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少壮 拼音:shào zhuàng
(1).年轻力壮。 汉武帝 《秋风辞》:“簫鼓鸣兮发櫂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五·长歌行一》:“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唐 杜甫 《垂老别》诗:“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 谢觉哉 《长征中的艰苦与快乐》:“行军时候,少壮的同志总是先到达预定的宿营地。”
(2).年轻力壮的人。 唐 陆龟蒙 《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一百韵》:“霜戈驱少壮,败屋弃羸耋。”《辽史·文学传上·萧韩家奴》:“或逋役不归,在军物故,则復补以少壮。” 清 刘大櫆 《义士吴君传》:“城且破,君为倡,率少壮力为防御。” 瞿秋白 《赤都心史》十一:“后来国内战争剧烈,农民少壮都受征调。”词语解释:悲壮 拼音:bēi zhuàng
悲哀雄壮。《后汉书·文苑传下·祢衡》:“声节悲壮,听者莫不慷慨。” 唐 杜甫 《阁夜》诗:“五更鼓角声悲壮, 三峡 星河影动摇。” 宋 刘克庄 《贺新郎·再用前韵》词:“欲托朱絃写悲壮,这琴心脉脉谁堪许?君按拍,我调柱。”《老残游记》第十回:“听那角声,吹得呜咽顿挫,其声悲壮。” 峻青 《秋色赋·女英雄孙玉敏》:“两万多人在举行着一个悲壮的追悼大会,追悼在 海阳 前线壮烈牺牲的六十三位烈士。”词语解释:丁壮 拼音:dīng zhuàng
(1).强壮,健壮。《管子·轻重戊》:“众鸟居其上,丁壮者胡丸操弹居其下,终目不归。”《淮南子·人间训》:“当此之时,易子而食,析骸而炊,丁壮者死,老病童儿,皆上城,牢守而不下。”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时事·丹经错认》:“ 王不常 行 彭祖 之术,得寿三百岁,气力丁壮如五十时。”
(2).少壮的人。《史记·循吏列传》:“﹝ 子产 ﹞治 郑 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曰:‘ 子产 去我死乎!民将安归?’” 唐 元结 《奏免科率等状》:“丁壮在军中,老弱餽粮餉,三年已来,人实疲苦。”《前汉书平话》卷上:“﹝ 陈平 ﹞又令在城百姓丁壮,尽要上城守护,无得失误。” 夏燮 《中西纪事·粤民义师》:“﹝ 三元里 ﹞绅民喋血,丁壮荷戈,誓与 英 人为不共之仇。”
(3).指人口;家口。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张诚》:“别驾问:‘贵族在 豫 ,几何丁壮?’ 訥 曰:‘无有。父少 齐 人,流寓於 豫 。’”词语解释:清壮 拼音:qīng zhuàng
清新豪健。 晋 陆机 《文赋》:“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 宋 叶适 《姜安礼墓志铭》:“君诗清壮抑扬,而不刻削以反今人之律。” 金 松岑 《文学上心美术观》:“短簫鐃歌,表其清壮;横吹边奏,寄其悲凉。”词语解释:用壮 拼音:yòng zhuàng
(1).谓逞其强力。《易·大壮》:“小人用壮,君子用罔,贞厉。”
(2).借指矫捷或勇武。 唐 杜甫 《杨监又出画鹰十二扇》诗:“天寒大羽猎,此物神俱王。当时无凡材,百中皆用壮。”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占毕三》:“ 秦 兵之彊,天下靡敌焉……彼且因失地之忿,励用壮之师。”词语解释:激壮 拼音:jī zhuàng
激昂雄壮。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六:“尔风裁峭洁,志概激壮。”《明史·王文传》:“ 文 力辩曰:‘召亲王须用金牌信符,遣人必有马牌,内府兵部可验也。’辞气激壮。” 清 朱仕琇 《与林穆庵书》:“彼其抚时感事,慷慨自数其齿,其言激壮,有足悲者。”词语解释:盛壮 拼音:shèng zhuàng
(1).强壮。《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子盛壮成人,其供养薄,父母怒而誚之。”《史记·刺客列传》:“臣闻騏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老,駑马先之。” 晋 束晳 《婚姻以时议》:“按《桃夭篇》叙,美婚姻以时,盖谓盛壮之时,而非日月之时。”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世有尫羸而寿考,亦有盛壮而暴亡。”
(2).犹盈满。《史记·匈奴列传》:“举事而候星月,月盛壮则攻战,月亏则退兵。”词语解释:胆壮 拼音:dǎn zhuàng
胆子大,有勇气。《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六回:“此刻听了他这两句话,越发胆壮得意,以为自己平日的威福足以慑服人。” 鲁迅 《彷徨·长明灯》:“他们一走近,孩子们似乎也都胆壮,围近去了。” 姚雪垠 《长夜》二:“看见弟弟的勇敢和镇静, 芹生 也跟着胆壮起来。”词语解释:大壮 拼音:dà zhuàng
(1).《易》六十四卦之一。即乾下震上。为阳刚盛长之象。《易·大壮》:“大壮,利贞。” 孔颖达 疏:“壮者,强盛之名。以阳称大,阳长既多,是大者盛壮,故曰大壮。”
(2).《易·繫辞下》:“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大壮》上震下乾。震为雷,乾为天(古人认为天形似圆盖),其卦象为上有雷雨,下有御雨之圆盖。故云创建宫室、以避风雨,取象于《大壮》。后用为建筑宫室之典。 晋 左思 《魏都赋》:“思重爻,摹《大壮》。” 前蜀 杜光庭 《谢恩宣示修丈人观殿功毕表》:“俄成《大壮》之功,克致齐天之固。” 宋 范仲淹 《明堂赋》:“巢穴以革,栋宇以植,彻太古之弊,明《大壮》之则,风雨攸止,宫室斯美。”词语解释:逾壮 拼音:yú zhuàng
亦作“踰壮”。 谓已过壮年。 宋 方勺 《泊宅编》卷一:“ 朱行中 自右史带假龙出典数郡,年纔踰壮。” 清 黄廷鉴 《藏书二友记》:“两君年方逾壮,假之以岁月,要之以不息,他年 稽瑞 之楼、 爱日 之庐,有突过于 絳云 、 汲古 者。”词语解释:年壮 拼音:nián zhuàng
古时男子年满三十谓之壮。后以“年壮”泛指壮年。 汉 阮瑀 《为曹公作书与孙权》:“仁君年壮气盛,绪信所嬖。” 唐 钱起 《送鲍中丞赴太原军营》诗:“年壮才仍美,时来道易行。” 明 方孝孺 《答郑仲辩》之二:“盖世之儒者,当年壮气鋭之时,驰鶩于声利,用智惟恐不工,操术惟恐不奇。”词语解释:雄壮 拼音:xióng zhuàng
(1).雄伟勇武。《三国志·吴志·陆绩传》:“ 绩 容貌雄壮,博学多识。” 元 高文秀 《襄阳会》第四折:“将士勇人人雄壮,扫羣雄西驰东荡。”《西游记》第三十回:“罗纹石上,护法威严;玛瑙滩前, 木叉 雄壮。” 陈其通 《万水千山》第五幕第一场:“一队全副武装、身材威武雄壮的战士,手持船桨跑上。”
(2).声音洪亮有气势。《北史·长孙览传》:“ 览 有口辩,声气雄壮,凡所宣传,百僚属目。”
(3).雄伟壮观。《全唐诗》卷八五一载 吴越 僧《武肃王有旨石桥设斋会进一诗》之二:“石磴嵌空神匠出,瀑泉雄壮雨声来。”《警世通言·宿香亭张浩遇莺莺》:“所居连簷重阁,洞户相通,华丽雄壮,与王侯之家相等。” 茅盾 《子夜》一:“我需要的是另一种,是狂风暴雨,是火山爆裂……是宇宙混沌那样的大刺激,大变动!啊,啊,多么奇伟,多么雄壮!”词语解释:克壮 拼音:kè zhuàng
宏大;强盛。《后汉书·胡广传》:“﹝ 广 ﹞时年已八十,而心力克壮。” 宋 李纲 《与宰相论捍贼札子》:“毅然亲征,将士用命,捷音繫路,庙謨克壮,虏势退屈,诚可为天下庆。”词语解释:当壮 拼音:dāng zhuàng
(1).强壮。《管子·揆度》:“老者譙之,当壮者遣之边戍。”《商君书·赏刑》:“当壮者务於战,老弱者务於守。”
(2).指强壮者。《史记·田叔列传褚少孙论》:“邑中人民俱出猎, 任安 常为人分麋鹿雉兔,部署老小当壮剧易处,众人皆喜。”词语解释:强壮 拼音:qiáng zhuàng
亦作“彊壮”。
(1).中年、壮年。《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汉书·苏武传》:“ 武 留 匈奴 凡十九岁,始以彊壮出,及还,须髮尽白。” 南朝 陈 徐陵 《让左仆射初表》:“臣闻七十之岁 扬雄 拟经,六十之年 平津 对策,若斯强壮无叹,耆老臣励,则胄华轩冕,才允卿相,出纳流誉,朝野其瞻。”
(2).壮健有力。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上:“ 林彦振 平日充实,饮噉兼人,居 吴下 ,每以强壮自夸。” 明 唐顺之 《凤阳等处灾伤疏》:“今值隆冬,虽草木亦无可食,强壮者则相聚为盗,老弱者则弃卖妻孥。”《红楼梦》第二六回:“话説 寳玉 养过了三十三天之后,不但身体强壮,亦且连脸上疮痕平復,仍回 大观园 去。” 浩然 《艳阳天》第一○二章:“因为劳动,给他磨炼出一副强壮的体魄。”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八章:“这个辕牛一般强壮的小伙子,拉着 生宝 的一只胳膊走了。”
(3).指势力强盛。《左传·昭公三十二年》“雷乘《乾》曰《大壮》” 晋 杜预 注:“《乾》为天子,《震》为诸侯,而在《乾》上。君臣易位,犹大臣强壮,若天上有雷。”《史记·赵世家》:“ 李兑 谓 肥义 曰:‘ 公子章 彊壮而志骄,党众而欲大,殆有私乎?’”
(4). 宋 代乡兵名。《宋史·兵志四》:“乡兵者……当是时, 河北 、 河东 有神鋭、忠勇、强壮, 河北 有忠顺、强人, 陕西 有保毅、砦户、强人、强人弓手。”《宋史·兵志四》:“当 仁宗 时,神鋭、忠勇、彊壮久废,忠顺、保毅仅有存者。”词语解释:豪壮 拼音:háo zhuàng
(1).豪迈雄壮。 宋 邵雍 《安乐窝中吟》:“轻醇酒用小盏饮,豪壮诗将大字书。” 元 刘壎 《隐居通议·诗歌二》:“以上皆 少陵 句法,或以豪壮,或以鉅丽,或以雅健,或以活动,或以重大,或以涵蓄,或以富艳,皆可为万世格范者。”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题叙:“一股男性的豪壮气概,这时从 梁三 心中涌了上来。”
(2).指英雄壮士。 元 刘致 《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磨灭尽诸豪壮,断送了些闲浮浪。”词语解释:忠壮 拼音:zhōng zhuàng
忠义勇武;忠直豪壮。 汉 陈琳 《檄吴将校部曲文》:“凡此之辈数百人,皆忠壮果烈,有智有仁。” 北周 庾信 《周车骑大将军贺娄公神道碑》:“大冢宰任总机衡,是勤王略,惜君忠壮,委以爪牙。”《旧唐书·良吏传上·田归道》:“ 中宗 嘉其忠壮,召拜太僕少卿,骤除殿中少监、右金吾将军。”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五:“﹝ 韩玉 ﹞言词忠壮,闻者感动。”词语解释:冰壮 拼音:bīng zhuàng
冰冻坚硬。 唐 虞世南 《从军行》之一:“剑寒花不落,弓晓月逾明。凛凛严霜节,冰壮 黄河 絶。” 唐 沉佺期 《塞北》诗之二:“冰壮 飞狐 冷,霜浓候雁哀。”词语解释:柱壮 拼音:zhù zhuàng
方言。健康。 小桔 《打城隍》:“屋里的不知柱壮不?许是嫁了。”词语解释:余壮 拼音:yú zhuàng
犹馀勇。《后汉书·吴盖陈臧传论》:“至於 山 西既定,威临天下, 戎 羯 丧其精胆,羣帅贾其餘壮,斯诚雄心尚武之几,先志翫兵之日。” 李贤 注引《左传》:“欲勇者,贾余餘勇。” 南朝 梁 沉约 《正阳堂宴劳凯旋诗》:“推轂授神謨,餘壮终能贾。”词语解释:幼壮 拼音:yòu zhuàng
指青少年时期。 南朝 宋 颜延之 《拜陵庙作》诗:“幼壮困孤介,末暮谢幽贞。” 南朝 宋 鲍照 《拟古》诗之四:“幼壮重寸阴,衰暮及轻年。”词语解释:快壮 拼音:kuài zhuàng
旧时称捕快衙役。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词讼》:“密諭快壮巡逻,遇有打架之人,立将兇器一併拿获。”词语解释:齿壮 拼音:chǐ zhuàng
壮年。《后汉书·杜诗传》:“及臣齿壮,力能经营剧事。” 唐 刘得仁 《哭翰林丁侍郎》诗:“官清仍齿壮,儿小復家贫。”词语解释:威壮 拼音:wēi zhuàng
威武雄壮。 宋 苏舜钦 《扬子江观风浪》诗:“吁嗟至柔物,威壮不可干。若为神龙凭,气势非一端。”《天雨花》第十五回:“三军呐喊添威壮,四边弓矢乱如星。”词语解释:一壮 拼音:yī zhuàng
中医在穴位上用艾火灼一次称“一壮”。旧题 晋 葛洪 《肘后备急方·治卒心腹烦满方》:“又灸两手中央长指爪下,一壮,愈。” 唐 孙思邈 《备急千金要方·惊痫》:“犬癇之为病,手屈拳挛,灸两手心一壮。”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技艺》:“医用艾一灼谓之一壮者,以壮人为法,其言若干壮,壮人当以此数,老幼羸弱,量力减之。”词语解释:穷壮 拼音:qióng zhuàng
谓极壮盛。 明 李贽 《与方訒庵书》:“五十之年不大,时正穷壮,正好施吾泽民报主之实。”词语解释:角壮 拼音:jiǎo zhuàng
(1).竞比雄壮。《文选·颜延之〈赭白马赋〉》:“分驰逈场,角壮永埒。” 张铣 注:“分走竞壮於逈地长埒也。角,竞也。”
(2).指同等壮观。 宋 《鱼复扞关铭》:“ 鱼復 与 剑阁 埒险角壮,竝为西南镇。”词语解释:伟壮 拼音:wěi zhuàng
(1).魁梧壮大。《东观汉记·冯勤传》:“兄弟形皆伟壮,惟 勤 祖 偃 ,长不满七尺。”
(2).雄伟,壮观。 邹韬奋 《萍踪寄语》三:“反映在许多水闸中急流奔放的瀑布,声势伟壮,美丽无匹!” 王统照 《山道之侧》:“我看着早晨山中的景象:伟壮的岩壁,嫩柔的野花、日光……使我十分兴奋!” 杨朔 《永定河纪行》:“人在伟壮的山川当中,显得有多么渺小啊。”词语解释:崇壮 拼音:chóng zhuàng
(1).高大雄伟。 汉 蔡邕 《郭有道碑文》:“崇壮幽浚,如山如渊。”《晋书·挚虞传》:“望云阶之崇壮兮,愿轻举而高翔。”
(2).增高加大。《北齐书·元孝友传》:“崇壮丘陇,盛饰祭仪,邻里相荣,称为至孝。”词语解释:复壮 拼音:fù zhuàng
谓恢复品种的原有优良特性并提高种子的生活力。词语解释:精壮 拼音:jīng zhuàng
(1).雄伟。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既至,请笛而吹,甚为精壮,山河可裂, 牟 平生未尝见。”《新唐书·张说传》:“为文属思精壮,长於碑誌,世所不逮。”
(2).精悍强壮。《三国演义》第十八回:“来日可令精壮之兵,饱食轻装,尽藏於东南房屋内。”《西游记》第五一回:“那小童男,生得相貌清奇,十分精壮。”
(3).指精悍强壮的人。 明 唐顺之 《牌》:“原有千人必须沙汰疲弱,增补精壮。”词语解释:坚壮 拼音:jiān zhuàng
坚固高大。 宋 苏辙 《论黄河软堰札子一首》:“若使所塞坚壮不可动摇,则涨水咽怒必为上流之患。”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别集·汴梁杂事》:“ 汴 之外城, 周 世宗 时开筑, 神宗 又展拓,其高际天,坚壮雄伟。”《辽史·耶律铎轸传》:“十七年,城西边,命 鐸軫 相地及造战舰,因成楼船百三十艘,上置兵,下立马,规制坚壮。”词语解释:惊壮 拼音:jīng zhuàng
激烈,猛烈。《新唐书·陆元方传》:“ 武后 时,使 岭 外,方涉海,风涛惊壮,舟人惧。”词语解释:健壮 拼音:jiàn zhuàng
强壮。 唐 韩愈 《岳阳楼别窦司直》:“巍峨拔 嵩 华 ,腾踔较健壮。” 明 吴承恩 《寿熙台潘公八袠障词》:“龙马精神,健壮有加於少日;凤皇仪采,辉光独瑞於今时。” 李瑛 《戈壁日出·养鹿姑娘》诗:“看她养的鹿仔多健壮。”词语解释:宏壮 拼音:hóng zhuàng
(1).宏大雄伟。 晋 潘岳 《西征赋》:“蹈 秦 郊而始闢,豁爽塏以宏壮。”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故 成公子安 《大河赋》曰:‘览百川之宏壮,莫尚美於 黄河 。’” 宋 陈亮 《元宝观重建大殿记》:“经始於 淳熙 辛丑之春,落成於甲辰之冬。宏壮伟丽,一切视 彦清 在时。远近合覩,起敬增嘆。”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三》:“﹝丞相府﹞在 西华门 内北向,规模甚宏壮。” 郭沫若 《残春》:“记得我那时候住过的房屋,比 日本 的要宏壮得许多。”
(2).谓气魄、声势雄壮。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杂文》:“ 陈思 《七啟》,取美於宏壮; 仲宣 《七释》,致辨於事理。”《北齐书·魏收传》:“ 帝 曾游 东山 ,勅 收 作詔,宣扬威德,譬喻 关 西,俄顷而讫,词理宏壮。” 唐 芮挺章 《〈国秀集〉序》:“讽者溺於所誉,志者乖其所之,务以声折为宏壮,势奔为清逸。此蒿视者之目,聒听者之耳。可为长太息也。” 宋 叶适 《祭翁常之文》:“诗抽情而丽密,赋写物而宏壮。” 萧红 《生死场》十三:“他不开言了!静站在院心,等待宏壮悲愤的典礼来临。”
(3).强大壮盛。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卷三:“ 兴元 元年春三月九日, 朱滔 发兵临 河北 地。士马宏壮,有骄我之色。”词语解释:勇壮 拼音:yǒng zhuàng
(1).勇猛强壮;勇猛刚强。 汉 枚乘 《七发》:“有似勇壮之卒,突怒而无畏。”《后汉书·耿秉传》:“ 秉 性勇壮而简易於事,军行常自被甲在前。”《宋书·索虏传》:“ 卢 孙 什翼鞬 勇壮,众復附之。” 鲁迅 《二心集·关于翻译的通信》:“‘强聒不舍’虽然是勇壮的行为,但我所奉行的却是‘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这一句古老话。”
(2).勇猛强壮的士卒。《三国演义》第十八回:“ 曹 军急退,背后 张绣 亲驱勇壮杀来。” 明 李东阳 《姜贞庵传》:“其弗率者,简练勇壮,授以方略,擒其魁,餘党悉散。”词语解释:伉壮 拼音:kàng zhuàng
强壮。《朱子语类》卷一○一:“《吕与叔文集》煞有好处,他文字极是实,説得好处,如千兵万马,饱满伉壮。” 明 唐顺之 《覆勘蓟镇边务首疏》:“比臣等至镇,则见其人物琐愞,筋骨绵缓,靡靡然有暮气之惰而无朝气之鋭……其间伉壮可选者,惟各关寨夜不收千餘人及 三屯 建昌 两营、 古北 燕河 两区、巡抚标下民兵射手数百人而已。”词语解释:肥壮 拼音:féi zhuàng
肥大而壮实。《南史·文学传·高爽》:“形体肥壮,腰带十围。”《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三年》:“ 遯 ( 谢遯 )肥壮,不能乘马。” 巴金 《寒夜》四:“这个人年纪在五十左右,身子肥壮,头顶全秃了。” 萧红 《桥》:“主人家的墙头上的狗尾草肥壮起来了。” 贾平凹 《鸡窝洼的人家》六:“十天里, 禾禾 明显地黑瘦下去, 回回 的三头大猪却一天天肥壮起来。”词语解释:骏壮 拼音:jùn zhuàng
犹强壮。骏,通“ 峻 ”。 唐 杜牧 《洛中送冀处士东游》诗:“武事何骏壮,文理何优柔。”词语解释:才壮 拼音:cái zhuàng
工匠与丁壮。《新唐书·颜真卿传》:“ 安禄山 逆状牙孽, 真卿 度必反,阳託霖雨,增陴濬隍,料才壮,储廥廪。日与宾客泛舟饮酒,以紓 禄山 之疑。”词语解释:闳壮 拼音:hóng zhuàng
(1).犹雄健。 宋 曾巩 《赠黎安二生序》:“读其文,诚閎壮隽伟,善反復驰骋,穷尽事理,而其才力之放纵,若不可极者也。”薛福成《笠山宏远炮台铭》 清 吴汝纶 评:“ 浙东 礮臺,乃作者数年心力所萃,故言之倍亲切有味。铭辞尤閎壮瑰雅。”
(2).宏伟壮丽。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杂志二》:“丞相 陈秀公 治第於 润州 ,极为閎壮,池馆绵亘数百步。” 明 袁宗道 《游西山记三》:“佛殿甚閎壮,大抵 西山 兰若, 碧云 、 香山 相昆季。”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二月初七》:“﹝ 伐底冈 教王宫﹞是殆积千八百餘年之物力,集 欧 美 诸洲各大国之赠献,缔造经营非一时一人之力,宜其规模之閎壮若斯也。”词语解释:长壮 拼音:cháng zhuàng
高大而强壮。《水浒传》第三二回:“ 武行者 赶到门外,那大汉见 武松 长壮,那里敢轻敌,便做个门户等着他。”词语解释:巨壮 拼音:jù zhuàng
(1).魁伟壮健。《太平经·五事解承负法》:“夫人生尽乐好善而巨壮,而固反不肖且恶,岂有解耶?”
(2).粗大壮实。 宋 王安石 《和平甫舟中望九华山》诗之一:“ 楚 越 千万山,雄奇此山兼。盘根虽巨壮,其末乃修纤。”词语解释:足壮 拼音:zú zhuàng
强健,结实。 老舍 《骆驼祥子》一:“十八岁的时候便跑到城里来。带着乡间小伙子的足壮与诚实,凡是以卖力气就能吃饭的事他几乎全作过了。” 老舍 《骆驼祥子》二十:“他的脸臌满起来一些,可是不像原先那么红扑扑的了;脸色发黄,不显着足壮,也并不透出瘦弱。”词语解释:茁壮 拼音:zhuó zhuàng
生长旺盛。《孟子·万章下》:“牛羊茁壮长而已矣。”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二章:“既已萌芽,它就日益茁壮难以抑制了。” 浩然 《艳阳天》第十五章:“如今树苗和树秧都茁壮地生长起来,一片深绿,一片浅绿,伸着幼嫩的叶子,自由自在地承受雨露和阳光。”词语解释:艾壮 拼音:ài zhuàng
称年逾五十而身体强健者。 汉 桓宽 《盐铁论·未通》:“五十以上血脉溢刚,曰艾壮。”词语解释:膘壮 拼音:biāo zhuàng
谓牲畜壮实。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续集·文孝廉》:“以三十金僱车,两骡甚臕壮。”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查交代》:“令马夫骑试,兽医验看无病,臕壮、齿小、驰骋快健者,方与收受。”词语解释:膘肥体壮 拼音:biāo féi tǐ zhuàng
形容牲畜肥壮结实。《人民文学》1978年第11期:“那些牛都是膘肥体壮,肚儿溜圆。”《人民日报》1974.3.13:“两个人精心放牧,使八百多只羊只只膘肥体壮。”词语解释:刚壮 拼音:gāng zhuàng
刚强雄壮。《后汉书·卢芳传》:“其中有 駮马少伯 者,素刚壮。”《后汉书·陈禅传》:“ 禪 曾孙 宝 ,亦刚壮有 禪 风。”词语解释:优壮 拼音:yōu zhuàng
优美遒劲。 唐 无名氏 《玉泉子》:“至三数年,所成文章,皆词理优壮。凡再举,成名。”词语解释:兵强马壮 拼音:bīng qiáng mǎ zhuàng
(1).士兵、军马强壮。指军队强大,有战斗力。《新五代史·杂传·安重荣》:“﹝ 安重荣 ﹞尝谓人曰:‘天子寧有种邪?兵强马壮者为之尔!’”《三国演义》第一百回:“吾军兵强而马壮,大将虎奋以龙驤!扫 秦川 为平壤,荡 魏国 作坵荒!”
(2).泛指强壮有力。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十四章:“到我 郭振山 名下,嘿,俺弟兄俩兵强马壮,可能把这块地播弄好哩。”词语解释:身强力壮 拼音:shēn qiáng lì zhuàng
身体强壮,精力充沛。《水浒传》第十四回:“﹝ 晁盖 ﹞最爱刺枪使棒,亦自身强力壮,不娶妻室,终日只是打熬筋骨。” 菡子 《致江幼农》:“我想邀请几个身强力壮的青年人,如果你的健康允许,我们五一节之夜把你抬到 天安门 去!”词语解释:贞壮 拼音:zhēn zhuàng
忠贞壮盛。 南朝 宋 颜延之 《阳给事诔》:“非夫贞壮之气,勇烈之志,岂能临敌引义,以死殉节者哉?”词语解释:雅壮 拼音:yǎ zhuàng
雅正雄健。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 刘琨 雅壮而多风, 卢諶 情发而理昭,亦遇之於时势也。” 宋 郭若虚 《图画见闻志·故事拾遗》:“ 唐 王维 右丞字 摩詰 ,少以词学知名……善画山水人物,笔踪雅壮,体涉古今。”词语解释:亢壮 拼音:kàng zhuàng
过盛,过激。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吏部·考察科道》:“ 沉 揣其时其势,非可用亢壮之时,别为此术以结言官。” 清 陈田 《明诗纪事·己签序》:“暨乎随波之流,摹仿太甚,为弊滋多,黄金紫气之词,叫嚣亢壮之章,千篇一律,令人生厌。”词语解释:薄壮 拼音:báo zhuàng
见“ 薄持 ”。
词语解释:薄持 拼音:báo chí
一种薄饼。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 晋 束晳 《饼赋》有馒头、薄持、起溲、牢九之号,惟馒头至今名存,而起溲、牢九皆莫晓为何物。薄持, 荀氏 又谓之薄夜,亦莫知何物也。”按《归田录》所引 晋 束晳 《饼赋》之“薄持”,《北堂书钞》卷一四四、《太平御览》卷八六○都作“薄壮”,《初学记》卷二六作“薄夜”。参见。参见“薄夜”。词语解释:莽壮 拼音:mǎng zhuàng
(1).卤莽。《西游记》第四七回:“那 行者 本来性急, 八戒 生来粗鲁, 沙僧 却也莽壮,三个人听得师父招呼,牵着马,挑着担,不问好歹,一阵风,闯将进去。”一本作“ 莽撞 ”。
(2).形容声音、气力粗壮有力。 元 高文秀 《黑旋风》第一折:“他可惯听,我这莽壮声。諕他一个痴挣,諕得荆棘律的胆战心惊。” 丁玲 《母亲》一:“年纪轻轻,不老实,又不是爷们,学什么坏,趁着力气莽壮,落几个钱,老了也有下梢,未必就连家也不要。”词语解释:胖壮 拼音:pàng zhuàng
肥胖壮实。 孙犁 《白洋淀纪事·种穀的人》:“他短小胖壮,花白胡子,头上半秃,却留着头发。”词语解释:顿壮 拼音:dùn zhuàng
顿挫而雄壮。《艺文类聚》卷四四引 晋 钮滔 母 孙氏 《箜篌赋》:“或冉弱以飘沉,或顿壮以抑扬。”词语解释:乡壮 拼音:xiāng zhuàng
乡里的壮丁。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保甲·总论》:“若倣井田出甲卒之遗法,以遴选乡壮而训练之,使之义勇而乐战,夫非寓兵于农之意乎!”词语解释:胆粗气壮 拼音:dǎn cū qì zhuàng
谓胆大气盛,无所畏惧。《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我只从昨日受了那和尚的一番折磨,又经了 十三妹 姐姐的一番教化,不觉得胆粗气壮起来。”亦作“ 胆壮气粗 ”。 袁静 《不可战胜的力量》:“我们师长是一位优秀的指挥员,有他指挥我们打仗,我们心里特别踏实,胆壮气粗。”词语解释:血气方壮 拼音:xuè qì fāng zhuàng
见“ 血气方刚 ”。
词语解释:血气方刚 拼音:xuè qì fāng gāng
谓年轻人精力正旺盛。《论语·季氏》:“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鬭。” 刘宝楠 正义:“壮谓气力方当刚强,喜於争鬭。” 元 关汉卿 《陈母教子》第一折:“他终则是寒门卿相,正青春血气方刚,拥虹蜺气吐三千丈。” 闻一多 《可怕的冷静》:“最可虑的是不通世故而血气方刚的青年,面对这种事实,又将作何感想?”亦作“ 血气方盛 ”、“ 血气方壮 ”。《后汉书·杨终传》:“黄门郎年幼,血气方盛,既无 长君 退让之风,而要结轻狡无行之客。” 南朝 梁 沉约 《忏悔文》:“又追寻少年,血气方壮,习累所缠,事难排豁。”《新唐书·张嘉贞传》:“昔 马周 起徒步,謁人主,血气方壮, 太宗 用之,能尽其才,甫五十而没。”词语解释:通壮 拼音:tōng zhuàng
豁达豪壮。《三国志·蜀志·张嶷传》“ 张嶷 字 伯岐 , 巴郡 南充国 人也” 裴松之 注引 晋 陈寿 《益部耆旧传》:“ 嶷 出自孤微,而少有通壮之节。”词语解释:逞壮 拼音:chěng zhuàng
犹示威。 晋 成公绥 《螳蜋赋》:“俯飞蝉而奋猛,临蟪蛄而逞壮。”词语解释:驵壮 拼音:zǎng zhuàng
马健壮。 唐 白居易 《不能忘情吟》序:“马有骆者,駔壮骏稳,乘之亦有年。”词语解释:青壮 拼音:qīng zhuàng
(1).指青年人和壮年人。 罗海鸥 江立仁 《彭大将军回故乡》:“﹝ 彭老总 ﹞挥毫疾书,抄下了一首诗:‘……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
(2).青葱茁壮。《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简阳县解放农业生产合作社一九五五年的生产计划》:“一百二十亩小麦……苗架比一般的青壮。”词语解释:靘壮 拼音:qìng zhuàng
同“ 靚庄 ”。 宋 管鉴 《好事近》词:“靘壮清唱两无尘,莲步绣鞋窄。”词语解释:人怕出名猪怕壮 拼音:rén pà chū míng zhū pà zhuàng
猪长肥了就要被宰,比喻人出名后就会招致麻烦。《红楼梦》第八三回:“俗话儿説的,‘人怕出名猪怕壮’,况且又是个虚名儿。” 鲁迅 《花边文学·趋时和复古》:“但是,‘人怕出名猪怕壮’,他这时也要成为包起来作为医治新的‘趋时’病的药料了。”词语解释:丰壮 拼音:fēng zhuàng
犹言丰满健壮。 清 颜元 《哭王兴甫》:“诸贤中惟 兴甫 頎伟丰壮,有祖父季父风。”《红楼梦》第七一回:“早看见一个穿红袄儿,梳鬅头,高大丰壮身材的,是 迎春 房里 司棋 。”词语解释:高壮 拼音:gāo zhuàng
(1).高大。《宅经》卷上:“五姓咸和,百事俱昌,所以德位高壮,蔼密即吉。”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穀水》:“凡是数桥,皆纍石为之,亦高壮矣。”
(2).谓马的老年及壮年。《管子·山国轨》:“请区之颠齿,量其高壮。”词语解释:鲜壮 拼音:xiān zhuàng
犹言年轻壮实。 老舍 《骆驼祥子》一:“这些人,生命最鲜壮的时期已经卖掉,现在再把窝窝头变成的血汗滴在马路上。”词语解释:骁壮 拼音:xiāo zhuàng
勇猛强壮。《宋书·孝义传·卜天生》:“ 天生 始受戎任,甫造寇垒,而投轮越堑,率果先腾,驍壮之气,嘉叹无已。”《隋书·炀帝纪上》:“﹝ 大业 五年六月﹞辛亥,詔诸郡学业该通、才艺优洽,膂力驍壮、超絶等伦,在官勤奋、堪理政事,立性正直、不避强御四科举人。”词语解释:魁壮 拼音:kuí zhuàng
(1).高大强壮。《晋书·隐逸传·杨轲》:“﹝ 石季龙 ﹞又使人将其弟子尽行,遣魁壮 羯 士衣甲持刀,临之以兵,并窃其所赐衣服而去, 軻 视而不言,了无惧色。”《魏书·永昌王健传》:“ 健 姿貌魁壮,善弓马,达兵法,所在征战,常有大功。”
(2).引申为使强大。 宋 苏舜钦 《上范公参政书·咨目二》:“近年不择其才,以宠近戚,何以魁壮皇武,备御非常乎?”词语解释:遒壮 拼音:qiú zhuàng
雄健。《旧唐书·文苑传下·杜甫》:“ 建安 之后,天下之士遭罹兵战, 曹氏 父子鞍马间为文,往往横槊赋诗,故其遒壮抑扬、寃哀悲离之作,尤极於古。” 唐 司空图 《注〈愍征赋〉后述》:“愚前述虽已恣道其遒壮悽艷矣,而终不能研其才外之致,是以掷笔狂叫,寄之他生。” 清 冯班 《钝吟杂录·论乐府与钱颐仲》:“ 李于鳞 取 魏 晋 乐府古异难通者,句摘而字效之,学者始以艰涩遒壮者为乐府,而以平典者为诗。”词语解释:年轻力壮 拼音:nián qīng lì zhuàng
年纪不大,身体强壮。 骆宾基 《千人塔下的声音》:“我立即走过去,因为我年轻力壮。”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二章:“凡是年轻力壮的汉子都要随身带武器,以壮神威。”词语解释:村壮 拼音:cūn zhuàng
粗壮。《醒世姻缘传》第七三回:“只是 陈恭度 虽是个秀才,其人生得村壮雄猛,年纪三十岁以下。”词语解释:弘壮 拼音:hóng zhuàng
宏伟雄壮。 明 沉榜 《宛署杂记·恩泽》引《御制大圆通寺重修碑》:“规制弘壮,视昔如一,其供具庄严差胜焉。” 郑振铎 《取火者的逮捕》:“那铁与铁的相击的弘壮的音乐,有绝大的力量,引诱他向前去。”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六章第三节:“《记》(《洛阳伽蓝记》)中描写战乱前寺观庙塔的弘壮多靡,穷形极相,尽文笔之能事。”词语解释:伍壮 拼音:wǔ zhuàng
指乡武装丁壮。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保甲·训练伍壮》:“夫兵不训练,所谓驱市民而野战,不惟难以取胜,且多自伤。如伍壮,皆乡民也。彼更何有进退坐作之节,步伐止齐之令乎?”词语解释:充壮 拼音:chōng zhuàng
健壮;充沛。《宋书·何尚之传》:“﹝ 尚之 ﹞虽年在悬车,而体独充壮。”《北齐书·安德王延宗传》:“ 延宗 容貌充壮,坐则仰,偃则伏,人笑之,乃赫然奋发。” 宋 司马光 《太子太保庞公墓志铭》:“或谓公今精力充壮,年少所不及,主上注意方厚,何遽引去若此之坚?”词语解释:远壮 拼音:yuǎn zhuàng
远大宏伟。 明 冯梦龙 《精忠旗·金牌伪召》:“家猷远壮,指 幽 燕 威凛秋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