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十五有上声 寿[同否][吐也。][【廣韻】音某。][yǒu][音柳。蚴蟉,行動貌。][pǒu][详注1][详注2][详注3][yǎo][ròu][音纽。人姓也。高丽有之。][音塿。通水沟也。][详注4][音塿。《廣韻》嗹嘍,煩貌。][详注5]


注1:忸 《集韵》《韵会》《正韵》女九切,音纽。习也。《荀子·议兵篇》忸之以庆赏。《注》忸与狃同。
注2:趣 《集韵》《韵会》此苟切。《书·立政》趣马。《传》趣,七口反。掌马之官。《诗·小雅》蹶维趣马。《笺》掌王马之政。《疏》七走反。《周礼·夏官·趣马注》趣马,趣养马者也。
注3:掫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侧九切,篘上声。持物相著也。
注4:培 音瓿。小阜也。《晋语》赵简子使尹铎为晋阳,必堕其垒培。
注5:欧 音殴。《说文》吐也。或作呕。《急就篇注》欧逆,吐而不下食也。《前汉·严助传》欧泄,霍乱之病相随属。《山海经》薄鱼一目,其音如欧。《注》郭璞曰:如人呕吐声也。《又》海外欧丝之野,在大踵东有女子跪据树欧丝。《注》郭璞曰:言啖叶而吐丝,盖蚕类也。《白氏六帖》跪树欧丝,生桑得茧。又与殴通,捶击也。《史记·留侯世家》良愕然欲欧之。
现代汉语字典本字分属于多个韵部:
 韵 平声
 韵 上声 音瓿。小阜也。《晋语》赵简子使尹铎为晋阳,必堕其垒培。

有韵,另见

培 péi
〈动〉
  • (形声。从土,咅(pǒu)声。本义:给植物或墙堤等的根基垒土)
  • 同本义
  • 培,培敦土田山川也。——《说文》。按,垒土也。
  • 若见垒培。——《国语·晋语》。注:“垒墼曰培。”
  • 故栽者培之。——《礼记·中庸》
  • 凿培而遁之。——《淮南子·齐俗》。注:“培屋后墙也。”
  • 高培则拔。——《吕氏春秋·辨土》。注:“培田侧也。”
  • 又如:培户(昆虫把土堆在洞穴周围)
  • 增益;增添 。如:培敦(增加其封地);培堆(层层叠起;堆高)
  • 培养,教育 。如:栽培(种植;培养);培壅(培养)
  • 把东西埋在灰、沙中保存 。如:以灰培瓜子;放在沙中培着
  • 通“凭”(píng)
〈动〉
  • 凭借、依靠
  • 而后乃今培风。——《庄子·逍遥游》
康熙字典

  • 《廣韻》薄回切《集韻》《韻會》《正韻》蒲枚切,𠀤音裴。 (灰韵)
  • 《說文》培敦土田山川也。一曰益也,養也。《中庸》栽者培之。
  • 又《集韻》薄亥切,音倍。
  • 重也。《莊子·逍遙遊》而後乃今培風。一曰鼻墨切,音蔔。
  • 又《揚子·方言》晉楚之閒,冢或謂之培。
  • 又《廣韻》《集韻》𠀤薄口切,音瓿。 (有韵)
  • 小阜也。《晉語》趙簡子使尹鐸爲晉陽,必墮其壘培。
  • 又《集韻》鋪枚切。 (灰韵)
  • 同𤬭,瓦未燒者。
  • 又蒲來切,音𤗏。 (灰韵)
  • 封垤也。
  • 又房尤切,音浮。 (尤韵)
  • 人名。魯有申培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