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一先平声 [xiān,新鲜][xuán,周旋、绕行]穿便[pián,安也][diàn tián][yān,地名][详注1][yán,研究]沿[qián,乾坤][jiān,溅溅]軿[xuán][quān juān][详注2][quán,曲也][qián][详注3][shān][quán][tián]篿[chān][渠焉切,音乾。钥牡也。][jiān][diān][详注4][piān,扁舟][chán,单于][quán shuān][dǎn][chán]骿[详注5][详注6][juān][yān][zhuān][quán]辿


注1:还 《广韵》似宣切《集韵》《韵会》旬宣切,音旋。与旋同。《礼·礼运》五行、四时、十二月,还相为本也。《注》迭相终而还相始,如环无端也。
注2:平 音㛹。【廣韻】平平,辨治也。【書·洪範】王道平平。【詩·小雅】平平左右。又【韻會】均也。
注3:垠 叶五坚切,音妍。《楚辞·远游》道可受兮而不可传,其小无内兮,其大无垠。○按叶音宜,归本韵,传在先韵,言在元韵,《字汇》鱼轩切,音言,《正字通》因之,误。今依《韵补》攺正。
注4:零 《广韵》落贤切《集韵》《韵会》《正韵》灵年切,音莲。《广韵》先零,西羌也。《前汉·赵充国传》先零豪言,愿时渡湟水北。《注》零,音怜。
注5:阏 yān,《广韵》乌前切《集韵》因莲切,音烟。阏氏,单于适妻也。《前汉·韩王信传》乃使人厚遗阏氏。《注》阏,於连反。《史记·匈奴传》后有所爱阏氏。《索隐注》阏氏,匈奴皇后号也。习凿齿与燕王书曰:山下有红蓝,北方人采取其花染绯黄,捋取其上英鲜者作胭脂,妇人采捋用为颜色,因名妻作阏氏。 又《史记·历书》年名焉逢。《注》甲岁雄也。汉书作阏逢。阏亦音焉。 又《广韵》於乾切《集韵》尤虔切,音焉。义同。
注6:纯 音全。《仪礼·乡射礼》二算为纯。《注》犹全也。《礼·投壶》二算一纯。《疏》二算合为一全。
末字词组
贞坚精坚刚坚完坚卓坚阴凝冰坚摧锋陷坚穷且益坚
自坚清坚摧坚悍坚实坚贼坚巩坚合异离坚
高坚攻坚凝坚金刚坚靡坚冒坚涸坚大坚
庭坚中坚持坚磨兜坚冲锋陷坚融坚忠坚燥坚
牢坚灵坚陷坚相坚腹坚骄坚穷当益坚症坚

词语解释:贞坚  拼音:zhēn jiān
(1).坚贞不移。 南朝 宋 谢灵运 《过始宁墅》诗:“緇磷谢清旷,疲薾慙贞坚。” 唐 李白 《雪谗诗赠友人》:“哀哉悲夫,谁察予之贞坚。” 清 周篔 《寄彭仲谋兼柬令弟羡门》诗:“文人更相轻,此事古已然。况今衰薄日趋下,谁从屠钓推贞坚。”
(2).坚硬强劲。 唐 刘长卿 《题曲阿三昧王佛殿前孤石》诗:“迥出羣峰当殿前, 雪山 灵鷲 惭贞坚。” 章炳麟 《又致汪康年书》:“松柏非遇霜雪,不能贞坚。”
(3).借指坚硬强劲之物。 唐 权德舆 《拜昭陵过咸阳墅》诗:“顷岁辱明命,铭勋鏤贞坚。” 唐 方干 《题新竹》诗:“青苔劚破植贞坚,细碧竿排鬱眼鲜。”
词语解释:自坚  拼音:zì jiān
固位自保。《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王翦 曰:‘不然。夫 秦王 怚而不信人。今空 秦国 甲士而专委於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 秦王 坐而疑我邪?’”《史记·魏豹彭越列传》:“ 齐王 信 之立,非君王之意, 信 亦不自坚。”
词语解释:高坚  拼音:gāo jiān
高尚坚贞。 宋 苏辙 《外孙文骥与可学士之孙也作诗赠之》:“文章犹细事,风节记高坚。”
词语解释:庭坚  拼音:tíng jiān
古代相传为 高阳氏 八个有才德的人之一。见《左传·文公十八年》。详“ 八愷 ”。
词语解释:八恺  拼音:bā kǎi
亦作“ 八凯 ”。 相传古代 高阳氏 的八个才子。《左传·文公十八年》:“昔 高阳氏 有才子八人: 苍舒 、 隤敳 、 檮戭 、 大临 、 尨降 、 庭坚 、 仲容 、 叔达 ,齐圣广渊,明允篤诚,天下之民谓之‘八愷’。” 孔颖达 疏:“愷,和也,言其和於物也。”《汉书·古今人表》 庭坚 作 咎繇 。《旧唐书·韦凑传》:“八凯、五臣,良佐也。”
词语解释:牢坚  拼音:láo jiān
坚固;牢固。 汉 王充 《论衡·无形》:“如使成器入灶更火,牢坚不可復变。” 唐 白居易 《庐山桂》诗:“枝干日长大,根荄日牢坚。”
词语解释:精坚  拼音:jīng jiān
(1).精诚坚定。 南朝 宋 鲍照 《拟古》诗:“生事本澜漫,何用独精坚。” 唐 韦应物 《学仙》诗之一:“云气冉冉渐不见,留语弟子但精坚。”
(2).精良坚固。《明史·戚继光传》:“五年秋,臺功成。精坚雄壮,二千里声势联接。”
词语解释:清坚  拼音:qīng jiān
简明有力。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外篇三》:“其所考订与所发挥,文笔清坚,足以达其所见。”
词语解释:攻坚  拼音:gōng jiān
攻击坚固的防御工事或强大的守敌。 宋 叶适 《终论六》:“夫谋天下之大事,成天下之大功……必有堂堂之阵,正正之旗,攻坚排深之力而后可。” 孙犁 《白洋淀纪事·塔记》:“烈士里面,有的因为伏击、奇袭、攻坚、遭遇,死在战场。”
词语解释:中坚  拼音:zhōng jiān
(1).指军队中最重要最坚强的部分。《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光武 乃与敢死者三千人,从城西水上衝其中坚。” 李贤 注:“凡军事,中军将最尊,居中以坚鋭自辅,故曰中坚也。” 唐 李益 《夜发军中》诗:“中坚分暗阵,太乙起神兵。”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中:“ 亚夫 中坚整暇,常日备御严肃,虽天子至亦执军礼见。”《再生缘》第二回:“中坚旗影连云捲,半夜笳声应声寒。”
(2).指集体中最有力并起主要作用的成分。《孽海花》第二九回:“ 千秋 听了,非常欢喜,就把青年会的主义组织和中坚分子,倾篋倒筐的告诉他。” 何香凝 《孙中山与廖仲恺》:“牺牲的七十二烈士都是我们同盟会的优秀同志,都是当时革命的中坚分子。”
(3).内中坚强。 唐 刘禹锡 《问大钧赋》:“彼蒹葭之苍苍兮,霜霰苦而中坚。” 宋 陆游 《暑中北窗昼卧有作》诗:“中年弃嗜欲,晚岁节饮食,中坚却外慕,魔盛有定力。”
词语解释:灵坚  拼音:líng jiān
(1).道教语。鼻神。《黄庭内景经·至道》:“鼻神 玉垄 字 灵坚 。” 梁丘子 注:“阴垄之骨,象玉也,神气通天出入不竭,故曰‘灵坚’。”
(2).借指鼻子。 宋 曾几 《香寂圃》诗:“游人等蜂蜨,晴日竞喧哄, 灵坚 不自持, 玉陇 纷一鬨,谁知根尘间,境界极空洞。”
词语解释:刚坚  拼音:gāng jiān
坚硬;坚强。《管子·地员》:“五纑之状,强力刚坚。” 唐 吕岩 《七言》诗之四六:“炼就一丸天上药,顿然心地永刚坚。”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王太仓上书事》:“朕必立一刚坚不可夺志之人为尔天下共主。”
词语解释:摧坚  拼音:cuī jiān
摧折强暴;挫败坚强的敌军。 汉 孔融 《卫尉张俭碑铭》:“凌刚摧坚,视危如寧。” 晋 葛洪 《抱朴子·任能》:“夫劲弩难彀,而可以摧坚逮远;大舟难乘,而可以致重济深。”《宋史·张令铎传》:“我从军三十年,大小四十餘战,多摧坚陷敌,未尝妄杀一人。” 明太祖 《御赐(刘基)归老青田诏书》:“至如用征四方,摧坚抚顺,尔亦助焉。”
词语解释:凝坚  拼音:níng jiān
犹凝固。《素问·五常政大论》:“其用沃衍,其化凝坚。” 王冰 注:“藏气布化,则水物凝坚。”《魏书·西域传·悦般国》:“其国南界有火山,山傍石皆燋鎔,流地数十里乃凝坚,人取入药,即石流黄也。”
词语解释:持坚  拼音:chí jiān
坚守。《文子·自然》:“勇者可令进鬭,不可令持坚。”
词语解释:陷坚  拼音:xiàn jiān
攻打、攻入坚固的阵地。《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灌孟 年老, 潁阴侯 彊请之,鬱鬱不得意,故战常陷坚,遂死 吴 军中。”《文选·左思〈吴都赋〉》:“士有陷坚之鋭,俗有节概之风。” 刘逵 注:“ 太公 《阴符经》曰:无坚不陷。”《宋书·蒯恩传》:“﹝ 蒯恩 ﹞常陷坚破阵,不避艰嶮。” 明 姚士粦 《见只编》卷上:“明日 龚 復先登陷坚,虏以数万骑蹂之,一鼓而尽。”
词语解释:完坚  拼音:wán jiān
(1).完好坚固。《吴子·治兵》:“车骑之具,鞍勒衔轡,必令完坚。”《后汉书·方术传下·华佗》:“ 普 施行之,年九十餘,耳目聪明,齿牙完坚。”《旧唐书·高骈传》:“ 蜀 土散恶, 成都 比无垣墉, 駢 乃计每岁完葺之费,甃之以塼甓,雉堞由是完坚。” 宋 王安石 《省兵》诗:“前攻已破散,后距方完坚。”
(2).指完好坚固之物。《管子·度地》:“取完坚,补弊久,去苦恶。” 汉 贾谊 《新书·瑰玮》:“夫雕文刻鏤周用之物繁多,纤微苦窳之器日变而起,民弃完坚而务雕鏤纤巧,以相竞高。”
词语解释:悍坚  拼音:hàn jiān
刚强;坚强。 宋 陈师道 《徐州学记》:“﹝ 徐州 ﹞盖古用武之国,故其人悍坚,恃气尚力。” 宋 叶适 《胡尚书奏议序》:“﹝ 钱乙 ﹞虽偏废,而气骨悍坚,寿八十餘。”
词语解释:金刚坚  拼音:jīn gāng jiān
佛珠。传说有毒能消毒,有热能除热,并能使怨家亲善。又名如意珠。《杂宝藏经》卷七:“有一婆罗门,善别如意珠。持一如意珠,从 南天竺 至 东天竺 ,遍诸国土,无能别者……佛言:‘此珠磨竭大鱼脑中出,鱼身长二十八万里,此珠名曰金刚坚也。’”
词语解释:磨兜坚  拼音:mó dōu jiān
亦作“ 磨兜鞬 ”。 诫人慎言的意思。 宋 袁文 《瓮牖闲评》卷八:“ 唐 刘洎 少时,尝遇异人谓之曰:‘君当佐太平,须谨磨兜坚之戒。’ 穀城 国门外有石人,刻其腹曰:‘磨兜坚,慎勿言。’故云。”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磨兜鞬》:“ 襄州 穀城县 城门外道傍石人,缺剥腹上有字云:‘磨兜鞬,慎勿言。’是亦金人之流也。” 清 朱经 《寡言》诗:“缅怀磨兜坚,守口心怦怦。”
词语解释:相坚  拼音:xiāng jiān
谓使彼此守信不渝。《史记·张仪列传》:“凡天下而以信约从亲相坚者 苏秦 ,封 武安君 ,相 燕 ,即阴与 燕王 谋伐破 齐 而分其地。”
词语解释:卓坚
直立
词语解释:实坚  拼音:shí jiān
坚定。《鬼谷子·本经阴符》:“养志之始,务在安己,己安则志意实坚,志意实坚则威势不分。”
词语解释:靡坚  拼音:mí jiān
磨琢坚硬之物。靡,通“ 磨 ”。比喻艰难之事。《文子·道原》:“故圣人随时而举事,因资而立功,守清道,拘雌节,因循而应变,常后而不先,柔弱以静,安徐以定,功大靡坚,不能与争也。”
词语解释:冲锋陷坚  拼音:chōng fēng xiàn jiān
犹言冲锋陷阵。 清 王韬 《瓮牖馀谈·贼中悍酋记》:“所部多收録亡命,藉为衝锋陷坚。”
词语解释:腹坚  拼音:fù jiān
谓冰结得既厚且坚。《礼记·月令》:“﹝季冬之月﹞冰方盛,水泽腹坚,命取冰。” 郑玄 注:“腹,厚也。”按, 孙希旦 集解:“腹,谓水之深处,言其在水之中,若人之腹然,由上以渐及於下,至是月而水泽之腹皆凝结而坚固。”《逸周书·时训》:“水泽腹坚。” 朱右曾 校释:“腹坚,言冰坚固凸出如腹。” 汉 张皓 《藏冰赋》:“履在岁之穷纪,知层冰之腹坚。” 明 归有光 《壬戌纪行》上:“闻 白河 冰尚腹坚,遂皆陆行。”
词语解释:阴凝冰坚  拼音:yīn níng bīng jiān
阴气始凝结而为霜,渐积聚乃成坚冰。语本《易·坤》:“履霜坚冰,阴始凝也。”喻小人渐渐得势,地位渐趋稳固。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考史五》:“阳淑消而阴慝长,危亡之证,所由来渐矣。阴凝冰坚,极於 似道 。”
词语解释:贼坚  拼音:zéi jiān
指敌人坚固的阵地。 清 汪堃 《盾鼻随闻录》卷一:“ 乌都统 率兵踵至,仅领马队三百餘名,身先士卒,直捣贼坚。”
词语解释:冒坚  拼音:mào jiān
迎着坚强的敌阵。《旧唐书·李光颜传》:“ 光颜 将数骑,冒坚而衝之,出入者数四。”
词语解释:融坚  拼音:róng jiān
唐 宇文融 、 韦坚 的并称。 宋 杨万里 《浯溪赋》:“水蝗税民之亩, 融 坚 椎民之髓,其天人之心有不去矣夫!”
词语解释:骄坚  拼音:jiāo jiān
犹言高深厚实。 南朝 梁 江淹 《青苔赋》:“当其志力雄俊,才图骄坚,锦衣披地,鞍马耀天。”
词语解释:摧锋陷坚  拼音:cuī fēng xiàn jiān
犹言摧锋陷阵。《新唐书·文艺传下·李翰》:“城孤粮尽,外救不至,犹奋羸起病,摧锋陷坚,三军噉肤而食,知死不叛。” 明 唐顺之 《指挥佥事汤雪江墓碑铭》:“ 忠 以诸弟给事幕下,摧锋陷坚,与有劳绩。”
词语解释:巩坚  拼音:gǒng jiān
坚固;牢固。 清 王韬 《平贼议》:“一切务仿西法,备极巩坚,筑之於平时,用之於临事,自然有恃而无恐。”
词语解释:涸坚  拼音:hé jiān
凝结坚硬。涸,通“ 沍 ”。《汉书·五行志上》:“盖工冶铸金铁,金铁冰滞涸坚,不成者众,及为变怪,是为金不从革。” 颜师古 注:“涸读与沍同。沍,凝也,音下故反。《春秋左氏传》曰‘固阴沍寒’。”
词语解释:忠坚  拼音:zhōng jiān
忠诚坚贞。 清 孙枝蔚 《读郑所南作文丞相叙》诗:“ 文山 在狱中,贋诗稍流传。盖山贼臣手,将以损忠坚。”
词语解释:穷当益坚  拼音:qióng dāng yì jiān
谓处境越困顿,意志应当更加坚定。《后汉书·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亦作“ 穷且益坚 ”。 唐 王勃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老当益壮,寧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词语解释:穷且益坚  拼音:qióng qiě yì jiān
见“ 穷当益坚 ”。
词语解释:穷当益坚  拼音:qióng dāng yì jiān
谓处境越困顿,意志应当更加坚定。《后汉书·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亦作“ 穷且益坚 ”。 唐 王勃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老当益壮,寧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词语解释:合异离坚  拼音:hé yì lí jiān
指 战国 名家 公孙龙 的“离坚白”和 惠施 的“合同异”之说。 公孙龙 认为“坚”、“白”是脱离“石”而独立存在的实体,从而夸大了事物的差别性,而抹杀了其统一性; 惠施 看到事物间的差异和区别(小异),但以“合同异”的同一(大同),否定差别的客观存在。两者都只强调事物的一个方面,而否定其他方面,因而都流为诡辩。 唐 杨炯 《崇文馆宴集诗序》:“周旋揖让,观礼仪之溢目;合异离坚,闻辩论之盈耳。”
词语解释:大坚  拼音:dà jiān
汉 代官吏佩以避邪的饰物。
词语解释:燥坚  拼音:zào jiān
干燥坚固。 元 袁桷 《献州交河县先圣庙碑》:“礼殿弗虔,墉栋庳穿,我究我环,筑营燥坚。”
词语解释:症坚  拼音:zhèng jiān
症结。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六·附子》:“破癥坚积聚血瘕,金疮。”参见“ 癥结 ”。
词语解释:症结  拼音:zhēng jié
(1).腹中结块的病。《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扁鹊 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五藏癥结。”《南史·萧暎传》:“丁父忧,隆冬席地,哭不絶声,不尝穀粒,唯饮冷水,因患癥结。”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褚遂良》:“病癥结,又孤贫,奄然就毙。”
(2).比喻事物疑难所在或难于解决的关键。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阎若璩》:“年二十,读《尚书》至古文,即疑二十五篇之譌。沉潜二十餘年,乃尽得其癥结所在。”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 香畹 首肯曰:斯言洞见癥结矣。” 叶圣陶 《倪焕之》二二:“他已经知道民族困厄的症结。”
(3).犹病根。 鲁迅 《伪自由书·文人无文》《两误一不同》:“凡有指摘社会全体的症结的文字,论者往往谓之‘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