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二文平声 [fēn,分离][yún][【廣韻】【集韻】音文。黏唾也。][详注1][详注2][详注3][音煴。瘟瘟,小痛貌。][xūn]


注1:贲 《集韵》符分切,音焚。《书·盘庚》用宏兹贲。《传》宏、贲,皆大也。《诗·大雅》贲鼓维镛。《传》贲,大鼓也。 又《尔雅·释鱼》龟三足,贲。《疏》龟之三足者名贲。
注2:堇 音勤。《说文》黏土也。《徐曰》黄土乃黏。《五代史》刘守光围沧州,城中杂食堇块。 又时也。《管子·五行篇》修槩水土,以待乎天堇。亦作墐。
注3:蕲 《韵会》渠斤切,音芹。《尔雅·释草》薜,山蕲。《注》《广雅》云:山蕲,当归。
末字词组
无垠四垠边垠坤垠山垠亡垠沂垠绝垠
天垠海垠八垠地垠邳垠逾垠朕垠石垠
九垠涯垠江垠崖垠苍垠朱垠无边无垠垠垠

词语解释:无垠  拼音:wú yín
无边际。《楚辞·远游》:“道可受兮而不可传,其小无内兮其大无垠。” 唐 王该 《日烛》:“周太虚以游眺,究漭荡而无垠。” 唐 王维 《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诗序:“乾元广运,涵育无垠。” 巴金 《利娜·第十五封信》:“无垠的荒野,稀落的城市,寥寥的人口,稀少的村庄:这就是那个可怕的 西伯利亚 。”
词语解释:天垠  拼音:tiān yín
天边,指极远的地方。 晋 张协 《七命》:“尔乃踰天垠,越地隔,过汗漫之所不游,躡章亥之所未迹。” 唐 杜甫 《别蔡十四著作》诗:“若冯南辕吏,书札到天垠。” 唐 柳宗元 《招海贾文》:“终古迴薄旋天垠,八方易位更错陈。”
词语解释:九垠  拼音:jiǔ yín
(1).犹九重。《文选·扬雄〈甘泉赋〉》:“漂龙渊而还九垠兮,窥地底而上回。” 李善 注引 服虔 曰:“九垠,九重也。” 唐 刘禹锡 《罗浮》诗:“君言 罗浮 上,容易见九垠。”
(2).犹九州。 唐 柳宗元 《贞符》诗序:“环四海以为鼎,跨九垠以为炉。” 唐 顾况 《哭从兄苌》诗:“皇恩溢九垠,不记屠沽儿。”参见“ 九州 ”。
词语解释:九州  拼音:jiǔ zhōu
1.古代分 中国 为九州。说法不一。《书·禹贡》作 冀 、 兖 、 青 、 徐 、 扬 、 荆 、 豫 、 梁 、 雍 ;《尔雅·释地》有 幽 、 营 州而无 青 、 梁 州;《周礼·夏官·职方》有 幽 、 并 州而无 徐 、 梁 州。后以“九州”泛指天下,全 中国 。《楚辞·离骚》:“思九州之博大兮,岂惟是其有女?” 宋 陆游 《示儿》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二五:“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瘖究可哀。” 郭沫若 《赞雷锋》诗:“二十二年成永久,九州万姓仰英烈。”
2.指大九州。 中国 仅其中之一州。 战国 时 邹衍 称 中国 为 赤县神州 ,谓“ 中国 外如 赤县神州 者九,乃所谓九州也”。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淮南子·地形训》:“何谓九州?东南 神州 曰农土,正南 次州 曰沃土,西南 戎州 曰滔土,正西 弇州 曰并土,正中 冀州 曰中土,西北 臺州 曰肥土,正北 泲州 曰成土,东北 薄州 曰隐土,正东 阳州 曰申土。” 杨树达 以为所举九州,自正中 冀州 与《禹贡》九州之 冀州 偶同外,馀皆名号差异;其称东南 神州 ,与 邹衍 所称 中国 名曰 赤县神州 者相合;疑该篇乃取自 邹衍 之书,所举九州之名即 邹衍 所称之九州。见《积微居小学述林·邹衍九州考》
词语解释:四垠  拼音:sì yín
四境;天下。《魏书·郑道昭传》:“九服感至德之和,四垠怀击壤之庆。” 唐 白居易 《新制布裘》诗:“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 宋 王珪 《大飨明堂庆成》诗:“灵貺丛千祀,丰恩渗四垠。”
词语解释:海垠  拼音:hǎi yín
海岸边。 唐 柳宗元 《唐铙歌鼓吹曲》:“奔鲸沛,盪海垠。”
词语解释:涯垠  拼音:yá yín
边际。《淮南子·天文训》:“宇宙生气,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 刘文典 集解引 王念孙 曰:“此当为‘宇宙生元气,元气有涯垠’……今本脱去两‘元’字,‘涯’字又误为‘汉’。” 宋 苏轼 《和犹子迟赠孙志举》:“失身堕浩渺,投老无涯垠。” 清 唐孙华 《闲居写怀》诗之七:“纵观古人作,浩然絶涯垠。”
词语解释:边垠  拼音:biān yín
犹边际。 宋 苏轼 《崔文学甲携文见过萧然有出尘之姿》诗:“蹭蹬阻风水,横斜挂边垠。” 王文诰 辑注引 赵次公 曰:“言如餘星之零落,不当天心,而挂於边角也。” 宋 陈与义 《暝色》诗:“肃肃夜将久,空明动边垠。”
词语解释:八垠  拼音:bā yín
犹八垓。《魏书·高允传》:“四海从风,八垠渐化。” 唐 杜甫 《寄薛三郎中据》诗:“赋诗宾客间,挥洒动八垠。” 清 赵翼 《刘荫萱远寄藏佛八垠尊赋谢》:“尔后递仿製,葫芦依样遍八垠。”
词语解释:江垠  拼音:jiāng yín
亦作“ 江圻 ”。 江边。 唐 王勃 《采莲赋》:“雾静江垠,气恬海漠。” 唐 韩愈 《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诗:“故人辞礼闈,旌节镇江圻。”此指江边城市。
词语解释:坤垠  拼音:kūn yín
西南边陲。 唐 柳宗元 《剑门铭》:“井络坤垠,时惟外区。界山为门,环于 蜀 都。”
词语解释:地垠  拼音:dì yín
大地的边际、界限。 汉 扬雄 《甘泉赋》:“天閫决兮地垠开,八荒协兮万国谐。” 元 陈樵 《月庭赋》:“抉天閫以西流,磔地垠而东适。”
词语解释:崖垠  拼音:yá yín
(1).山崖的边际。 唐 韩愈 《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天跳地踔颠乾坤,赫赫上照穷崖垠。”
(2).引申为止境。 清 顾炎武 《登岱》诗:“哀哉一 颜渊 ,独立瞻 吴门 ,疲精不肯休,计画无崖垠。”
词语解释:山垠  拼音:shān yín
山边。 南朝 梁 江淹 《遂古篇》:“雄黄雌石出山垠兮,青白莲花被水滨兮。” 金 赵秉文 《西溪》诗:“山垠西北尘沙少,水际东南风月宽。”
词语解释:邳垠  拼音:pī yín
邳水 之涯。相传 汉 张良 曾游 下邳 桥上,于桥旁遇一老父,授《太公兵法》,谓“读是则为王者师”。见《史记·留侯世家》
词语解释:苍垠  拼音:cāng yín
苍天之畔。《文选·张协〈七命〉》:“旌拂霄堮,轨出苍垠。” 李周翰 注:“垠,畔也。” 明 杨珽 《龙膏记·买卜》:“轨出苍垠,旌披宵崿。”
词语解释:亡垠  拼音:wáng yín
无边无际。 汉 扬雄 《甘泉赋》:“据軨轩而周流兮,忽坱圠而亡垠。”
词语解释:逾垠  拼音:yú yín
亦作“踰垠”。 犹越境。《尉缭子·战权》:“高之以廊庙之论,重之以受命之论,鋭之以逾垠之论,则敌国可不战而服。”《尉缭子·兵教下》:“兵有五致:为将忘家,逾垠忘亲,指敌忘身,必死则生,急胜为下。”一本作“踰垠”。
词语解释:朱垠  拼音:zhū yín
指南方极远之地。 汉 班固 《东都赋》:“西盪 河 源,东澹海漘,北动幽崖,南燿朱垠。” 唐 张九龄 《为王司马祭甄都督文》:“北拥旄於玄朔,南仗节於朱垠。” 宋 范仲淹 《明堂赋》:“南门之外,则有朱垠、越裳,八蛮之族,唯北是望。”
词语解释:沂垠  拼音:yí yín
边境。 汉 班固 《窦车骑北征颂》:“回万里而风腾,刘残寇於沂垠。”
词语解释:朕垠  拼音:zhèn yín
征兆,迹象。《淮南子·览冥训》:“日行月动,星曜而玄运,电奔而鬼腾,进退屈伸,不见朕垠。” 高诱 注:“朕,兆朕也;垠,形状也。”
词语解释:无边无垠  拼音:wú biān wú yín
见“ 无边无际 ”。
词语解释:无边无际  拼音:wú biān wú jì
没有边际;无限广阔。《说岳全传》第六六回:“白茫茫一片无边无际,原来是 太湖 边上。” 叶圣陶 《友谊》四:“邻近都是农民的地,一望好像无边无际似的。” 茅盾 《子夜》七:“而这浓雾是无边无际的……车窗的玻璃变成了毛玻璃。”亦作“ 无边无沿 ”、“ 无边无垠 ”。 端木蕻良 《科尔沁旗草原》十九:“有的是幸福得无边无沿,使她自己也不会相信了的。”《当代》1981年第6期:“似睡非睡中,老看见那 畲 家姑娘带着她那剽悍、英武的 畲 家后生在无边无垠的青空里飞翔。”
词语解释:绝垠  拼音:jué yín
极远的地方。《楚辞·远游》:“舒并节以驰騖兮,逴絶垠乎寒门。” 洪兴祖 补注引 李善 曰:“絶垠,天边之际也。” 晋 张华 《鹪鹩赋》序:“或凌赤霄之际,或託絶垠之外。” 唐 李白 《明堂赋》:“沓苍穹之絶垠,跨皇居之太半。”
词语解释:石垠  拼音:shí yín
水边石岸。《太平御览》卷八三二引 汉 刘桢 《鲁都赋》:“其园囿苑沼,駢田接连,渌池分浪,以带石垠。”
词语解释:垠垠  拼音:yín yín
并列耸立貌。 唐 柳宗元 《闵生赋》:“肆余目於 湘 流兮,望 九疑 之垠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