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幽圹 拼音:yōu kuàng
墓穴。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娇娜》:“生以幽壙不可久居,议同旋里。”词语解释:野圹 拼音:yě kuàng
指荒野的墓穴。 清 魏源 《观物吟》之四:“下即人鬼享血食,丛祠野壙阴阴啼。”词语解释:出圹 拼音:chū kuàng
离开祖先墓地,引申为离乡。 汉 阮瑀 《七哀诗》:“出壙望故乡,但见蒿与莱。”词语解释:生圹 拼音:shēng kuàng
生前预造的坟墓。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一:“阉擅国柄时,自营生壙已久。” 清 方苞 《兄百川墓志铭》:“弟 林 先兄十岁卒,兄欲於近郊平畴买小邱自为生壙,而葬弟於其侧。” 清 赵翼 《陔馀丛考·生圹》:“《后汉书·赵岐传》: 岐 自为春秋藏,图 季札 、 子产 、 晏婴 、 叔向 四像居宾位,自画其像居主位,皆为讚颂。此生壙之始也。”词语解释:新圹 拼音:xīn kuàng
新墓。 唐 元稹 《恭王故太妃挽歌词》之二:“文卫罗新壙,仙娥掩暝山。”词语解释:冢圹 拼音:zhǒng kuàng
墓穴。《汉书·佞幸传·董贤》:“治第宅,造冢壙,放效无极,不异王制。”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渭水三》:“ 秦始皇 大兴厚葬,营建冢壙於 丽戎 之山。”词语解释:掩圹
将棺木放入墓穴内,加土掩埋词语解释:抗圹 拼音:kàng kuàng
靠近旧圹下首的墓穴。 朱自清 《给亡妇》:“前年夏天回家,上你坟上去了。你睡在祖父母的下首,想来还不孤单的。只是当年祖父母的圹太小了,你正睡在圹底下,这叫做‘抗圹’,在生人看来是不安心的。”词语解释:寿圹 拼音:shòu kuàng
寿穴。 明 胡震亨 《唐音统籤·司空图》:“﹝ 图 ﹞豫为寿壙,引客坐其中,赋诗酌酒裴徊。”《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莫説上头、做生、讨粉头、买丫环,连亡八的寿壙都打得到。” 清 龚炜 《巢林笔谈·林氏旷达》:“更择一地,葬其同侍之娣某氏,而营寿壙于其右。”词语解释:成圹 拼音:chéng kuàng
(1).安葬。《礼记·问丧》:“成壙而归,不敢入处室,居於倚庐,哀亲之在外也。”
(2).生前修成的墓穴。《后汉书·皇后纪下·灵思何皇后》:“ 初平 元年二月葬 弘农王 於故中常侍 赵忠 成壙中,諡曰 怀王 。”词语解释:无圹 拼音:wú kuàng
见“ 无旷 ”。
词语解释:无旷 拼音:wú kuàng
亦作“ 无壙 ”。
(1).不懈怠。《荀子·议兵》:“敬谋无壙,敬事无壙,敬吏无壙,敬众无壙,敬敌无壙,夫是之谓五无壙。” 杨倞 注:“无壙,言不敢须臾不敬也。‘壙’与‘旷’同。”
(2).不空,不断。《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匭牘相寻,鞮译无旷。” 张铣 注:“ 周 官 鞮鞻氏 掌四夷之乐也;译,传四夷之语而宣之者也。言四夷献乐译言,岁时不旷也。”词语解释:志圹 拼音:zhì kuàng
谓作墓志铭。志铭埋于圹中,故称。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三月, 堵公 復任,始发丧治墓,虚葬公於 长沙府 城南 醴陵坡 。 堵公 为之誌壙,復建祠肖像以祀之。”参见“ 誌铭 ”。
词语解释:志铭 拼音:zhì míng
即墓志铭。 宋 曾巩 《与王介甫第三书》:“ 深父 殂背,痛毒同之,前书已具道矣。示及誌铭,反復不能去手。” 清 赵翼 《陔馀丛考·碑表志铭之别》:“《曾子固文集》有云:碑表立於墓上,誌铭则埋壙中。” 金天翮 《文学上之美术观》:“碑文有辞,皆为韵语, 中郎 《郭有道碑》已有之,即誌铭之滥觴也。”参见“ 墓誌铭 ”。词语解释:窆圹 拼音:biǎn kuàng
墓穴。 清 夏燮 《中西纪事·猾夏之渐》:“一时乡里无赖之徒,遂乘其閒,以发富家贵人窆壙,窃其珠玉襚衣。”词语解释:墓圹 拼音:mù kuàng
墓穴。 许地山 《女国士》:“你今晚得同我到田里开个墓圹去。”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二章第五节:“例如 汉昭帝 死时,修建墓圹,大司农 田延年 雇佣民间牛车三万辆运沙土,每辆雇价一千钱。” 许杰 《邻居》五:“四周是漆黑如墨,空气寂静得如同墓圹。”词语解释:圹圹 拼音:kuàng kuàng
广大貌。 汉 贾谊 《新书·修政语下》:“天下壙壙然,一人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