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垠堮 拼音:yín è
亦作“ 垠鍔 ”。亦作“ 垠鄂 ”。亦作“ 垠崿 ”。
(1).界限;边际。《淮南子·俶真训》:“萌兆牙櫱,未有形埒垠堮。” 汉 张衡 《西京赋》:“在彼灵囿之中,前后无有垠鍔。”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季氏一》:“乃自圣人言之,彼此合成一理,初无垠鄂,不期於立言之妙而妙自无穷。”
(2).悬崖;断岸。 宋 梅尧臣 《周仲章通判润州》诗:“昔过 京口 山,断厓如 巩 洛 ,抱谷黄芹泥,百丈耸垠崿。” 邵庸舒 《与曼殊孟硕同游江之岛》诗:“垠堮披高萝,壄竹翳危石。”词语解释:霄堮 拼音:xiāo è
天边。《文选·张协〈七命〉》:“旌拂霄堮,轨出苍垠。” 李善 注引《淮南子》:“垠堮,端崖也。”词语解释:抵堮 拼音:dǐ è
极边。 清 侯方域 《定鼎说》:“昔翼胁 秦 晋 ,肩背 辽河 ,今则抵堮穷幕也。”词语解释:圻堮 拼音:qí è
见“ 圻鄂 ”。
词语解释:圻鄂 拼音:qí è
亦作“ 圻堮 ”。 谓雕琢的线纹,纹理。亦指痕迹或边缘。《周礼·春官·典瑞》“瑑圭璋璧琮” 郑玄 注引 汉 郑众 云:“瑑,有圻鄂瑑起。” 汉 严遵 《道德指归论·知不知》:“动无形矕,静无圻堮。”《文选·枚乘〈七发〉》“徼墨广博,观望之有圻” 唐 李善 注:“言逐兽於烧田广博之所,而观望之有圻堮也。”词语解释:坻堮 拼音:dǐ è
见“ 坻崿 ”。
词语解释:坻崿 拼音:chí è
亦作“ 坻鄂 ”。亦作“ 坻堮 ”。 殿基;殿阶。《文选·张衡〈西京赋〉》:“坻崿鳞眴,栈齴巉险。” 薛综 注:“殿基之形势也。” 吕向 注:“皆殿阶高峻之貌。”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罗疏柱之汩越,肃坻鄂之鏘鏘。” 唐 王勃 《乾元殿颂》:“司宫尼职,肃坻堮而神行;掌舍巡方,焕巖廊而洞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