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八齐平声 西[qī,夫妻][yī][tí][详注1][dī]觿[ní][lí][bī pī][bǐ][详注2][详注3][guī][guī][xī][tí][详注4][qí jī][pí]


注1:儿 音霓。姓也。《前汉·艺文志》儿良一篇。《注》师古曰:六国时人也。《儿宽传》儿宽,千乘人也。又《韵会》弱小也。通作倪。《孟子》反其旄倪。
注2:媞 音题。美好,如“西施~~而不得见兮。”安详,如“有女怀芬芳,~~步东厢。”
注3:澌 音西。与嘶同。《说文》散声也。《徐曰》若今谓马鸣为嘶也。
注4:錍 又《集韵》篇迷切。《尔雅·释器·金镞翦羽谓之鍭注》今之錍箭是也。《扬子·方言》凡箭簇胡合嬴者,广长而薄镰,谓之錍。《注》錍,普蹄反。
末字典故词语
大堤
典出《乐府诗集》卷四十八《襄阳乐》
  • 题解引《古今乐录》:《襄阳乐》者,宋随王诞之所作也。诞始为襄阳郡,元嘉二十六年,仍为雍州,夜闻诸女歌谣,因作之。所以歌钟和中有「襄阳来夜乐。」之语也。其第一曲为:「朝发襄阳城,暮至大堤宿。大堤诸女儿,花艳惊郎目。」
 例句:     [更多...]

新堤 沙堤 筑新堤
典出《太平广记》卷一百八十七〈职官·宰相〉~396~
  • 凡拜相,礼绝班行,府县载沙填路,自私第至于子城东街,名曰沙堤。

隋堤
典出《开河记》
  • 龙舟既成,泛江沿淮而下,至大梁,又别加修饰,砌以七宝金玉之类,于是取吴越民间女年十五、六岁者五百人,谓之殿脚女。至于龙舟御楫,即每船用彩缆十条,每条用殿脚女十人、嫩羊十口,令殿脚女与羊相间而行牵之。时恐盛暑,翰林学士虞世基献计,请用垂柳栽于汴渠两提上。一则树根四散,鞠护河堤。二乃牵船之人,护其阴凉。三则牵舟之羊食其叶。上大喜,诏民间有柳一株,赏一缣。百姓竞献之。又令亲种,帝自种一株,群臣次第种,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