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四纸上声 齿[mǐ][jī,几案]使[详注1][徵羽][详注2][详注3][诺也][pǐ,否泰][lěi][bèi,名词][mǐ][yǐ][zhǐ][详注4][chuǎi chuài][zǐ][详注5][详注6][nǐ][shì dì][xǐ lǐ][guī xī][yǐ][详注7][克也,任也][guī][ní,音你。声也。][shī][guǐ][lěi]氿[guǐ][qì][详注8][音跂。《广韵》行喘息貌][dǐ]俿[lǐ]


注1:使 式至切。遣人聘问曰使。《前汉·韩信传》发一乘之使,下咫尺之书。又《鬼谷子抵巇篇》圣人者,天地之使也。《淮南子·天文训》四时者,天之吏也。日月者,天之使也。
注2:箠 音捶。击马策也。《史记·张耳陈余传》杖马箠,下赵数十城。
注3:花 《唐韻》韋委切,音蔿。《玉篇》花榮也。《拾遺記》西王母進洞淵紅蘤。《唐書·西域傳》王坐金蘤榻。
注4:机 音几。《说文》木名。《山海经》单狐之山多机木。《郭注》状如榆,可烧以粪田。 又与几通。《易·涣卦》涣奔其机。《注》承物者也。《家语》仰视榱桷,俯察机筵。《注》机作几。
注5:萎 音委。药草。《尔雅·释草》荧,委萎。《注》萎蕤也。《韩愈诗》萎蕤缀蓝瑛。《注》萎蕤,青花圆实。亦作荽蕤。
注6:庳 脾上声。《说文》庳中,伏舍。一曰屋卑。《左传·襄三十一年》宫室卑庳。
注7:哆 音侈。《说文》张口也。《诗·小雅》哆兮侈兮,成是南箕。《传》哆,大貌
注8:坻 《广韵》《正韵》诸氏切《集韵》《韵会》掌氏切,音纸。止也。《左传·昭二十九年》蔡墨论养龙官曰:官宿其业,其物乃至,若泯弃之,物乃坻伏。
末字词组
颓圮中圮蹙圮隤圮崩圮缺圮  
隳圮摧圮陨圮屯圮斁圮堕圮  
倾圮堙圮通圮湮圮穷圮坍圮  

词语解释:颓圮  拼音:tuí pǐ
(1).坍塌。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一:“暮抵一古废兰若,相与投宿,墻屋頽圯,寂无人声。”《明史·毕懋康传》:“二闸创自 永乐 初,日久頽圮,急宜修复。” 阿英 《津平日记选》:“屋似前 民国 所建,已颓圮。”
(2).败坏。 唐 罗隐 《谗书·梅先生碑》:“ 汉成帝 时,纲纽頽圮,先生以书諫天子者再三。” 宋 梅尧臣 《吊李膺辞》:“痛 汉 纲之頽圮兮,又何毁乎贤哲。” 宋 朱熹 《山北纪行》诗:“百世踵谬讹,彝伦日頽圮。”
词语解释:隳圮  拼音:huī pǐ
倾坍;倒塌。 唐 吴兢 《贞观政要·封建》:“ 秦氏 背师古之训……故一夫号呼而七庙隳圮。” 宋 陆九渊 《荆公祠堂记》:“ 绍兴 初常加葺焉,逮今餘四十年,隳圮已甚。” 康有为 《上清帝第二书》:“屡年大水,城垣隳圮。”
词语解释:倾圮  拼音:qīng pǐ
倒塌。《水浒传》第一○八回:“军士争先上桥,登时把桥挤踏得倾圮下来。” 明 张居正 《处士方田李公行状》:“道路桥梁倾圮,輒捐貲为修葺。”《清史稿·灾异志三》:“﹝ 乾隆 ﹞十三年四月初五日, 清河 大风雨,民舍倾圮无数。” 巴金 《还魂草》:“另外的两三家被揭去了屋瓦,剩着半倾圮的木架子。”
词语解释:中圮  拼音:zhōng pǐ
中途衰败。 汉 张衡 《东京赋》:“ 汉 初弗之宅,故宗绪中圮,巨猾閒舋,窃弄神器,歷载三六,偷安天位。”《晋书·赵王伦传论》:“乾耀以之暂倾,皇纲於焉中圮。” 明 高启 《送张进士会试》诗:“邇来国运属中圮,争慕死节羞生全。”
词语解释:摧圮  拼音:cuī pǐ
(1).谓伤痛之极。 唐 元稹 《告赠皇考皇妣文》:“哀哀劬劳,亦又何报!摧圮殞裂,酸伤五情。”
(2).倒塌;倒塌的建筑物。《旧唐书·韩滉传》:“所有摧圮,葺之则已,岂敢改作,以伤俭德。” 前蜀 杜光庭 《威仪道众玉华殿谢土地醮词》:“讲堂摧圮,道侣沦亡。”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五:“ 涇水 乃絶深不能復入渠口,渠岸又多摧圮填淤。”
词语解释:堙圮  拼音:yīn pǐ
堵塞毁坏。 宋 苏轼 《鸣泉思》诗序:“ 鸣泉 故基,堙圮殆尽。” 宋 陆游 《南唐书·柴克宏传》:“城堑皆堙圮不治。”
词语解释:蹙圮  拼音:cù pǐ
国土侵削,国家倾覆。《文选·谢灵运〈述祖德〉诗》:“ 河 外无反正, 江 介有蹙圮。万邦咸震慑,横流赖君子。” 李善 注:“《毛诗》曰:‘今也蹙国百里。’《尔雅》曰:‘圮,败覆也。’”
词语解释:陨圮  拼音:yǔn pǐ
倒塌崩坏。 前蜀 杜光庭 《司徒青城山醮词》:“雨泽踰旬,泉源坌涌,丹崖翠巘,虽传陨圮之声,紺殿彤轩,靡有震惊之变。”
词语解释:通圮  拼音:tōng pǐ
犹否泰。指命运好坏。《晋书·李充传》:“世有险夷,运有通圮;损益适时,升降惟理。”
词语解释:隤圮  拼音:tuí pǐ
倒塌;毁坏。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健驮逻国》:“僧伽蓝千餘所,摧残荒废,芜漫萧条。诸窣堵波颇多隤圮。” 宋 李纲 《备御八事》:“ 河 北 河 东州县城池,类多隤圮堙塞,宜徧行修治。”《宋史·律历志三》:“ 唐 室下衰,土德隤圮。”
词语解释:屯圮  拼音:tún pǐ
艰难困顿。《北齐书·宣帝纪》:“德之不嗣,仍离屯圮。” 唐 萧颖士 《羽山》诗:“ 夏 祖何屯圮,迁殛此山隈。”
词语解释:湮圮  拼音:yān pǐ
毁没。《新唐书·李元谅传》:“ 良原 隍堞湮圮,旁皆平林荐草,虏入寇,常牧马休徒於此。”
词语解释:崩圮  拼音:bēng pǐ
塌毁。 唐 颜真卿 《通议大夫崔孝公宅陋室铭记》:“逆胡再陷 洛阳 ,屋遂崩圮,唯簷下废井存焉。”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皇舅墓》:“ 至正 辛卯,中原大水,舟行木杪间;及水退,土阜崩圮,墓门显露。” 清 褚人穫 《坚瓠四集·夹浦江豚》:“歷年洪水为灾,田禾湮害,桥梁崩圮。”
词语解释:斁圮  拼音:yì pǐ
败坏,毁坏。 陈三立 《崝庐书所见》诗:“卤莽极陵夷,种族且斁圮。”
词语解释:穷圮  拼音:qióng pǐ
见“ 穷否 ”。
词语解释:穷否  拼音:qióng fǒu
困厄,不亨通。 晋 葛洪 《〈抱朴子·内篇〉自序》:“是以望絶於荣华之途,而志安乎穷否之域。”《晋书·葛洪传》作“穷圮”。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达乎通塞之至理者,不悁悒於穷否。”
词语解释:缺圮  拼音:quē pǐ
残缺倒塌。 唐 柳宗元 《柳州东亭记》:“东曰东馆,其内草木猥奥,有崖谷,倾亚缺圮,豕得以为囿,蛇得以为藪,人莫能居。”
词语解释:堕圮  拼音:duò pǐ
毁坏;倒塌。《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咸平三年》:“今 江 、 淮 诸郡,大患有三:城池堕圮,一也。” 清 褚人穫 《坚瓠十集·檄霸王》:“七庙堕圮,万姓屠原。”
词语解释:坍圮  拼音:tān pǐ
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