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五删平声 [jiān,中间][yān,赤黑色][《集韵》昨闲切。窄也。][bān pān][《广韵》《集韵》阻顽切。伏也。][guān,纶巾][與班同,還反也。又分也,賜也。][guān,同瘝][xián jiān]
首字词组
圜扉圜府圜室圜法圜流圜围圜魄圜钱
圜丘圜门圜则圜宰圜率圜好圜阙 
圜土圜墙圜盖圜钟圜焘圜抱圜货 
圜冠圜转圜舍圜狴圜凿方枘圜方圜邱 
圜坛圜道圜视圜山圜堵圜壶圜陈 

词语解释:圜扉  拼音:huán fēi
狱门。亦借指为牢狱。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稀鸣桴於砥路,鞠茂草於圜扉。” 唐 骆宾王 《狱中书情通简知己》诗:“圜扉长寂寂,疏网尚恢恢。” 陈熙晋 笺注:“圆扉,狱户以圆木为扉也。” 唐 薛用弱 《集异记·凌华》:“ 华 昔日曾宰 剧县 ,甚著能绩,后有缺行败其成功,謫官圜扉,伺其修省。” 明 沉鲸 《双珠记·刑逼成招》:“我身居囹圄,役在圜扉。” 明 张煌言 《祭四叔父文》:“今逆虏弃天经,斁人彝,株连波累,致叔父毕命圜扉。”
词语解释:圜丘  拼音:yuán qiū
古代帝王冬至祭天的地方。后亦用以祭天地。《周礼·春官·大司乐》:“冬日至,於地上之圜丘奏之。” 贾公彦 疏:“土之高者曰丘,取自然之丘。圜者,象天圜也。”《续资治通鉴·宋理宗绍定元年》:“辛巳,日南至,祀天地于圜丘。”
词语解释:圜土  拼音:huán tǔ
牢狱。《周礼·地官·比长》:“若无授无节,则唯圜土内之。” 郑玄 注:“圜土者,狱城也。”《释名·释宫室》:“狱……又谓之圜土,言筑土表墙,其形圜也。” 宋 文天祥 《五月十七夜大雨歌》:“矧居圜土中,得水犹得浆。” 清 尤侗 《铁夫人》诗:“逻骑缚来坐咒诅,夫妇牵连入圜土。”
词语解释:圜冠  拼音:huán guān
儒者戴的圆形帽子。也叫鹬冠。《庄子·田子方》:“儒者冠圜冠者,知天时;履句屨者,知地形。” 章炳麟 《国故论衡·原儒》:“鷸冠者,亦曰术氏冠,又曰圜冠。”参见“ 圆冠方领 ”。
词语解释:圆冠方领  拼音:yuán guān fāng lǐng
指儒生的装束。方领,直衣领。亦用为儒生的代称。 唐 王勃 《益州夫子庙碑》:“将使圆冠方领,再行 邹 鲁 之风,鋭气英声,一变 賨 渝 之俗。”
词语解释:圜坛  拼音:huán tán
即圜丘。《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元年》:“春,正月,辛亥朔,车驾诣圜坛行礼,大赦,改元。”详“ 圜丘 ”。
词语解释:圜丘  拼音:yuán qiū
古代帝王冬至祭天的地方。后亦用以祭天地。《周礼·春官·大司乐》:“冬日至,於地上之圜丘奏之。” 贾公彦 疏:“土之高者曰丘,取自然之丘。圜者,象天圜也。”《续资治通鉴·宋理宗绍定元年》:“辛巳,日南至,祀天地于圜丘。”
词语解释:圜府  拼音:huán fǔ
古代主管货币、金融的机构。 罗惇曧 《文学源流》:“铸币藉以黄金刀布,亦圜府之旧章。”
词语解释:圜门  拼音:huán mén
圆门。狱门。 清 吴兆骞 《闰三月朔日将赴辽左留别吴中诸故人》诗:“身婴木索入圜门,白日阴沉欲断魂。”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故二·朝鲜疏》:“金墉十年,内外隔絶,圜门棘户,穴通饮食。”
词语解释:圜墙  拼音:huán qiáng
牢狱。《汉书·司马迁传》:“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箠,幽於圜墙之中。” 颜师古 注:“圜墙,狱也,《周礼》谓之圜土。”
词语解释:圜转  拼音:huán zhuǎn
旋转。 清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参两篇》:“凡圜转之物,动必有机。”
圆滑。《文明小史》第五回:“只因这位太尊,初见面的时候,看他着实圜转,到得如今,我实在怕与他见面。”参见“ 圆滑 ”。
词语解释:圆滑  拼音:yuán huá
(1).指声音圆润流利。 宋 丁谓 《公舍春日》诗:“鶯声圆滑堪清耳,花艷鲜明欲照身。”
(2).指躯体肥满滑溜。
(3).形容为人处世善于敷衍、讨好,各方面都应付得很周到。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六二回:“ 吴士举 做事圆滑,善于笼络人心。”
词语解释:圜道  拼音:huán dào
天道,宇宙自然运行之常道。亦借指君主效法天道以实行统治的方法。《吕氏春秋·圜道》:“天道圜,地道方,圣王法之……日夜一周,圜道也;月躔二十八宿,軫与角属,圜道也……令出于主口,官职受而行之,日夜不休,宣通下究,瀸於民心,遂於四方,还周復归,至於主所,圜道也。”
词语解释:圜室  拼音:huán shì
(1).狱室。 明 瞿佑 《归田诗话·和狱中诗》:“ 永乐 间,予闭锦衣卫狱……时 孙碧云 、 兰古春 二高士亦同在圜室。”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廷谳》:“一生诗舌偏为禁,孤灯夜雨,枯树寒灰,都付与圜室萤飞。”
(2).神话传说中养虬龙的处所。 晋 王嘉 《拾遗记·虞舜》:“ 冀州 之西二万里有 孝养 之国……善养禽兽,入海取虬龙,育於圜室。”
词语解释:圜则  拼音:huán zé
犹天道。借指天。《楚辞·天问》:“圜则九重,孰营度之?” 朱熹 集注:“圜,谓天形之圆也。则,法也。九,阳数之极,所谓九天也。”
词语解释:圜盖  拼音:huán gài
圆盖。指天。《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七·周郊祀乐章》:“告功圜盖,受命云坛。”圜,一本作“ 圆 ”。
词语解释:圜舍  拼音:huán shè
圆形小屋。《三国志·魏志·管宁传》“拜子 纂 郎中”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焦先 及 杨沛 ,并作瓜牛庐,止其中。以为瓜当作蜗;蜗牛,螺虫之有角者也,俗或呼为黄犊。 先 等作圜舍,形如蜗牛蔽,故谓之蜗牛庐。”
词语解释:圜视  拼音:huán shì
互相顾看;向四周看。 汉 贾谊 《治安策》:“动一亲戚,天下圜视而起。” 唐 柳宗元 《封建论》:“负锄梃謫戍之徒,圜视而合从,大呼而成羣。” 宋 秦观 《代程给事表》:“圜视井邑,如閲图画。”
词语解释:圜法  拼音:huán fǎ
(1).测量圆的方法。《墨子·天志中》:“今夫轮人操其规将以度量天下之圜与不圜也……其故何?则圜法明也。”
(2).指币制。《汉书·食货志下》:“ 太公 为 周 立九府圜法。” 颜师古 注:“圜,谓均而通也。” 金少英 集释:“圜法在此实指货币制度。”《清史稿·食货志一》:“乃改海运以节漕费,变圜法以行国币。”
词语解释:圜宰  拼音:huán zǎi
天。《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四·唐祀圜丘乐章》:“有赫圜宰,深仁曲成。”
词语解释:圜钟  拼音:huán zhōng
古乐十二律之一,一名夹钟。《周礼·春官·大司乐》:“凡乐,圜钟为宫,黄钟为角。” 郑玄 注:“圜钟,夹钟也。”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一》:“《周礼》圜钟之均六变,天神皆降。”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乐律一》:“圜钟六变,函钟八变,黄钟九变。”
词语解释:圜狴  拼音:huán bì
牢狱。 唐 沉佺期 《则天门赦改年》诗:“圣人宥天下,幽钥动圜狴。”
词语解释:圜山
环山
词语解释:圜流  拼音:huán liú
漩涡急流。《列子·说符》:“圜流九十里。”《孔子家语·致思》:“有悬水三十仞,圜流九十里,鱼鳖不能导,黿鼉不能居。”
词语解释:圜率  拼音:huán lǜ
圆周率。 清 戴震 《考工记图》:“ 郑 注用六觚之率,周三径一,约计大数尔,非圜率也。”参见“ 圆周率 ”。
词语解释:圆周率  拼音:yuán zhōu lǜ
数学名词。圆周的长与直径长度的比例。圆周率为定值,通常以“π”表示。 南朝 齐 数学家 祖冲之 算出圆周率的近似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推算到七位小数的人。为运用方便起见,通常π值只取3.1416。《隋书·律历志上》:“古之九数,圆周率三,圆径率一,其术疏舛;自 刘歆 、 张衡 、 刘徽 、 王蕃 、 皮延宗 之徒,各设新率…… 祖冲之 更开密法,以圆径一亿为一丈,圆周盈数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釐九毫二秒七忽。”
词语解释:圜焘  拼音:huán tāo
天穹。焘,覆盖。 唐 柳宗元 《天对》:“圜燾廓大,厥立不植。”
词语解释:圜凿方枘  拼音:huán záo fāng ruì
见“ 圆凿方枘 ”。
词语解释:圆凿方枘  拼音:yuán záo fāng ruì
语出《楚辞·九辩》:“圜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齟齬而难入。”圆凿,圆的卯眼;方枘,方的榫头。圆孔不能纳方榫,喻彼此不能相容或相合。 三国 蜀 诸葛亮 《便宜十六策·治国》:“圆凿不可以方枘,铅刀不可以砍伐。” 清 顾炎武 《与人书》四:“乃援今而议古,焉得不圆凿而方枘乎?”
词语解释:圜堵  拼音:huán dǔ
环堵。指门。 晋 葛洪 《抱朴子·尚博》:“召环雉於大荒之外,安圜堵於函夏之内。”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圜堵常闭,曲突无烟。”
词语解释:圜围  拼音:huán wéi
包围。《晋书·段灼传》:“三里之城,五里之郭,圜围而攻之。”
词语解释:圜好  拼音:huán hǎo
王莽 时所造货币上的圆孔。《汉书·食货志下》:“﹝ 天凤 元年﹞罢大小钱,改作货布……其圜好径二分半。” 颜师古 注:“好,孔也。”参见“ 货布 ”。
词语解释:货布  拼音:huò bù
(1). 王莽 时货币名。《汉书·食货志下》:“﹝ 天凤 元年﹞罢大小钱,改作货布,长二寸五分,广一寸,首长八分有奇,广八分,其圜好径二分半,足枝长八分,间广二分。其文右曰‘货’,左曰‘布’。重二十五銖,直货泉二十五。”
(2).泛指货币。 宋 梅尧臣 《画真来嵩》诗:“与我货布不肯受,此之毉卜曾非庸。” 元 袁桷 《吴江重建长桥记》:“兹桥匪脩,涉者益病;召彼耆老,货布莫竞。”
词语解释:圜抱  拼音:huán bào
围绕。《新唐书·西域传上·天竺》:“ 北天竺 距 雪山 ,圜抱如璧,南有谷,通为国门。”
词语解释:圜方  拼音:huán fāng
(1).圆与方。方圆。 汉 贾谊 《惜誓》:“鸿鵠之一举兮,知山川之紆曲;再举兮,覩天地之圜方。”
(2).古谓天圆而地方,故以“圜方”指天地。《汉书·律历志上》:“规矩相须,阴阳位序,圜方乃成。”
词语解释:圜壶  拼音:huán hú
古代饮器名。 周 代士旅食时所用之壶。《仪礼·燕礼》:“士旅食于门西,两圜壶。” 郑玄 注:“尊,士旅食者用圜壶,变於卿大夫也。”
词语解释:圜魄  拼音:huán pò
圆魄。圆月。 南朝 梁武帝 《明月照高楼》诗:“圜魄当虚闥,清光流思筵。”圜,一本作“ 圆 ”。
词语解释:圜阙  拼音:huán quē
古代宫殿前的高建筑物。通常左右各一,建成高台,台上起楼观,上圆下方。
词语解释:圜货  拼音:huán huò
钱币。《魏书·食货志》:“ 太公 立九府之法,於是圜货始行,定銖两之楷。”
词语解释:圜邱  拼音:huán qiū
同“ 圜丘 ”。 明 张煌言 《乡荐经义·天地之大德曰生》:“故圜邱之祀告以谴,泰折之享降以諐。”
词语解释:圜陈  拼音:huán chén
圆形兵阵。《史记·李将军列传》:“ 广 为圜陈外嚮,胡急击之,矢下如雨。”《三国志·魏志·田豫传》:“ 豫 因地形,回车结圜陈,弓弩持满於内,疑兵塞其隙。”
词语解释:圜钱  拼音:huán qián
古代钱币。 周 始立九府圜法,铸圆形圆孔状钱币,后改为圆形方孔,遂为 中国 古代钱币的基本形状。 鲁迅 《故事新编·起死》:“里面有五十二个圜钱,斤半白糖,二斤南枣。” 萧清 《中国古代货币史》第三节:“所谓圜钱,就是一种圆形有孔的铜铸币……圜钱最初的形式是圆形圆孔,后来则发展为圆形方孔,这种‘钱圜函方’的形制,正与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相符合。”参阅《汉书·食货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