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九屑入声 [shuō yuè][yè,呜咽][详注1][xiè][详注2][详注3][详注4][duō duo][nà nè][biē biě][dié shé][jié][jié xié][xiè][pì piē][详注5][dié][duō][lié][jué guì][miè mò]丿[xiè][详注6][同谲][dié]


注1:泄 《广韵》《集韵》私列切《正韵》先结切,音薛。与渫同。除去也。详渫字注。
注2:缀 竹劣切,音掇。《仪礼·士丧礼》缀足用燕几。《注》缀犹拘也。 又《礼·乐记》礼者,所以缀淫也。《注》缀,犹止也。 又《广韵》陟劣切《集韵》枺劣切,音辍。义同。
注3:凸 《通俗文》肉凸曰瘤。又《唐韵》《集韵》《韵会》徒结切,音迭。高也。
注4:茁 又《韵补》侧劣切,音拙。《苏轼诗》韭芽戴土拳如蕨,霜叶露芽寒更茁。
注5:覈 《集韵》奚结切,音页。邀也。又恨竭切,音纥。与麧同。麦糠中不破者。《前汉·陈平传》亦食糠覈耳。
注6:准 《唐韵》职悦切《集韵》《韵会》《正韵》朱劣切,音拙。《史记·高祖本纪》隆准而龙颜。《注》服虔曰:准,颊权也。文颖曰:准,鼻也。
末字词组
蚁垤众垤邱垤阜垤墝垤硗垤  
丘垤遗垤坳垤踬垤封垤   

词语解释:蚁垤  拼音:yǐ dié
亦作“螘垤”。 蚁穴外隆起的小土堆。《韩非子·奸劫弑臣》:“夫世愚学之人,比有术之士也,犹螘垤之比大陵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喻蔽》:“寸枝之上,无垂天之翼,蚁垤之巔,无扶桑之林。” 唐 王勃 《上武侍极启》:“吞九溟於笔海,若控牛涔;抗五岳於词峰,如临蚁垤。” 宋 苏轼 《和陶戴主簿》:“勿笑一亩园,蚁垤齐 衡 嵩 。” 清 刘大櫆 《游黄山记》:“见远山,如蚁垤焉。”
词语解释:丘垤  拼音:qiū dié
小山丘;小土堆。《孟子·公孙丑上》:“ 泰山 之於丘垤, 河 海之於行潦,类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山虽崩,犹峻於丘垤。” 唐 韩愈 《上襄阳于相君书》:“夫涧谷之水,深不过咫尺;丘垤之山,高不能踰寻丈;人则狎而玩之。”
小山丘。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二》:“北则石崖排空,突兀上压;南则坠壑下盘,坵垤纵横,皆犂为田。”
词语解释:众垤  拼音:zhòng dié
一群小土堆。比喻平凡的事物。 宋 孙觌 《读沉德润诗卷》诗:“ 沉郎 天骨清,众垤立 嵩 华 。” 宋 范成大 《自石林回过小玲珑》诗:“不仙亦是豪,众垤皆垒块。”
词语解释:遗垤  拼音:yí dié
指残留的蚁垤。 宋 孙觌 《疏山寺次白文林韵》之二:“螘鬭已空遗垤在,蜗跧终恋故庐深。”
词语解释:邱垤  拼音:qiū dié
小土山。 金 元好问 《箕山》诗:“至今 阳城山 , 衡 华 两邱垤。”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雁宕山日记》:“望四面峯峦,累累下伏如邱垤。” 清 恽敬 《答姚秋农书》:“如行潦之于河海,邱垤之于 泰山 。”
词语解释:坳垤  拼音:ào dié
(地势)高低不平。《庄子·逍遥游》“覆杯水於坳堂之上” 陆德明 释文引 晋 支遁 云:“谓有坳垤形也。” 元 周伯琦 《野狐岭》诗:“坳垤草披拂,崎嶇石巑岏。”
词语解释:阜垤  拼音:fù dié
小土丘。 北齐 刘昼 《新论·慎隟》:“故登峭坂而不跌坠者,慎於大也;跨阜垤而好颠蹷者,轻於小也。”
词语解释:踬垤  拼音:zhì dié
语本古逸《尧戒》诗:“战战慄慄,日谨一日,人莫躓于山,而躓于垤。”比喻稍不经意,便遭蹉跌。 清 梅曾亮 《陈石士先生祭文》:“我初入都,翳路颠颠,推轂於泥,期居人先。躓垤莫振,拜公南旋。”
词语解释:墝垤
地势较高的薄地
词语解释:封垤  拼音:fēng dié
坟状隆起的小土堆。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二·蚁》:“﹝蚁﹞壅土成封,曰蚁封,以及蚁垤、蚁塿、蚁冢,状其如封、垤、塿、冢也。” 元 柳贯 《谢无疑将归延平留诗为别次韵》:“微哉一封垤,欲等 嵩 华 看。” 清 吴伟业 《鲞鹤》诗:“雪比撒盐堆劲翮,蚁旋封垤附专车。”
词语解释:硗垤
地势较高的薄地。 唐 柳宗元 《斩曲几文》:“稟气失中,遭生不完。託地墝垤,反时燠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