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十二养上声 [jiàng qiǎng,勉强][shǎng,上升][zhǎng,长幼]广[bàng bǎng][详注1]仿[详注2][详注3][tǎng][chǎng][详注4][rǎng][zāng,肮脏][wàng][qiǎng][chǎng tǎng][dàng xiàng][huǎng][俱往切,《广韵》犷平,县名。在渔阳。][详注5]


注1:苍 仓上声。莽苍,寒状。一曰近郊之色。《庄子·逍遥游》适莽苍者,三餐而反。《唐书·韦述传》苍卒奔逼。
注2:攘 音壤。扰也。《前汉·陈平传赞》倾侧扰攘楚魏之闲。
注3:向 《集韵》《正韵》许两切,音向。《集韵》人字。《左传·襄十一年》晋侯使叔肸告于诸侯。《注》叔肸,叔向也。《前汉·刑法志》作叔向,颜师古:音许两反。
注4:泱 音坱。泱漭,广大貌。《冯衍·显志赋》览河华之泱漭。
注5:榔 音朗。木名。○按《左思·吴·蜀都赋》槟榔桄榔皆作榔。
末字词组
外奖称奖宠奖共奖兑奖扶奖扇奖甄奖
天奖饰奖敦奖超奖门奖抬奖崇奖申奖
推奖谬奖赉奖进奖鸿奖摩奖殊奖存奖
睿奖知奖发奖陶奖中奖授奖誉奖奏奖
提奖嘉奖诲奖移奖银质奖抽奖劝奖奥斯卡奖
恩奖尊奖优奖高奖酬奖宏奖叹奖呵奖
过奖开奖同奖标奖保奖慈奖翼奖砥奖
受奖训奖颁奖银奖金鸡奖延奖给奖矜奖
眷奖激奖评奖弘奖金马奖旌奖褒奖夸奖

词语解释:外奖  拼音:wài jiǎng
外来的奖劝、激励。《文选·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王粲〉》:“整装辞 秦 川,秣马赴 楚 壤; 沮 漳 自可美,客心非外奬。” 李善 注:“奬,劝也。”《文选·江淹〈杂体诗·效许询《自序》〉》:“去矣从所欲,得失非外奬。” 张铣 注:“言去从所欲之至道,得失由心,非外物所能奬劝。” 唐 杨炯 《〈王勃集〉序》:“性非外奬,智乃自然,孝本乎未名,人应乎初识;器业边敏,先乎就傅。”
词语解释:天奖  拼音:tiān jiǎng
君主的知遇之恩。《文选·任昉〈奉答敕示七夕诗启〉》:“谨輙牵率庸陋,式詶天奬。” 刘良 注:“奬,犹恩也。” 唐 李白 《为赵宣城与杨右相书》:“但宣布王泽,式酬天奬。”
词语解释:推奖  拼音:tuī jiǎng
推许奖誉。 唐 杜甫 《八哀诗·故著作郎荥阳郑公虔》:“词场竟疏濶,平昔滥推奬。”旧题 宋 尤袤 《全唐诗话·司空图》:“属天下板荡,士人多往依之,互相推奬,於是声名籍甚。” 元 吴师道 《吴礼部诗话》:“ 戴锡 祖禹 能诗,因 牧心 推奬,遂知名。” 李大钊 《“今”与“古”》:“ 黑氏 ( 黑格威尔 )反对过分的推奖古代,正为此说可以助世界衰朽说张目。”
词语解释:睿奖  拼音:ruì jiǎng
圣明的奖赏、勉励。 唐 薛逢 《送西川梁常侍之新筑龙山城并锡赉两州刺史及部落酋长等》诗:“迴轩如睿奬,休作苦辛吟。” 宋 陆游 《江西到任谢表》:“顷入对於燕朝,实亲承於睿奬。”
词语解释:提奖  拼音:tí jiǎng
(1).提拔奖励。《北齐书·赵彦传》:“凡诸选举,先令銓定,提奬人物,皆行业为先,轻薄之徒,弗之齿也。”《隋书·李德林传》:“ 德林 虽庸愞,微诚亦有所在。若曲相提奬,必望以死奉公。” 宋 陈善 《扪虱新话·欧公收东坡东坡收秦黄》:“ 少游 不遇 东坡 ,当能自立,必不在人下也。然提奬大成就, 坡 力为多。”
(2).提成奖赏。 赵树理 《三里湾·范登高的秘密》:“就在这一路上, 范登高 便和 王小聚 谈判好了,达成了下面四条协议:每月工资二十万,生意赚了钱提奖百分之五。”
词语解释:恩奖  拼音:ēn jiǎng
谓尊长给予的夸奖或奖励。 南朝 梁 江淹 《为萧骠骑让太尉增封第二表》:“不能曲流慈炤,遂乃徒洽恩奬。” 唐 韩愈 《与华州李尚书书》:“ 愈 於久故游从之中,伏蒙恩奬知待,最深最厚,无有比者。”《新五代史·杂传十八·冯玉》:“明日见 彦泽 ,犹諂笑,自言愿得持 晋 玉璽献 契丹 ,以冀恩奬。”
词语解释:过奖  拼音:guò jiǎng
(1).过当的奖掖、重用。 唐 刘禹锡 《代杜司徒让淮南立去思碑表》:“臣伏蒙先朝过奬,累典方隅。”
(2).谦辞。过分的表扬或夸奖。 宋 强至 《代谢进和御诗奖谕表》:“既黷邃流,若临深谷,敢谓兼容之度,例形过奬之辞。” 明 冯梦龙 《酒家佣·恩诏录孤》:“公子过奬了。”《老残游记》第三回:“阁下以‘高尚’二字许我,实过奬了。” 汪敬熙 《一个勤学的学生》:“将军越夸奖他,他愈做出足恭的样儿,满口不住的说:蒙大帅过奖!……蒙大帅过奖!”
词语解释:受奖  拼音:shòu jiǎng
受到奖赏、奖励。例如:优胜者受奖。
词语解释:眷奖  拼音:juàn jiǎng
眷爱并嘉奖。 唐 司空图 《太尉琅琊王公河中生祠碑》:“奉眷奬于经纶,素惭鸿笔;图嘉庸于简册,先琢贞珉。” 宋 苏辙 《举王巩乞外任札子》之四:“仰荷眷奬,惟知感泣。”
词语解释:称奖  拼音:chēng jiǎng
称赞夸奖。 宋 吴坰 《五总志》:“本朝 嘉州 岁贡荔枝、红桑等物,余先大父为 犍为 县令作《三戒诗》以见意,九重称奬,士论伟之。” 明 瞿佑 《归田诗话·罗刹江潮》:“《竹枝曲》凡十章,皆佳作……首章云:‘昨夜相逢第一桥,自将罗带繫郎腰。愿郎得似 长江 水,日日如期两度潮。’甚为 思復 称奬。”
词语解释:饰奖  拼音:shì jiǎng
誉美称许。 晋 卢谌 《赠刘琨诗》:“饰奬駑猥,方驾骏珍。”
词语解释:谬奖  拼音:miù jiǎng
错误地夸奖
词语解释:知奖  拼音:zhī jiǎng
赏识赞许。 唐 李翱 《与淮南节度使书》:“ 翱 不肖,既已谬蒙十一叔知奬如此,其又何敢不言。” 宋 王禹偁 《回寇密直谢官启》:“某幸叨知奬,方切依栖。”
词语解释:嘉奖  拼音:jiā jiǎng
军队纪律条令规定的一种奖励。分别采取队前、会议、书面的方式宣布,并登记存档
称赞并奖励。例如:通令嘉奖。
称赞的话
奖励的物品
词语解释:尊奖  拼音:zūn jiǎng
尊崇辅助;尊崇鼓励。《三国志·蜀志·法正传》:“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奬王室,中可以蚕食 雍 凉 ,广拓境土……此盖天以与我,时不可失也。” 章炳麟 《四惑论》:“既使万物皆归於力,故持论至极,必将尊奬强权,名为使人自由,其实一切不得自由。”
词语解释:开奖  拼音:kāi jiǎng
(1).开导奖励。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每至 文林馆 ,气喘汗流,问书之外,不暇他语。及覩古人节义之事,未尝不感激沉吟久之。吾甚怜爱,倍加开奬。” 王利器 集解:“开奬,谓开导奬励。” 唐 孔颖达 《〈尚书正义〉序》:“﹝ 刘炫 ﹞又好改张前义,义更太略,辞又过华,虽为文笔之善,乃非开奬之路。” 宋 苏轼 《赐守尚书右丞胡宗愈乞除闲慢差遣不允诏》:“朕开奬言路,通来下情。”
(2).宣布奖券中奖的号码。 鲁迅 《南腔北调集·祝〈涛声〉》:“ 上海 的市侩们更不需要这些,他们感到兴趣的只是今天开奖,邻右争风。” 沙汀 《丁跛公》:“然而扫兴的是,奖券并没有依照规定的日期开奖。”
词语解释:训奖  拼音:xùn jiǎng
训教劝勉。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诵经·道嵩》:“人有造者,輒为其説法训奬以代饌焉。” 唐 彦琮 《唐护法沙门法琳别传》卷下:“世号 素王 ,製作经典,训奬 周 末,教加季叶。” 宋 李廷忠 《谢王枢使荐举启》:“激扬頽风,训奬下辈,要使羣木皆归匠石之圃,百药俱萃医师之门。”
词语解释:激奖  拼音:jī jiǎng
激励劝勉。 宋 曾巩 《奏乞与潘兴嗣子推恩状》:“则国家之於激奬廉退,既肆其所守,又恩及其世,盖有故事。”
词语解释:宠奖  拼音:chǒng jiǎng
指帝王给予的奖励。 唐 元稹 《同州刺史谢上表》:“陛下察臣无罪,宠奬逾深。” 唐 韩偓 《乙丑岁九月书四十字》诗:“旅寓在江郊,秋风正寂寥。紫泥虚宠奬,白髮已渔樵。”
词语解释:敦奖  拼音:dūn jiǎng
(1).推崇褒扬。《隋书·炀帝纪上》:“﹝ 朕 ﹞讲信修睦,敦奬名教。” 宋 范仲淹 《近名论》:“是圣人敦奬名教,以激劝天下。”
(2).敦请,劝勉。《南史·谢灵运传》:“﹝ 文帝 ﹞使光禄大夫 范泰 与书敦奬,乃出。”
词语解释:赉奖  拼音:lài jiǎng
奖赏。《新唐书·李德裕传》:“帝为太子时,主已闻 吉甫 名,由是顾 德裕 厚,凡号令大典册,皆更其手。数召见,賚奬优华。”
词语解释:发奖  拼音:fā jiǎng
为获奖者颁发奖品
词语解释:诲奖  拼音:huì jiǎng
教诲劝勉。《魏书·元愿平传》:“久之,解禁还家,付师严加诲奬。”《旧唐书·柳亨传》:“数日,北门引见,深加诲奬,拜银青光禄大夫,行光禄少卿。”
词语解释:优奖  拼音:yōu jiǎng
(1).优厚的奖励。《南齐书·武帝纪》:“今区寓寧晏,庶绩咸熙,念勤简能,宜加优奬。” 唐 白居易 《荐李晏韦楚状》:“身典三郡,家无一金,据此清廉,别堪优奬。” 康有为 《上清帝第三书》:“能著新书,皆予优奬,归授教习,庶开新学。”
(2).指厚加奖励。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李壮烈战迹》:“王优奬之,请命於朝。任 海坛 总兵。”
词语解释:同奖  拼音:tóng jiǎng
共同辅助。《三国志·蜀志·杨洪传》:“及其来还,委付大任,同奬王室。” 南朝 陈 徐陵 《王太尉僧辩答贞阳侯书》:“明公儻能入朝,同奬王室, 伊 吕 之任,僉曰仰归。”
词语解释:颁奖  拼音:bān jiǎng
对在某项竞赛中获胜的个人或集体颁发奖金、奖品或奖状等,给予鼓励。《文汇报》1991.3.27:“第63届 美国 电影艺术科学院奖(即 奥斯卡 奖)今天晚上在 美国 影城 洛杉矶 揭晓。颁奖前夕,许多 美国 影迷对《与狼共舞》寄予厚望。”《新民晚报》1991.4.21:“电影表演学会奖颁奖活动今晚举行,一批获奖演员已纷纷抵 沪 。”
词语解释:评奖  拼音:píng jiǎng
(1).评议赞美。《明史·选举志二》:“ 嘉靖 八年己丑,帝亲閲廷试卷,手批一甲 罗洪先 、 杨名 、 欧阳德 ,二甲 唐顺之 、 陈束 、 任瀚 六人对策,各加评奬。”
(2).通过评比,对成绩优良的给予奖励。 葛洛 《在一九八一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发奖会上的讲话》:“ 周扬 同志去年在三项文学创作评选发奖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按照人民的意志和艺术科学的标准来评奖作品。”
词语解释:共奖  拼音:gòng jiǎng
共同奖掖扶助。 明 陈子龙 《上石斋师》:“昭融令德,光华復旦,而三事大夫无怀仁负义之志,方州大镇鲜戮力共奬之心。”
词语解释:超奖  拼音:chāo jiǎng
破格奖擢。 唐 元稹 《招讨镇州制》:“必当超奬三品正员官,并与实封二百户。”《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七年》:“曏缘旧恩,已获优改,今若再蒙超奬,遂於诸人不类。”
词语解释:进奖  拼音:jìn jiǎng
勉励引进。《新唐书·选举志下》:“而其务收人心,士无贤不肖,多所进奬。” 明 归有光 《琼州张子的居京师旅寓相近以诗为别》:“吾郡有 桑生 ,恃才颇轻儇;公见即识之,进奬席每前。”
词语解释:陶奖  拼音:táo jiǎng
培育奖掖。《宋书·武帝纪下》:“詔曰:‘便宜博延胄子,陶奬童蒙,选备儒官,弘振国学。’”
词语解释:移奖
把奖赏转移给他人
词语解释:高奖  拼音:gāo jiǎng
谦词。犹过誉,过奖。 唐 王勃 《上武侍极启》:“是用谬凭高奬,曲撰芜音。”
词语解释:标奖  拼音:biāo jiǎng
犹褒奖。《北史·房彦谦传》:“褒秋毫之善,贬纤介之恶,非直有光至道,亦足标奬贤能。”
词语解释:银奖  拼音:yín jiǎng
美国童子军探险活动三个等级中的最高一等
词语解释:弘奖  拼音:hóng jiǎng
大力劝勉、奖励。 南朝 梁 任昉 《天监三年策秀才文》之二:“弘奬之路,斯既然矣。”《旧唐书·韩愈传》:“大抵以兴起名教、弘奬仁义为事。” 明 梅鼎祚 《玉合记·赐完》:“朕惟昭明大节,实开王化之源;弘奬名流,式畅玄风之旨。” 清 钱谦益 《思仁先赠承德郎兼按察司佥事制》:“是用赠具阶官,用以昭明其世德,且可弘奬夫风流。”
词语解释:兑奖  拼音:duì jiǎng
凭中奖的彩票或奖券兑换奖品。
词语解释:门奖  拼音:mén jiǎng
在娱乐场所大门口散发的得奖奖券所得的奖品
词语解释:鸿奖  拼音:hóng jiǎng
大力劝勉、奖励。 南朝 梁 江淹 《萧骠骑录尚书事到省表》:“不悟皇明神邈,鸿奬弥深。”
词语解释:中奖  拼音:zhōng jiǎng
奖券的号码与开奖的号码相同,可以获得奖金或奖品,叫做“中奖”。《文汇报》1984.11.9:“明年有奖储蓄更有吸引力,中奖名额和奖金都有增加。”
词语解释:银质奖  拼音:yín zhì jiǎng
二等奖或第二名
词语解释:酬奖  拼音:chóu jiǎng
亦作“醻奬”。 给以奖赏。《梁书·儒林传序》:“朕日昃罢朝,思闻俊异,收士得人,实惟醻奬。”《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二十九年》:“归义建绩者,随劳酬奬。” 宋 范仲淹 《议守》:“少田处,许蕃部进纳荒田,以迁资酬奬,或量给价直。”
词语解释:保奖  拼音:bǎo jiǎng
官员向上荐举有功之人,使得到奖励擢用。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史料二·张洛行被擒》:“﹝ 英公 ﹞乃併其甥姪数人皆捦以归,解送 僧邸 军前凌迟处死。 僧邸 保奬 英公 ,俟补 直隶州 ,后以知府用。”
词语解释:金鸡奖  拼音:jīn jī jiǎng
1981年中国电影家协会创设,每年举行一次。评委会由国内有影响的电影艺术家、评论家和技术专家组成。设最佳故事片、最佳编剧、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角等二十余个奖项。奖品为金鸡报晓塑像。
词语解释:金马奖  拼音:jīn mǎ jiǎng
台湾举办的电影评奖。1962年由台湾“行政院新闻局”主办。1984年起改由民间电影社团轮流主持。每年举行一次,设最佳剧情片、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角等十余个奖项。奖品为金色战马塑像。
词语解释:扶奖  拼音:fú jiǎng
辅助。 南朝 梁 沉约 《内典序》:“虽教有殊门,而理无异趣。故真俗两书,递相扶奬, 孔 发其端,释穷其致。”
词语解释:抬奖  拼音:tái jiǎng
同“擡奬”。奖掖抬举。《朱子语类》卷一三二:“又缘顷被某人抬奬得太过。正如箇舡阁在沙岸上,要上又不得,要下又推不动。”
词语解释:摩奖  拼音:mó jiǎng
抚慰鼓励。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恚恨》:“亦上一纸书,蒙数徧读,重相摩奬,道有性灵云。”
词语解释:授奖  拼音:shòu jiǎng
授予奖品、奖状。例如:授奖仪式。
词语解释:抽奖  拼音:chōu jiǎng
(1).提拔褒奖。 唐 吕温 《代郑南海谢上表》:“岂意曾未踰年,忽蒙抽奬,庙授鈇鉞,廷赐旌旗。”
(2).以抽签法给买主奖品。商人招徕顾客的一种手段。
词语解释:宏奖  拼音:hóng jiǎng
大力奖掖。 南朝 梁 任昉 《天监三年策秀才文》之二:“‘鸣鸟’蔑闻,《子衿》不作,宏奬之路,斯既然矣。犹其寂寞,应有良规。”《南史·梁纪上·武帝上》:“且闻中间立格,甲族以二十登仕,后门以过立试吏,岂所以宏奬风流,希向后进。” 清 赵翼 《瓯北诗话·韩昌黎诗》:“ 昌黎 以主持风雅为己任,故调护气类,宏奬后进,往往不遗餘力。” 清 吴敏树 《与梅伯言书》:“ 毛君 下邑之俊才,为诗甚有古风。先生宏奬士类,并敢以闻。”
词语解释:慈奖  拼音:cí jiǎng
敬称父王的褒奖。《艺文类聚》卷十六引 南朝 梁简文帝 《拜皇太子临轩竟谢表》:“叨逢慈奬,事出希世。”
词语解释:延奖  拼音:yán jiǎng
引见嘉奖。《宋史·文苑传二·柳开》:“ 王祐 知 大名 , 开 以文贄,大蒙赏激。 杨昭俭 、 卢多逊 并加延奬。”
词语解释:旌奖  拼音:jīng jiǎng
表彰奖赏。 宋 范仲淹 《乞召杜衍等备明堂老更表》:“况天下似此近上老臣甚少,不难旌奬。”《醒世恒言·徐老仆义愤成家》:“里中将此事联名具呈,恳求旌奬。” 清 昭槤 《啸亭续录·文臣射虎》:“ 汉 大臣官员有能射者,亦许与及,上特赐花翎以旌奬之。”
词语解释:扇奖  拼音:shàn jiǎng
怂恿。《魏书·刘辉传》:“ 正光 初, 辉 又私淫 张 陈 二氏女。公主更不检恶,主姑 陈留公主 共相扇奬,遂与 辉 復致忿争。”
词语解释:崇奖  拼音:chóng jiǎng
(1).尊崇辅佐。《隋书·滕穆王瓒等传论》:“ 周 建懿亲, 汉 开盘石,内以敦睦九族,外以辑寧亿兆,深根固本,崇奬王室。”
(2).推崇奖励。 唐 元稹 《赠陈宪忠衡州刺史制》:“朕敬承先志,崇奬旧勋。”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一:“自 太宗 崇奬儒学,骤擢高科至辅弼者多矣。”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四:“圣量谦冲,崇奬风雅至已。” 胡蕴玉 《〈中国文学史〉序》:“ 孟德 既有 冀州 ,崇奬跅弛之士。”
词语解释:殊奖  拼音:shū jiǎng
特别的奖掖。 南朝 陈 徐陵 《梁贞阳侯重与王太尉书》:“睦邻之怀,由於孝德,遂蒙殊奬,归嗣本朝。”
词语解释:誉奖  拼音:yù jiǎng
称誉褒奖。 宋 叶适 《观文殿学士知枢密院事陈公文集序》:“公虽负絶类异能,不以己形物,后生片善,誉奬不容口。”
词语解释:劝奖  拼音:quàn jiǎng
劝勉鼓励。《北齐书·崔暹传》:“ 暹 谢曰:‘此自陛下风化所加,大将军臣 澄 劝奬之力。’”《南史·循吏传·郭祖深》:“而郡县苛暴,不加劝奬,今年丰岁稔,犹人有飢色。” 宋 苏轼 《表忠观碑》:“甚非所以劝奬忠臣,慰答民心之义也。”
词语解释:叹奖  拼音:tàn jiǎng
称赞奖励。 宋 陆游 《南唐书·廖偃彭师暠传》:“至 金陵 , 元宗 召见两人嘆奬之。”
词语解释:翼奖  拼音:yì jiǎng
辅助。《晋书·石季龙载记上》:“虽朕之不明,亦羣后不能翼奬之所致也。”《陈书·鄱阳王伯山传》:“夫建树藩屏,翼奬王室,钦若前典,咸必由之。”
词语解释:给奖  拼音:gěi jiǎng
给予奖励。如:给奖大会;给奖仪式。
词语解释:褒奖  拼音:bāo jiǎng
亦作“褒奬”。 表扬奖励。亦专指赞扬。 晋 潘岳 《马汧督诔》序:“而 雍州 从事,忌 敦 勋効,极推小疵,非所以褒奬元功。宜解 敦 禁劾假授。” 唐 白居易 《祭卢虔文》:“褒奬之命,虽已表於哀荣;遣奠之恩,宜再申於軫悼。” 清 赵翼 《廿二史札记》卷九:“惟 萧子显 作《齐书》,为其父 豫章王 嶷 立传, 姚思廉 修《陈书》,为其父吏部尚书 察 立传,凡生平行事,及朝廷之优礼,名流之褒奬,无一不纤屑叙入。” 徐迟 《牡丹》八:“戏一演完,她可不记得谢了多少次幕。她获得了一个演员所能得到的最高的褒奖。”
词语解释:甄奖  拼音:zhēn jiǎng
(1).嘉奖。 唐 白居易 《除卢仕玫刘从周等官制》:“;﹝ 卢仕玫 、 刘从周 等﹞时所称论,并宜甄奬。”《旧唐书·宪宗纪下》:“詔毁家徇国故 徐州 刺史 李洧 等十一家子孙,并宜甄奬。”《宋史·河渠志一》:“并许诣闕上书,附驛条奏,朕当亲览,用其所长,勉副询求,当示甄奬。”
(2).赏识称扬。 明 李东阳 《〈桃溪杂稿〉序》:“所作《京都十景》律诗,精刻有法,为 呆斋 刘公 、 竹嵒 柯公 所甄奬。”
词语解释:申奖  拼音:shēn jiǎng
表示奖励。《通典·选举三》:“赏罚大行,其薄赏者犹赐车马器服,以申奬劝。”
词语解释:存奖  拼音:cún jiǎng
犹褒奖。 宋 王安石 《答王致先生书》:“久不见颜色,倾渴无量,蒙赐手笔,存奬尤过。”
词语解释:奏奖  拼音:zòu jiǎng
报请皇帝奖赏。 郑观应 《盛世危言·游历》:“并观其日记,实有心得,即照军营立功例奏奬。”
词语解释:奥斯卡奖  拼音:ào sī kǎ jiǎng
亦称“金像奖”、“学院奖”。1928年起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颁发。奖品为一尊双手紧握长剑,站在电影胶片盘上的男性人体青铜塑像。设最佳影片、导演、男女主角等二十余个奖项。是世界上最有影响的电影奖。
词语解释:呵奖  拼音:hē jiǎng
斥责与奖励。 唐 陆贽 《兴元论续从贼中赴行在官等状》:“或詰责而寘於客省,或劳慰而延於紫庭,虽呵奬颇异其辞,然於圈闭一也。”
词语解释:砥奖  拼音:dǐ jiǎng
切磋勉励。 清 陈田 《明诗纪事戊签·皇甫涍》:“司直兄学臻博极,思覃深湛,余分则友于,义同师授,每有述造,輒相詔视,商榷砥奬,可得而言。”
词语解释:矜奖  拼音:jīn jiǎng
赞扬和称誉。 清 黄宗羲 《靳熊封游黄山诗文序》:“词情俱美,注目抽心,晶照巖壑,不特为士林之矜奬,山川亦与之酬答矣。”
词语解释:夸奖  拼音:kuā jiǎng
称赞。 明 宋濂 《送徐大年还淳安序》:“世之好议论者,见其辞禄而归,摇脣鼓喙,詡詡相夸奬。”
赞美;称赞。《晋书·张华传》:“ 钟会 才见有限,而 太祖 夸奬太过。”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非是咱自夸奬,他有德言工貌,小生有恭俭温良。” 老舍 《二马》第二段十一:“ 马老先生 听她夸奖 中国 磁,心里喜欢的都痒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