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填海 拼音:tián hǎi
指古代神话中的精卫鸟填海事。亦比喻冤恨极深或意志坚定。 南朝 陈 张正见 《石赋》:“ 精卫 取而填海, 天孙 用以支机。” 唐 杜甫 《寄贾司马严使君》诗:“浪作禽填海,那将血射天。”《花月痕》第十三回:“寃禽衔石难填海,芳草牵情欲到天。” 宁调元 《秋兴用草堂韵》:“分波终仗灵犀力,填海犹存 精卫 心。”词语解释:填河 拼音:tián hé
亦称“ 填桥 ”。 指每年七月七夕 牛郎 、 织女 相会,群鹊衔接为桥以渡银河的民间传说。 南朝 梁 庾肩吾 《七夕》诗:“离前忿促夜,别后对空机。倩语雕陵鹊,填河未可飞。” 五代 徐夤 《鹊》诗:“香闺报喜行人至,碧汉填河织女回。” 明 高启 《鹊轩》诗:“詎信填河事,寧歌绕树诗。” 清 李渔 《蜃中楼·结蜃》:“那楼上呵,好一似天孙织所,凄凄可怜;俺便做个填桥乌鹊行方便!”参见“ 鹊桥 ”。
词语解释:鹊桥 拼音:què qiáo
民间传说天上的 织女 七夕渡银河与 牛郎 相会,喜鹊来搭成桥,称鹊桥。常用以比喻男女结合的途径。 唐 韩鄂 《岁华纪丽·七夕》:“七夕鹊桥已成, 织女 将渡。”原注引《风俗通》:“ 织女 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 明 陆采 《怀香记·相思露意》:“若得鹊桥通一渡,管教 织女 会 牛郎 。”川剧《柳荫记》:“ 祝英台 :弟也曾鹊桥高架,银河等候,哪见你 牛郎 来会织女星。”词语解释:填膺 拼音:tián yīng
充塞于胸膛。 汉 王充 《论衡·程材》:“ 孔子 曰:‘孝悌之至,通於神明。’ 张释之 曰:‘ 秦 任刀笔小吏,陵迟至於 二世 ,天下土崩。’ 张汤 、 赵禹 , 汉 之惠吏, 太史公 序累置於酷部,而致土崩。孰与通於神明、令人填膺也!” 南朝 梁 江淹 《恨赋》:“置酒欲饮,悲来填膺。” 宋 刘过 《六州歌头·题岳鄂王庙》词:“中兴诸将,谁是万人英?身草莽,人虽死,气填膺。” 清 方苞 《弟椒涂》:“弟赴火兮如弦惊,叫天触地兮悲填膺。”词语解释:填委 拼音:tián wěi
纷集;堆积。 汉 刘桢 《杂诗》:“职事相填委,文墨纷消散。” 宋 周密 《武林旧事·元夕》:“京尹乘小提轿,诸舞队次第簇拥前后,连亘十餘里,锦绣填委,簫鼓振作,耳目不暇给。” 清 龚自珍 《己亥六月重过扬州记》:“归馆,郡之士皆知余至,则大讙,有以经义请质难者,有发史事见问者……填委塞户牖,居然 嘉庆 中故态。”《宋史·河渠志五》:“江道既分,水復湍暴,沙石填委,多成滩磧。”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四篇:“即事兴情,因而成赋,然文辞繁縟填委,时涉神仙,与 玉 之《九辩》、《招魂》及当时情景颇违异。”词语解释:填门 拼音:tián mén
门户填塞。形容登门人多。《汉书·郑当时传》:“先是, 下邽 翟公 为廷尉,宾客亦填门;及废,门外可设爵罗。” 宋 陈师道 《答寄魏衍》诗:“填门车马客,左席为君虚。”词语解释:填沟壑 拼音:tián gōu hè
谓填尸于沟壑。指死。多用作婉辞。《战国策·赵策四》:“﹝ 舒祺 ﹞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託之。”《史记·汲郑列传》:“ 黯 为上泣曰:‘臣自以为填沟壑,不復见陛下,不意陛下復收用之。’” 宋 苏轼 《答王幼安书》之三:“若未即填沟壑,及见伯仲功成而归,为乡里房舍客,伏腊相劳问,何乐如之?”亦省作“ 填壑 ”。 汉 应劭 《风俗通·十反·赵相汝南李统》:“自分奄忽填壑,猥得承望闕廷,亲见御座,不胜其喜。”词语解释:填填 拼音:tián tián
(1).满足貌。《荀子·非十二子》:“吾语汝学者之嵬容:其冠絻,其缨禁缓,其容简连,填填然。”
(2).稳重貌。《庄子·马蹄》:“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视颠颠。”
(3).形容声音大。《楚辞·九歌·山鬼》:“靁填填兮雨冥冥,猨啾啾兮又夜鸣。” 晋 潘岳 《藉田赋》:“震震填填,尘騖连天,以幸乎藉田。”《隋书·音乐志中》:“匪敬伊慕,备物不愆。设簴设业,鞉鼓填填。” 明 夏完淳 《观涛》诗:“江中小艇不敢渡,浮云漠漠隔江树。海女霓旌乍有无,雷鼓填填 屏翳 怒。”
端整稳固貌。填,通“ 镇 ”。《尚书大传》卷三:“ 孔子 曰:‘ 丘 常悉心尽志以入其中,则前有高岸,后有大谿,填填正立而已。’”《淮南子·兵略训》:“不袭堂堂之寇,不击填填之旗。”词语解释:填空 拼音:tián kòng
(1).填补空出的或空着的位置、职务等。如:填空补缺。
(2).犹填充。参见“ 填充 ”。
词语解释:填充 拼音:tián chōng
(1).指填补某个空间。如:填充作用。
(2).教学中测验的一种方法。把问题写成一句话,空着要求回答的部分,让人填写。词语解释:填咽 拼音:tián yān
(1).见“ 填噎 ”。
(2).充满空间。形容声响很大。《花月痕》第九回:“远远的听得人语喧哗,鼓声填咽,正是龙舟奋勇竞渡之时。”
(3).犹压抑,忍受。 清 龚自珍 《十月廿夜大风不寐起而书怀》诗:“纵有噫气自填咽,敢学大块舒轮囷!”
词语解释:填噎 拼音:tián yē
亦作“ 填咽 ”。 堵塞,拥挤。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或倾枕而延宾,或称疾以距客。欲令人士立门以成林,车骑填噎於閭巷。” 唐 徐彦伯 《拟古》诗之二:“廨署相填噎,僚吏纷纵横。” 清 钱谦益 《温如先生陈公墓志铭》:“两世执友、生徒縗絰赴会者填咽阡陌,末世所仅见也。”词语解释:填街 拼音:tián jiē
充塞街道。谓其多。《后汉书·张楷传》:“﹝ 张楷 ﹞门徒常百人。宾客慕之,自父党夙儒,偕造门焉。车马填街,徒从无所止。”《梁书·文学传上·锺嵘》:“ 永元 肇乱,坐弄天爵,勋非即戎,官以贿就……骑都塞市,郎将填街。”词语解释:填词 拼音:tián cí
(1).作词。 唐 宋 人作词,初无定式,多自己谱曲,亦可改动旧调创制新调。后人作词,须按照已有词牌之字句定额、声韵安排等格式,故称填词。 宋 阮阅 《诗话总龟后集》卷三二引《艺苑》:“当时有荐其才者,上曰:‘得非填词 柳三变 乎?’曰:‘然。’上曰:‘且去填词!’” 清 龚自珍 《金明池》词:“按拍填词,拈簫谱字,白日销磨无绪。” 郁达夫 《题刘大杰诗词稿后》诗:“立志勉追 刘禹锡 ,填词漫学 贺方回 。”
(2). 元 明 以来曲剧,亦须按曲牌选用字词,进行创作,故亦称填词。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结构》:“ 高则诚 、 王实甫 诸人, 元 之名士也,舍填词一无表见。使两人不撰《西厢》、《琵琶》,则沿至今日,谁復知其姓字?”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结构》:“前人呼製曲为‘填词’。填者,‘布’也,犹棋枰之中,画有定格,见一格布一子,止有黑白之分,从无出入之弊。”词语解释:填壑 拼音:tián hè
见“ 填沟壑 ”。
词语解释:填沟壑 拼音:tián gōu hè
谓填尸于沟壑。指死。多用作婉辞。《战国策·赵策四》:“﹝ 舒祺 ﹞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託之。”《史记·汲郑列传》:“ 黯 为上泣曰:‘臣自以为填沟壑,不復见陛下,不意陛下復收用之。’” 宋 苏轼 《答王幼安书》之三:“若未即填沟壑,及见伯仲功成而归,为乡里房舍客,伏腊相劳问,何乐如之?”亦省作“ 填壑 ”。 汉 应劭 《风俗通·十反·赵相汝南李统》:“自分奄忽填壑,猥得承望闕廷,亲见御座,不胜其喜。”词语解释:填淤 拼音:tián yū
见“ 填閼 ”。
词语解释:填阏 拼音:tián è
亦作“ 填淤 ”。 淤泥。亦指沉积;淤塞。《史记·河渠书》:“渠就,用注填閼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餘顷,收皆亩一鐘。”《汉书·沟洫志》:“如使不及今冬成,来春桃华水盛,必羡溢,有填淤反壤之害。” 唐 杜甫 《溪涨》诗:“马嘶未敢动,前有深填淤。” 宋 司马光 《户部侍郎周公神道碑》:“ 六塔渠 广四十餘步……自 河 徙以来,填閼成高陆。” 清 刘大櫆 《通江府通判许君传》:“ 松江 河道细狭,易至填淤,填淤则舟楫不通,而民田亦无以灌溉。”词语解释:填然 拼音:tián rán
(1).形容声势宏大。《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新唐书·宦者传上·程元振》:“陛下始出都,百姓填然夺府库,相杀戮,此 三辅 叛陛下也。”
(2).盛多。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三引 宋 杨万里 《答周益公惠鸠兔橘酒小柬》:“游 梁王 之 兔园 ,夙推能赋:赐 汉 庭之鳩杖,晚冠耆英。《橘颂》续《骚》,《酒箴》饱德。填然四美,萃此一翁。”词语解释:填户 拼音:tián hù
填门。 宋 叶适 《丁君墓志铭》:“乡人有官私急难,常借助之,税役或为代输,疾病请药填户。”词语解释:填满 拼音:tián mǎn
填塞;塞满。《释名·释地》:“田,填也,五稼填满其中也。”《后汉书·崔駰传》:“门下掾 倪敞 諫, 篆 乃强起班春。所至之县,狱犴填满。” 巴金 《雨》四:“新来的乘客不住地往里面挤,把下车的客人留下的空位填满了。”词语解释:填宫 拼音:tián gōng
古代犯官家属没入宫廷称填宫。 唐 韦绚 《刘宾客嘉话录》:“ 上官昭容 者,侍郎 仪 之孤也, 仪 有罪,妇 郑氏 填宫,遗腹生 昭容 。”《太平广记》卷一六八引 五代 范资 《玉堂闲话·郑雍》:“ 郑雍 学士未第时,求婚於 白州 崔相公 远 。纔允许而 博陵 有事,女则随例填宫。”《资治通鉴·唐德宗贞元二年》:“丈母垂白,不可使更帅诸妇女往填宫也!”词语解释:填压 拼音:tián yā
用强力压制;镇服。 唐 陆贽 《李纳检校右仆射平章事制》:“爰整鋭师,式遏乱略,保障 宋 服,填压 浚 郊。” 后蜀 何光远 《鉴诫录·判木夹》:“奉詔填压 三巴 ,抚安百姓。”词语解释:填桥 拼音:tián qiáo
见“ 填河 ”。
词语解释:填河 拼音:tián hé
亦称“ 填桥 ”。 指每年七月七夕 牛郎 、 织女 相会,群鹊衔接为桥以渡银河的民间传说。 南朝 梁 庾肩吾 《七夕》诗:“离前忿促夜,别后对空机。倩语雕陵鹊,填河未可飞。” 五代 徐夤 《鹊》诗:“香闺报喜行人至,碧汉填河织女回。” 明 高启 《鹊轩》诗:“詎信填河事,寧歌绕树诗。” 清 李渔 《蜃中楼·结蜃》:“那楼上呵,好一似天孙织所,凄凄可怜;俺便做个填桥乌鹊行方便!”参见“ 鹊桥 ”。词语解释:填路 拼音:tián lù
充塞道路。形容人多。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吏部二·士大夫伟状》:“ 王 起謫籍,量移比部郎,时同舍有 王居于 文迈 者,京师人,辛丑进士,粗能诗,其状最奇……每缀班趋省,出入必偕,观者填路。”词语解释:填积 拼音:tián jī
犹言聚积;累积。《后汉书·宦者传·吕强》:“宫女无用,填积后庭,天下虽復尽力耕桑,犹不能供。”《北齐书·魏收传》:“ 孝武 初,又詔 收 摄本职,文誥填积,事咸称旨。”《隋书·李穆传》:“百灵符命,兆庶謳歌。幽显乐推,日月填积,方屈 箕 潁 之志,始顺内外之请。”词语解释:填抚 拼音:tián fǔ
亦作“ 填拊 ”。 镇定安抚。填,通“ 镇 ”。《荀子·君道》:“其德音足以填抚百姓,其知虑足以应待万变。”《史记·萧相国世家》:“ 汉王 引兵东定 三秦 , 何 以丞相留收 巴 蜀 ,填抚諭告,使给军食。”《新唐书·李景让传》:“母欲息众讙,召 景让 廷责曰:‘尔填抚方面而轻用刑,一夫不寧,岂特上负天子,亦使百岁母衔羞泉下,何面目见先大夫乎?’” 宋 曾巩 《王制二》:“填拊方夏,实諉在王,时其勉之。” 王闿运 《黄淳熙传》:“ 湖南 巡抚 骆秉章 ,用 左宗棠 言,广用奇吏,填抚府县。”词语解释:填平 拼音:tián píng
在表面不平的地方用东西填上使水平词语解释:填死 拼音:tián sǐ
犹送死。 唐 元稹 《夫远征》诗:“ 赵王 未信 赵 母 言,犹点新兵更填死。”词语解释:填还 拼音:tián huán
(1).犹偿还;报偿。 唐 韩愈 《论变盐法事宜状》:“盐商利归於己,无物不取。或从赊贷升斗,约以时熟填还,用此取济,两得其便。”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一折:“我特来填还你这泪揾湿鮫鮹帕,温和你露冷透凌波袜。”《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佛説戒杀,还説杀一物要填还一命。”《醒世姻缘传》第五五回:“好好的替你 狄爷 寻个好灶上的,补报他那几碗弼。要不然,这叫是‘无功受禄’,你就那世里也要填还哩!”
(2).犹言归属;贴补。《醒世姻缘传》第二七回:“ 麻从吾 坐完监,考中了通判。 丁利国 管顾得有了功劳,拚了性命,把那数十年积趲的东西,差不多都填还了他。”《红楼梦》第四三回:“他们两个为甚么苦呢?有了钱,也是白填还别人,不如拘了来,咱们乐。”词语解释:填书 拼音:tián shū
亦作“ 填篆 ”。 书体之一种。相传为 周 人 媒氏 所作。 唐 韦绩 《墨薮·五十六种书》:“填书者,亦 周 之 媒氏 作。 魏 韦诞 用题宫闕, 王廙 、 王隐 皆好之。” 宋 梦英 《十八体书》:“填篆者, 周 媒氏 以仲春之月判会男女,则以此书表信往来,及 魏 明帝 使 京兆 韦仲将 点定 芳林苑 中楼观, 王廙 、 王隐 皆云字间满密,故云填篆。亦曰方填书。至今图书印记并用此书。”词语解释:填拊 拼音:tián fǔ
见“ 填抚 ”。
词语解释:填抚 拼音:tián fǔ
亦作“ 填拊 ”。 镇定安抚。填,通“ 镇 ”。《荀子·君道》:“其德音足以填抚百姓,其知虑足以应待万变。”《史记·萧相国世家》:“ 汉王 引兵东定 三秦 , 何 以丞相留收 巴 蜀 ,填抚諭告,使给军食。”《新唐书·李景让传》:“母欲息众讙,召 景让 廷责曰:‘尔填抚方面而轻用刑,一夫不寧,岂特上负天子,亦使百岁母衔羞泉下,何面目见先大夫乎?’” 宋 曾巩 《王制二》:“填拊方夏,实諉在王,时其勉之。” 王闿运 《黄淳熙传》:“ 湖南 巡抚 骆秉章 ,用 左宗棠 言,广用奇吏,填抚府县。”词语解释:填星 拼音:tián xīng
即土星。填,通“ 镇 ”。我国古代认为土星每二十八年运行一周天,岁镇二十八宿中的一宿,故名。《史记·天官书》:“历斗之会以定填星之位。” 司马贞 索隐引 晋灼 曰:“常以甲辰之元始建斗,岁镇一宿,二十八岁而周天。”《资治通鉴·汉武帝元封元年》:“望气 王朔 言:‘候独见填星出如瓜,食顷,復入。’” 胡三省 注:“填星,土星也。填,读曰镇。”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日月合璧五星联珠之瑞》:“ 咸丰 十一年八月丁巳朔,有日月合璧、五星联珠之瑞,从填星也……填星在张九度。”词语解释:填污 拼音:tián wū
犹填阏。 清 梅曾亮 《书棚民事》:“今以斤斧童其山,而以锄犂疏其土,一雨未毕,沙石随下,奔流注壑涧中,皆填污不可贮水,毕至洼田中乃止。”词语解释:填房 拼音:tián fáng
(1).旧指女子嫁给死了妻子的人。《金瓶梅词话》第二回:“﹝ 西门庆 ﹞新近又娶了 清河 左卫 吴千户 之女,填房为继室。” 巴金 《谈〈家〉》:“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便毫无办法。而且过了二十,嫁出去也只能给人家‘填房’。”
(2).旧指妻死后续娶的妻。《儒林外史》第五回:“ 王氏 道:‘何不向你爷説,明日我若死了,就把你扶正做个填房。’” 曹禺 《北京人》第二幕:“做填房如果遇见前妻的子女好倒也罢了。”词语解释:填格 拼音:tián gé
把必要的文字或数字填写到列有一定项目的表格或文件中。 清 夏燮 《中西纪事·五口衅端》:“有洋人在 寧波 市中以细故口角,擅杀 鄞县 平民二人,禀地方官相验填格,飭令交出首从凶犯。”词语解释:填寡 拼音:tián guǎ
穷苦无靠。填,通“ 殄 ”。一说贫病交加。《诗·小雅·小宛》:“哀我填寡,宜岸宜狱。” 毛 传:“填,尽也……可哀哉我穷尽寡财之人,仍有狱讼之事。” 朱熹 集传:“填,与瘨同,病也。” 马瑞辰 通释:“笺训寡为寡财,则填寡犹言贫病。”词语解释:填补 拼音:tián bǔ
(1).犹补偿,补上。《朱子语类》卷十七:“悠悠度日,一日不做得一日工夫,只见没长进,如何要填补前面?”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一·梅村病中诗》:“ 太仓 吴梅村 伟业 祭酒,辛亥元旦,梦上帝召为 泰山 府君。是岁病革,有絶命词云:‘忍死偷生廿载餘,而今罪孽怎消除?受恩欠债须填补,纵比鸿毛也不如。’” 巴金 《寒夜》十八:“你把伙食钱扯了,还是要填补的。”
(2).补充空缺。《元史·选举志》:“﹝ 至元 ﹞十三年,省议:‘行工部令史与六部令史一体,於应补人内挨次填补。’” 巴金 《砂丁》七:“过了几天就有人来填补他的缺额。”
(3).填平修补。 魏巍 《东方》第三部第三章:“他们在呼啸的寒风里穿着单薄的衣裙,拿着铁锹大镐,填补着炸弹坑。”词语解释:填红 拼音:tián hóng
旧时官员在公文上用红笔亲自填写年月日,谓之填红。词语解释:填溢 拼音:tián yì
充塞满溢。《太平广记》卷三一五引 汉 应劭 《风俗通·张助》:“传者过差,便言此树能令盲者得视。远近翕然,互来请福。其下常车马填溢,酒肉滂沱。” 唐 牛僧孺 《玄怪录·窦玉》:“进士 王胜 、 盖夷 元和 中求荐於 同州 ,时宾舘填溢,假郡功曹 王翥 第以俟试。”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武技》:“偶适 歷下 ,见一少年尼僧,弄艺於场,观者填溢。”词语解释:填塞 拼音:tián sāi
(1).填补;塞满;充塞。《管子·度地》:“当冬三月……利以填塞空郄,缮边城,涂郭术,平度量,正权衡,虚牢狱,实廥仓。”《魏书·恩倖传·赵脩》:“ 脩 之葬父也,百僚自王公以下无不弔祭,酒犊祭奠之具,填塞门街。”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师友》:“夫痛之至者,言不能宣;虽欲寄词,秪益填塞。” 清 黄宗羲 《论文管见》:“近见臣子,动将经文填塞,以希经术,去之远矣。” 鲁迅 《书信集·致姚克》:“《现代》想必亦将讲民族文学,或以莫名其妙之文字填塞耳。”
(2).犹言堵塞。谓王道不通。《文选· 班彪 〈北征赋〉》:“余遭世之颠覆兮,罹填塞之阨灾。” 李善 注:“王道不通,故曰填塞。”词语解释:填噎 拼音:tián yē
亦作“ 填咽 ”。 堵塞,拥挤。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或倾枕而延宾,或称疾以距客。欲令人士立门以成林,车骑填噎於閭巷。” 唐 徐彦伯 《拟古》诗之二:“廨署相填噎,僚吏纷纵横。” 清 钱谦益 《温如先生陈公墓志铭》:“两世执友、生徒縗絰赴会者填咽阡陌,末世所仅见也。”词语解释:填食 拼音:tián shí
用强制手段喂食(如动物)词语解释:填陷 拼音:tián xiàn
见“ 填馅 ”。
词语解释:填馅 拼音:tián xiàn
亦作“ 填限 ”。亦作“ 填陷 ”。 谓白白充当牺牲品或代人受过。《金瓶梅词话》第八四回:“客至则递茶递水,斟酒下菜,到晚来背地来掇箱子,拿他解馋填馅。”《红楼梦》第四七回:“ 平儿 笑道:‘依我説,你竟不去罢。合家子连太太 宝玉 都有了不是,这会子你又填限去了。’”如:他做了错事,别人替他填陷。词语解释:填隘 拼音:tián ài
拥集充塞。《新唐书·文艺传中·李邕》:“﹝ 李邕 ﹞既入朝,人间传其眉目瓌异,至阡陌聚观,后生望风内謁,门巷填隘。”参见“ 填溢 ”。
词语解释:填溢 拼音:tián yì
充塞满溢。《太平广记》卷三一五引 汉 应劭 《风俗通·张助》:“传者过差,便言此树能令盲者得视。远近翕然,互来请福。其下常车马填溢,酒肉滂沱。” 唐 牛僧孺 《玄怪录·窦玉》:“进士 王胜 、 盖夷 元和 中求荐於 同州 ,时宾舘填溢,假郡功曹 王翥 第以俟试。”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武技》:“偶适 歷下 ,见一少年尼僧,弄艺於场,观者填溢。”词语解释:填馅 拼音:tián xiàn
亦作“ 填限 ”。亦作“ 填陷 ”。 谓白白充当牺牲品或代人受过。《金瓶梅词话》第八四回:“客至则递茶递水,斟酒下菜,到晚来背地来掇箱子,拿他解馋填馅。”《红楼梦》第四七回:“ 平儿 笑道:‘依我説,你竟不去罢。合家子连太太 宝玉 都有了不是,这会子你又填限去了。’”如:他做了错事,别人替他填陷。词语解释:填坑满谷 拼音:tián gāng mǎn gǔ
塞满坑谷。后常用以形容充满;盛多。词语解释:填限 拼音:tián xiàn
见“ 填馅 ”。
词语解释:填馅 拼音:tián xiàn
亦作“ 填限 ”。亦作“ 填陷 ”。 谓白白充当牺牲品或代人受过。《金瓶梅词话》第八四回:“客至则递茶递水,斟酒下菜,到晚来背地来掇箱子,拿他解馋填馅。”《红楼梦》第四七回:“ 平儿 笑道:‘依我説,你竟不去罢。合家子连太太 宝玉 都有了不是,这会子你又填限去了。’”如:他做了错事,别人替他填陷。词语解释:填造 拼音:tián zào
填写编制。多指帐册文书等。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清丈·具结状》:“业主自丈填册之后,恐册係图里等填造,乡愚漫不经心,日后且得藉口,合行自具结状投递。”词语解释:填讳 拼音:tián huì
旧时子孙为祖先撰写行状碑志等文字。请人代写祖先名号,称填讳。 唐 人称题讳。如 贞元 十五年《徐浩碑》, 张式 撰, 浩 次子 岘 书,碑尾有“表姪前 河南府 参军 张平叔 题讳”一行。 宋 周必大 《跋初寮王左丞赠曾祖诗》,末题“通直郎 田橡 填讳”。 元 《麻衣子神字铭》有“ 南阳 贡士 李珩 填讳”字样。参阅 清 王芑孙 《碑版广例·碑用他人填讳书名例》。词语解释:填褊 拼音:tián biǎn
拥塞狭窄。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滱水》:“池之四周,居民駢比,填褊秽陋,而泉源不絶。”词语解释:填谢 拼音:tián xiè
方言。补谢。 周立波 《山乡巨变续集》十:“我的意思是我们受了她哥哥的人情,应该通过她填谢填谢。”词语解释:填赔 拼音:tián péi
犹赔偿。 唐 白居易 《奏阌乡县禁囚状》:“有囚十数人……云是度支转运下,囚禁在县狱,欠负官物,无可填赔,一禁其身,虽死不放。”词语解释:填缝 拼音:tián fèng
强力填入密封材料来堵塞使之紧密而不渗漏
用水泥砂浆或灰浆填补(如墙缝或地面)词语解释:填置 拼音:tián zhì
犹责问。《敦煌变文集·燕子赋》:“于时鵙鸽在傍,乃是雀儿昆季。颇有急难之情,不离左右看侍。既见鷰子唱快,便即向前填置。”词语解释:填街塞巷 拼音:tián jiē sāi xiàng
充塞街巷。极言其多。语出《南齐书·虞玩之传》:“又生不长髮,便谓为道人,填街溢巷,是处皆然。”《三国演义》第二九回:“﹝ 于吉 ﹞领命,即沐浴更衣,取绳自缚於烈日之中。百姓观者填街塞巷。”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城北录》:“百姓清道,香火烛天。簿书皂隶,男妇耆稚,填街塞巷。” 清 倦圃野老 《庚癸纪略·癸亥》:“镇上兵勇填街塞巷,伐树修船。”词语解释:填阏 拼音:tián è
亦作“ 填淤 ”。 淤泥。亦指沉积;淤塞。《史记·河渠书》:“渠就,用注填閼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餘顷,收皆亩一鐘。”《汉书·沟洫志》:“如使不及今冬成,来春桃华水盛,必羡溢,有填淤反壤之害。” 唐 杜甫 《溪涨》诗:“马嘶未敢动,前有深填淤。” 宋 司马光 《户部侍郎周公神道碑》:“ 六塔渠 广四十餘步……自 河 徙以来,填閼成高陆。” 清 刘大櫆 《通江府通判许君传》:“ 松江 河道细狭,易至填淤,填淤则舟楫不通,而民田亦无以灌溉。”词语解释:填牣 拼音:tián rèn
犹充塞。 宋 田况 《儒林公议》卷上:“里巷之间,舆马填牣。”词语解释:填漆 拼音:tián qī
漆器制作工艺的一种。即在漆器上雕刻花纹,在刻纹处填以彩漆。填漆有两种工艺:一是填彩和漆面相平;二是雕填后花纹凹陷,不与漆面平,显出刀刻味。 清 高士其 《金鳌退食笔记》卷下:“ 明 永乐 年製漆器,以金银锡木为胎,有剔红、填漆二种……填漆刻成花鸟,彩填稠漆,磨平如画,久而愈新。其合製贵小,深者五色灵芝边,浅者回文戧金边。古色苍莹,器传絶少,故价数倍於剔红。”《红楼梦》第六回:“ 平儿 站在炕沿边,捧着小小的一个填漆茶盘。”词语解释:填列 拼音:tián liè
密集并列。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龙华寺》:“附化之民,万有餘家。门巷修整,閶闔填列。”词语解释:填写 拼音:tián xiě
在表格、契据等的空白处,按照格式写上必要的文字或数字。《水浒传》第四回:“书记僧填写了度牒,付与 鲁智深 收受。”《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老爷当下叫籤押説:‘你去问问师爷,这数目怎么没填写?’”《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写完了正榜,各官歇息了一回。此时已经四更天光景了。众官再出来升座,再写了副榜,然后填写前五名。”如:填写人口调查表。词语解释:填坑满谷 拼音:tián kēng mǎn gǔ
同“填阬满谷”。塞满坑谷。后常用以形容充满;盛多。词语解释:填坟 拼音:tián fén
堆土为坟。如:从前他们时常给人打坑填坟。词语解释:填凑 拼音:tián còu
犹聚集。《晋书·会稽王道子传》:“西府车骑填凑,东第门下可设雀罗矣。”《魏书·恩倖传·徐纥》:“ 紇 既处腹心,参断机密,势倾一时,远近填凑。”词语解释:填画 拼音:tián huà
填写描画。《水浒传》第三一回:“知府听説罢大惊,火速差人下来,检验了杀死人数、行兇人出没去处,填画了图样格目。”词语解释:填安 拼音:tián ān
镇定,安定。填,通“ 镇 ”。《汉书·王莽传上》:“秉冢宰职,填安国家,四海辐凑,靡不得所。”词语解释:填实 拼音:tián shí
犹充实。 南朝 梁 陶弘景 《周氏冥通记》卷一:“五藏全,其髓填实,方可以求道。”词语解释:填盈 拼音:tián yíng
犹充满。 汉 刘向 《说苑·辨物》:“贤者不然,精化填盈,后伤时之不可遇也,不见道端,乃陈情欲以歌。”词语解释:填总 拼音:tián zǒng
谓纷纭聚集。《新唐书·陆贽传》:“从狩 奉天 ,机务填总,远近调发,奏请报下,书詔日数百, 贄 初若不经思,逮成,皆周尽事情。”词语解释:填引 拼音:tián yǐn
填塞,引用。 清 宋荦 《侯方域南省试策四评》:“明策从来以填引古事为工,此独语语切今,三百年第一手也。”词语解释:填扎 拼音:tián zhā
犹讥刺。 元 曾瑞 《一枝花·买笑》套曲:“休道是俏心肠所事儿通达,见别人有破绽着冷句儿填扎。”词语解释:填堵 拼音:tián dǔ
填塞;堵塞词语解释:填如 拼音:tián rú
充满,没有空隙。《孔子家语·困誓》:“自望其广,则睾如也;视其高,则填如也;察其从,则隔如也:此其所以息也已。” 王肃 注:“填,塞实貌。”词语解释:填报 拼音:tián bào
填写上报。如:每月填报生产进度表。词语解释:填砌 拼音:tián qì
谓诗文创作堆砌辞藻。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三:“迂疎者以浅俚为古朴,填砌者以 六朝 为冶丽。”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三:“ 范景文 《对牀録》云:‘ 李义山 《人日》诗填砌太多,嚼蜡无味。’”词语解释:填篆 拼音:tián zhuàn
见“ 填书 ”。
词语解释:填书 拼音:tián shū
亦作“ 填篆 ”。 书体之一种。相传为 周 人 媒氏 所作。 唐 韦绩 《墨薮·五十六种书》:“填书者,亦 周 之 媒氏 作。 魏 韦诞 用题宫闕, 王廙 、 王隐 皆好之。” 宋 梦英 《十八体书》:“填篆者, 周 媒氏 以仲春之月判会男女,则以此书表信往来,及 魏 明帝 使 京兆 韦仲将 点定 芳林苑 中楼观, 王廙 、 王隐 皆云字间满密,故云填篆。亦曰方填书。至今图书印记并用此书。”词语解释:填涌 拼音:tián yǒng
聚合奔涌。 明 冯梦龙 《智囊补·明智·大水》:“观剧者亦雨散,口中戏云:‘ 倭 子至矣!’……繇是城门昼闭,城外人填涌践踏,死者近百人。”《东周列国志》第二三回:“ 邢国 男女填涌而来,俱投奔 齐 营求救。”词语解释:填纳 拼音:tián nà
犹补缴。 唐 白居易 《奏阌乡县禁囚状》:“今前件囚等,欠负官钱,诚合填纳。”词语解释:填笮 拼音:tián zé
颠仆困顿。填,通“ 颠 ”。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怀正居贞者,填笮乎泥泞之中;而狡猾巧伪者,轩翥乎虹霓之际矣。”词语解释:填嗉 拼音:tián sù
饲养鹅鸭幼雏的一种方法。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养鹅鸭》:“雏既出,别作笼笼之。先以粳米为粥糜,一顿饱食之。名曰填嗉。”词语解释:填命 拼音:tián mìng
偿命。《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五:“ 赵家 又来求判填命。知县道:‘杀人情真,但皆係口词,尸首未见,这里成不得狱。’”词语解释:填卫 拼音:tián wèi
镇守,守卫。填,通“ 镇 ”。 宋 曾巩 《饮归亭记》:“今尉之校射不比乎礼乐而贵乎技力……其幸而在乎无事之时,则得以自休守境而填卫百姓。”词语解释:填密 拼音:tián mì
聚集成密实的群体或块体的行为或实例。例如:液压填密;填密函。词语解释:填帖 拼音:tián tiē
唐 代科举制度中的明经科以“帖经”试士,应试者须填写被帖去的经文,故称填帖。《新唐书·选举志上》:“进士科起於 隋 大业 中,是时犹试策。 高宗 朝, 刘思立 加进士杂文,明经填帖。”词语解释:填守 拼音:tián shǒu
指驻军防守。填,通“ 镇 ”。 宋 曾巩 《张颉知均州制》:“ 岭 之西南, 桂 为剧部,外有溪居海聚之民,壤错内属,拊巡填守,詎可属非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