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奄有 拼音:yǎn yǒu
全部占有。多用于疆土。《诗·商颂·玄鸟》:“方命厥后,奄有九有。”《古今小说·临安里钱婆留发迹》:“天下英雄皆有割据一方之意。若吞併 董昌 ,奄有 杭 越 ,此霸王之业也。” 郭沫若 《历史人物·屈原研究》:“ 楚国 则地大物博,奄有 长江 流域、 淮水 流域的一大片膏腴土地。”词语解释:奄忽 拼音:yǎn hū
(1).疾速,倏忽。《韩诗外传》卷十一:“奄忽龙变,仁义沉浮。”《旧唐书·刘仁轨传》:“奄忽长逝,衔恨九泉。” 明 归有光 《寒花葬志》:“回思是时,奄忽便已十年。”
(2).指死亡。《后汉书·赵岐传》:“卧蓐七年,自虑奄忽,乃为遗令勑兄子。”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终制》:“今年老疾侵,儻然奄忽,岂求备礼乎?” 宋 苏轼 《与鲁直书》之二:“独元老奄忽,为之流涕。”词语解释:奄奄 拼音:yǎn yǎn
(1).气息微弱貌。 晋 李密 《陈情事表》:“气息奄奄,人命危浅。” 宋 王安石 《秋热》诗:“老衰奄奄气易夺,抚卷岂復能低回。”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颅骨破裂,仅奄奄存一息。”
(2).衰弱不振。 明 冯梦龙 《智囊补·兵智·荀罃》:“ 宋 儒乃以 城濮 志战,咎 晋文 非王者之师。噫!有此议论,所以养成 南宋 为不战之天下,而竟奄奄以亡。” 鲁迅 《书信集·致姚克》:“《文学》第二期先呈稿十篇,被抽去其半,则结果之必将奄奄无生气可知。”词语解释:奄宅 拼音:yǎn zhái
抚定。谓统治。 晋 陆机 《答贾谧》诗:“赫矣隆 晋 ,奄宅率土。” 唐 元稹 《册文武孝德皇帝赦文》:“昔我 高祖 太宗 化 隋 为 唐 ,奄宅区夏,包举四海。” 宋 王禹偁 《〈杜伏威传〉赞并序》:“ 唐公 义旗,奄宅京邑。”《清史稿·世祖纪论》:“ 顺治 之初, 睿王 摄政。入关定鼎,奄宅区夏。”词语解释:奄然 拼音:yǎn rán
(1).一致貌。《韩诗外传》卷五:“张法而度之,奄然若合符节。”《荀子·儒效》作“晻然”。 王先谦 集解引 王引之 曰:“晻然,同貌也。”
(2).忽然。《后汉书·侯霸传》:“未及爵命,奄然而终。”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二:“徘徊良久,奄然不见。” 唐 于鹄 《悼孩子》诗:“生来岁未周,奄然却归无。”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二部分五:“打算下次再来问,老无机会,也老不好意思,而 韩二奶奶 也不待说清楚就奄然而逝。”
(3).犹奄忽。指死亡。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终制》:“先有风气之疾,常疑奄然。聊书素怀,以为汝戒。” 唐 刘禹锡 《为裴相公让官第一表》:“自量气力,忽恐奄然。”
(4).不明貌。奄,通“ 暗 ”。《晏子春秋·问上八》:“ 鲁 之君臣,犹好为义,下之妥妥也,奄然寡闻。” 吴则虞 集释引 孙星衍 音义:“奄然,闇然。”
(1).气息微弱貌。《旧唐书·秦彦传》:“死者十六七,纵存者鬼形鸟面,气息奄然。”
(2).引申为委靡不振貌。 清 龚自珍 《明良论三》:“其始也,犹稍稍感慨激昂,思自表见;一限以资格,此士大夫所以尽奄然而无有生气者也。”
(3).悲伤貌。 唐 元稹 《长嘴乌》诗:“左右虽无语,奄然皆泪垂。”词语解释:奄留 拼音:yǎn liú
淹留。停留,久留。《汉书·礼乐志》:“神奄留,临须摇。” 颜师古 注:“奄读曰淹。”词语解释:奄息 拼音:yǎn xī
休息。《方言》第十:“戏泄,歇也。 楚 谓之戏泄,奄息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奄息 总极 氾滥水嬉兮,使 灵媧 鼓瑟而舞 冯夷 。” 唐 张籍 《怀别》诗:“远程未奄息,别念在朝昏。”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磁州地震记》:“ 磁 之人,或甫晚餐,或已奄息。”词语解释:奄霭 拼音:yǎn ǎi
亦作“ 奄蔼 ”。 暗貌。 汉 王粲 《莺赋》:“日奄蔼以西迈,忽逍遥而既冥。” 三国 魏 阮籍 《清思赋》:“载云舆之奄靄兮,乘 夏后 之两龙。”词语解释:奄冉 拼音:yǎn rǎn
(1).犹荏苒。形容时光渐渐过去。 晋 葛洪 《抱朴子·任命》:“年期奄冉而不久,托世飘迅而不再。”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十:“君不见蕣华不终朝,须臾奄冉零落销。”
(2).犹冉冉。慢慢地。 宋 无名氏 《异闻总录》卷二:“其妻 阎氏 白昼见旗帜奄冉行空中。” 宋 洪迈 《夷坚丙志·蜀州红梅仙》:“俄跃升高木上奄冉而灭。”
(3).因循苟且。《晋书·慕容暐载记》:“奄冉偷荣,愆责弥厚。”词语解释:奄寺 拼音:yǎn sì
指宦官。古称阉人、寺人,后称宦官、太监。《明史·陆昆传》:“陛下嗣位以来,天下顒然望治。乃未几,宠倖奄寺,颠覆典刑。” 清 叶廷琯 《吹网录·立忠王璵为太子》:“似 肃宗 之得为太子,全赖奄寺一言而成。” 章炳麟 《訄书·通法》:“奄寺 周 而有之,至 汉 转盛, 江 左 晋 宋 ,几絶而不能瀸尽也。”词语解释:奄谢 拼音:yǎn xiè
谓去世。 唐 刘禹锡 《代慰义阳公主薨表》:“岂意遘兹短历,奄谢昌辰。” 宋 秦观 《宁浦书事》诗之四:“ 洛邑 太师奄谢, 龙川 僕射云亡。”词语解释:奄化 拼音:yǎn huà
逝世。 柳亚子 《〈燕子龛遗诗〉序》:“ 曼殊 奄化之岁, 青浦 王德钟 辑其遗诗,得如干首,将梓以行世,属余为之序。”词语解释:奄至
急速来到词语解释:奄逝 拼音:yǎn shì
谓去世。《明史·卢象昇传》:“臣非军旅才。愚心任事,谊不避难。但自臣父奄逝,长途惨伤,溃乱五官,非復昔时。”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连城》:“越日,益惫,殆将奄逝。”词语解释:奄尹 拼音:yǎn yǐn
官名。即 周 代的内宰。后指主管宫廷事务的宦官头目。亦泛指宦官。《礼记·月令》:“是月(指仲冬之月)也,命奄尹,申宫令,审门閭,谨房屋,必重闭。” 郑玄 注:“奄尹,主领奄竖之官也,於 周 则为内宰,掌治王之内政。” 唐 卢照邻 《咏史》之二:“玉帛委奄尹,斧鑕婴縉绅。” 章炳麟 《国故论衡·原道中》:“己无半技,则奄尹之伦也。”词语解释:奄昏 拼音:yǎn hūn
犹言阴间。奄,通“ 暗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四·雁门太守行》:“天年不遂,早就奄昏。”词语解释:奄奠 拼音:yǎn diàn
抚定。《明史·太祖纪赞》:“ 太祖 以聪明神武之资……崛起布衣,奄奠海宇, 西汉 以后所未有也。”词语解释:奄混 拼音:yǎn hùn
奄有混一。谓统一。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皇舅墓》:“自国家奄混区夏,即有謡云:‘皇舅墓门闭,运粮向北去。’”词语解释:奄的 拼音:yǎn de
忽然。 元 张鸣善 《普天乐·遇美》曲:“立东风一朵乌云,奄的转身,吸的便哂。” 元 刘庭信 《一枝花·秋景怨别》曲:“支吾过白日离愁去,奄的早碧天暮。”词语解释:奄治 拼音:yǎn zhì
抚治。谓奄有其地而治之。《韩诗外传》卷五:“﹝圣人﹞奄治天下,不遗其小。”词语解释:奄莫 拼音:yǎn mò
昏暮。奄,通“ 暗 ”。莫,“ 暮 ”的古字。 汉 刘向 《列女传·班婕妤》:“白日忽以移光兮,遂奄莫而昧幽。”《汉书·外戚传下·孝成班倢伃》作“晻莫”。 颜师古 注:“晻与暗同。莫读曰暮。”词语解释:奄沦 拼音:yǎn lún
谓去世。 宋 苏舜钦 《江宁府溧阳令苏府君墓志铭》:“臣先父早以才业,擢列近辅,未及强仕,奄沦盛朝。”词语解释:奄竖 拼音:yǎn shù
(1).宦官的鄙称。《新唐书·韩全义传》:“时军无帅统,惟以奄竖监之,遂败于 小溵 。”
(2).指小宦官。《明史·外国传四·琉球》:“明年, 中山 亦遣寨官子六人入国学,并献奄竖数人。”词语解释:奄荒 拼音:yǎn huāng
谓久远之事。奄,同“ 淹 ”。《旧唐书·长孙无忌传》:“今曲为臣等,復此奄荒,欲其优隆,锡之茅社,施于子孙,永貽长世。”词语解释:奄官 拼音:yǎn guān
宦官。《后汉书·五行志四》:“儒説奄官无阳施,犹妇人也。”《周书·宣帝纪》:“禪位之后……或旬日不出,公卿近臣请事者,皆附奄官奏之。”《新唐书·于志宁传》:“奄官者,体非全气,专柔便佞,託亲近为威权,假出纳为祸福。”词语解释:奄欻 拼音:yǎn chuā
往来不定貌。《文选·左思〈吴都赋〉》:“芒芒黖黖,慌罔奄欻。” 李善 注:“奄欻,去来不定之意。”词语解释:奄弃 拼音:yǎn qì
忽然舍弃。犹永别,谓死亡。 唐 韩愈 《宪宗崩慰诸道疏》:“上天降祸,大行皇帝,奄弃万国。”《元史·文宗纪二》:“朕以先皇帝奄弃方新,摧怛何忍。” 明 文徵明 《先叔父中宪大夫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文公行状》:“盛年奄弃明时,有可惜者。”词语解释:奄抑 拼音:yǎn yì
掩蔽抑没。奄,通“ 掩 ”。 宋 陈亮 《酌古论三·邓艾》:“然史氏不能少发之,而二子之志奄抑不伸。”词语解释:奄蔼 拼音:yǎn ǎi
见“ 奄靄 ”。
词语解释:奄霭 拼音:yǎn ǎi
亦作“ 奄蔼 ”。 暗貌。 汉 王粲 《莺赋》:“日奄蔼以西迈,忽逍遥而既冥。” 三国 魏 阮籍 《清思赋》:“载云舆之奄靄兮,乘 夏后 之两龙。”词语解释:奄迟 拼音:yǎn chí
谓静以待变。《淮南子·兵略训》:“敌迫而不动,名之曰奄迟。”词语解释:奄被 拼音:yǎn bèi
谓普遍流行。 康有为 《请禁妇女裹足折》:“臣尝考裹足恶俗,未知所自。《史记》‘利屣’,不过尖头; 唐 人诗歌,尚未咏及; 宋 世奄被,遂至方今。”词语解释:奄隔 拼音:yǎn gé
谓去世。 宋 苏轼 《与程正辅提刑书》之二十:“老嫂奄隔,更此徂岁,想加悽断,然终无益。”词语解释:奄蔡 拼音:yǎn cài
古族名。一作 阖苏 。 东汉 时称 阿兰聊 , 三国 时称 阿兰 。约分布于今 咸海 至 里海 一带。从事游牧。 东汉 时属 康居 ;部分西迁至今 伏尔加河 和 顿河 下游之间。公元四世纪后半叶,因遭 匈奴 攻击,又有一部分继续西迁。《史记·大宛列传》:“ 奄蔡 在 康居 西北可二千里,行国,与 康居 大同俗。控弦者十餘万。临大泽,无崖,盖乃 北海 云。” 张守节 正义引《魏略》:“﹝ 奄蔡 ﹞西与 大秦 通,东南与 康居 接。其国多貂,畜牧水草,故时羈属 康居 也。”词语解释:奄党 拼音:yǎn dǎng
以宦官为主结成的帮派。奄,也写作“阉”。《明史》有《阉党传》。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奄党纤儿想纳交,缠头故遣狡童招。”词语解释:奄奄一息 拼音:yǎn yǎn yī xī
(1).形容呼吸微弱,生命垂危。 明 袁宏道 《方子公自真州入燕客死清源诗以哭之》:“奄奄一息身,奔驰二千里。”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时事·代父赎罪》:“寒热交攻,奄奄一息,几至庾毙羈所。”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二章:“他被打得奄奄一息,已经不成人形了。”
(2).喻衰微不振,临近灭亡。 鲁迅 《集外集拾遗·诗歌之敌》:“但戏曲尚未萌芽,诗歌却已奄奄一息了。”词语解释:奄乖 拼音:yǎn guāi
谓忽然分离。《北史·高允传》:“此昕犹昨,存亡奄乖,静言思之,衷心九摧。”词语解释:奄口 拼音:yǎn kǒu
掩口,闭口不说。奄,通“ 掩 ”。《史记·封禅书》:“然臣恐效 文成 ,则方士皆奄口,恶敢言方哉!”词语解释:奄人 拼音:yān rén
古代称被阉割的男人;特指宦官。《新唐书·赵憬传》:“时 杜黄裳 遭奄人谗詆。”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奄人暴横,多潜杀不辜。”词语解释:奄一 拼音:yǎn yī
犹统一。《北齐书·文宣帝纪》:“昔我宗祖应运,奄一区宇,歷圣重光,暨於九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