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十六宥去声 [liù][dòu][告发,自首,动词]寿[详注1][详注2]宿[xiǔ xiù,星宿][详注3][详注4][详注5][fù][详注6][又也,再也,副词][mào][róu][详注7][详注8][详注9][òu,动词][dòu,句读][zhòu][详注10][lóu][còu zòu][详注11][名词][wù][详注12][详注13][详注14][详注15][爭也]


注1:走 《释名》疾趋曰走。走,奏也。促有所奏至也。《群经音辨》趋向曰走。《书·武成》骏奔走。《孟子》弃甲曳兵而走。《尔雅·释宫》中庭谓之走。《注》走,疾趋也。 又与奏同。《诗·大雅》予曰有奔奏。《疏》今天下皆奔走而归趋之也。《释文》奏,本亦作走。音同。
注2:覆 敷救切,音与宥韵副同。《说文》盖也。《诗·大雅》鸟覆翼之。《礼·檀弓》见若覆夏屋者矣。 又扶富切,浮去声。伏兵曰覆。《左传·隐九年》君为三覆以待之。
注3:守 《唐韵》《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舒救切,音兽。《增韵》守之也,所守也,为之守也。天子巡诸侯所守,曰巡守。诸侯为天子守土,亦曰守。汉置郡太守。
注4:受 《正字通》神咒切,收去声。《诗·小雅》投畀有北,有北不受。
注5:吼 音蔻。《广韵》声也。 又《集韵》《类篇》厚怒声。
注6:留 音溜。宿留,停待也。《前汉·武帝纪》宿留海上。
注7:句 音九。《淮南子·地形训》自东北至西北方,有岐踵民,句瘿民。《注》句,读若九。 《说文》本作𠯶。𠯶篆文句字,
注8:收 音狩。获多也。《礼·月令》农事备收。《释文》收,如字,又守又反。 又《易·井卦》井收勿幕。《疏》凡物可收成者,则谓之收。《朱子·本义》收,汲取也。诗救反,又如字。
注9:仆 《集韵》《韵会》《正韵》敷救切,否去声。顿也。
注10:狃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女救切,音糅。《广韵》习也,就也。
注11:畜 chù,音嗅。《左传·僖十九年》古者六畜不相为用。《疏》养之曰畜,用之曰牲。《释文》畜,许又反。《周礼·天官·庖人》掌共六畜。《注》六畜,六牲也。《释文》畜,许又反。
注12:飂 liù,作高风貌解时与尤韵同。又《正韵》国名。高阳氏之后。《五音集韵》在南阳湘阳。 又姓。《左传·昭二十九年》昔有飂叔安。《注》飂,国名。叔安,君名。《音义》力谬反。
注13:油 音狖。浩油,地名。《公羊传·定四年》公及诸侯盟于浩油。《注》油音由,一音羊又反。又与釉同。《篇海》物有光也。《蔡襄茶录》珍膏油其面。
注14:伏 浮去声。禽覆卵也。《古今注》燕伏戊己。《前汉·五行志》丞相府史家雄鸡伏子。
注15:蔟 音凑。律名。《礼·月令》律中太蔟。《注》太蔟,言阳气大蔟,达于上也。
共145,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末字词组
九奏伏奏齐奏递奏闲奏须奏鸾奏附奏
乐奏书奏上奏杂奏封奏覆奏申奏平奏
金奏歌奏遗奏剡奏试奏拟奏繁奏宫奏
雅奏独奏飞奏密奏通奏读奏白奏疑奏
入奏迭奏闻奏前奏具奏弹奏录奏吹奏
章奏钧天奏论奏疏奏仙奏腾奏羽奏蒙奏
节奏楚奏重奏笺奏边奏特奏手奏劾奏
合奏敷奏和奏表奏文奏版奏条奏议奏
草奏音奏鼓奏传奏间奏启奏参奏青奏
朝奏凯奏晓奏协奏正奏奔奏骈奏露奏

词语解释:九奏  拼音:jiǔ zòu
指古代行礼奏乐九曲。《书·益稷》《簫韶》九成,凤凰来仪” 孔 传:“备乐九奏而致凤凰” 孔颖达 疏:“成,谓乐曲成也。 郑 云:‘成,犹终也。每曲一终,必变更奏。’故经言九成,传言九奏,《周礼》谓之九变,其实一也。”《史记·赵世家》:“ 简子 寤,语大夫曰:‘我之帝所甚乐,与百神游於钧天,广乐九奏万舞,不类三代之乐,其声动人心。’” 唐 白居易 《禽虫十二章序》:“ 微之 梦得 尝云:‘此乃九奏中新声,八珍中异味也。’”参见“ 九成 ”。
词语解释:九成  拼音:jiǔ chéng
(1).犹九阕。乐曲终止叫成。《书·益稷》:“簫韶九成,凤凰来仪。” 孔颖达 疏:“成犹终也,每曲一终,必变更奏。故《经》言九成,《传》言九奏,《周礼》谓之九变,其实一也。”《隋书·音乐志中》:“礼终三爵,乐奏九成。” 唐 张祜 《箫》诗:“还将九成意,高阁竚芳音。”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四折:“猛听得仙音院凤管鸣,更説甚《簫韶》九成。”
(2).犹九重,言极高。《吕氏春秋·音初》:“ 有娀氏 有二佚女,为之九成之臺。”《文选·马融〈长笛赋〉》:“託九成之孤岑兮,临万仞之石磎。” 李善 注:“ 郭璞 曰:‘成,亦重也。’言九者,数之多也。” 明 唐寅 《金粉福地赋》:“黄金建百尺之臺,白玉作九成之观。”
(3). 唐 代宫名。 清 陈文述 《读诏寄都下诸侍御》诗:“ 唐 室方炽昌, 驪山 九成 出。”参见“ 九成宫 ”。
(4).十分之九。如:这件衣服有九成新。
词语解释:乐奏  拼音:lè zòu
犹奏乐。《左传·桓公九年》:“享 曹大子 ,初献,乐奏而叹。” 唐 韩愈 《送郑尚书赴南海》诗:“货通 师子国 ,乐奏 武王 臺。”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乐律一》:“自 天寳 十三载始詔法曲与胡部合奏,自此乐奏全失古法。” 毛泽东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词:“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 于闐 ,诗人兴会更无前。”
词语解释:金奏  拼音:jīn zòu
(1).敲击钟鎛以奏乐。常用以指庙堂音乐。《周礼·春官·锺师》:“钟师掌金奏。” 郑玄 注:“金奏,击金以为奏乐之节。金谓钟及鎛。” 唐 包佶 《祀风师乐章·奠币登歌》:“礼陈瑶币,乐献金奏。”《儒林外史》第三七回:“ 杜仪 抽出一枝红旗来,上有‘金奏’二字。当下乐声又一齐大作起来。”
(2).泛指音乐或乐声。 南朝 宋 颜延之 《五君咏·阮咸》:“达音何用深,识微在金奏。” 唐 陈子昂 《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哀响激金奏,密色滋玉英。” 明 刘基 《玉漏迟·初夏》词:“枝上鸣蜩,断续一庭金奏。”
词语解释:雅奏  拼音:yǎ zòu
(1).典雅的乐曲。 唐 王邕 《湘灵鼓瑟》诗:“诚能传此意,雅奏在宫商。” 金松岑 《心声》:“涤荡筦絃之淫听,张皇金石之雅奏。”
(2).指高雅的文辞。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二:“至如 太白 《乌栖曲》诸篇,则又寓意高远,尤为雅奏。”
(3).对他人演奏的敬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宦娘》:“得聆雅奏,倾心向往。” 郭沫若 《女神·棠棣之花》诗:“很好,我也很想倾听你的雅奏呢。”
词语解释:入奏  拼音:rù zòu
谓入朝向君主进言或上书。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考异》:“宰臣 留正 等入奏,乞早正 嘉王 储位,以安人心。”《三国演义》第一一一回:“遂入奏太后曰:‘ 诸葛诞 谋反,臣与文武官僚,计议停当。’”
词语解释:章奏  拼音:zhāng zòu
臣僚呈报皇帝的文书。 汉 王充 《论衡·效力》:“章奏百上,笔有餘力。”《后汉书·胡广传》:“举孝廉,既到京师,试以章奏, 安帝 以 广 为天下第一。” 唐 孟郊 《酬李侍御书记秋夕雨中病假见寄》诗:“未觉衾枕倦,久为章奏婴。” 宋 戴埴 《鼠璞·封章》:“俗谓章奏为囊封,本於 汉 。凡章奏皆启封,至言密事,不敢宣泄,则用皂囊重封以进。”
词语解释:节奏  拼音:jié zòu
(1).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礼记·乐记》:“乐者,心之动也;声者,乐之象也;文采节奏,声之饰也。”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论文》:“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於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唐 裴铏 《传奇·元柳二公》:“有仙娥数辈,奏笙簧簫笛,旁列鸞凤之歌舞,雅合节奏。”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坎坎鼓我》:“‘依琴作坎坎之乐’,言其坎坎应节奏也。” 张长 《空谷兰》:“随着歌声的节奏,她们轻轻摇晃着身子,那么舒畅。”
(2).喻指均匀有规律的进程。 茅盾 《野蔷薇·一个女性》:“她觉得大自然的流转就是她自己的命运的节奏。” 冯雪峰 《关于主题》:“这剧本是有情节上的连贯性的,但在摄制时必须更着重思想情绪的发展与节奏。” 茹志鹃 《高高的白杨树·在社会主义的轨道上》:“我跨上列车,心情是异乎寻常的,仿佛这紧张生动的生活节奏,将我全身的螺丝也拧紧了。”
(3).礼节制度。指有关礼仪的各种规定。《荀子·王制》:“案平政教,审节奏,砥礪百姓,为是之日,而兵剸天下劲矣。”《荀子·富国》:“必将脩礼以齐朝,正法以齐官,平政以齐民,然后节奏齐於朝,百事齐於官,众庶齐於下。” 杨倞 注:“节奏,礼之节文也,谓上下皆有礼也。”
词语解释:合奏  拼音:hé zòu
(1).音乐术语。几种乐器或几组乐器,分别声部,演奏同一乐曲。如管乐合奏。我国亦称若干乐器演奏同一曲调的齐奏为合奏。《荀子·乐论》:“故乐者,审一以定和者也,比物以饰节者也,合奏以成文者也。” 宋 梅尧臣 《读蟠桃诗寄子美永叔》诗:“二律虽不同,合奏乃鏘鏘。”《老残游记》第十回:“即使三四人同鼓,也是这样,实是同奏,并非合奏。” 王西彦 《古屋》第五部三:“鼓钹和箫笙的合奏,错杂地在四壁汇合,挤撞,噪耳欲聋。”
(2).共同上奏。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景定行公田》:“於是殿院 陈尧道 、正言 曹孝庆 等合奏,谓限田之法,自昔有之。”
词语解释:草奏  拼音:cǎo zòu
(1).草拟奏章。《汉书·王莽传上》:“ 竦 者博通士,为 崇 草奏,称 莽 功德。” 唐 戴叔伦 《赠司空拾遗》诗:“ 陈琳 草奏才还在, 王粲 登楼兴不赊。”《宋史·孝宗纪一》:“﹝ 史浩 ﹞亟入为帝言,太子不宜将兵。乃为草奏,因中宫以进。”
(2).草拟的奏章。 唐 李嘉祐 《奉酬路五郎中院长新除工部员外见简》诗:“词锋偏却敌,草奏直论兵。” 唐 杜甫 《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之七:“衣冠是日朝天子,草奏何时入帝乡。”
词语解释:朝奏  拼音:cháo zòu
犹朝觐,朝见。 南朝 宋 鲍照 《还都口号》:“礼讌及年暇,朝奏因岁通。”
词语解释:伏奏  拼音:fú zòu
谓俯伏上奏。《南齐书·倖臣传论》:“伏奏之务既寝,趋走之劳亦息。”
词语解释:书奏  拼音:shū zòu
指书简、奏章等。《史记·儒林列传》:“ 宽 为人温良,有廉智,自持,而善著书、书奏,敏於文,口不能发明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书奏箴铭,生於《春秋》者也。” 王利器 集解:“《文心雕龙·书记》篇:‘书者,舒也,舒布其言,陈之简牘,取象於《夬》,贵在明决而已。’又《奏启》篇:‘奏者,进也,言敷於下,情进於上也。’” 唐 元稹 《刘君墓志铭》:“凡 乌 之战阵、谋取、案牘、书奏之事,皆咨之。” 宋 曾巩 《〈类要〉序》:“其在朝廷五十餘年,常以文学谋议为任,所为赋颂、铭碑、制詔、册命、书奏、议论之文传天下。”
词语解释:歌奏  拼音:gē zòu
歌咏奏乐。《汉书·律历志上》:“律吕唱和,以育生成化,歌奏用焉。”
词语解释:独奏  拼音:dú zòu
(1).单独演奏。 晋 庾阐 《孙登赞》:“玄谷萧寥,鸣琴独奏。” 明 王世贞 《曲藻》:“北力在弦,南力在板。北宜和歌,南宜独奏。” 清 刘献廷 《和顾小谢水莲子》之六:“ 必妙宫 中月正明,云和独奏 许飞琼 。”
(2).今为乐器演奏形式之一,如钢琴独奏、琵琶独奏等。有时也用其它乐器伴奏。 宋 孟君 《关于钢琴演奏的各项问题》:“不过小钢琴独奏或独唱,几乎都有伴奏。而钢琴独奏通常是一人。”
词语解释:迭奏  拼音:dié zòu
(1).交替或轮流奏乐。 三国 魏 吴质 《答东阿王书》:“秦筝发徽,二八迭奏。” 晋 葛洪 《抱朴子·崇教》:“ 濮上 北里 ,迭奏迭起,或号或呼,俾昼作夜。” 清 戴名世 《〈成周卜诗〉序》:“当此之时,惟有幽涧之鸣,孤松之韵,迭奏於荒凉清冷之地。”
(2).屡屡取得。《新华日报》1943.7.7:“使其六年来迭奏肤功的卫国战士,能更多的发挥出他们英勇战斗的力量。”
词语解释:钧天奏  拼音:jūn tiān zòu
指钧天广乐。 宋 范成大 《白玉楼步虚词》之五:“钧天奏,流韵满空明。” 明 汪廷讷 《驻马听·访陈荩卿于孙楚酒楼有赠》曲:“名湖如待酒人游,新声不减钧天奏。” 明 陈子龙 《嘉靖五子诗·徐子与》:“自聆钧天奏,旷然起遐瞩。”
词语解释:楚奏  拼音:chǔ zòu
《左传·成公九年》载, 楚 锺仪 被俘,囚于 晋 。 晋侯 命 仪 奏琴, 仪 操南音。 晋 大臣 范文子 说, 锺仪 “乐操土风,不忘旧也”。后因以“楚奏”谓奏 楚 地音乐,寓思乡怀旧之意。 汉 王粲 《登楼赋》:“ 钟仪 幽而 楚 奏兮, 庄舄 显而 越 吟。人情同於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 唐 骆宾王 《幽絷书情通简知己》诗:“自悯 秦 寃痛,谁怜 楚 奏哀!” 明 高启 《师山周君客濠上思归未得因画旧隐图求予赋诗》:“几年留客舍,千里念家山…… 楚 奏无穷意,相忘赖此间。”
词语解释:敷奏  拼音:fū zòu
陈奏,向君上报告。《书·舜典》:“敷奏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 孔 传:“敷,陈;奏,进也。”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式是敷奏,百揆时序。”《水浒后传》第二二回:“那六贼酿祸已深,得 陈东 敷奏,圣上俞允,勅批贵府,充军籍没,安置蛮烟。”
词语解释:音奏  拼音:yīn zòu
音律节奏。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乐府》:“ 杜夔 调律,音奏舒雅; 荀勖 改悬,声节哀急。”
词语解释:凯奏  拼音:kǎi zòu
胜利的乐曲。 南朝 梁 沉约 《贤首山》诗:“扫残孽,震戎逋。扬凯奏,展欢酺。咏《杕杜》,旋 京吴 。” 明 李东阳 《程襄毅公哀辞》:“歌凯奏而还朝兮,六旅为之增气。”
词语解释:齐奏  拼音:qí zòu
两个以上的演奏者同时演奏同一曲调。 许啸天 《唐宫二十朝演义》第七六回:“中间搭起一座高台,一时鼓乐齐奏。”
词语解释:上奏  拼音:shàng zòu
向君主进言,上书。 汉 刘向 《说苑·指武》:“ 建 已有成奏在其怀,遂上奏以闻。” 宋 司马光 《辞修起居注第五状》:“臣四曾上奏,乞更择人。”
词语解释:遗奏  拼音:yí zòu
犹遗表。《新唐书·令狐楚传》:“﹝ 郑儋 ﹞暴死,不及占后事,军大讙,将为乱。夜十数骑挺刃邀取 楚 ,使草遗奏,诸将圜视, 楚 色不变,秉笔輒就,以徧示士,皆感泣,一军乃安。” 宋 陈傅良 《挽尤延之尚书》诗:“遗奏定留封禪藳,凭谁吹送九重天。” 清 朱琦 《感事》诗:“哀哀老尚书,遗奏殊嘘唏。” 王皓沅 《清宫十三朝》第八一回:“﹝ 吴可读 ﹞便立意拚了死,殉义于 惠陵 附近 马神桥 ,写了一折遗奏。”
词语解释:飞奏  拼音:fēi zòu
飞快地表奏朝廷。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中:“ 太宗 征 高丽 , 高宗 留居 定州 ,请驛递表起居。飞奏事自此始。” 唐 元稹 《叙奏》:“天子久不在都,都下多不法,百司皆牢狱,有栽接吏械人逾岁而臺府不得而知之者,予因飞奏絶百司专禁錮。”
词语解释:闻奏  拼音:wén zòu
犹奏闻。《晋书·汝南王亮传》:“有不导礼法,小者正以义方,大者随事闻奏。”《旧唐书·文宗纪上》:“敕诸道节度观察使去任日,宜具交割状,仍限新使到任一月分析闻奏,以凭殿最。”《元典章·兵部三·使臣》:“似这般犯著底人每,体察出来呵,重底闻奏了,要罪过轻底,俺每就断呵!”
词语解释:论奏  拼音:lùn zòu
指官吏上奏,论述自己意见。《新唐书·刘仁轨传》:“ 河南道 安抚大使 任瓌 上疏有所论奏, 仁轨 见其稾,为窜定数言。” 宋 王安石 《论馆职札子》之二:“若陛下以臣前所论奏为合於义理,即乞悉置此九人者以为三馆。”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因以论奏之言,附载各书之下。”
词语解释:重奏  拼音:chóng zòu
器乐演奏形式之一。指每个声部均由一人演奏的多声部器乐曲及其演奏形式。按声部或人数分为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等,并因所用乐器种类不同,而有弦乐四重奏、管乐五重奏等区别。
词语解释:和奏  拼音:hé zòu
和谐地演奏。《诗·小雅·宾之初筵》:“籥舞笙鼓,乐既和奏。”《宋史·乐志九》:“祝辞亦陈,和奏斯徧。”
词语解释:鼓奏  拼音:gǔ zòu
犹弹奏。 郭沫若 《女神·浴海》:“太阳当顶了!无限的 太平洋 鼓奏着男性的音调!”
词语解释:晓奏  拼音:xiǎo zòu
(1).奏晓,天明。 南朝 陈 沉炯 《为周仪同复官表》:“狱囚悲其夜数,縲人切其晓奏。危光似烛,察命如丝。云谁之尤,自貽其咎。”
(2).指严更晓鼓。 唐 沉佺期 《和韦舍人早朝》:“ 长乐 宵鐘尽, 明光 晓奏催。” 唐 刘长卿 《送营田判官郑侍御赴上都》诗:“晓奏趋双闕,秋成报万箱。”
词语解释:递奏  拼音:dì zòu
交替奏乐。《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族居递奏,金鼓迭起。” 李善 注引 郭璞 曰:“递,迭也。” 三国 魏 卞兰 《许昌宫赋》:“兴七盘之递奏,观轻捷之翾翾。” 宋 晏殊 《中园赋》:“舞长袖兮相属,命欢謡兮递奏。”
词语解释:杂奏  拼音:zá zòu
谓俳优及歌舞交相融合。《旧唐书·音乐志二》:“《散乐》者,歷代有之,非部伍之声,俳优歌舞杂奏。” 任半塘 《唐戏弄》第二章四:“盖‘俳优’乃一种偏於科白之成分也,‘歌舞’乃另一种声容之成分也,‘杂奏’谓此两种成分互相融合,遂产生歌舞戏。”
词语解释:剡奏  拼音:yǎn zòu
古代大臣奏事,预先写在削好的木简上。后因称向皇帝进言、上书为剡奏。 扬雄 《法言·先知》“奏不剡” 晋 李轨 注:“不剡奏也。” 宋 王安石 《乞皇帝御正殿复常膳表》之二:“列陈剡奏,尚闕嗣音。” 宋 洪迈 《夷坚乙志·张文规》:“ 文规 雪冤狱,活十人,当得京秩。郡守 方希觉 以其老生无援,不为剡奏。”
词语解释:密奏  拼音:mì zòu
(1).秘密奏章。 南朝 梁 沉约 《〈梁武帝集〉序》:“怀君人之大德,有事君之小心,为下奉上,形於辞旨,虽密奏忠规,遗稾必削,而国謨藩政,存者犹多。”《宋史·李沆传》:“帝以 沆 无密奏,谓之曰:‘人皆有密启,卿独无,何也?’”
(2).谓秘密奏知。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三卷第四六章:“首先是 陈新甲 进宫来向他密奏,说 马绍愉 在 沉阳 同 满洲 议和的事已经成功,不久就可以将议定的条款密奏到京。”
词语解释:前奏  拼音:qián zòu
(1).以前所上的奏章。《后汉书·马援传》:“初, 援 在 陇西 上书,言宜如旧铸五銖钱。事下三府,三府奏以为未许可,事遂寝。及 援 还,从公府求得前奏,难十餘条,乃随牒解释,更具表言。”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金川之战》:“ 张公 泥於前奏,不敢据实入告,仍以期於冬尽殄灭丑类为言。”
(2).即前奏曲。 洪深 《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引言三》:“有些导演者竟不免为这种事实所误,往往径从序文、前奏、尾声(如果有的话)以及对话中去寻找剧作者的主张。” 莫伸 《人民的歌手》:“乐队奏起前奏,那股清新、刚劲、充满着胜利喜悦的旋律回荡在大厅上空。”
(3).比喻事物出现的先声。 秦牧 《中国红场的旗帜》:“五四运动又成为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前奏。” 郭小川 《秋日谈心》诗:“对战士来说,连沉沉的黑夜都是白天的前奏。”
词语解释:疏奏  拼音:shū zòu
(1).臣下向帝王上本进言。《后汉书·张奋传》:“臣蒙恩尤深,受职过任,夙夜忧惧,章奏不能敍心,愿对中常侍疏奏。” 李贤 注:“疏,犹条録也。”
(2).指奏章上达。《明史·浦鋐传》:“ 杨爵 以直諫繫詔狱, 鋐 驰疏申救……疏奏,帝大怒,趣緹骑逮之。”
词语解释:笺奏  拼音:jiān zòu
同“ 牋奏 ”。古代文书的一种,属章奏一类。 章太炎 《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 汉 世制詔三王,其册书犹真草兼具,岂况符契笺奏之书,日不暇给,则何取端书分隶?”
牋奏:书札、奏章。《后汉书·胡广传》:“诸生试章句,文吏试牋奏。” 李贤 注:“ 周成 《杂字》曰:‘牋,表也。’《汉杂事》曰:‘凡羣臣之书,通於天子者四品:一曰章,二曰奏,三曰表,四曰駮议。’”《旧五代史·梁书·孙隲》:“ 魏博 从事 公乘亿 以女妻之,因教以牋奏程式。”《宋史·曾巩传》:“﹝ 曾巩 ﹞寻掌 延安郡王 牋奏。”
词语解释:表奏  拼音:biǎo zòu
(1).上表奏事。《汉书·儿宽传》:“ 宽 表奏开六辅渠,定水令以广溉田收租税。” 南朝 齐 王俭 《褚渊碑文》:“固请移岁,表奏相望。”
(2).表文章奏。泛指臣下进呈帝王的文书。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 战国 以前,君臣同书, 秦 汉 立仪,始有表奏。”
词语解释:传奏  拼音:chuán zòu
转达奏闻。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中:“一巡检使臣敢以札子直达御前,固已可骇;在当时,通进司亦何敢传奏。”
词语解释:协奏  拼音:xié zòu
合奏。《宋史·乐志三》:“律吕协奏,是谓和声。”《宋史·乐志七》:“篪簧协奏,簠簋毕陈。”
词语解释:闲奏  拼音:xián zòu
交替演奏。《文选·班固〈东都赋〉》:“四夷閒奏,德广所及,《僸》《佅》《兜离》,罔不具集。” 李善 注:“ 孔安国 《尚书传》曰:‘閒,迭也。’” 汉 马融 《长笛赋》:“杂弄閒奏,易听骇耳,有所摇演。” 宋 沉瀛 《念奴娇》词:“征鸿嘹亮,助予閒奏音节。”
词语解释:封奏  拼音:fēng zòu
指古时臣下封牍上奏帝王。《晋书·职官志》:“ 魏 尚书郎……毎一郎缺,白试诸孝廉能结文案者五人,谨封奏其姓名以补之。” 唐 白居易 《郑覃可给事中制》:“勑给事中之职,凡制勑有不便於时者,得封奏之;刑狱有未合於理者,得駮正之。”参见“ 封事 ”。
词语解释:封事  拼音:fēng shì
(1).密封的奏章。古时臣下上书奏事,防有泄漏,用皂囊封缄,故称。《汉书·宣帝纪》:“上始亲政事,又思报大将军功德,乃復使 乐平侯 山 领尚书事,而令羣臣得奏封事,以知下情。”《后汉书·明帝纪》:“於是在位者皆上封事,各言得失。” 李贤 注:“ 宣帝 始令羣臣得奏封事,以知下情。封有正有副,领尚书者先发副封,所言不善,屏而不奏。后 魏相 奏去副封,以防拥蔽。”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奏启》:“自 汉 置八仪,密奏阴阳,皂囊封板,故曰封事。”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四凶》:“ 磻叟 莅事未终考秩,抛官诣闕上封事,通义 刘公 引为羽翼,非时召对数刻, 磻叟 所陈,凡数十节,备究时病。” 清 朱彝尊 《兴化李先生清寿》诗:“曾闻过江上封事,神人观听交欢忻。”
(2).封禅。《史记·封禅书》:“诸儒生既絀,不得与用于封事之礼,闻 始皇 遇风雨,则讥之。”
词语解释:试奏  拼音:shì zòu
正式演奏之前,先试着演奏,以视其效果如何。 洪深 《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下:“关于其他,尚可取来试奏试听。”
词语解释:通奏  拼音:tōng zòu
通报,奏告。 唐 韩愈 《重授李晟通事舍人制》:“相导通奏之节,宣扬拜起之仪。”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十:“及 景德 入寇, 继忠 从行,乃使通奏,先导欲和之意。”
词语解释:具奏  拼音:jù zòu
备文上奏。《清会典·吏部八·考功清吏司》:“京察之制,三品京堂由部开列事实具奏。”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 康熙 三十九年七月,内阁奉上諭:‘各省学道原不差遣翰林官员,嗣后各省学道宜将翰林官员一并差遣,尔等与翰林院会议具奏。’”
词语解释:仙奏  拼音:xiān zòu
指仙乐。 唐 王勃 《乾元殿颂序》:“ 瑶山 广乐,备逸调於宫悬; 洞庭 仙奏,纳遗歌於帝府。”
词语解释:边奏  拼音:biān zòu
犹边报。 宋 韩琦 《赐夏国主诏》:“边奏屡闻,人情共愤。” 宋 欧阳修 《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铭》:“会边奏有警,公即请行。” 元 杨奂 《录汴梁宫人语》诗:“边奏行臺急, 东华 夜启封。”
词语解释:文奏  拼音:wén zòu
官府文书。《文选·谢朓〈京路夜发〉诗》:“文奏方盈前,怀人去心赏。” 张铣 注:“文奏,谓官簿书。”亦指奏疏。 三国 魏 曹植 《圣皇篇》:“侍臣省文奏,陛下体仁慈。”《隋书·高祖纪下》:“天灾地孽,物怪人妖,衣冠钳口,道路以目,倾心翘足,誓告於我,日月以冀,文奏相寻。”
词语解释:间奏  拼音:jiàn zòu
歌剧各段间的器乐间奏
词语解释:正奏  拼音:zhèng zòu
古代科举考试中选而正式奏请朝廷批准。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三:“状元之目始自辟召,而本朝科举,取士之法合以省试正奏第一名当之。”《宋史·选举志二》:“是岁,始定依 汴京 旧制,正奏及特恩分两日唱名。”《续资治通鉴·宋哲宗元祐三年》:“经明行修进士及该特奏而预正奏者,定著於令,遂升一甲。”
词语解释:须奏  拼音:xū zòu
等候向皇帝奏事。《北齐书·文苑传·荀士逊》:“曾有事须奏,值 世祖 在后庭,因左右传通者不得 士逊 姓名,乃云丑舍人。”
词语解释:覆奏
再度向上级禀奏
词语解释:拟奏  拼音:nǐ zòu
起草奏章;准备奏呈。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擢 公孙 之对策,叹 儿宽 之拟奏。” 元 马祖常 《无题》诗之四:“ 扬雄 拟奏《河东赋》,但乞君王酒一巵。”
词语解释:读奏  拼音:dú zòu
在帝王前宣读奏本、奏折。《汉书·霍光传》:“ 光 与羣臣连名奏王,尚书令读奏。” 阿英 《明朝的笑话》二十:“而其读奏之际,必多吃误。”
词语解释:弹奏  拼音:tán zòu
(1).犹弹劾奏闻。《晋书·刘隗传》:“ 隗 之弹奏,不畏彊御,皆此类也。”《旧唐书·职官志三》:“凡事非大夫、中丞所劾,而合弹奏者,则具事为状,大夫、中丞押奏。” 清 姚鼐 《四川川北道按察副使鹿公墓志铭》:“遂遭弹奏,吏籍其家。”
(2).弹琴演奏。 茅盾 《烟云集·搬的喜剧》:“隔壁那一家又在弹奏风琴了。” 冰心 《晚晴集·记一件最难忘的事情》:“北风在无数的花圈上,给我们弹奏着悲壮的军乐。” 华山 《大戈壁之野》:“渔夫用海涛歌唱,找矿的人用石头弹奏未来。”
词语解释:腾奏  拼音:téng zòu
上奏。《南史·梁纪上·武帝》:“各依名腾奏,罔或遗隐。”《新唐书·裴度传》:“ 度 固不然,腾奏申解,全宥者甚众。”
词语解释:特奏  拼音:tè zòu
直接给皇帝上奏疏。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四》:“ 开元 末,宰相以御史权重,遂制弹奏者先諮中丞大夫,皆通许,又于中书门下通状先白,然后得奏。自是御史不得特奏,威权大减。”
词语解释:版奏  拼音:bǎn zòu
(1).即简牍。《三国志·魏志·张既传》“年十六,为郡小吏”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张既 ﹞自惟门寒,念无以自达,乃常蓄好刀笔及版奏,伺诸大吏乏者輒给与,以是见识焉。”
(2).持版启奏。《新唐书·礼乐志一》:“致斋之日……昼漏上水一刻,侍中版奏‘请中严’。诸卫之属各督其队入陈於殿庭。” 宋 王禹偁 《南郊大礼》诗之四:“綵城残月带微霜,版奏中严夜未央。”
词语解释:启奏
向帝王进言、上书。《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 须达 陈情而启奏:‘臣仕玉阶年月久,顷(倾)肝露胆每兢兢,不曾分寸行虚谬。’”《新唐书·崔群传》:“ 羣 凡启奏,平恕如此。”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四:“上曰:‘何不启奏?’对曰:‘七品官在籍身故,无启奏例。’”
词语解释:奔奏  拼音:bēn zòu
奔走传喻。《诗·大雅·緜》:“予曰有奔奏。” 毛 传:“喻德宣誉曰奔奏。”一说,使人趋附。 郑玄 笺:“奔奏,使人归趋之。” 陆德明 释文:“奏,如字。本亦作走。” 孔颖达 疏:“奔走者,此臣能晓喻天下之人以王德,宣扬王之声誉使人知,令天下皆奔走而归趍之,故曰奔走也。”参阅 马瑞辰 通释。
词语解释:鸾奏  拼音:luán zòu
比喻笙箫之音。 闽 翁承赞 《天祐元年以右拾遗使册闽王而作》诗:“鸞奏八音谐律吕,凤衔五色显丝纶。”
词语解释:申奏  拼音:shēn zòu
向帝王陈述或申请。《宋书·孝武帝纪》:“自今百辟庶尹,下民贱隶,有怀诚抱志,拥鬱衡閭,失理负谤,未闻朝听者,皆听躬自申奏,小大以闻。”《说岳全传》第十三回:“倘若奸臣败露,老夫必当申奏朝廷,力保贤契们重用。” 清 黄钧宰 《金壶浪墨·果勇夫人》:“主将或可申奏朝廷,予以生路。”
词语解释:繁奏  拼音:fán zòu
见“ 繁凑 ”。
词语解释:繁凑  拼音:fán còu
亦作“ 繁凑 ”。亦作“ 繁奏 ”。 谓众多事物汇聚在一处。 汉 王充 《论衡·佚文》:“天晏暘者,星辰晓烂;人性奇者,掌文藻炳。 汉 今为盛,故文繁凑也。” 晋 成公绥 《啸赋》:“众声繁奏,若笳若簫。”《宋书·徐广传》:“战功殷积,报敍难尽,万机繁凑,固应难速。” 郭沫若 《残春及其他·残春四》:“ 赤间关 海峡与昼间繁凑的景象迥然改观,几只无烟的船舶,如像梦中的鸥鹜一般浮在水上。”
词语解释:白奏  拼音:bái zòu
(1).启奏;上奏章弹劾。《汉书·江充传》:“后 充 后上 甘泉 ,逢太子家使乘车马行驰道中, 充 以属吏。太子闻之,使人谢 充 …… 充 不听,遂白奏。上曰:‘人臣当如是矣!’”
(2).上告的状子。 唐 白居易 《得丁上言豪富人畜奴婢过制请据品秩为限约或责其越职论事不伏判》:“ 丁 志在作程,恶夫过制;爰陈诚於白奏,俾知禁於素封。将使豪富之徒,资虽积於鉅万;僮僕之限,数无踰於指千。”
词语解释:录奏  拼音:lù zòu
记录并上奏。《北齐书·孝昭帝纪》:“ 天保 以来未蒙追赠者,亦皆録奏。”
词语解释:羽奏  拼音:yǔ zòu
指紧急奏章。 宋 苏舜钦 《代人上申公祝寿》诗:“羽奏飞 关 路,兜烽照浊 涇 。”参见“ 羽书 ”、“ 羽檄 ”。
词语解释:手奏  拼音:shǒu zòu
亲手写的奏章。 清 周亮工 《〈王王屋文集〉序》:“人益信 王屋 崛抗致戾,然余观 王屋 手奏,气直辞婉。”
词语解释:条奏  拼音:tiáo zòu
逐条上奏。《汉书·元帝纪》:“有可蠲除减省以便万姓者,条奏,毋有所讳。”《后汉书·侯霸传》:“ 霸 明习故事,收録遗文,条奏前世善政法度有益于时者,皆施行之。”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载垣端华肃顺各款》:“御史 董元醇 条奏事件,特召见 载垣 等面諭照行。”《清史稿·高宗纪一》:“准本年新进士条奏地方利弊。”
词语解释:参奏  拼音:cān zòu
向朝廷揭发检举失职官吏的罪状。《镜花缘》第六回:“若不如此,不但 嫦娥 不肯干休,兼恐稽查各神参奏。”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一:“总督 方公 大惊,以为颠,据实参奏。”
词语解释:骈奏  拼音:pián zòu
并排前进。 汉 张衡 《舞赋》:“同服駢奏,合体齐声。进退无差,若影追形。”
词语解释:附奏  拼音:fù zòu
(1).附带上奏。《后汉书·郎顗传》:“谨復条便宜四事,附奏於左。”
(2).指奏禀。 宋 梅尧臣 《碧云騢》:“﹝ 马遵 曰:﹞‘请中官奏,臣不敢退。’中官曰:‘只知传宣,不管附奏。’”
词语解释:平奏  拼音:píng zòu
谓辨析明白而后上奏。《汉书·宣帝纪》:“詔诸儒讲《五经》同异,太子太傅 萧望之 等平奏其议,上亲称制临决焉。”《南史·徐勉传》:“虽写以尺简,而终闕平奏。”《资治通鉴·汉章帝章和元年》:“帝以众论难一,故但纳之,不復令有司平奏。” 胡三省 注:“平奏者,平其可行与否而奏之。”
词语解释:宫奏  拼音:gōng zòu
指乐曲。《宋史·乐志七》:“肃肃礼度,鋗鋗宫奏。”
词语解释:疑奏  拼音:yí zòu
(1).呈报疑难案件的奏章。《汉书·儿宽传》:“还至府,上畜簿,会廷尉时有疑奏,已再见却矣,掾史莫知所为。”
(2).谓把未经判决的疑难案子上奏请示。《魏书·刑罚志》:“於是事无大小,皆令据律正名,不得疑奏。”
词语解释:吹奏  拼音:chuī zòu
(1).吹笙箫等管乐器。 丁玲 《母亲》二:“又不知在哪家院子里,正有着一曲《四季相思》从笛孔中吹奏了出来。”
(2).泛指演奏音乐。 叶圣陶 《倪焕之》十:“乐器上都饰着灯采,以致他们吹奏起来都显出矜持的神态。”
词语解释:蒙奏  拼音:méng zòu
盲乐师的演奏。语本《诗·大雅·灵台》:“矇瞍奏公。” 南朝 齐 谢朓 《三日侍宴曲水代人应诏》诗:“九畴式序,三辟再清。虞箴罔闕,矇奏传声。”
词语解释:劾奏  拼音:hé zòu
向皇帝检举官吏的过失或罪行。《汉书·韦玄成传》:“徵至 长安 ,既葬,当袭爵,以狂不应……而丞相御史遂以 玄成 实不病,劾奏之。”《南史·袁昂传》:“时尚书令 王晏 弟 詡 为 广州 ,多纳賕货, 昂 依事劾奏,不惮权家。” 明 无名氏 《鸣凤记·幼海议本》:“昨已约兵部 张鹤楼 、工科 吴惺斋 联名劾奏,谅他必来议本。”
词语解释:议奏  拼音:yì zòu
谓讨论后将处理意见向皇帝奏闻。《汉书·宣帝纪》:“﹝ 孝武皇帝 ﹞功德茂盛,不能尽宣,而庙乐未称,其议奏。”《魏书·元孝友传》:“詔付有司议奏不同。” 清 朱珪 《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协办大学士礼部尚书谥文达纪公墓志铭》:“经大学士 保寧 等议奏:如兇手在两人以上,显係孱弱难支,与强姦被杀者一体予旌。”
词语解释:青奏  拼音:qīng zòu
即青词。 宋 朱敦儒 《水调歌头·对月有感》词:“浪语修成七宝,漫説《霓裳》九奏,阿姊最嬋娟,愤激书青奏,伏愿听臣言。”参见“ 青词 ”。
词语解释:青词  拼音:qīng cí
亦作“ 青辞 ”。
(1).道士上奏天庭或征召神将的符箓。用朱笔书写在青藤纸上,故称。又称绿素。 唐 李肇 《翰林志》:“凡 太清宫 道观荐告词文用青藤纸,朱字,谓之青词。” 前蜀 杜光庭 《皇太子为皇帝修金箓斋词》:“青词奏御,俾金慧以韜光;丹表通真,致珠囊之叶度。”
(2).为一种文体。 元 王恽 《玉堂嘉话》卷四:“青词主意,不过谢罪、禳灾,保佑平安而已。”《明史·顾鼎臣传》:“词臣以青词结主知,由 鼎臣 倡也。” 清 元璟 《题屈翁山诗集》诗:“欲与 重华 语,青辞何处陈。”
词语解释:露奏  拼音:lù zòu
奏章。奏章不加封,故称。 宋 苏舜钦 《杜公谢官表》:“两贡露奏,乞回命书。”
共145,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