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五微平声 [衣服][芳菲][jī,微也。如见几][穀不熟][详注1][féi]岿鬿[详注2]


注1:蜚 與飛通。《史記·周本紀》麋鹿在牧,蜚鴻滿野。《楚世家》三年不蜚,蜚將沖天。
注2:騩 音归。山名。《后汉·郡国志》河南尹密县有大騩山。《山海经》大騩之山,其阴多铁,多美垩。
首字词组
妃子妃子笑妃合妃子园妃色妃匹  
妃嫔妃呼豨妃耦妃妾妃偶   

词语解释:妃子  拼音:fēi zǐ
皇帝的妾,位次于皇后。 唐 王建 《宫词》之七一:“妃子院中初降诞,内人争乞洗儿钱。” 宋 乐史 《杨太真外传下》:“妃子既生於 蜀 ,嗜荔枝。” 清 洪昇 《长生殿·传概》:“ 天宝 明皇 , 玉环 妃子,宿缘正当。”
词语解释:妃嫔  拼音:fēi pín
帝王的妾侍。妃,位次于后;嫔,位又次于妃。《国语·周语中》:“今 陈侯 不念胤续之常,弃其伉儷妃嬪。” 汉 刘向 《列女传·楚昭越姬》:“故一婢子之身,为苞苴玩好,今乃比于妃嬪。”《南齐书·高帝纪下》:“有司奏帝陵各置长一人,兵有差,王陵五人,妃嬪三人。” 唐 杜牧 《阿房宫赋》:“妃嬪媵嬙,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輦来于 秦 。”
词语解释:妃子笑  拼音:fēi zǐ xiào
荔枝的一种。因 唐 杜牧 《过华清宫》诗有“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之语,故名。 清 陈鼎 《荔枝谱》:“妃子笑,产 佛山 ,色如琥珀,有光,大如鹅卵。其甘如蜜,其臭如兰,皮薄而肉厚,核小如豆,浆滑如乳。啖之能除口气,使齿牙香经宿,宜乎妃子见之而笑也。”
词语解释:妃呼豨  拼音:fēi hū xī
古乐曲中的助声字,无义。《乐府诗集·鼓吹曲辞一·有所思》:“妃呼豨,秋风肃肃晨风颸。” 明 徐祯卿 《谈艺录》:“乐府中有妃呼豨、伊阿那诸语,本自亡义,但补乐中之音。” 清 黄遵宪 《罢美国留学生》诗:“互谈伊优亚,独歌妃呼豨。”
词语解释:妃合  拼音:fēi hé
(1).婚配。《后汉书·荀爽传》:“臣愚以为诸非礼聘未曾幸御者,一皆遣出,使成妃合。” 汉 焦赣 《易林·大过之谦》:“瓜葩匏实,百女同室,苦醯不熟,未有妃合。”
(2).配合。《左传·昭公九年》“火,水妃也” 晋 杜预 注:“妃,合也。五行各相妃合。”
词语解释:妃耦  拼音:fēi ǒu
亦作“ 妃偶 ”。
(1).配偶。指丈夫或妻子。《诗·卫风·有狐序》:“ 卫 之男女失时,丧其妃耦焉。” 陆德明 释文:“妃,音配。”《左传·成公八年》:“士之二三,犹丧妃耦,而况霸主?”《北史·列女传序》:“或有王公大人之妃偶,肆情於淫僻之俗。”
(2).犹辅佐;副手。《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故天有三辰,地有五行,体有左右,各有妃耦。” 杜预 注:“谓陪贰。”《国语·晋语三》“镇抚国家,为王妃兮” 三国 吴 韦昭 注:“言 重耳 当伯诸侯,为王妃偶。”
词语解释:妃子园  拼音:fēi zǐ yuán
荔枝园名。故址在今 四川 涪陵县 。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方物》:“近见《涪州图经》及询土人云:‘ 涪州 有妃子园荔枝。盖妃嗜生荔枝,以驛骑传递,自 涪 至 长安 ,有便路,不七日可到。’故 杜牧之 诗云:‘一骑红尘妃子笑。’” 宋 范成大 有《妃子园》诗。自注:“ 涪陵 荔子, 天宝 所贡,去州里所有此园。”参阅 宋 王象之 《舆地纪胜·涪州》
词语解释:妃妾  拼音:fēi qiè
(1).皇帝的妾。《汉书·元后传》:“我乃人之妃妾,岂宜辱帝之堂以陈馈食哉!”
(2).王侯或太子的妻妾。 三国 魏 曹植 《求通亲亲表》:“妃妾之家,膏沐之遗,岁得再通。” 清 唐甄 《潜书·太子》:“宫大人众,将以奚为?将以宫墙为城乎?将使妃妾守陴乎?”
词语解释:妃色  拼音:fēi sè
即绯色,淡红色。妃,通“ 緋 ”。亦称杨妃色。
犹女色。《汉书·贾谊传》:“及太子少长,知妃色,则入於学。” 颜师古 注:“妃色,妃匹之色。” 章炳麟 《五无论》:“今使人无私臧,亦无家室,其为财产妃色而生争者固少息矣。”
词语解释:妃偶  拼音:fēi ǒu
见“ 妃耦 ”。
词语解释:妃耦  拼音:fēi ǒu
亦作“ 妃偶 ”。
(1).配偶。指丈夫或妻子。《诗·卫风·有狐序》:“ 卫 之男女失时,丧其妃耦焉。” 陆德明 释文:“妃,音配。”《左传·成公八年》:“士之二三,犹丧妃耦,而况霸主?”《北史·列女传序》:“或有王公大人之妃偶,肆情於淫僻之俗。”
(2).犹辅佐;副手。《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故天有三辰,地有五行,体有左右,各有妃耦。” 杜预 注:“谓陪贰。”《国语·晋语三》“镇抚国家,为王妃兮” 三国 吴 韦昭 注:“言 重耳 当伯诸侯,为王妃偶。”
词语解释:妃匹  拼音:fēi pǐ
(1).配偶。指夫或妻。《管子·君臣下》:“古者未有君臣上下之别,未有夫妇妃匹之合。”《史记·外戚世家》:“甚哉,妃匹之爱,君不能得之於臣,父不能得之於子,况卑下乎!” 司马贞 索隐:“妃音配,又如字。” 康有为 《大同书》癸部第一章:“以不得入欲为苦,则求妃匹。”
(2).指婚配之事。《汉书·匡衡传》:“ 元帝 崩, 成帝 即位, 衡 上疏戒妃匹,劝经学威仪之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