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奖借 拼音:jiǎng jiè
勉励推许。 宋 司马光 《答彭寂朝议书》:“辱书奬借太过,期待太厚,且愧且惧!”《元史·曹伯启传》:“ 伯啟 性庄肃,奉身清约,在中臺,所奬借名士尤多。”《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 蒯遇时 ﹞只是有件毛病,爱少贱老,不肯一视同仁。见了后生英俊,加意奬借。”词语解释:奖谕 拼音:jiǎng yù
(1).皇帝对臣下褒奖、表彰。 唐 慧能 《坛经·宣诏品》:“其年九月三日,有詔奬諭师曰:‘师辞老疾,为朕修道:国之福田。’”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赵德庄诲后进》:“今日於上前得一二语奬諭,明日於宰相处得一二语褒拂,往往丧其所守者多矣。”《明史·张居正传》:“帝御平臺,召 居正 奬諭之,赐金币及绣蟒斗牛服。”
(2).称官长对下属的嘉奖。《封神演义》第七九回:“﹝ 姜子牙 ﹞奬諭三运官曰:‘运督军需,智擒 法戒 ,玄机妙算,奇功莫大。’”词语解释:奖券 拼音:jiǎng quàn
即彩票。金融企业等发售的一种证券,上面编着号码。奖券按票面价格出售,发售者从售款中提出一部分为奖金,分做若干等,中奖的按等级领奖,不中的完全作废。 鲁迅 《花边文学·运命》:“不信运命,就不能‘安分’,穷人买奖券,便是‘非分之想’。”词语解释:奖叹 拼音:jiǎng tàn
称颂,赞叹。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颂赞》:“然本其为义,事生奬叹,所以古来篇体,促而不广,必结言于四字之句,盘桓于数韵之辞。” 明 唐顺之 《陆慎斋先生寿序》:“观其进止动静,往往奬叹以为远器。”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刘姓》:“﹝ 刘 ﹞遂发囊与之,夫妻泣拜而去。 刘 述此事, 李 大加奬叹。”词语解释:奖崇 拼音:jiǎng chóng
推许尊崇。 清 魏源 《武进庄少宗伯遗书序》:“ 清 有天下百餘年,奬崇六艺之科,表章明经之儒,招徠献书之路。”词语解释:奖就 拼音:jiǎng jiù
犹助成。《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国家职司常苦不充,苟令性不邪恶,志在陈力,便可奬就,骋其所任。”词语解释:奖鉴
勉励劝戒词语解释:奖慰
劝勉安慰词语解释:奖导
劝勉诱导词语解释:奖蹙威柄
勉励促成其成为权威者词语解释:奖旗 拼音:jiǎng qí
为表示嘉奖而颁发的旗子词语解释:奖罚 拼音:jiǎng fá
为保证法律和所定制度得到遵守而采取的手段词语解释:奖惩 拼音:jiǎng chéng
奖励和惩罚。例如:奖惩分明。词语解释:奖誉 拼音:jiǎng yù
夸奖,称赞
奖励和荣誉。例如:这是集体对他的奖誉。
夸奖;称赞词语解释:奖挹 拼音:jiǎng yì
奖励提拔;赞赏
推许引进人才词语解释:奖金 拼音:jiǎng jīn
为奖励而给予的金钱词语解释:奖项 拼音:jiǎng xiàng
受奖项目。例如:投身绘画创作之后,得过不少奖项的鼓励。词语解释:奖牌 拼音:jiǎng pái
分为金、银、铜牌,体育比赛中按此三个等级给优胜者颁奖词语解释:奖章 拼音:jiǎng zhāng
授予有功人员的徽章
因某项成就(如精通射击)而授予的徽章。例如:事绩奖章。词语解释:奖赉 拼音:jiǎng lài
奖赏。《前汉书平话》卷上:“有功者宜加奬賚,録用子孙。”《明史·湖广土司传·永顺军民宣慰使司》:“总制、巡抚以捷闻,奬賚有差。”词语解释:奖遇 拼音:jiǎng yù
奖许赏识。 唐 黄滔 《南海韦尚书启》:“竞营方忝于拂尘,奬遇旋叨于荐赋。” 宋 曾巩 《英宗实录院申请》:“及丘园之士,曾经朝廷奬遇,凡在先朝薨卒者,例合於实録内立传。”词语解释:奖赏 拼音:jiǎng shǎng
奖励赏赐。 明 张居正 《请定面奖廉能仪注疏》:“这廉能官,著吏部都察院堂上官……引来 会极门 、朕面加奬赏。”《儒林外史》第三十回:“每位代轿马五星,荷包、诗扇、汗巾三件,如果色艺双絶,另有表礼奬赏。” 沉从文 《从文自传·辰州》:“某一次保护这生有连鬓胡子的司令官过某处祝寿,我得过五毛钱的奖赏。”词语解释:奖赞 拼音:jiǎng zàn
夸奖赞许。 叶圣陶 《倪焕之》一:“ 焕之 十岁时开笔作文,常常得塾师的奖赞。”词语解释:奖进 拼音:jiǎng jìn
称许荐引。《后汉书·孔融传》:“面告其短,而退称所长,荐达贤士,多所奬进。”《梁书·任昉传》:“ 昉 好交结,奬进士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胭脂》:“ 愚山先生 ,吾师也,方见知时,余犹童子。窃见其奬进士子,拳拳如恐不尽。” 郭沫若 《今昔集·再谈中苏文化之交流》:“他用种种方法指导作家,奖进作家。”词语解释:奖状 拼音:jiǎng zhuàng
为奖励而发的荣誉证书。 冰心 《离家的一年》:“他在学校,功课成绩很好,得了一张奖状。” 巴金 《利娜》:“神父啊,你给我弄一张德行的奖状罢。”词语解释:奖眄 拼音:jiǎng miǎn
赏识眷顾。 唐 陈子昂 《为苏令本与岑内史启》:“九族同欣,皆凭於奬眄;六亲咸赖,仰沐於恩波。”词语解释:奖渥 拼音:jiǎng wò
优厚的奖励。 宋 曾巩 《代皇太子免延安郡王第一表》:“虚冒鸿私,未伸薄效,敢图奬渥,荐及謭微。”词语解释:奖激 拼音:jiǎng jī
嘉奖激励。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荐举不捷》:“ 张祜 雕虫小巧,壮夫耻而不为者,或奬激之,恐变陛下风教。” 宋 陆游 《曾文清公墓志铭》:“虽有折槛断鞅,牵裾还笏,若卖直沽名者,愿皆优容奬激之。”《宋史·理宗纪三》:“﹝ 淳祐 六年五月﹞己卯,詔诸镇募兵、造舟、置马,帅臣其务奬激将士,以严边防。”词语解释:奖眷 拼音:jiǎng juàn
赏识眷顾。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上:“﹝ 宋庠 、 宋祁 ﹞自布衣时,名重天下,号为二 宋 。其为知制誥, 仁宗 骤加奬眷,便欲大用。”词语解释:奖育 拼音:jiǎng yù
扶掖培育。 汉 徐干 《中论·考伪》:“奬育童蒙,训之以己术,託之乎勤诲。”《南齐书·王融传》:“过蒙大行皇帝奬育之恩,又荷 文皇帝 识擢之重。” 宋 曾巩 《亳州到任谢两府启》:“以广爱之心而辅成世教,以并容之度而奬育士伦。”词语解释:奖藉 拼音:jiǎng jiè
犹奖借。 明 袁宏道 《又答徐见可太府书》:“不佞下里稚语耳,尊叙奬藉过甚。” 清 王筠 《菉友肊说》:“夫《风》《雅》好贤之篇,君之奬藉其臣,臣民之颂扬其君长者,姑置勿论。” 况周颐 《蕙风词话续编》卷一:“閒较倚声之作,谬邀同辈之知。既奬藉之有人,渐踊跃以后事。”词语解释:奖知 拼音:jiǎng zhī
赏识知遇。 宋 范仲淹 《代胡侍郎乞朝见表》:“窃念臣不逮人,遭逢有素,束带从事四十餘年,荷三朝之奬知,歷二省之清要。”词语解释:奖砺 拼音:jiǎng lì
见“ 奬励 ”。
词语解释:奖励 拼音:jiǎng lì
亦作“ 奬厉 ”。亦作“ 奬礪 ”。
(1).犹勉励。《汉书·哀帝纪》:“所以奬厉太子,专为后之谊。”《晋书·苻坚载记上》:“黜陟幽明,躬亲奬励。” 清 王夫之 《显妣谭太孺人行状》:“极衰年不可忍之苦,而一意奬礪,俾全蠭螘之节,怡然顺受。”
(2).现指给予荣誉或财物以资鼓励。 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五:“﹝ 小二黑 ﹞有一次反‘扫荡’打死过两个敌人,曾得到特等射手的奖励。” 陈其通 《万水千山》第二场:“你作战勇敢,工作积极,这支笔就作为给你的奖励吧。”词语解释:奖饰 拼音:jiǎng shì
犹奖誉,称誉。《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又前部教尉 浩周 ”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载 孙权 《与魏王笺》:“昔承父兄成军之绪,得为先王所见奬饰,遂因国恩,抚绥东土。” 唐 李白 《与韩荆州书》:“幸惟下流,大开奬饰。” 赵朴初 《金缕曲》序:“ 王昆仑 同志为文谈余诗词, 章孤桐 先生为拙稿题诗,皆奖饰过当。”词语解释:奖顾 拼音:jiǎng gù
赏识眷顾。 唐 黄滔 《崔右丞启》:“况今攀託门墙,依凭奬顾,以坑谷苍黄之态,戴丘山岌嶪之恩。”词语解释:奖题 拼音:jiǎng tí
奖掖揄扬。 唐 骆宾王 《上兖州刺史启》:“加以悬榻待士,拥篲礼贤,汲引忘疲,奬题不倦。”词语解释:奖顺 拼音:jiǎng shùn
将顺。顺势助成。《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奬顺天法,无助狡猾。”词语解释:奖许 拼音:jiǎng xǔ
称赞。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七:“ 东坡 於世家中得 王定国 ,於宗室中得 赵德麟 ,奬许不容口。” 明 方孝孺 《答刘子传书》:“闻人相奬许,头面为之发热。” 王统照 《五十元》:“办会的头目们时时得到县长的奖许。”词语解释:奖擢 拼音:jiǎng zhuó
犹奖拔。 唐 李翱 《论事于宰相书》:“承阁下厚知,受奬擢者不少。” 宋 苏舜钦 《上杜侍郎启》:“窃惟大君子奬擢后进,故不惜溢言以誉之。”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 桐城 张药斋 宗伯,三任江南学政,奬擢名流,诗尤清婉。”词语解释:奖拔 拼音:jiǎng bá
奖励提拔。《后汉书·郭太传》:“其奬拔士人,皆如所鉴。” 唐 柳珵 《上清传》:“臣起自刀笔小才,官已至贵,皆陛下奬拔。” 清 昭槤 《啸亭杂录·诗龛》:“﹝ 法式善 ﹞任司成时,惟以奬拔后进为务。”词语解释:奖说 拼音:jiǎng shuō
(1).劝诱。《宋书·萧惠开传》:“时 太宗 遣 惠开 宗人 宝首 水路慰劳 益州 , 宝首 欲以平 蜀 为功,更奬説 蜀 人,於是处处蜂起。”
(2).揄扬。《南史·萧谌传》:“﹝ 萧季敞 ﹞粗猛无行,善於弥缝, 高帝 时为 誄諶 所奬説,故累为郡守。” 词语解释:奖杯 拼音:jiǎng bēi
体育运动比赛中发给优胜者的杯状奖品,一般用金银等做成。其它竞赛活动有时亦用奖杯。如:获奖运动员把奖杯高高举起向观众致意。词语解释:奖掖 拼音:jiǎng yè
推许扶持。 元 刘壎 《隐居通议·礼乐》:“念昔垂髫,从叔父学,辱承奬掖。” 清 钮琇 《觚賸·鸣钲荐试》:“然好奬掖后进,亦以此望重于时。” 老舍 《蜕》:“那位名人是素来爱奖掖后进,以青年导师自任的。”词语解释:奖札 拼音:jiǎng zhá
旧时发给有劳绩官员的一种奖状,形如札子。内叙明受奖人的工作成绩,并可奖以虚衔或实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回:“少爷本只有一个监生,想弄个官出来当差,便到 臺湾 投效,得了两个奬札。”词语解释:奖异 拼音:jiǎng yì
(1).破格的奖励。《宣和遗事》后集:“能立奇功者,并优加奬异,不限常制。”
(2).以为卓异而予以勉励。 宋 文天祥 《〈杜架阁诗〉序》:“予嘉其有志,颇奬异之。”词语解释:奖引 拼音:jiǎng yǐn
(1).犹奖拔。 宋 曾巩 《襄州谢到任表》:“此盖伏遇皇帝陛下奬引士伦,推崇世教,小艺片言之善,偏长一曲之材,皆欲养成,未尝弃废。”
(2).谓奖掖。 宋 王安石 《谢林中舍启》:“先赐抚存之教,曲加奬引之辞。” 清 侯方域 《吴伯裔伯胤传》:“﹝ 伯裔 ﹞尝简忽其时人,人以此惮焉。其实怜才,好奬引文士,见人有一言善者,未尝忘也。”词语解释:奖训 拼音:jiǎng xùn
劝勉诱掖。《后汉书·郭太传》:“性明知人,好奬训士类。”《南史·谢灵运传》:“及 藻 成立,歷清官,皆 几卿 奬训之力也。” 宋 王安石 《上田正言书》之二:“草鄙之人,不达大谊,辱奬训之厚,敢不尽愚。”词语解释:奖诱 拼音:jiǎng yòu
勉励诱导。 宋 曾巩 《杜常兵部郎中制》:“夫能奬诱服田之人,悦趋讲武之政,驯致有渐,而弥纶不疏。” 明 陈子龙 《请纳直言疏》:“臣观讜直之士,自古所难;諂諛之徒,所在多有,是在人主鼓舞奬诱之耳。”词语解释:奖说
1.劝诱。《宋书·萧惠开传》:“时 太宗 遣 惠开 宗人 宝首 水路慰劳 益州 , 宝首 欲以平 蜀 为功,更奬説 蜀 人,於是处处蜂起。”
2.揄扬。《南史·萧谌传》:“﹝ 萧季敞 ﹞粗猛无行,善於弥缝, 高帝 时为 誄諶 所奬説,故累为郡守。”词语解释:奖护 拼音:jiǎng hù
鼓励爱护。《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朕于臣下务在务护,才用优劣,一一可见,随其器能,各加任使。”词语解释:奖成 拼音:jiǎng chéng
(1).助成。《南史·谢朓传》:“士子声名未立,应共奬成,无惜齿牙餘论。” 宋 曾巩 《秘书监制》:“帝王之治,必有图籍之藏,又择当世聪明拔出之士聚於其间,使得渐磨文学之益,奬成其材以待国家之用。”
(2).谓顺成。《北史·袁充传》:“﹝帝﹞每欲征讨, 充 皆预知之,乃假託星象,奬成帝意。”词语解释:奖品 拼音:jiǎng pǐn
作奖励用的物品。 冰心 《我的童年》:“各人分头做诗,传观后评定等次,也预备了一些奖品,如扇子、笺纸之类。”词语解释:奖厉 拼音:jiǎng lì
见“ 奬励 ”。
词语解释:奖励 拼音:jiǎng lì
亦作“ 奬厉 ”。亦作“ 奬礪 ”。
(1).犹勉励。《汉书·哀帝纪》:“所以奬厉太子,专为后之谊。”《晋书·苻坚载记上》:“黜陟幽明,躬亲奬励。” 清 王夫之 《显妣谭太孺人行状》:“极衰年不可忍之苦,而一意奬礪,俾全蠭螘之节,怡然顺受。”
(2).现指给予荣誉或财物以资鼓励。 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五:“﹝ 小二黑 ﹞有一次反‘扫荡’打死过两个敌人,曾得到特等射手的奖励。” 陈其通 《万水千山》第二场:“你作战勇敢,工作积极,这支笔就作为给你的奖励吧。”词语解释:奖叙 拼音:jiǎng xù
犹奖励。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入相奇缘》:“ 和珅 復任意稽压军报,并令各路统军将帅,虚张功绩,以邀奬叙。”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应诏陈言疏》:“有能於洋人成法之外,自出心裁者,优给奬叙。”词语解释:奖励 拼音:jiǎng lì
亦作“ 奬厉 ”。亦作“ 奬礪 ”。
(1).犹勉励。《汉书·哀帝纪》:“所以奬厉太子,专为后之谊。”《晋书·苻坚载记上》:“黜陟幽明,躬亲奬励。” 清 王夫之 《显妣谭太孺人行状》:“极衰年不可忍之苦,而一意奬礪,俾全蠭螘之节,怡然顺受。”
(2).现指给予荣誉或财物以资鼓励。 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五:“﹝ 小二黑 ﹞有一次反‘扫荡’打死过两个敌人,曾得到特等射手的奖励。” 陈其通 《万水千山》第二场:“你作战勇敢,工作积极,这支笔就作为给你的奖励吧。”词语解释:奖劳 拼音:jiǎng láo
(1).奖其劳绩。 唐 元稹 《李昆滑州司马制》:“能使 承元 之意上通,朝廷之泽下究, 昆 有力焉。将议奬劳,是宜加秩。”
(2).谓嘉奖慰勉。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赵伯美》:“ 旴江 峒 寇猖獗,以府丞 吴蒙 、 明发 知 建昌军 ,至则抚劳剿除,渐致安靖,朝廷奬劳之。”《明史·曹变蛟传》:“帝顾 通 厚,有蟒衣玉带之赐,召见称卿而不名,赐之宴,奬劳备至。”词语解释:奖勤罚懒 拼音:jiǎng qín fá lǎn
对工作勤恳或偷懒的人分别给以奖励或处罚。是改变分配中“吃大锅饭”现象的一项措拖。《人民日报》1984.5.24:“要教育职工遵守劳动纪律,坚持实行奖勤罚懒的制度。”词语解释:奖学金 拼音:jiǎng xué jīn
学校、团体或个人等给予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的奖金。 冰心 《空巢》:“毕业后,我们又都得到了奖学金到美国去留学。”词语解释:奖助 拼音:jiǎng zhù
(1).奖许助成。《后汉书·桥玄传》:“ 操 以幼年,逮升堂室,特以顽质,见纳君子。增荣益观,皆由奬助。”
(2).犹赞助。 李大钊 《孔子与宪法》:“此一部尊崇 孔子 之人,尽可听其自由以事传播。国家并无法律以禁止之,社会并可另设方法以奖助之,何必定欲以宪法之权威,为 孔子 壮其声势。”词语解释:奖任 拼音:jiǎng rèn
赏识信任。《明史·詹徽传》:“﹝ 徽 ﹞有才智,刚决不可犯,勤於治事,为帝所奬任。”词语解释:奖劝 拼音:jiǎng quàn
(1).褒奖鼓励。《晋书·张光传》:“处絶围之地,有 耿恭 之忠,宜加甄赏,以明奬劝。” 宋 范仲淹 《荐李觏并录进礼论等状》:“此三人者,皆蒙朝廷特除京官,以示奬劝。”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二》:“盖不惟见声名文物之盛,丰亨熙豫之景,亦以人臣起韦布,登青云,故慎重其事,以诱掖奬劝之也。”
(2).劝谏。《南史·范泰传》:“ 元嘉 二年, 泰 表贺元正并陈旱灾,多所奬劝。”词语解释:奖售 拼音:jiǎng shòu
我国政府对于向国家交售某些重要农副产品的社队和个人实行额外供应一定数量统销商品的鼓励办法。《1982年中国百科年鉴》:“为了解决好棉、糖产区的粮食问题,调动农民增产棉、糖的积极性,国务院决定,从1981年起,对棉、糖集中产区实行棉糖、糖粮挂钩奖售政策。”词语解释:奖宠 拼音:jiǎng chǒng
奖掖爱护。 宋 曾巩 《谢章学士书》:“明公过恩,召而见之,所以矜嗟奬宠开慰拊循之者甚备,虽至亲篤友之爱不隆於此已。” 清 曾国藩 《邓湘皋先生墓表》:“先生则阐扬先达,奬宠后进。”词语解释:奖寄 拼音:jiǎng jì
赏识并委以重任。 唐 元稹 《祈雨九龙神文》:“大惧兹岁患成于人,以羞陛下之奬寄。” 宋 范仲淹 《谢传宣表》:“窃念臣素乏才策,误膺奬寄,经制西事,三年于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