“难动以物而必不妄折,此国士之容也。” 高诱 注:“不为物动,唯义所在,不妄屈折也。”词语解释:妄断 拼音:wàng duàn
轻率地下结论。例如:此事不能凭空妄断。词语解释:妄杀 拼音:wàng shā
滥杀;乱杀。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王道》:“深刑妄杀以凌下。”《史记·酷吏列传论》:“ 河东 褚广 妄杀。”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诗谳》:“尔欲妄杀一人便了却耶?抑将得仇人而甘心耶?”词语解释:妄口拔舌 拼音:wàng kǒu bá shé
见“ 妄口巴舌 ”。
词语解释:妄口巴舌 拼音:wàng kǒu bā shé
亦作“ 妄口拔舌 ”。 谓肆意胡说。《红楼梦》第一二○回:“只要自己拿定主意,必定还要妄口巴舌血淋淋的起这样恶誓么?”评剧《小女婿》第十一场:“你可是年轻轻的人啊!你可别妄口拔舌的。”词语解释:妄妖 拼音:wàng yāo
荒诞邪怪。《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诸使道从 长安 来,为妄妖言,言上无男, 汉 不治,即喜。”《旧唐书·文苑传上·张蕴古》:“素有风疾,而语涉妄妖。”词语解释:妄言妄听 拼音:wàng yán wàng tīng
谓言者随便说说,听者姑且听听,皆不认真看待。语本《庄子·齐物论》:“予尝为女妄言之,女亦以妄听之。” 清 袁枚 《〈新齐谐〉序》:“妄言妄听,记而存之,非有所感也。”词语解释:妄诛 拼音:wàng zhū
(1).谓不当责罚而责罚。《管子·法法》:“令未布而罚及之,则是上妄诛也。”《汉书·晁错传》:“妄赏以随喜意,妄诛以快怒心。”
(2).滥杀。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六:“君有妄诛之暴,臣有劫弒之逆。”词语解释:妄自菲薄 拼音:wàng zì fěi bó
不知自重;毫无根据地看轻自己。 三国 蜀 诸葛亮 《前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諫之路也。”《晋书·外戚传·王蕴》:“卿居后父之重,不应妄自菲薄,以亏时遇。” 郭沫若 《高渐离》第四幕:“一个人固然不可以妄自尊大,但也不可以妄自菲薄。”词语解释:妄谈祸福 拼音:wàng tán huò fú
无根据地预言祸福之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五回:“像这种当个顽意儿,不必问他真的假的,倒也无伤大雅,至於那一种妄谈祸福的,就要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