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蛤蟆夯 拼音:há má hāng
用电动机作动力的夯,工作时铁砣转动,把夯带动跳起,随即向前移动,砸实地基。工作方式像蛙跳。词语解释:蠢夯 拼音:chǔn hāng
见“ 蠢笨 ”。
词语解释:蠢笨 拼音:chǔn bèn
亦作“ 蠢坌 ”。亦作“ 蠢夯 ”。
(1).愚蠢;笨拙。 元 杨文奎 《儿女团圆》第二折:“则他生的短矮也那蠢坌身材。”《醒世姻缘传》第六回:“痴人爱野鸡,野鸡毛羽好,得隙想飞腾,稻粱饲不饱。家鸡蠢夯材,守人相到老。终夜不贪眠,五更能报晓。”《儒林外史》第四六回:“小儿蠢夯,自幼失学。”《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二回:“据内人説,他自从出嫁之后,不像那般蠢笨了,聪明了许多。” 吴组缃 《山洪》五:“在这些蠢笨的‘山巴老’里面,只有 三官 还见过些世面,懂得些一般村上人不懂的事。”
(2).笨重;粗重不灵便。 杨朔 《征尘》:“原始的蠢笨的牛车聚集在站外。”词语解释:鲁夯 拼音:lǔ hāng
见“ 鲁笨 ”。
词语解释:鲁笨 拼音:lǔ bèn
亦作“ 鲁夯 ”。 粗鲁笨拙。《西游记》第八九回:“那 八戒 一生是个鲁夯的人,他见了钉鈀,那里与他叙甚么情节,跑上去,拿下来,轮在手中,现了本相,丢了解数,望妖精劈脸就筑。”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七章:“庄稼人尽管有前进和落后、聪明和鲁笨、诚实和奸猾之分,但愿意多打粮食、愿意增加收入,是他们的共同点。”词语解释:迟夯 拼音:chí hāng
犹迟笨。《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二:“溜撒的,拾了大块子,又来拈撮;迟夯的,将拾到手,又被眼快的先取了去。”词语解释:打夯 拼音:dǎ hāng
用夯把地基砸实。打夯时须齐声高唱打夯号子以协调众人的动作。《儿女英雄传》第四回:“那女子更不答言……就势儿用右手轻轻一撂,把那块石头就撂倒。看的众人齐打夯儿的喝彩。” 谢觉哉 《洛阳一瞥》:“工地红旗招展;男女老少,挖土的、抬土的、打夯的,欢呼劳动。”词语解释:滞夯 拼音:zhì hāng
谓步伐迟钝,不灵活。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邮政·拨马》:“故步必圆稳而不蹶失,走必轻捷而不滞夯,则身安而意爽矣。”词语解释:愚夯 拼音:yú hāng
见“ 愚笨 ”。
词语解释:愚笨 拼音:yú bèn
亦作“ 愚夯 ”。 愚蠢笨拙;迟钝不机灵。《红楼梦》第五九回:“那婆子本是愚夯之辈,兼之年迈昏眊,惟利是命,一概情面不管。” 洪深 《劫后桃花》二六:“我也不见得真是怎么样的愚笨呆蠢,人家对我的好意,我会全不明白。我也是一个有感情的人!”词语解释:心拙口夯 拼音:xīn zhuō kǒu bèn
谓心思笨拙,不善言谈。夯,同“ 笨 ”。《红楼梦》第三十回:“谁都像我心拙口夯的,由着人説呢!”词语解释:木夯 拼音:mù hāng
众人齐举以筑实地基的木制工具。 曹禺 《日出》第二幕:“现在他们正呼着‘小海号’,一个高亢的声音领头,二三十个嗓音接应着,唱声停顿的空间,夹杂着两三排木夯‘嗨唉,嗨唉’砸地的工作声。”词语解释:粗夯 拼音:cū hāng
粗笨。《西游记》第七二回:“呆子( 八戒 )一味粗夯,显手段……举着鈀,不分好歹,赶上前乱筑。”《儒林外史》第一回:“﹝财主﹞遣几个粗夯小厮,动不动大呼小叫,闹的 王冕 不得安稳。”《红楼梦》第一一五回:“那里像我们这些粗夯人,只知道讽经念佛,给人家懺悔,也为着自己修个善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