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埽地 拼音:sào dì
(1).古代郊祀的仪制,于坛下扫地设祭。《礼记·礼器》:“有以下为贵者,至敬不坛,埽地而祭。” 孔颖达 疏:“初则燔柴於大坛,燔柴讫,於坛下扫地而设祭。此 周 法也。”《汉书·郊祀志下》:“臣闻郊饗帝之义,埽地而祭。”后以为简易祭祀仪式。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二》:“埽地而盟曰:‘君仇不报,吾不可以立世。’”《后汉书·张酺传》:“ 显节陵 埽地露祭,欲率天下以俭。”
(2).谓扫除净尽。亦喻完全丧失。《汉书·魏豹田儋韩信传赞》:“ 秦 灭六国,而上古遗烈埽地尽矣。”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卷一:“凡掠良家子姓,悉为贱隶,六畜资财,埽地而尽。” 明 焦竑 《焦氏笔乘·俗书之误》:“至如‘暴’已从‘日’,又加‘日’而为‘曝’;‘然’已从‘火’,又加‘火’而为‘燃’……架屋叠牀,触目皆是,而字学埽地矣。”词语解释:埽除 拼音:sào chú
(1).打扫;去除。《周礼·夏官·隶仆》:“隶僕掌五寝之埽除粪洒之事。”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韭》:“正月上辛日,埽除韭畦中枯叶。” 宋 苏舜钦 《依韵和伯镇中秋见月九日遇雨之作》:“衰根危蔕埽除尽,辨别松竹并蒿莱。”
(2).除掉;廓清。《汉书·景帝纪》:“ 汉 兴,埽除烦苛,与民休息。”《后汉书·陈龟传》:“授之法令,除 并 凉 二州今年租更,宽赦罪隶,埽除更始。” 清 恽敬 《三代因革论一》:“夫五霸更三王者也,七雄更五霸者也。 秦 兼四海,一切皆埽除之,又更七雄者也。”词语解释:埽荡 拼音:sào dàng
亦作“ 埽盪 ”。
(1).用武力或其他手段肃清敌人。 北魏 高允 《徵士颂》:“王龚徂征,戎军屡驾;埽盪游氛,克剪妖霸。” 清 李渔 《蜃中楼·寄书》:“待孤家领兵前去,埽荡鲸鯢。”
(2).泛指彻底清除。 鲁迅 《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记念》:“只有其中的一本《蕗谷虹儿画选》,是为了扫荡 上海滩 上的‘艺术家’……而印的。” 鲁迅 《南腔北调集·〈唐宋传奇集〉序例》:“埽荡烟埃,斥伪返本。”词语解释:埽门 拼音:sào mén
谓取媚权贵,夤缘仕进。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科场·陈尚书陪所》:“两世尚书,俱用埽门得之。”参见“ 埽史 ”。
词语解释:埽史 拼音:sào shǐ
《史记·齐悼惠王世家》载, 魏勃 少时家贫,欲见 齐 相 曹参 ,而无以自通,因每晨早起,潜为 齐 相舍人清扫门外,遂因舍人得见 曹参 。 曹 荐为 悼惠王 内史。后以“埽史”为夤缘仕进之典。 南朝 陈 徐陵 《骢马驱》诗:“倚端轻埽史,召募击 休屠 。”词语解释:埽迹 拼音:sào jì
绝迹。 清 钱学纶 《语新》卷上:“妇女则服役神之夫人,当时不过一二老嫗……自二十年来,花团锦簇,变为一班少妇,老嫗自以为羞,渐渐埽迹。”词语解释:埽黛 拼音:sào dài
画眉。 清 纳兰性德 《鹧鸪天》词之二:“人杳杳,思依依,更无芳树有乌嗁。凭将埽黛窗前月,持向今朝照别离。”词语解释:埽墓 拼音:sào mù
(1).《汉书·酷吏传·严延年》:“我不意当老见壮子被刑戮也!行矣!去汝东归,埽除墓地耳。” 颜师古 注:“言待其丧至也。”后以“埽墓”为等待祸发之典。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二:“ 南齐 徐文景 方贵盛,其父深忧之曰:‘我正当埽墓待丧耳。’”
(2).于坟上培土,清除荒草,并进行祭奠。 清 葆光子 《物妖志·介类·蟒》:“ 乾道 间, 歷阳 芮不疑 ,从父埽墓。”词语解释:埽轨 拼音:sào guǐ
扫除车轮经过的痕迹。喻与外人断绝交往。《后汉书·杜密传》:“闭门埽轨,无所干及。” 李贤 注:“轨,车迹也。言絶人事。” 清 徐乾学 《纳兰君墓志铭》:“闭门埽轨,萧然若寒素,客或诣者,輒避匿。”词语解释:埽鍕
绑扎成束的埽材词语解释:埽愁帚 拼音:sào chóu zhǒu
酒名。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杂记》:“ 山谷 喜为物易名……‘洞庭春色’则易为‘埽愁帚’。”按,“洞庭春色”为 宋 安定郡王 所酿酒名,见 苏轼 《洞庭春色赋》。词语解释:埽穴犁庭 拼音:sào xué lí tíng
谓扫荡其巢穴,犁平其庭院。比喻摧毁敌方。《花月痕》第四二回:“﹝ 謖如 ﹞説道:‘有此机会,埽穴犂庭,指顾间事。我那天马用得著了。’” 王闿运 《陈夷务疏》:“假令 中国 得其船砲,习见其风俗,遂可以深入其阻,埽穴犂庭;则易地而观,天下之忧,未可量也。”词语解释:埽緷 拼音:sào yùn
绑扎成束的埽材。 宋 苏辙 《颍滨遗老传下》:“然将来北添进五七埽緷,臣知 安持 意欲因此多进埽緷。”词语解释:埽眉才子 拼音:sào méi cái zǐ
旧指有文才的女子。因女子画眉,故名。 唐 胡曾 《赠薛涛》诗:“ 万里桥 边女校书,枇杷花下闭门居。埽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亦省称“ 埽眉才 ”。 清 纳兰性德 《鹊桥仙》词:“从前负尽埽眉才,又担阁镜囊重绣。”词语解释:埽星 拼音:sào xīng
彗星。通称扫帚星。《晋书·天文志中》:“妖星一曰彗星,所谓埽星。”词语解释:埽灭 拼音:sào miè
扫荡剪除。《后汉书·公孙瓒传》:“ 瓚 志埽灭 乌桓 ,而 刘虞 欲以恩信招降,由是与 虞 相忤。”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上》:“ 穆 前在 冀州 ,弹纠豪桀,埽灭饕恶,肃清万里不仁者。”词语解释:埽眉才 拼音:sào méi cái
见“ 埽眉才子 ”。
词语解释:埽眉才子 拼音:sào méi cái zǐ
旧指有文才的女子。因女子画眉,故名。 唐 胡曾 《赠薛涛》诗:“ 万里桥 边女校书,枇杷花下闭门居。埽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亦省称“ 埽眉才 ”。 清 纳兰性德 《鹊桥仙》词:“从前负尽埽眉才,又担阁镜囊重绣。”词语解释:埽岸 拼音:sào àn
用埽材筑成的堤岸。《宋史·河渠志一》:“自 横陇 至海千餘里,埽岸久已废,顿须兴缉,又一大役也。”词语解释:埽史 拼音:sào shǐ
《史记·齐悼惠王世家》载, 魏勃 少时家贫,欲见 齐 相 曹参 ,而无以自通,因每晨早起,潜为 齐 相舍人清扫门外,遂因舍人得见 曹参 。 曹 荐为 悼惠王 内史。后以“埽史”为夤缘仕进之典。 南朝 陈 徐陵 《骢马驱》诗:“倚端轻埽史,召募击 休屠 。”词语解释:埽境 拼音:sào jìng
谓聚集境内全部兵力。《明史·外国传九·瓦剌》:“明年夏,驻蹕 忽兰忽失温 。三部埽境来战。”词语解释:埽夷 拼音:sào yí
扫荡夷灭。《后汉书·袁绍传》:“幕府董统鹰扬,埽夷凶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