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三元平声 [详注1][fán][yuān][详注2][详注3][jiān][yán yuán][音暄。柔貌。《庄子·徐无鬼》有暖姝者。][yuán wán][xuān][xuān][连抃,宛转貌][详注4]

[lún lùn,动词][lūn][tún,囤积][zhūn tūn][tún chūn][详注5][mén][wēn][hún][同奔][zūn][gǔn yùn][详注6]泿[tún][详注7][详注8][详注9]


注1:反 音幡。《广韵》断狱平反。《韵会》录囚平反之,谓举活罪人也。《增韵》理正幽枉也。《前汉·食货志》杜周治之,狱少反者。《注》反,音幡。又通作翻。《前汉·张安世传》反水浆。
注2:怨 音鸳。雠也,恚也。《礼·儒行》外举不避怨。《前汉·黥布传》恐仇怨妄诬之。《史记·始皇纪》母家有仇怨,并坑之。皆平声读。或作惌。
注3:拚 與翻同。【博雅】飛也。【詩·周頌】肇允彼桃蟲,拚飛維鳥。
注4:阮 音元。《说文》代郡五阮关也。《前汉·地理志》作五原。《正韵》阮,古原字。又《广韵》五阮郡。《前汉·地理志》作五原郡。《注》秦九原郡,武帝元朔二年更名。
注5:汶 音門。汶濛,玷辱也。《楚辭·漁父》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注6:蕴 音氲。蕴沦,波也。《尔雅·释水》小波为沦。《注》言蕴沦。
注7:溷 音魂。郁热也。《宋玉·风赋》憞溷郁邑。《注》憞溷。烦浊貌。一曰热郁貌。
注8:纯 音屯。《诗·召南》白茅纯束。《传》纯束,犹包之也。《笺》纯读曰屯。《战国策》锦绣千纯。《注》纯音屯,束也。又县名。《左传·襄十八年》执孙蒯于纯留。《注》纯留,县名。《释文》纯,《地理志》作屯。
注9:鷷 《集韵》徂昆切,音存。与蹲通。《周礼·天官·染人郑注》夏狄六曰蹲。音存。本鷷字。
首字词组
墩堠墩嘴墩台墩木墩座墩布  
墩膘墩堡墩子墩子武生墩官墩锁  

词语解释:墩堠  拼音:dūn hòu
了望敌情的堡垒,烽堠。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古长城》:“蜿蜒数千里,屯戍墩堠,犹有存者。”
词语解释:墩膘
养膘
词语解释:墩嘴
夸嘴,口气大
词语解释:墩堡  拼音:dūn pù
亦作“墪堡”。 报警台和堡垒。 明 张煌言 《答赵安抚书》:“既省墪堡守望之戍,并免舟楫营缮之需。”《明史·翁大立传》:“边关千里,悉遭洪水,墩堡倾頽,何恃以守。”
词语解释:墩台  拼音:dūn tái
报警台。 明 黄瑜 《双槐岁钞·车战器械》:“车骑连云砲震雷,边墙如月接墩臺。”《明史·杨博传》:“又以暇修筑 肃州 榆树泉 及 甘州 平川 境外 大芦泉 诸处墩臺,凿 龙首 诸渠。”
词语解释:墩子  拼音:dūn zǐ
(1).厚而粗大的木块或石头。《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要这块木头墩子作甚么?”如:这人坐在石墩子上。
(2).堆状物。 吴组缃 《山洪》三:“他们一篮篮装起来,提到碓房门前去,堆做整齐的墩子。”
词语解释:墩木  拼音:dūn mù
放置在干船坞中以支撑船只的木头矩形棱柱(如放在船的龙骨下面或在舱底船只龙骨与转角中间的加肋部件下面)
词语解释:墩子武生  拼音:dūn zǐ wǔ shēng
传统戏曲脚色行当。长靠武生的俗称。主要特点是扎“靠”(传统戏中武将的装束),穿厚底靴。如京剧《长坂坡》中的 赵云 、《挑滑车》中的 高宠 等。
词语解释:墩座  拼音:dūn zuò
结构底座(如大型望远镜的),通常用石材、混凝土或钢材制成
词语解释:墩官  拼音:dūn guān
辽 代御宴时被赐坐的官员称“墩官”。《辽史·国语解》:“ 辽 《排班图》,有高墩、矮墩、方墩之列。自大丞相至阿札割只,皆墩官也。”
词语解释:墩布  拼音:dūn bù
拖把。
词语解释:墩锁  拼音:dūn suǒ
亦作“墪锁”。 犹囚禁。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先监遗事纪略》:“及先监卒后,纍臣被 常太监 云 詿误墪锁。”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府衙门职掌》:“凡出票拿人,马房动刑,里外看守,墪锁浄军,皆其职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