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塔庙 拼音:tǎ miào
塔。亦泛指寺塔。《魏书·释老志》:“塔亦胡言,犹宗庙也,故世称塔庙。”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岂令罄井田而起塔庙,穷编户以为僧尼也?”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六:“塔庙:塔婆,或义译为庙。” 唐 杜甫 《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诗:“龙宫塔庙涌,浩劫浮云衞。”《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十五年》:“自佛法入中国,塔庙之盛,未之有也。” 胡三省 注:“佛弟子收奉舍利,建宫宇,号为塔,亦胡言,犹宗庙也,故世称塔庙。”参见“ 塔 ”。词语解释:塔铃 拼音:tǎ líng
佛塔上的风铃。 明 周永年 《泖塔上作》诗:“塔铃译佛语,簷鸟调天风。”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引 藜村 《鸡鸣棣访友》诗:“欲辨 六朝 踪,风乱塔铃语。”词语解释:塔院 拼音:tǎ yuàn
建有佛塔的院子。《法苑珠林》卷五十:“佛塔高显处作,不得塔院内浣染晒衣唾地。” 唐 贾岛 《哭柏岩禅师》诗:“塔院关松雪,经房鏁隙尘。”《初刻拍案惊奇》卷四:“却是他与朋儕作戏,取来掛在 慈恩寺 塔院相轮上面。”词语解释:塔楼 拼音:tǎ lóu
塔式楼房词语解释:塔头 拼音:tǎ tóu
(1).佛塔顶部。 唐 戴孚 《广异记·大安和尚》:“师心在塔头相轮边铃中。”
(2).僧职名。管理佛塔者。《水浒传》第六回:“还有那管塔的塔头,管饭的饭头……假如师兄,你管了一年菜园,好,便陞你做个塔头。”词语解释:塔墩 拼音:tǎ dūn
犹言一屁股着地。《水浒传》第六七回:“ 李逵 便抢将入来。那汉子手起一拳,打个塔墩。”词语解释:塔塔米 拼音:tǎ tǎ mǐ
日语音译词。 日本 人铺在房间内的有一定规格的草制垫席。可用它计算房间的面积。 续范亭 《汪精卫渡海朝天皇》诗:“龙宫里,颇恐惧,认贼作父很满意。塔塔米,双膝跪,夺眶而出两眼泪。” 夏衍 《难忘的一九三○年》:“因为这是一座纯 日本 式戏院,观众席没有椅子,而只是一片划成方格子的‘塔塔米’(草席)。”词语解释:塔林 拼音:tǎ lín
僧人的墓群。多座落在寺庙附近。亦特指 河南省 登封县 少室山 少林寺 西的塔林。词语解释:塔里木河 拼音:tǎ lǐ mù hé
中国最长的内陆河,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北部,发源于帕米尔高原和天山山脉,注入台特马湖,全长2179公里词语解释:塔里木盆地 拼音:tǎ lǐ mù pén dì
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南部, 天山 和 昆仑山 、 阿尔金山 之间。西起 帕米尔高原 ,东止 甘 新 边境。四周高山海拔四千至六千米,盆地中部海拔八百至一千三百米。气候干燥。中部是大沙漠,沙漠外围水草丰美,农产富饶。词语解释:塔然 拼音:tǎ rán
象声形容词。形容打击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泥书生》:“ 代 暗中暴起,击中腰脇,塔然作声。”词语解释:塔灰 拼音:tǎ huī
方言。室内房顶上或墙上的灰尘,多指从房顶上垂下来的线状的灰尘。词语解释:塔钟 拼音:tǎ zhōng
塔上或楼阁上的钟,在钟的机心上具有一个或几个字面钟盘
在塔上的钟词语解释:塔座 拼音:tǎ zuò
僧尼讲经时的座位。 唐 戴孚 《广异记·崔明达》:“ 明达 又念:欲令开讲,不致塔座,何以敷演?又见塔座在西廊下,王指令 明达 上座开题。”词语解释:塔尔寺 拼音:tǎ ěr sì
我国著名佛寺之一。藏语“公本”,意为“十万佛像”。在 青海省 湟中县 鲁沙尔 东北。为喇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始建于 明 嘉靖 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共由 大金瓦寺 、 小金瓦寺 、 小花寺 、 大经堂 等十余个建筑物组成,雄伟壮丽,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词语解释:塔布囊 拼音:tǎ bù náng
(1).源于蒙语tabunang。 明 代 蒙古 人对同 成吉思汗 后裔结婚者的称号。分为四等,自布囊至四等塔布囊,秩同一品到四品。
(2).源于蒙语tabunang。 清 代 蒙古 贵族封爵名。位次辅国公,与台吉同。除 土默特 左翼旗与 喀喇沁 三旗王公,因其祖先曾娶 清 公主,故有此封号外,其余各部王公均称台吉。见《清续文献通考·封建七》。词语解释:塔器 拼音:tǎ qì
进行气相和液相或液相和液相间物质传递的设备。按结构分板式塔和填料塔两大类。板式塔内设有一定数量的塔板,气体以鼓泡或喷射形式与塔板上液层相接触进行物质传递。填料塔内装有一定高度的填料,液体沿填料自上向下流动,气体由下向上同液膜逆流接触,进行物质传递。常应用于蒸馏、吸水、萃取等操作中。词语解释:塔塔尔族 拼音:tǎ tǎ ěr zú
中国 少数民族之一。散居 新疆 各地,比较集中的是 伊宁 、 塔城 、 乌鲁木齐 等城市。人口四千多人。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多信伊斯兰教。多从事商业、畜牧业和教育事业等。词语解释:塔吊 拼音:tǎ diào
一种塔形起重机。机身很高,由型钢或钢管制成,可以在轨道上移动,起重量较大。主要用于建筑工程。词语解释:塔吉克族 拼音:tǎ jí kè zú
中国 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 新疆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及 莎车 、 泽普 、 叶城 和 皮山 等县。人口二万六千多人。语言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通用维吾尔文。多信伊斯兰教。分布在山区的主要从事牧业,兼营农业;在平原的从事农业。词语解释:塔台 拼音:tǎ tái
飞机场上的塔形建筑物,设有电台,担任地面与空中的联系。词语解释:塔什干 拼音:tǎ shí gàn
乌兹别克斯坦首都,中亚最大古城。人口212万(1995年)。日照充足,有“太阳城”之称。屡遭地震灾害,1966年后重建。是中亚最大工业中心和交通枢纽。市内有博物馆、古迹和许多清真寺。词语解释:塔吉克斯坦 拼音:tǎ jí kè sī tǎn
中亚内陆国。东邻中国。面积1431万平方千米。人口588万(1995年)。首都杜尚别。境内十分之九为山地,一半地区海拔在3000米以上。温带大陆性气候。农业以种植长绒棉为主。养羊业较重要。纺织、矿冶业较发达。词语解释:塔夫绸 拼音:tǎ fū chóu
一种细密光滑的平纹织品,多用来做妇女服装。塔夫,源于英语taffeta。词语解释:塔婆 拼音:tǎ pó
梵语stūpa或古 印度 俗语thūpa的音译。塔。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十六:“塔婆:或言‘偷婆’,或言‘藪斗波’,皆讹也。正言‘窣覩波’,此言‘庙’也。”《释氏要览·送终立塔》:“梵语‘塔婆’,此云‘高显’,今略称‘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