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十号去声 [操行,名词][hào,号令][hào,爱好][慰劳。牢去声。慰也。][dào,颠倒][zào,就也,名词][bào,强暴][mào][gào][mào]翿[dào,覆盖][音奥。深也。一曰水名。][lào][bào][详注1][mào]


注1:凿 《集韵》《韵会》《正韵》在到切,漕去声。《集韵》穿空也。《增韵》孔宠。《周礼·冬官考工记·轮人》凡辐,量其凿深以为辐广。《释文》凿,曹报反。又如字。《前汉·楚元王传》羊入其凿。《师古注》凿,在到反。谓所穿冢藏者。《楚辞·九辩》何时俗之工巧兮,灭规矩而攺凿。独耿介而不随兮,愿慕先圣之遗教。 又《集韵》七到切,音操。冗也。
末字词组
自好爱好阿其所好束修自好投其所好朱陈之好百年之好 
嗜好癖好各有所好束身自好洁身自好竹马之好秦晋之好 
同好喜好公诸同好沾沾自好断袖之好衽席之好  

词语解释:自好  拼音:zì hào
自以为美好。《庄子·天下》:“天下大乱,圣贤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荀子·修身》:“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
自爱;自重。《孟子·万章上》:“乡党自好者不为,而谓贤者为之乎?” 朱熹 集注:“自好,自爱其身之人也。”《韩非子·显学》:“立节参民,执操不侵,怨言过於耳必随之以剑,世主必从而礼之,以为自好之士。”《汉书·贾谊传》:“顽顿亡耻,奊詬亡节,廉耻不立,且不自好,苟若而可,故见利则逝,见便则夺。”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次即束身自好,优游卒岁,以自处于朝隐。”
词语解释:嗜好  拼音:shì hào
(1).喜好,特殊的爱好。《尹文子·大道下》:“夫佞辩者……探人之心、度人之欲、顺人之嗜好而不敢逆,纳人于邪恶而求其利。” 晋 葛洪 《抱朴子·至理》:“岂能弃交修赊,抑遗嗜好,割目下之近欲,修难成之远功哉!” 宋 范仲淹 《奏陕西河北攻守等策》:“盖 汉 多叛人,陷於穷漠,衣食嗜好,皆不如意。” 清 朱克敬 《瞑庵杂识》卷二:“﹝ 林则徐 ﹞每见客,必详问其生平,及技能嗜好与所遇山川风俗。”
(2).今多以指不良的爱好。 梁斌 《红旗谱》十二:“ 冯老兰 说:‘我这一辈子了,没妄花过一个大钱,没有半点嗜好!’” 巴金 《利娜》上:“不过对于他这样的人这是不够的,因为他在修道院里就得了喝烧酒找女人的嗜好。”
词语解释:同好  拼音:tóng hào
互相友好,共同交好。《左传·僖公四年》:“ 齐侯 曰:‘岂不穀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穀同好如何?’”
(1).谓志趣相同。 汉 蔡邕 《郭有道林宗碑》:“凡我四方同好之人,永怀哀悼。” 鲁迅 《集外集拾遗·〈奔流〉凡例五则》:“本刊揭载关于文艺的著作,翻译,以及绍介,著译者各视自己的意趣及能力著译,以供同好者的阅览。”
(2).指志趣相同的人。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虽未能藏之於名山,将以传之於同好。” 宋 陈师道 《寒夜有怀晁无斁》诗:“同好共城郭,十日不一顾。” 沉从文 《〈沉从文散文选〉题记》:“至于我这两本习作,能看做探路打前站的哨兵纪录,对家乡同好起点参考作用,就足够了。”
词语解释:爱好  拼音:ài hào
喜爱,喜好。 汉 刘向 《列女传·晋伯宗妻》:“盗憎主人,民爱其上,有爱好人者,必有憎妒人者。”《后汉书·儒林传序》:“及 光武 中兴,爱好经术,未及下车,而先访儒雅,採求闕文,补缀漏逸。” 宋 蔡襄 《荔枝谱》:“水浮陆转,以入京师……莫不爱好,重利以醻之。” 巴金 《灭亡》第六章:“她酷爱音乐,也爱好文学。”
词语解释:癖好  拼音:pǐ hào
对某种事物的特别爱好。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葛巾》:“ 常大用 , 洛 人,癖好牡丹,闻 曹州 牡丹甲 齐 鲁 ,心向往之。” 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其癖好与余同,且能察眼意,懂眉语,一举一动,示之以色,无不头头是道。” 叶圣陶 《倪焕之》一:“‘有这样热心的人!’ 焕之 感服地说。便悬拟 蒋先生 的容貌、举止、性格、癖好,一时又陷入沉思;似乎把捉到一些儿,但立即觉得完全茫然。”
词语解释:喜好  拼音:xǐ hào
喜欢;爱好。《庄子·说剑》:“闻太子所欲用 周 者,欲絶王之喜好也。”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上:“人性固不能无喜好。” 孙犁 《澹定集·买〈太平广记〉》:“其实这些同志,并没有版本之好,对于这些古董玩意儿,一定不会喜好的。”
词语解释:阿其所好  拼音:ē qí suǒ hào
迎合别人的喜爱。例如:吾何能阿其所好为?——鲁迅《坟·摩罗诗力说》
词语解释:各有所好  拼音:gè yǒu suǒ hào
各人都有他自己的喜好
词语解释:公诸同好  拼音:gōng zhū tóng hào
将自己喜爱的东西向有共同爱好的人公开。《儿女英雄传》第四回:“自从听了这番妙解,説书的纔得明白。如今公诸同好。”
词语解释:束修自好  拼音:shù xiū zì hào
犹言束身自修。 清 郑燮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夫束修自好者,岂无其人;经济自期,抗怀千古者,亦所在多有。”
词语解释:束身自好  拼音:shù shēn zì hào
(1).犹束身自修。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府衙门职掌》:“纵有真心为国、束身自好者,恐亦孤掌难鸣也。” 严复 《原强》:“是道也,欲民之忠爱必由此……欲民各束身自好而争濯磨于善必由此。” 梁启超 《新民说》五:“无公德则不能团,虽有无量数束身自好、廉谨良愿之人,仍无以为国也。”
(2).指只顾自己,不管天下大事。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其他朝士,入则弹劾权贵,出则搏击豪强,为难能可贵矣;次即束身自好,优游卒岁,以自处於朝隐。”
词语解释:沾沾自好  拼音:zhān zhān zì hào
犹言沾沾自喜。 明 袁宗道 《读〈孟子〉》:“好善与强知虑多闻识正相违,强知多闻必沾沾自好。”
词语解释:投其所好  拼音:tóu qí suǒ hào
投合对方的爱好。《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八:“富翁见説是丹术,一发投其所好。”《镜花缘》第十五回:“因他生性鄙吝,一毛不拔,死后冥官投其所好,所以给他一身长毛。” 曲波 《林海雪原》四:“好!我就来一个‘投其所好’,‘施其所求’。”
词语解释:洁身自好  拼音:jié shēn zì hào
保持自身的纯洁,不同流合污。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逃名》:“逃名,固然也不能说是豁达,但有去就,有爱憎,究竟总不失为洁身自好之士。” 冯至 《伍子胥·林泽》:“你们这样洁身自好,可是来日方长,这里就会容你们终老吗?”亦作“ 洁身自爱 ”。 洪深 《抗战十年来中国的戏剧运动与教育》七:“纵有洁身自爱的人,不欲临财苟得,不愿同流合污,则必立受扼持,终遭排挤。”
词语解释:断袖之好  拼音:duàn xiù zhī hào
指男性之间的同性恋。 清 余怀 《板桥杂记》卷二十:“ 张魁 ,字 修我 , 吴郡 人,少美姿首,与 徐公子 有断袖之好。”亦作“ 断袖之契 ”。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倩霞》:“藩府多梨园子弟,皆极一时之选,有贴旦 珍儿 者,尤姣媚, 耿 少子与结断袖之契。”参见“ 断袖 ”。
词语解释:断袖  拼音:duàn xiù
亦作“ 断褏 ”。 截断衣袖。指男性之间的同性恋。典出《汉书·佞幸传·董贤》:“﹝ 董贤 ﹞为人美丽自喜, 哀帝 望见,説其仪貌…… 贤 宠爱日甚,为駙马都尉侍中,出则参乘,入御左右,旬月间赏赐叅鉅万,贵震朝廷。常与上卧起。尝昼寝,偏藉上褏,上欲起, 贤 未觉,不欲动 贤 ,乃断褏而起。其恩爱至此。” 汉 荀悦 《汉纪·哀帝纪下》褏作“袖”。《南史·萧韶传》:“ 韶 昔为幼童, 庾信 爱之,有断袖欢,衣食所资,皆 信 所给。”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刘药村》:“性迂阔,初不知人间有分桃断袖事者,闻之,以为人伦大变,作檄以讨论之。”《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误把些使气角力好勇鬭狠的认作英雄,又把些调脂弄粉断袖餘桃的认作儿女:所以一开口便道是某某英雄志短,儿女情长。”参见“ 断袖之好 ”、“ 断袖癖 ”。
词语解释:朱陈之好  拼音:zhū chén zhī hào
谓两姓联姻的情谊。《明史·刘三吾传》:“﹝ 朱善 ﹞上疏论婚姻律曰:‘……后世, 晋 王谢 , 唐 崔 卢 , 潘 杨 之睦, 朱 陈 之好,皆世为婚媾。’” 清 钱谦益 《锡山赵太史六十序》:“余幸得託末契,有 朱 陈 之好。”参见“ 朱陈 ”。
词语解释:朱陈  拼音:zhū chén
(1).古村名。 唐 白居易 《朱陈村》诗:“ 徐州 古丰县 ,有村曰 朱陈 ……一村唯两姓,世世为婚姻。” 宋 苏轼 《陈季常所畜朱陈村嫁娶图》诗:“何年 顾 陆 丹青手,画作 朱 陈 嫁娶图。”后用为两姓联姻的代称。 明 叶宪祖 《素梅玉蟾》第五折:“两家都是好门楣,结下 朱 陈 事更宜。”《红楼梦》第九九回:“ 金陵 契好,桑梓情深,仰蒙雅爱,许结 朱陈 。”
(2).指 清 词人 朱彝尊 与 陈维崧 。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三:“ 曹升六 《珂雪词》,在国初诸老中最为大雅,才力不逮 朱 陈 ,而取径较正。”
词语解释:竹马之好  拼音:zhú mǎ zhī hào
谓儿童时期的交谊。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 诸葛靚 ﹞与 武帝 有旧……帝曰:‘卿復忆竹马之好不?’ 靚 曰:‘臣不能吞炭漆身,今日復覩圣颜。’因涕泗百行,帝於是慙悔而出。”
词语解释:衽席之好  拼音:rèn xí zhī hào
指男女情欲之事。 宋 洪迈 《夷坚乙志·馀杭宗女》:“每夕与僧饮酒歌笑,旁若无人,通衽席之好。”亦作“ 衽席之爱 ”。《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兄倘能割衽席之爱,见机而作,僕愿以千金相赠。” 清 葆光子 《物妖志·虫类·蟒》:“遂讲袵席之好,未旦, 芮 求归。”
词语解释:百年之好  拼音:bǎi nián zhī hào
永久的好合。指男女结为夫妇。 宋 罗烨 《醉翁谈录·张氏夜奔吕星哥》:“今寧随君远奔,以结百年之好。”《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二:“我方壮年,未曾娶亲。倘蒙不弃,当与子结百年之好。”
词语解释:秦晋之好  拼音:qín jìn zhī hào
春秋 时 秦 晋 两国世为婚姻,后因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三国演义》第十六回:“ 胤 到 徐州 见 布 ,称説:‘主公仰慕将军,欲求令爱为儿妇,永结 秦 晋 之好。’”《明史·孙鑨传》:“乃至 鑨 割 渭阳 之情, 南星 忍 秦 晋 之好。”亦作“ 秦晋之盟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梅》:“年伯 黄先生 ,位尊德重,求使主 秦 晋 之盟,则唯命是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