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十七感上声 [详注1][音黕。亦虎视。又音禫。徐视也。][dàn,憺然,名词]欿[《集韵》乌感切,庵上声。覆取也。与掩同。]


注1:歜 蚕上声。《左传·僖三十年》王使周公阅来聘享有昌歜。《杜注》昌歜,昌蒲菹。正义曰:《周礼·醢人》:朝事之豆,其实有昌本。郑康成云:昌本,昌蒲根,切之四寸为菹,知昌歜即是昌蒲菹也。齐有邴歜,鲁有公甫歜,其音为触,此昌歜之音,相传为在感反。遍检书传,昌蒲之草无此别名,未知其所由也。《韩愈·赠无本诗》家住幽都远,未识气先感。来寻吾何能,无殊嗜昌歜。 又叔歜,海外国名。《山海经》大荒之中有叔歜国,颛顼之子。《郭注》歜,乍感反。又音触。
首字词组
埳轲埳坷埳室埳蛙埳井之蛙埳井  

词语解释:埳轲  拼音:kǎn kē
坎坷。 汉 东方朔 《七谏·怨世》:“年既已过太半兮,然埳軻而留滞。”《后汉书·冯衍传下》:“非惜身之埳軻兮,怜众美之憔悴。”
词语解释:埳坷  拼音:kǎn kē
坎坷。 汉 王充 《论衡·宣汉》:“夷埳坷为平均,化不宾为齐民,非太平而何?” 清 黄景仁 《夜过黑山宿涧溪》诗:“波声渐砰訇,山径更埳坷。”
词语解释:埳室  拼音:kǎn shì
安放牌位的地方。多于室内就墙壁砌成。《新唐书·礼乐志十》:“将袝,掌事者为埳室於始祖庙室西壁……掌饌者彻膳以出,掌庙者以次匵神主纳於埳室。”
词语解释:埳蛙  拼音:kǎn wā
见“ 坎井之鼃 ”。
词语解释:坎井之蛙  拼音:kǎn jǐng zhī wā
亦作“埳井之蛙”。 浅井里的青蛙。《庄子·秋水》:“子独不闻夫埳井之鼃乎?谓东海之鱉曰:‘吾乐与!出跳梁乎井干之上……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埳井之乐,此亦至矣,夫子奚不时来入观乎!’”后因以比喻见识短浅。 汉 桓宽 《盐铁论·复古》:“宇宙之内,鷰雀不知天地之高也;坎井之鼃,不知江海之大。”亦省作“ 埳蛙 ”、“ 坎鼃 ”。 元 林世济 《漫兴一首奉怀草元先生》诗:“埳蛙既聒聒,陵苕亦荣荣。” 清 顾炎武 《酬李处士因笃》诗:“自哂同坎鼃,难佐北溟浪。”
词语解释:埳井之蛙  拼音:kǎn jǐng zhī wā
见“ 坎井之鼃 ”。
词语解释:坎井之蛙  拼音:kǎn jǐng zhī wā
亦作“埳井之蛙”。 浅井里的青蛙。《庄子·秋水》:“子独不闻夫埳井之鼃乎?谓东海之鱉曰:‘吾乐与!出跳梁乎井干之上……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埳井之乐,此亦至矣,夫子奚不时来入观乎!’”后因以比喻见识短浅。 汉 桓宽 《盐铁论·复古》:“宇宙之内,鷰雀不知天地之高也;坎井之鼃,不知江海之大。”亦省作“ 埳蛙 ”、“ 坎鼃 ”。 元 林世济 《漫兴一首奉怀草元先生》诗:“埳蛙既聒聒,陵苕亦荣荣。” 清 顾炎武 《酬李处士因笃》诗:“自哂同坎鼃,难佐北溟浪。”
词语解释:埳井  拼音:kǎn jǐng
见“ 坎井 ”。
词语解释:坎井  拼音:kǎn jǐng
(1).亦作“ 埳井 ”。废井;浅井。《庄子·秋水》:“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埳井之乐,此亦至矣。” 成玄英 疏:“埳井,犹浅井也。”《荀子·正论》:“浅不足与测深,愚不足与谋知,坎井之鼃,不可与语东海之乐,此之谓也。”《后汉书·杜笃传》:“彼埳井之潢污,固不容夫吞舟。” 李贤 注:“埳井喻小也。”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一》:“﹝鬼﹞或隐入坎井,人过乃徐徐出。”
(2).陷阱,井,通“ 阱 ”。喻艰难或险阻。《陈书·江总姚察传论》:“至於九流、《七略》之书,名山、石室之记, 汲郡 、 孔堂 之书,玉箱、金板之文,莫不穷研旨奥,遍探坎井,故道冠人师,搢绅以为準的。”《北史·隋纪下》:“又 沧海 道军,舟艫千里,高颿电逝,巨舰云飞。横断 沮江 ,逕造 平壤 。岛屿之望斯絶,坎井之路已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