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丘壑 拼音:qiū hè
(1).山陵和溪谷。 宋 王安石 《九井》诗:“山川在理有崩竭,丘壑自古相盈虚。”
(2).泛指山水幽美的地方。 清 方文 《庐山诗·白鹤观》:“时时过 江 来, 庐山 访丘壑。”
(3).乡村;幽僻之地。《北史·魏收传》:“不养望于丘壑,不待价于城市。” 宋 苏轼 《乞罢学士除闲慢差遣札子》:“臣多难早衰,无心进取,得归丘壑以养餘年,其甘如薺。”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游春》:“你既无婚,我亦未娶。即图同居丘壑,以结姻盟。”
(4).谓隐逸。 南朝 宋 谢灵运 《斋中读书》诗:“昔余游京华,未尝废丘壑。” 金 王若虚 《茅先生道院记》:“予世之散人也,才能无取于人,而功名不切于己,虽寄跡市朝,而丘壑之念未尝一日忘。” 清 方文 《访林青仲兄弟》诗之二:“丘壑本繇性,渔樵岂为名。”
(5).喻困境。 宋 范仲淹 《进故朱寀所撰春秋文字及乞推恩与弟寘状》:“伏望圣慈,特霑一命……使其幼孤,不堕丘壑,亦天地之造也。”
(6).喻深远的意境。 宋 黄庭坚 《题子瞻枯木》诗:“胸中元自有丘壑,故作老木蟠风霜。”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二·世祖御笔》:“上以武功定天下,万几之餘,游艺翰墨,时以奎藻颁赐部院大臣,而胸中丘壑又有 荆 、 关 、 倪 、 黄 辈所不到者。” 清 沉复 《浮生六记·浪游记快》:“而观其或亭或臺,或墙或石,或竹或树,半隐半露间,使游人不觉其触目;此非胸有丘壑者断难下手。”词语解释:岩壑 拼音:yán hè
(1).山峦溪谷。 南朝 宋 谢灵运 《酬从弟惠连》诗:“寝瘵谢人事,灭跡入云峯。巖壑寓耳目,欢爱隔音容。” 唐 卢纶 《太白西峰书怀》诗:“山明鸟声乐,日气生巖壑。” 明 王守仁 《登泰山》诗:“阳光散巖壑,秋容淡相辉。” 清 黄燮清 《十一月朔大雪》诗:“巖壑白浩浩,千里不可别。”
(2).借指隐者的住所或隐者。 唐 岑参 《下外江舟中怀终南旧居》诗:“巖壑归去来,公卿是何物?” 宋 黄庭坚 《和答外舅孙莘老》诗:“少监巖壑姿,宿昔廊庙具。”词语解释:林壑 拼音:lín hè
(1).山林涧谷。 南朝 宋 谢灵运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诗:“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宋 欧阳修 《醉翁亭记》:“环 滁 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清 方文 《与从子子建感旧》诗:“我祖沉渊家训在,徜徉林壑復何求。”
(2).指隐居之地。 唐 皇甫冉 《赠郑山人》诗:“忽尔辞林壑,高歌至上京。” 清 吴伟业 《哭志行》诗:“解褐未赴官,归来卧林壑。”词语解释:沟壑 拼音:gōu hè
(1).山沟。《左传·昭公十三年》:“小人老而无子,知挤于沟壑矣。” 续范亭 《南泥湾概况》诗:“山陵起伏森林茂,沟壑纵横雨露多。”
(2).借指野死之处或困厄之境。《孟子·滕文公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 赵岐 注:“君子固穷,故常念死无棺椁没沟壑而不恨也。” 唐 陈子昂 《为将军程处弼谢放流表》:“收骸沟壑,返魄幽泉。” 宋 苏轼 《答王定国》:“而今而后,谁復出我于沟壑者,归耕没齿而已矣。” 孙犁 《秀露集·被删小记》:“当文化大革命期间,任性命如草芥,文字被注销,辗转沟壑,朝不保夕。”
(3).指护城河。《管子·问》:“若夫城郭之厚薄,沟壑之浅深,门閭之尊卑,宜修而不修者,上必几之。”
(4). 汉 刘向 《说苑·立节》:“ 子思 居 卫 ,緼袍无里,二旬九食。 田方子 闻之,使人遗孤白之裘。恐其不受,因谓之曰:‘吾假人遂忘之,吾与人也如弃之’…… 子思 曰:‘ 汲 闻之,妄与不如遗弃物於沟壑; 汲 虽贫也,不忍以身为沟壑,是以不敢当也。’”后用以比喻贪受弃赠的人。 晋 张协 《杂诗》之十:“虽荣 田方 赠,慙为沟壑名。” 明 沉采 《千金记·遇仙》:“小生虽受清贫,不以沟壑自处。”
(5).比喻阻隔。 庞瑞垠 《我们还会相逢》:“没有行政的干预,没有外行的指手划脚,更没有派性的沟壑。”词语解释:云壑 拼音:yún hè
云气遮覆的山谷。 南朝 齐 孔稚珪 《北山移文》:“诱我松桂,欺我云壑。” 唐 于鹄 《过凌霄洞天谒张先生祠》诗:“乃知轩冕徒,寧比云壑眠。” 清 纳兰性德 《蝶恋花》词:“毕竟春光谁领畧。九陌緇尘,抵死遮云壑。”词语解释:绝壑 拼音:jué hè
深谷。 唐 于邵 《送家令祁丞序》:“非奇峯絶壑,则不能运其机;非缘情体物,则不能动其兴。” 宋 苏舜钦 《送李生》诗:“男儿生世间,有如絶壑松。” 金 元好问 《游黄华山》诗:“湍声汹汹转絶壑,雪气凛凛随阴风。” 清 刘大櫆 《游黄山记》:“忽巨石仄起如龟脊,左右絶壑万仞,从脊上跼步以行,行者皆股慄。”词语解释:涧壑 拼音:jiàn hè
(1).溪涧山谷。 南朝 梁 孔焘 《往虎窟山寺》诗:“苹荇缘涧壑,萝葛蔓松楠。” 宋 苏轼 《虎丘寺》诗:“阴风生涧壑,古木翳潭井。”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二:“作诗多有佳句,其《过潁亭》云:‘九山西络烟霞去,一水南吞涧壑流。’”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滑县之捷》:“贼皆溃散,坠涧壑死者无算。”
(2).指隐居处。 明 陈济生 《怀友》诗:“烟霞共照鬚眉色,著述堪娱涧壑心。” 清 顾炎武 《梓潼篇赠李中孚》诗:“忽下弓旌召,难为涧壑留。”词语解释:邱壑 拼音:qiū hè
(1).深山与幽壑。多借指隐者所居。 宋 吕祖谦 《卧游录》:“ 顾长康 画 谢幼舆 在巖石里。人问其所以, 顾 曰:‘ 谢 云一邱一壑,自谓过之。此子宜置邱壑中。’” 明 瞿佑 《归田诗话·谢公墩》:“公《咏史》云:‘ 穰侯 老擅 关中 事,长恐诸侯客子来。我亦暮年专一壑,每逢车马便惊猜。’则公不独欲专朝廷,虽邱壑亦欲专而有之。” 清 李来泰 《觉尘余故人子也以僧来谒书此赠之》诗:“江湖远道难通问,邱壑终身不疗飢。” 清 郑鉽 《题陈南麓都谏〈匡山读书图〉》诗:“邱壑诗中见,云烟画里逢。”
(2).喻深远的意境。 清 钱泳 《履园丛话·艺能·摹印》:“譬诸画家,无胸中邱壑,以稿本临模,终是下乘。”邱,一本作“ 丘 ”。 清 龚自珍 《与秦敦夫书》:“士大夫多瞻仰前辈一日,则胸中长一分邱壑;长一分邱壑,则去一分鄙陋。” 徐蕴华 《唐庄题壁》诗:“自笑胸无邱壑意,不堪着笔付丹青。”词语解释:大壑 拼音:dà hè
(1).大海。《庄子·天地》:“夫大壑之为物也,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 成玄英 疏:“夫大海泓宏,深远难测,百川注之而不溢,尾閭泄之而不乾。” 汉 王褒 《圣主得贤臣颂》:“翼乎如鸿毛遇顺风,沛乎若巨鱼纵大壑。” 唐 元稹 《和乐天送客》诗:“大壑浮三岛,周天过五均。” 章炳麟 《复吴敬恒书》:“欲诈为自杀以就名,不投大壑而投阳沟,面目上露,犹欲以杀身成仁欺观听者,非足下之成事乎?”
(2).大坑谷或大沟。 唐 柳宗元 《先侍御史府君神道表》:“尝经山涧,水卒至,流抵大壑,得以无苦,被濡涂以行无愠容。”词语解释:阴壑 拼音:yīn hè
幽深的山谷,背阳的山谷。 唐 宋之问 《太平公主池山赋》:“阳崖夺景,阴壑生风。” 宋 陆游 《过大蓬岭度绳桥至杜秀才山庄》诗:“湿云朝莫雨,阴壑古今风。” 清 黄鷟来 《秋日雨晴过张星文草草堂》诗:“阴壑浮虚光,秋林透疎影。”词语解释:幽壑 拼音:yōu hè
深谷;深渊。 三国 蜀 郤正 《释讥》:“初升高冈,终陨幽壑。” 唐太宗 《出猎》诗:“怖兽潜幽壑,惊禽散翠空。” 宋 苏轼 《前赤壁赋》:“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清 刘大櫆 《游黄山记》:“由寺右缘天梯而上百餘步,幽壑不可越。”词语解释:洞壑 拼音:dòng hè
(1).深谷。 汉 班固 《西都赋》:“超洞壑,越峻崖。”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其居也:左激水,右高岑,背洞壑,对芳林。” 清 唐孙华 《同宋药洲太史登滕王阁》诗:“上捫星辰若有路,下临洞壑疑无蹊。”
(2).洞穴。旧指仙人所居之处。 唐 沉佺期 《岳馆》诗:“洞壑仙人馆,孤峯玉女臺。” 唐 宋之问 《嵩山石淙侍宴应制》诗:“离宫秘苑胜 瀛洲 ,别有仙人洞壑幽。”词语解释:夜壑 拼音:yè hè
(1).《庄子·大宗师》:“夫藏舟於壑,藏山於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后用“夜壑”比喻事物的变化。 唐 黄滔 《景阳井赋》:“青铜有恨,也从零落於秋风;碧浪无情,寧解流传于夜壑。” 宋 刘子翚 《建康六感·宋》诗:“頽波日奔迫,夜壑迁神器。”
(2).谓幽深的山谷。 宋 朱熹 《假山焚香作烟云掬水为瀑布》诗之二:“泉细寒声生夜壑,香销暝靄变晴嵐。”
(3).坟墓。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乞丐寻夫》:“程途万里,教人怀夜壑,此去孤坟,望公公看着。” 清 钱谦益 《忠毅李公墓志铭》:“黄麻紫书,照耀夜壑。”词语解释:溪壑 拼音:xī hè
溪谷。亦借喻难以满足的贪欲。 汉 桓宽 《盐铁论·本议》:“国有沃野之饶而民不足於食者,工商盛而本业荒也;有山海之货而民不足於财者,不务民用而淫巧众也。故川源不能实漏巵,山海不能赡溪壑。”《北齐书·幼主纪论》:“虐人害物,搏噬无厌,卖狱鬻官,溪壑难满。” 清 侯方域 《豫省试策》四:“ 滨河 之有司即欲行其无事,而胥吏佣作之徒借河以为溪壑者,终不肯以为然也。”
谿壑:亦作“豀壑”。 1.山间的沟壑。《国语·晋语八》:“ 叔鱼 生,其母视之,曰:‘是虎目而豕喙,鳶肩而牛腹,谿壑可盈,是不可饜也。’” 韦昭 注:“水注川曰谿;壑,沟也。” 晋 左思 《吴都赋》:“谿壑为之一罄,川瀆为之中贫。” 清 闵麟嗣 《玉渊潭》诗:“纔过三峡桥,谿壑駴闻见。”
(2).喻贪欲。《南齐书·垣崇祖传》:“频烦升擢,谿壑靡厌,恐以弥广。” 宋 岳飞 《谢讲和赦表》:“盖夷虏不情,犬羊无信,莫守金石之约,难充谿壑之求。” 郭孝威 《陕西光复记》:“近年又借立宪之名,行虐民之实,卖我之生产,供彼之豀壑。”词语解释:巨壑 拼音:jù hè
(1).指大海。 三国 魏 曹植 《与吴季重书》:“食若填巨壑,饮若灌漏巵。” 北齐 祖珽 《望海》诗:“登高临巨壑,不知千万里。” 唐 岑参 《精卫》诗:“西山木石尽,巨壑何时平。”
(2).深沟大谷。 唐 王勃 《深湾夜宿》诗:“津涂临巨壑,村宇架危岑。” 宋 朱熹 《卧龙之游》诗:“邀君 康山 游,听此巨壑淙。” 清 顾炎武 《五台山记》:“其山雨夜时吐火燄。《易》曰:‘泽中有火革。’深山巨壑无佛处亦往往有之,不足辨。”词语解释:耸壑 拼音:sǒng hè
(1).跳出溪谷。 明 刘基 《拟连珠》之二七:“盖闻拂云之松,生于一豆之实;耸壑之鱼,穿于一丝之溜。”
(2).喻出人头地。 明 李东阳 《送董生天锡还宁都》诗:“未论耸壑遇 房相 ,且赏清谈似 阿戎 。”参见“ 耸壑昂霄 ”。
词语解释:耸壑昂霄 拼音:sǒng hè áng xiāo
跳越溪谷,直入云霄。喻出人头地。《新唐书·房玄龄传》:“吏部侍郎 高孝基 名知人,谓 裴矩 曰:‘僕观人多矣,未有如此郎者,当为国器,但恨不见其耸壑昂霄云。’”《旧唐书·房玄龄传》及 宋 孔平仲 《续世说》卷四均作“耸壑凌霄”。 金 元好问 《刘景玄墓铭》:“漫取一书试之,则随问随答,无所忘失,朝请君始大惊,拊其背曰:‘及吾未老,当见汝耸壑昂霄时耳。’”词语解释:深壑 拼音:shēn hè
深谷。《艺文类聚》卷六八引 北周 王褒 《刻漏铭》:“玄仪西运,逝水东流;甘川浴日,深壑藏舟。” 郭沫若 《潮集·游里加湖》:“奇峰捫苍昊,深壑走惊雷。”词语解释:松壑 拼音:sōng hè
生有松树的山谷。 唐 牟融 《题徐俞山居》诗:“嵐锁巖扉清昼暝,云归松壑翠阴寒。”词语解释:填沟壑 拼音:tián gōu hè
谓填尸于沟壑。指死。多用作婉辞。《战国策·赵策四》:“﹝ 舒祺 ﹞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託之。”《史记·汲郑列传》:“ 黯 为上泣曰:‘臣自以为填沟壑,不復见陛下,不意陛下復收用之。’” 宋 苏轼 《答王幼安书》之三:“若未即填沟壑,及见伯仲功成而归,为乡里房舍客,伏腊相劳问,何乐如之?”亦省作“ 填壑 ”。 汉 应劭 《风俗通·十反·赵相汝南李统》:“自分奄忽填壑,猥得承望闕廷,亲见御座,不胜其喜。”词语解释:泉壑 拼音:quán hè
(1).泉水和山谷。 南朝 梁 江淹 《闽中草木颂·木莲》:“迸采泉壑,腾光渊丘。”
(2).引申为隐退之处。 唐 于公异 《李令公乞朝觐南郊表》:“既均情於故老,庶无媿於子牟,退入泉壑,不为恨矣。”
(3).山谷间的泉水。 唐 陈子昂 《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夜闻鼯鼠叫,昼聒泉壑声。”词语解释:舟壑 拼音:zhōu hè
《庄子·大宗师》:“夫藏舟於壑,藏山於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意谓世事都在不知不觉之中变化着,而昧者不察。舟壑,藏在山谷中的船。后借指世事。 南朝 梁 沉约 《长歌行》:“连连舟壑改,微微市朝变。” 北周 庾信 《思旧铭》:“风云上惨,舟壑潜移。” 清 钱谦益 《杨明远诗引》:“陵谷旦异,舟壑夜迁,则真可叹息也。”词语解释:回壑 拼音:huí hè
亦作“廻壑”。 曲折的山沟。《艺文类聚》卷四引 南朝 宋 傅亮 《九月九日登陵嚣馆赋》:“度迴壑以停辕,凌孤馆而远憇。” 南朝 宋 谢惠连 《三月三日曲水集诗》:“解轡偃崇丘,藉草绕廻壑。”词语解释:烟壑 拼音:yān hè
亦作“烟壑”。 云雾弥漫的山谷。 唐 张说 《再使蜀道》诗:“烟壑争晦深,云山共重复。”词语解释:填壑 拼音:tián hè
见“ 填沟壑 ”。
词语解释:填沟壑 拼音:tián gōu hè
谓填尸于沟壑。指死。多用作婉辞。《战国策·赵策四》:“﹝ 舒祺 ﹞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託之。”《史记·汲郑列传》:“ 黯 为上泣曰:‘臣自以为填沟壑,不復见陛下,不意陛下復收用之。’” 宋 苏轼 《答王幼安书》之三:“若未即填沟壑,及见伯仲功成而归,为乡里房舍客,伏腊相劳问,何乐如之?”亦省作“ 填壑 ”。 汉 应劭 《风俗通·十反·赵相汝南李统》:“自分奄忽填壑,猥得承望闕廷,亲见御座,不胜其喜。”词语解释:哀壑 拼音:āi hè
凄凉冷落的深谷。 晋 殷仲文 《南州桓公九井作》诗:“爽籟警幽律,哀壑叩虚牝。” 唐 杜甫 《王兵马使二角鹰》诗:“悲臺萧瑟石巃嵸,哀壑杈枒浩呼汹。” 明 高启 《题朱泽民荆南旧业图》诗:“大阴垂雨尚淋漓,哀壑廻风更萧瑟。”词语解释:山壑 拼音:shān hè
山谷。《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序》:“﹝ 槃瓠 子女﹞好入山壑,不乐平旷。” 南朝 梁简文帝 《七励》:“淫声乱耳,未足入听,方追山壑,永弄林泉。” 宋 林逋 《和运使陈学士游灵隐寺寓怀》:“山壑气相合,旦暮生秋阴。” 阮章竞 《牧羊儿》诗:“放羊儿出山壑,饮羊儿,下 漳河 。”词语解释:崖壑 拼音:yá hè
高崖深谷。指隐者所居之处。《新唐书·隐逸传序》:“虽然,各保其素,非託默于语,足崖壑而志城闕也。”词语解释:虚壑 拼音:xū hè
空谷。 南朝 宋 谢灵运 《维摩经十譬赞·聚沫泡合》:“水性本无泡,激流遂聚沫,即异成貌状,消散归虚壑。”词语解释:潭壑 拼音:tán hè
深壑。 南朝 宋 鲍照 《登大雷岸与妹书》:“思尽波涛,悲满潭壑。” 唐 孙逖 《送杨法曹按括州》诗:“潭壑随星使,轩车绕春色。”词语解释:岑壑 拼音:cén hè
高峰深谷。 唐 宋之问 《夜饮东亭》诗:“岑壑景色佳,慰我远游心。” 唐 高适 《宋中遇林虑杨十七山人因而有别》诗:“因声谢岑壑,岁暮一攀躋。”词语解释:峦壑 拼音:luán hè
峰峦和山谷。 宋 苏辙 《卢鸿草堂图》诗:“径归不復往,峦壑空在目。”词语解释:层壑 拼音:céng hè
深谷。 元 柳贯 《度居庸关》诗:“层壑倒天影,半林漏晨光。”词语解释:川壑 拼音:chuān hè
河谷。 南朝 宋 谢灵运 《慧远法师碑》:“川壑如泣,山林改容。” 南朝 梁 江淹 《莲花赋》:“永含灵於洲渚,长不絶兮川壑。”词语解释:盘壑 拼音:pán hè
峰崖环绕的山谷。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七》:“循南山之坡,曲折西下,三里,抵盘壑中,其处东、北、西三面皆崇峯,西北、东南二面皆坠峡,惟西南一脊如堵垣。”词语解释:畎壑 拼音:quǎn hè
泛指田野。 南朝 梁 江淹 《到主簿日笺诣右军建平王》:“﹝ 淹 ﹞常欲永辞冠剑,弋钓畎壑。” 南朝 梁 江淹 《从萧骠骑新帝垒》诗:“仄待飈雾晏,方从畎壑游。”词语解释:无底壑 拼音:wú dǐ hè
《列子·汤问》:“ 渤海 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 归墟 。”本指深不可测的山谷,后以“无底壑”比喻难以满足的贪欲。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云萝公主》:“吾弟无行……此后成败,在於新妇。能令改行,无忧冻饿,不然兄亦不能填无底壑也。”词语解释:雾壑 拼音:wù hè
犹雾海。 唐 王勃 《乾元殿颂》序:“兼山配极,照鸞闕於霞标;荐水涵元,湛驪宫於雾壑。” 唐 李乂 《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秦 商 重沓云巖近, 河 渭 縈紆雾壑深。”词语解释:挤壑 拼音:jǐ hè
谓孤苦无依。语本《左传·昭公十三年》:“小人老而无子,知挤于沟壑矣。” 唐 宋务光 《谏开拓圣善寺表》:“贫者有挤壑之忧,富者无安堵之所。” 唐 元稹 《祭翰林白学士太夫人文》:“太夫人推挤壑之念,悯絶浆之迟,问讯残疾,告諭礼仪,减旨甘之直,续盐酪之资。”词语解释:浚壑 拼音:jùn hè
深谷。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长寄心於云霓”自注:“仰眺曾峰,俯镜濬壑。” 南朝 宋 谢庄 《月赋》:“临濬壑而怨遥,登崇岫而伤远。” 词语解释:溟壑 拼音:míng hè
大海和溪谷。词语解释:贪壑 拼音:tān hè
喻无厌足的贪欲。 清 刘大櫆 《上犹知县方君传》:“是时布政使下令:擅糶仓穀,无益灾黎,而徒饱吏胥之贪壑。”词语解释:炎壑 拼音:yán hè
犹炎峤。指 岭 南地区。 唐 宋之问 《自衡阳至韶州谒能禅师》诗:“謫居窜炎壑,孤帆淼不繫。”词语解释:石壑 拼音:shí hè
山间石谷。 郭沫若 《海涛集·神泉二》:“在岑寂的山路上走了有半个钟头光景,到了一处地方,是山泉的发源地。一个大石壑,掩映着泉源,还有好些嶙峋的大石四处耸立着。”词语解释:陵壑 拼音:líng hè
山陵丘壑。 元 陈樵 《东阳县学晖映楼赋》:“俯市列之闤闠兮,见陵壑之葱蘢。”词语解释:谾壑 拼音:hōng hè
空而深的大壑。 宋 吴儆 《浮丘仙赋》:“其阳则有谾壑奥竇,鬱律嬗娟,中隐 烛龙 ,旁通 虞渊 。”词语解释:以邻为壑 拼音:yǐ lín wéi hè
《孟子·告子下》:“ 白圭 曰:‘ 丹 ( 白圭 )之治水也,愈於 禹 。’ 孟子 曰:‘子过矣! 禹 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 禹 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原谓将邻国当作沟坑,把本国的洪水排泄到那里去。后比喻把困难或灾祸推给别人。 宋 文天祥 《知潮州寺丞东岩洪公行状》:“公智虑深达,如宿将持重而规画绵络,不以邻为壑也。” 清 黄遵宪 《乙丑十一月避乱大埔三河虚》诗:“人尽流离呼伯叔,时方灾难又干戈。诸公竟以邻为壑,一夜喧呼贼渡河。” 毛泽东 《整顿党的作风》:“谁要是对别人的困难不管,别人要调他所属的干部不给,或以坏的送人,‘以邻为壑’,全不为别部、别地、别人想一想,这样的人就叫做本位主义者。”词语解释:转死沟壑 拼音:zhuǎn sǐ gōu hè
谓弃尸于山沟水渠。《墨子·兼爱下》:“然即敢问:今岁有癘疫,万民多有勤苦冻馁,转死沟壑中者,既已众矣。” 汉 班彪 《王命论》:“夫饿饉流隶,飢寒道路,思有短褐之袭,担石之蓄,所愿不过一金,终於转死沟壑。”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鹿独戎马之閒,转死沟壑之际。” 宋 司马光 《乞罢条例司常平使疏》:“当是之时,民之羸者不转死沟壑,壮者不聚为盗贼,将何之矣?”亦作“ 转死沟渠 ”。《梁书·武帝纪上》:“徵发閭左,以充缮筑。流离寒暑,继以疫癘,转死沟渠,曾莫收恤,朽肉枯骸,乌鳶是厌。”词语解释:蹊壑 拼音:qī hè
山谷。《敦惶曲子词·泛龙舟》:“白鹤双飞出蹊壑,无数江鸥水上游。”词语解释:义壑 拼音:yì hè
渊深的义理。壑,丘壑,喻深奥之处。 唐 卢照邻 《益州至真观主黎君碑》:“词峰云鬱,触剑石以飞扬;义壑泉奔,横玉轮而浩荡。” 唐 杨炯 《右将军魏哲神道碑》:“乔林扫日,惊白凤於词条;壁水澄天,骇雕龙於义壑。”词语解释:胸有邱壑 拼音:xiōng yǒu qiū hè
(1).谓见多识广,心中记得许多山水胜状。《红楼梦》第十七回:“非胸中大有邱壑,焉能想到这里。”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二:“ 叶洮 字 金城 , 青浦 人。胸有邱壑, 畅春园 一树一石,皆其佈置。”
(2).指胸怀远大,颇有见地。《官场现形记》第十一回:“毕竟 戴大理 胸有邱壑,听了此言,恍然大悟道:‘是了,是了!我好好的一个缺,就葬送在他这几句话上了!’”词语解释:千峰万壑 拼音:qiān fēng wàn hè
犹千岩万壑。 明 沉榜 《宛署杂记·山川》:“每大雪初霽,千峰万壑,积素凝华,若图画然,为京师八景之一,名曰 西山 霽雪。”词语解释:千岩万壑 拼音:qiān yán wàn hè
语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顾长康 从 会稽 还,人问山川之美。 顾 云:‘千巖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后用以形容峰峦与山谷极多。 唐 谷神子 《博异志·阴隐客》:“正立而视,乃别一天地日月世界,其山傍向万仞,千巖万壑,莫非灵景,石尽碧琉璃色。” 清 龚自珍 《摸鱼儿》词:“数东南千巖万壑,君家第一奇秀。” 叶圣陶 《我们的骄傲》:“他说 桂林 的山好象盆景,一座座地拔地而起,形状尽有奇怪的,可是没有千巖万壑茫茫苍苍的气概。”词语解释:千沟万壑 拼音:qiān gōu wàn hè
(1).形容沟壑极多。 俞林 《在太行山上》:“这 太行山 里是千沟万壑。”
(2).比喻道路坎坷不平。 贺敬之 《放声歌唱》诗:“面前,还有望不断的千沟万壑。”词语解释:千山万壑 拼音:qiān shān wàn hè
同“ 千巖万壑 ”。 《西游补》第五回:“前日 新唐 扫地宫人説他有箇驱山鐸,等我一把扭住了他,抢这鐸来,把西天路上千山万壑扫尽赶去,妖精也无法藏身。”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一章:“这时候,枫叶红了,千山万壑,升腾着旺盛的火焰,整个三千里江山就象被一匹无穷无尽的红毯包了起来。”词语解释:鄣壑 拼音:zhāng hè
山间沟壑。《古谣谚》卷二九引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逸文:“ 武陵 緑萝山 ……土人歌曰:‘鄣壑兮生音,吟籟兮相和。’”词语解释:胸中大有丘壑
比喻思虑深远;亦作胸中有了丘壑词语解释:茸壑
长着青草、苔藓的山洞、土穴词语解释:转尸沟壑
弃尸于山沟水渠词语解释:豁壑
疏通沟壑词语解释:豁壑
疏通沟壑词语解释:磵壑
山沟词语解释:鲲壑 拼音:kūn hè
指大海。 唐 王勃 《九成宫颂》序:“川分帝子,控鯤壑而疏源;岳动天孙,控熊山而列镇。”词语解释:欲壑 拼音:yù hè
像沟壑一样深的欲望。极言欲望之大。 清 许思湄 《复牛云洋书》:“冀得一中人产,饱其慾壑。”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清吏条陈》:“而该大臣反得保首领以殁,脱然无累,且得满慾壑以肥其子孙,託外庇以安其生息。”词语解释:鼋壑 拼音:yuán hè
鼋所居的穴。指大海深处。 唐 王勃 《拜南郊颂》:“负鼇丘而峻壁,据黿壑而深沟。”词语解释:不忘沟壑 拼音:bù wàng gōu hè
为守信义,即使弃尸沟壑而无恨。《孟子·滕文公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 赵岐 注:“志士守义者也,君子固穷,故常念死无棺椁没沟壑而不恨也。”词语解释:黛壑 拼音:dài hè
深谷。 唐 王勃 《九成宫东台山池赋》:“既而仰瞻赬嶠,傍窥黛壑。” 唐 宋之问 《太平公主池山赋》:“芳园暮兮白日沉,爽气浮兮黛壑深。”词语解释:鹏壑 拼音:péng hè
大海。 唐 王起 《蜃楼赋》:“伊浩汗之鹏壑,有岧嶤之蜃楼。”词语解释:梯山架壑 拼音:tī shān jià hè
形容登山涉险历经艰辛。 晋 陆机 《晋平西将军孝侯周处碑》:“﹝民﹞莫不梯山架壑,襁负来归。”词语解释:漫壑 拼音:màn hè
积水的沟壑。 清 龚自珍 《西域置行省议》:“先期斩危崖,划仄岭,引淙泉,泻漫壑。”词语解释:放情丘壑 拼音:fàng qíng qiū hè
谓纵情游山玩水,不以世务为念。丘壑,泛指山水。《晋书·谢安传》:“ 安 虽放情丘壑,然每游赏,必以妓女从。”词语解释:寘沟壑 拼音:zhì gōu hè
见“ 寘壑谷 ”。
词语解释:寘壑谷 拼音:zhì hè gǔ
亦作“ 寘沟壑 ”。 谓死。人死埋于地下,故称。多作自谦之词。 马王堆 汉 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触龙见赵太后章》:“﹝ 触龙 ﹞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寘壑谷而託之。’”《汉书·元后传》:“冀赖陛下神灵,未埋髮齿,期月之间,幸得瘳愈,復望帷幄,不然,必寘沟壑。”词语解释:枯壑 拼音:kū hè
干枯的沟壑。《西游补》第十五回:“本姓 猪 ,排行八,跟了 唐僧 上西土,半途写得离书恶。忙投妻父庄中去,庄中妻子归枯壑。归枯壑,依旧回头走上西,不期撞着将军阁。”归枯壑,指死。词语解释:污壑
亦作“汚壑”。 犹沟壑。《墨子·明鬼下》:“今吾为祭祀也,非直注之污壑而弃之也。”《淮南子·原道训》:“终身运枯形于连嶁列埒之门,而蹟蹈于汚壑穽陷之中。”词语解释:岫壑 拼音:xiù hè
山谷。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湘水》:“罗巖九举,各导一溪。岫壑负阻,异岭同势。”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汝水》:“一水东北出为 汝水 ,歷 蒙柏谷 ,左右岫壑争深。”词语解释:峭壑 拼音:qiào hè
陡而深的山谷。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日记后》:“下瞰峭壑阴森,枫松相间,五色纷披,灿若图绣。”词语解释:嶰壑 拼音:xiè hè
涧谷。词语解释:积壑 拼音:jī hè
幽深的山谷。《史记·魏世家》“ 絳水 可以灌 平阳 ” 张守节 正义引 唐 李泰 等《括地志》:“ 絳水 一名 白水 ,今名 弗泉 ,源出 絳山 。飞泉奋涌,扬波北注,悬流积壑二十许丈,望之极为奇观矣。”词语解释:穹壑 拼音:qióng hè
深谷。《新唐书·李嗣业传》:“初讨 勃律 也,通道 葱岭 ,有大石塞隘,以足蹶之,抵穹壑,识者以为至诚所感也。”词语解释:置沟壑 拼音:zhì gōu hè
1.见"寘壑谷"。词语解释:一丘一壑 拼音:yī qiū yī hè
(1).《汉书·叙传上》:“渔钓於一壑,则万物不奸其志;栖迟於一丘,则天下不易其乐。”后因以“一丘一壑”指退隐在野,放情山水。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 明帝 问 谢鯤 :‘君自谓何如 庾亮 ?’答曰:‘端委庙堂,使百官準则,臣不如 亮 ;一丘一壑,自谓过之。’” 唐 王勃 《上明员外启》:“一丘一壑,同 阮籍 於西山;一啸一歌,列 嵇 康 於北面。” 宋 陆游 《木山》诗:“一丘一壑吾所许,不须更慕明堂材。”
(2).犹一山一水。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五四:“一丘一壑我前导,重话 京华 送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