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十二祃去声 [xià,降也,动词][shě shè,庐舍][huà,姓华][bà][jiè][xià,春夏][详注1][jiǎ jià,姓贾,或通价][jià,休假][详注2][chà,短缺][详注3][shà][zhà][duō][xià][详注4]


注1:泻 《广韵》《正韵》司夜切《集韵》《韵会》四夜切,音卸。卤也。《王充·论衡·书解篇》地无毛,则为泻土。
注2:帕 《集韵》普驾切,音怕。《释名》帕腹,横帕其腹也。
注3:籍 音谢。《前汉·义纵传》治敢往少温籍。《注》言无所含容也。 又地名。《史记·秦本纪》灵公十年城籍姑。《括地志》籍姑,在同州韩城县北三十五里。
注4:嗻 zhè,音蔗。《说文》遮也。又《广韵》多语之貌。
末字词组
院坝滚坝柴坝挑水坝暗坝土坝丁坝塘坝
乡坝潜坝拦水坝水坝筑坝一犁两坝大坝坪坝
连拱坝拱坝拦河坝沙坝围坝奔牛坝堤坝盘坝

词语解释:院坝  拼音:yuàn bà
方言。房屋前后的平地。 沙汀 《风浪》:“她刚才跨上院坝, 王家福 他妈和他老婆,就扯鸡骂狗地嚷开了。” 化石 《风驰电闪般前进》诗:“台阶上一排又一排,院坝里一层又一层,门前的溪木上,也爬满了小孩。”
词语解释:乡坝  拼音:xiāng bà
方言。乡村。 李劼人 《天魔舞》第三章:“乡坝里头不喂条把狗,是不行的。”
词语解释:连拱坝  拼音:lián gǒng bà
用钢筋混凝土筑成、由许多拱形坝面和坝垛组成的拦河坝。拱形坝面迎着水,把水的压力传到坝垛上。 严阵 《琴泉·他在高空中喷浆》诗:“他天天在高空中喷浆,把智慧和汗珠建筑在连拱坝上。”
词语解释:滚坝  拼音:gǔn bà
筑于田畔阻水引流的堤坝。 清 魏源 《上陆制府论下河水利书》:“况下游海口各闸金门皆窄,若上建滚坝,下无去路,仍将漾灾各邑。”
词语解释:潜坝  拼音:qián bà
横穿河床按一定间距修造的水下混凝土槛,目的是防止河床受过多的冲刷或增加水流宽度
词语解释:拱坝  拼音:gǒng bà
水平断面呈拱形的拦河坝。 陈毅 《水调歌头·四游良口》词:“拱坝拦洪水,阔海注清波。”
词语解释:柴坝  拼音:chái bà
在含沙量高、泥沙河床的河流上筑成的临时性拦水建筑物。《人民日报》1974.12.4:“他们在 芦河 上筑柴坝,挖壕引水,拉沙造地。”
词语解释:拦水坝  拼音:lán shuǐ bà
拦截水流的堤坝。 杨朔 《“走进太阳里去”》:“又在那群山环抱的大山谷里修起一座一座拦水坝,使这些山谷变成庞大的蓄水库。”
词语解释:拦河坝  拼音:lán hé bà
拦断河道、阻挡河水的建筑物
词语解释:挑水坝  拼音:tiāo shuǐ bà
河防工程中用以分水势的堤坝。《清史稿·河渠志一》:“并以 辅 於险工修挑水坝,令水势回缓,甚善。”
词语解释:水坝  拼音:shuǐ bà
土石或混凝土筑成的拦水建筑物。《东周列国志》第七六回:“ 孙武 遂奉 闔閭 入 郢都 城,即使人掘开水坝,放水归江,合兵以守四郊。” 丁玲 《记砖窑湾骡马大会》:“在这条河边,首先出现了难民纺织厂的锯齿形的大工房和类似蜂窝的窑洞,修筑了水坝和水渠。”
词语解释:沙坝  拼音:shā bà
(1).方言。沙土平地。 沙汀 《丁跛公》:“这里离城只有七八里远近,除了快近市街时有一片沙坝,其馀是山沟路。”
(2).指滨海沙砾或卵石顺延海岸方向所构成的狭长海岸堆积地貌,因形如堤坝,故名。
词语解释:暗坝  拼音:àn bà
不露出水面的坝。
词语解释:筑坝  拼音:zhù bà
建筑拦水坝拦阻或约束水流
词语解释:围坝  拼音:wéi bà
将一块指定区域完全包围起来的围堰
词语解释:土坝  拼音:tǔ bà
由土、砂或石块构成主体部分和不透水材料(如粘土或混凝土)构成坝心的坝
词语解释:一犁两坝  拼音:yī lí liǎng bà
指各种农具。引申有务农之意。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一折:“谁问你一犂两坝做生涯,也是你君恩留枕簟,天教雨露润桑麻。”
词语解释:奔牛坝  拼音:bēn niú bà
古地名。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二》:“ 丹阳 有 奔牛坝 ,相传 梁武帝 时,有人於 石城 掘得一僧,瞑目坐土中,奏於帝。帝问 誌公 , 誌公 曰:‘此入定耳,可令人於其傍击磬,则出定矣。’帝命试之,果开目,问之不答。 誌公 乃话其前事云云。其僧一视 誌 ,即起身向南奔去,帝遣人逐之,至此地化为牛,故因以名也。”
词语解释:丁坝  拼音:dīng bà
一种治导河流、保护堤岸的水工建筑物。一端与堤岸连接成丁字形,能改变水流,使堤岸不受冲刷,丁坝可使泥沙在坝田里淤积,以造成新岸。
词语解释:大坝  拼音:dà bà
水库、江河等的拦水大堤
词语解释:堤坝  拼音:dī bà
堤和坝的总称,亦泛指防水、拦水的建筑物。
词语解释:塘坝  拼音:táng bà
在山区或丘陵地区修筑的一种小型蓄水工程,用来积聚附近的雨水、泉水、以灌溉农田。
词语解释:坪坝  拼音:píng bà
方言。平坦的场地。 吴伯箫 《北极星·歌声》:“那是一九三九年夏初一个晚上,在 延安 城北门外西山脚下的坪坝上,煤汽灯照得通亮。”
词语解释:盘坝  拼音:pán bà
运输;搬运。 清 夏燮 《中西纪事·海运利漕》:“自 上海 搭载海船,由 定海 洋面驶入 寧波 ,可以省盘坝之烦,避大关之税。”参见“盘剥”。
词语解释:盘剥  拼音:pán bō
(1).运输;搬运。 宋 朱熹 《与颜提举札子》:“本军米斛……忽蒙使臺改拨入都,不唯小郡顿增水脚之费,无所从出,而舟船艰得,装发迟缓,盘剥留滞,耗折百端,於事有甚不便者。”《宋史·河渠志六》:“由是水手、牛驴、撁户、盘剥人等,邀阻百端,商贾不行。” 明 唐顺之 《条陈蓟镇补兵足食事宜》:“ 蓟州 去 滦东 远者五百餘里,自来未有往返千里而负粮者,甚至一石之米,不足以偿盘剥之费,穷军毒苦不能尽言。”
(2).反复剥削;高利贷剥削。《红楼梦》第一○五回:“所抄家资,内有借券,实係盘剥,究是谁行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七回:“找着一个专门重利盘剥的老西儿,要和他借钱。” 巴金 《利娜·第十封信》:“他们放款来重利盘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