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七遇去声 [dù,制度][树木,名词][详注1][shù,数量][详注2][详注3][wù,憎恶][tù][详注4][pū,偃仆][pù,店铺][yù][音顾。《广韵》卖也。][cuò,动词][嘱咐][详注5][详注6][jù][tù][详注7][详注8][详注9][fū][chá ná][音驻。《广韵》鸟声。][音妒。美女也。][详注10][xǔ][详注11]


注1:污 恶去声。《说文》岁也。又染也。一曰去垢污曰污。动词
注2:疏 书疏。音数。条陈也。《扬雄·解嘲》独可抗疏时道是非。
注3:苦 《正韵》苦故切,音库。困也。《西溪丛语》今人不善乘船谓之苦船,北人谓之苦车。 又姓。大夫苦成,见《国语》。又《通志·氏族略》汉有会稽太守苦灼。
注4:圃 《唐韵》《集韵》博故切,音布。《屈原·离骚》朝发轫於苍梧兮,夕余至乎悬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注5:足 《广韵》子句切《集韵》遵遇切《韵会》子遇切《正韵》将豫切,音沮。《论语》巧言令色足恭。《疏》足,成也。谓巧言令德以成其恭,取媚于人也。《朱传》过也。《扬子·法言》足言足容,德之藻矣。
注6:错 音措。《集韵》金涂谓之错。亦姓。又《博雅》藏也。又《楚辞·九章》万民之生,各有所错兮。《注》错,安也。 又《史记·司马相如传》展采错事。《注》展其官职,设厝其事业也。错,音措。 又《易·系辞》苟错诸地,而可矣。《疏》错,置也。《释文》错,音措。《史记·周本纪》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注》错,置也。 又《史记·张仪传》秦魏之交,可错矣。《注》错,停止也。音措。 又《后汉·寒朗传》二人错愕不能对。《注》错,七故反。错惮,犹仓卒也。
注7:餔 音捕。《集韵》糖餔,饵也。或作䊇𥹴。 又《正字通》饧之浊者曰餔。又鸟名。《尔雅·释鸟》鴩,餔敊。《注》未详。《释文》餔,音步。又《集韵》博故切,音布。与食也。《前汉·高帝纪》老父请㱃,因餔之。《师古曰》以食食之谓之餔。
注8:属 音树。《诗·小雅》君子有徽猷,小人与属。叶上附。
注9:输 指所送之物。《增韵》凡以物送人,则读平声。指所送之物,则读去声。
注10:隃 音戍。《爾雅·釋地》北陵西隃雁門是也。《戰國策》作西兪。
注11:穫 音护。焦穫,地名。《诗·小雅》整居焦穫。《传》焦穫,周地接於猃狁者。《尔雅·释地注》今扶风池阳县瓠中是也。
首字词组
固有固结固众固姑固件固定词组固步自封固氮
固自固山固要固却固体物理学固定资产固有振动固阴
固穷固济固扃固圉固体地球物理学固态固沙林固阴冱寒
固然固护固执固习固宫固定价格固疾固谢
固陋固蔽固密固伦固实固定工固执己见固麻
固必固且固植固体潮固定资金固籍固获固让
固守固定固宠固体燃料固定资本固色固有频率固项
固常固位固塞固体固壁固若金汤固着 
固辞固命固志固垒固壁清野固定汇率固执成见 

词语解释:固有  拼音:gù yǒu
本来就有。《易·益》:“益用凶事,固有之也。”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是盖性分之所固有,而非有假於外者。”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无名木刻集〉序》:“木刻是 中国 所固有的,而久被埋没在地下了。”
词语解释:固自  拼音:gù zì
仍然;还是。 明 高明 《琵琶记·蔡母嗟儿》:“老贼!你固自口硬,再过几时,饿得你口嗅屎哩!”
词语解释:固穷  拼音:gù qióng
信守道义,安于贫贱穷困。《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朱熹 集注:“ 程子 曰:‘固穷者,固守其穷。’” 晋 张协 《杂诗》之十:“君子守固穷,在约不爽贞。” 唐 杜甫 《前出塞》诗之九:“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 龚尔位 《怀人》诗:“中有固穷士,尽日枕书眠。”
词语解释:固然  拼音:gù rán
(1).本来就如此。《左传·定公元年》:“ 践土 固然。”《楚辞·离骚》:“鷙鸟之不羣兮,自前世而固然。” 明 方孝孺 《赠卢信道序》:“此岂特 朱子 为然哉,自 孔子 以来固然矣。”
(2).指事物的自然形态。《庄子·养生主》:“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淮南子·览冥训》:“不彰其功,不扬其声,隐真人之道,以从天地之固然。” 高诱 注:“固,自然也。” 明 陆时雍 《诗镜·总论》:“柳碧桃红,梅清竹素,各有固然。”
(3).当然,理应如此。 宋 秦观 《李固论》:“此亦理之必至,事之固然,无足恠也。” 宋 洪迈 《容斋三笔·择福莫若重》:“夫孳孳为善,君子之所固然,何至於纵意为恶,而特以不丽於刑为得计哉?” 清 侯方域 《颜真卿论》:“ 玄宗 即位, 宋璟 不知其非也。浸假而至于 灵 武 之事,天下益以为固然矣。”
(4).副词。犹诚然、虽然。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红楼梦》第七七回:“但那一包人参,固然是上好的,只是年代太陈。” 鲁迅 《故事新编·采薇》:“这两种传说,固然略有些不同,但打了胜仗,却似乎确实的。”
(5).副词。犹诚然、虽然。表示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 清 李渔 《怜香伴·闻试》:“若説是你的浑家,固然不可,若竟説没有夫家,也难止他的妄念。” 鲁迅 《书信集·致萧军》:“‘自卑’固然不好,‘自负’也不好。”
词语解释:固陋  拼音:gù lòu
闭塞、浅陋。《尉缭子·十二陵》:“不实在於轻发,固陋在於离贤。” 宋 陆游 《上赵参政启》:“某固陋不通,迂踈寡合。”《红楼梦》第八三回:“不揣固陋,俟高明裁服。”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精神益趋于固陋,頽波日逝,纤屑靡存焉。”
词语解释:固必  拼音:gù bì
语出《论语·子罕》:“毋必,毋固。”本指固执坚持,不可变通。后引申为一定,必然。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事无固必,殆为此也。” 唐 杜甫 《寄题江外草堂》诗:“事跡无固必,幽贞愧双全。”
词语解释:固守  拼音:gù shǒu
坚守。《国语·周语上》:“陵其民而卑其上,将何以固守。”《后汉书·傅燮传》:“城中兵少粮尽, 燮 犹固守。” 魏巍 《东方》第三部第十六章:“ 郭祥 不得不收缩兵力,固守主峰。”
词语解释:固常  拼音:gù cháng
指传说中凤凰日暮时的鸣叫。《广雅·释鸟》:“凤凰雄鸣曰即即,雌鸣曰足足,昏鸣曰固常,晨鸣曰发明。” 明 杨慎 《凤赋》:“昏鸣曰固常,旦鸣曰发明。”
词语解释:固辞  拼音:gù cí
(1).坚决辞谢。《书·大禹谟》:“ 禹 拜稽首固辞。”《战国策·齐策四》:“ 梁 使三反。 孟尝君 固辞不往也。” 唐 韩愈 《祭裴太常文》:“赠必固辞,求无不应。”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刘夫人》:“遣婢运貲出,交兑八百餘两。生惶恐固辞。”
(2).古礼称再辞为“固辞”。《礼记·曲礼上》:“凡与客入者,每门让於客。客至於寝门,则主人请入为席,然后出迎客,客固辞。” 孔颖达 疏:“固,如故也。礼有三辞:初曰礼辞,再曰固辞,三曰终辞。”
词语解释:固结  拼音:gù jié
(1).牢固团结。《礼记·檀弓下》:“苟无礼义忠信诚慤之心以莅之,虽固结之民,其不解乎?” 汉 张衡 《东京赋》:“洪恩素蓄,民心固结。”《明史·范景文传》:“固结人心,坚守待援。”
(2).凝结;郁结。 宋 苏辙 《服茯苓赋》:“流膏液於黄泉,乘阴阳而固结。” 明 李贽 《寄答留都》:“作恶在心,固结而难遽解。” 清 唐甄 《潜书·除党》:“今有良药,可以一发而解固结之疾。”
词语解释:固山  拼音:gù shān
(1).满语。 清 代八旗组织的最大编制单位,汉语译为“旗”。《清文献通考·职官一》:“管固山者,即为固山额真。”参见“ 八旗制度 ”。
(2).满语。美称。加于爵号上的,如“固山贝子”;加于官名上的,如“固山章京”。又如贝子之女称“固山格格”等。参阅《清会典·宗人府》
词语解释:八旗制度  拼音:bā qí zhì dù
清 满族的社会组织形式。 明 万历 二十九年(1601年), 努尔哈赤 在牛录制的基础上建立黄、白、红、蓝四旗, 万历 四十三年(1615年)增建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共为八旗。所有满族成员均分别编入某一旗,世代不变。每旗(满语为“固山”)辖五参领(“甲喇”),每参领辖五佐领(“牛录”),平时生产,战时出征。 皇太极 时又将归附的蒙古人和汉人编为“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这种生产、行政和军事三位一体的组织形式,是适合当时满族的社会经济基础的,对满族的社会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入关后,这种组织形式的性质起了变化:生产职能逐渐缩小,军事、行政职能日益突出,发展成为单纯的统治人民的工具。 清 亡后,这一制度也随之瓦解。
词语解释:固济  拼音:gù jì
粘结。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三·五色石脂》:“此物性粘,固济炉鼎甚良。”
词语解释:固护  拼音:gù hù
(1).志坚专一。《文选·马融〈长笛赋〉》:“聊虑固护,专美擅工。” 李善 注:“聊虑固护,精心专一之貌。” 吕延济 注:“聊虑,精心也;固护,坚志也。”
(2).牢固。《文选·鲍照〈芜城赋〉》:“观基扃之固护,将万祀而一君。” 李善 注:“固护,言牢固也。” 前蜀 韦庄 《秦妇吟》:“城壕固护教金汤,赋税如云送军垒。”
(3).护卫;护养。 唐 白居易 《苏州重玄寺法华院石壁经碑文》:“有石莲敷覆其上下,有石神固护其前后。”《医宗金鉴·张仲景〈伤寒论·少阴病〉》“真武汤方”集解引 张璐 曰:“若不用芍药固护其阴,岂能胜附子之雄烈乎?”
词语解释:固蔽  拼音:gù bì
谓蔽塞不聪,不谙事理。 明 王廷相 《慎言·五行》:“儒者袭其故智而不察,非昏罔则固蔽,乌足以识道!” 清 黄遵宪 《与任公书》:“若 中国 旧习,病在尊大,病在固蔽,非病在不能保守也。”
词语解释:固且  拼音:gù qiě
犹姑且。固,通“ 姑 ”。《战国策·齐策三》:“ 苏 秦 曰:‘臣之来也,固不敢言人事也。固且以鬼事见君。’”《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我非忘诸校尉功也,今固且图之。”
词语解释:固定  拼音:gù dìng
(1).不变动或不移动。 刘宾雁 《本报内部消息》:“人力过分固定,就要出毛病了。”
(2).使不改变。如:把产品规格固定下来。
词语解释:固位  拼音:gù wèi
(1).巩固保持权位。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中:“﹝ 王涯 ﹞末年恃宠固位,为士大夫讥之。” 清 唐甄 《潜书·善功》:“时当退矣,犹固位不能释。”
(2).指保住职位。 鲁迅 《且介亭杂文·论俗人应避雅人》:“肚子里盘算些挣钱固位之法。”
词语解释:固命  拼音:gù mìng
定命,定数。《书·君奭》:“今汝永念,则有固命,厥乱明我新造邦。” 周秉钧 易解:“言今汝长念及此,则天当有定命,治明我新造之邦矣。”
词语解释:固众
固然很多
词语解释:固要  拼音:gù yào
(1).再三地邀请。要,通“ 邀 ”。《史记·留侯世家》:“ 良 乃固要 项伯 。 项伯 见 沛公 。”
(2).竭力劝阻。《汉书·文帝纪》:“上亲劳军,勒兵,申教令,赐吏卒,自欲征 匈奴 。羣臣諫,不听;皇太后固要,上乃止。”《资治通鉴·汉文帝前十四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固要,力止也。要,读曰邀。”
词语解释:固扃  拼音:gù jiōng
牢牢关闭。 唐 杜甫 《秦州见敕目薛毕迁官凡三十韵》:“独惭投 汉 阁,俱议哭 秦 庭。还 蜀 祇无补,囚 梁 亦固扃。” 清 顾炎武 《井陉》诗:“独此艰方轨,於今尚固扃。”
词语解释:固执  拼音:gù zhí
(1).坚持。《礼记·中庸》:“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汉书·谷永传》:“无使素餐之吏久尸厚禄,以次贯行,固执无违。”《宋书·王弘传》:“时内外多难,在丧者皆不终其衰,唯 弘 固执得免。”
(2).坚持己见,不肯变通。《后汉书·韩棱传》:“ 竇太后 怒,以切责 棱 , 棱 固执其议。” 宋 王明清 《摭青杂说》:“汝自意如此,吾岂可固执,但后去或有不是处,不干我事。” 李準 《不能走那条路》:“他爹还是那样固执。”
词语解释:固密  拼音:gù mì
(1).谨严,仔细。《北齐书·陆卬传》:“ 卬 自在朝,篤慎固密,不説人短,不伐己长。”
(2).牢固;坚固。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金陵垣局》:“垣局之固密如此,何得言 江 水衝射,无应砂关琐邪!”
(3).谓保护周密。 清 吴谦等 《〈医宗金鉴·辨太阳病脉并治中〉序》:“营气专精,统血而行脉中,其体固密而属阴,邪之犯也难。”
词语解释:固植  拼音:gù zhí
(1).固志。坚定的意志。《管子·法法》:“上无固植,下有疑心。”
(2).指心志坚定。《楚辞·招魂》:“弱颜固植,謇其有意些。” 王逸 注:“固,坚也;植,志也……言美女内多廉耻,弱颜勿愧,心志坚固,不可侵犯。”
词语解释:固宠  拼音:gù chǒng
巩固受宠的地位。《子华子·晏子问党》:“至於君之前,固宠而恃便。” 唐 王翰 《飞燕篇》诗:“采女不得见,专荣固宠 昭阳殿 。” 明 李贽 《答邓明府书》:“窃取圣人之名以自盖其贪位固宠之私。”
词语解释:固塞  拼音:gù sāi
坚固的要塞。《荀子·议兵》:“城郭不辨,沟池不拑,固塞不树,机变不张。”《史记·礼书》:“ 秦 师至 鄢 郢 ,举若振槁。是岂无固塞险阻哉?其所以统之者非其道故也。”
闭塞,不开朗。 宋 曾巩 《亳州谢到任表》:“臣性姿固塞,人品眇微。”
词语解释:固志  拼音:gù zhì
(1).坚定心志,稳定情绪。《易·遁》:“《象》曰:执用黄牛,固志也。” 孔颖达 疏:“固志者,坚固遯者之志,使不去已也。”
(2).指稳定的情绪,坚定的主张。《三国志·魏志·陈留王奂传》:“众叛亲离,莫有固志。” 清 夏燮 《中西纪事·庚申换约之役》:“京城内外,传説纷纷,閭井惊皇,人无固志。”
词语解释:固姑  拼音:gù gū
蒙古 贵族妇女所戴冠名。用铁丝结成,形如竹夫人,长三尺许,用红青锦绣或珠玉饰之。俗称箍箍帽。 元 聂碧窗 《咏北妇》诗:“ 江 南有眼何曾见,争捲珠帘看固姑。”按,固姑,也作姑姑、顾姑、罟罟、古库勒。参见“ 姑姑 ”、“ 顾姑 ”。参阅 宋 赵洪 《蒙鞑备录》
词语解释:固却
坚决拒绝
词语解释:固圉
使边境安静无事
词语解释:固习  拼音:gù xí
同‘痼习’。
词语解释:固伦  拼音:gù lún
满语。义为国,又为尊贵之义。 清 代皇后的女儿封固伦公主。《清文献通考·帝系四》:“ 崇德 元年定中宫所生女封固伦公主。”
词语解释:固体潮  拼音:gù tǐ cháo
由于月球、太阳等的引力而产生的地球固体部分的升降运动。也叫地潮。
词语解释:固体燃料  拼音:gù tǐ rán liào
能产生热量或动力的固态可燃性物质。大多是含碳物质或碳氢化合物。天然的有泥炭、煤、油页岩和木柴等。经加工过的有焦炭、半焦、木炭和煤砖等。其特殊品种有固体酒精、固体汽油和固体火箭燃料等。
词语解释:固体  拼音:gù tǐ
有一定体积、形状和硬度的物体。如金属、岩石、木材、玻璃、橡皮等,在常温下都是固体。
词语解释:固垒  拼音:gù lěi
加固营垒。指坚守。《左传·成公十六年》:“ 楚 师轻窕,固垒而待之,三日必退。”《晋书·姚泓载记》:“ 田子 等进及 青泥 , 姚绍 方阵而前,以距 道济 。 道济 固垒不战。”
词语解释:固件  拼音:gù jiàn
具有软件功能的硬件。是一种把软件固化在硬件之中的器件。如微型计算机中,把高级语言的编译程序固化在只读存储器中,则此存储器就具有了编译程序的功能。这种存储器就属于固件。
词语解释:固体物理学  拼音:gù tǐ wù lǐ xué
研究固体的结构及其物理性质的物理学分支学科。主要研究晶体结构、晶体中粒子的运动规律、金属、半导体、电介质、超导体、液晶等。
词语解释:固体地球物理学  拼音:gù tǐ dì qiú wù lǐ xué
曾称“大地物理学”。研究地壳及其以下部分的内部构造、组成、物理性质和发生的各种物理过程的学科。有地震学、地磁学、地力学、应用地球物理学、大地构造物理学等分支学科。
词语解释:固宫  拼音:gù gōng
建有台观,守备牢固的宫殿。《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桓子 曰:‘奉君以走固宫,必无害也。’……二妇人輦以如公,奉公以如固宫。” 杜预 注:“固宫,宫之有臺观备守者。”
词语解释:固实  拼音:gù shí
故实。指足以效法的旧事。《史记·鲁周公世家》:“赋事行刑,必问於遗训而咨於固实。” 裴駰 集解:“ 徐广 曰:‘固,一作故。’ 韦昭 曰:‘故实,故事之是者。’”按,《国语·周语上》作“故实”。
词语解释:固定资金  拼音:gù dìng zī jīn
经营资金的组成部分。与“流动资金”对称。社会主义企业中用于购置机器设备、运输工具及修建厂房、职工住宅的资金。其周转时间较流动资金慢,但能长期使用。按用途可分为生产固定资金和非生产固定资金。
词语解释:固定资本  拼音:gù dìng zī běn
“流动资本”的对称。生产资本的组成部分。以厂房、机器、设备、工具等形式存在的那部分不变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可以较长时期保持原来的物质形态,其磨损部分以折旧形式逐步转移到新产品中去。
词语解释:固壁  拼音:gù bì
犹固垒。《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 数败 赵 军, 赵 军固壁不战。”
词语解释:固壁清野  拼音:gù bì qīng yě
固壁,谓加固壁垒,使敌不易攻击;清野,谓转移人口、物资,使敌无所获取。这是对付优势入侵敌人的一种策略。《北齐书·李浑传》:“ 社客 ( 崔社客 )宿将多谋,诸城各自保,固壁清野。”参见“ 坚壁清野 ”。
词语解释:坚壁清野  拼音:jiān bì qīng yě
作战时采用的一种策略。转移或隐藏人口和物资,清除野外可资敌的各种设施,使敌人毫无所得。《后汉书·荀彧传》:“坚壁清野,以待将军,将军攻之不拔,掠之无获,不出一旬,则十万之众未战而自困矣。” 宋 秦观 《鲜于子骏行状》:“远斥堠,谨烽火,坚壁清野,使寇无所获。”《明史·范济传》:“毋贪小利,毋轻远求,坚壁清野,使无所得。” 茹志鹃 《澄河边上》:“家里都坚壁清野了,还有几亩地,反动派要,就让他们扛了走吧。”
词语解释:固定词组  拼音:gù dìng cí zǔ
两个以上的词的紧密结合。其句法功能相当于一个词。常见的有专名和成语。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欣欣向荣”、“守株待兔”等。
词语解释:固定资产  拼音:gù dìng zī chǎn
单位价值在规定限额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在长期使用中能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劳动资料和消费资料。有生产性固定资产和非生产性固定资产。如:我厂的固定资产(机器、设备、厂房)的总额已经超过五百万元。
词语解释:固态  拼音:gù tài
物质的固体状态。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态。
词语解释:固定价格  拼音:gù dìng jià gé
不变价格。
词语解释:固定工  拼音:gù dìng gōng
也称“固定职工”。“临时工”的对称。指实行劳动合同制以前,列入企事业等单位定员编制内,长期任用,没有规定使用期限的在册职工。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固定职工制度已逐步为劳动合同制、聘任制和公务员制度所替代。
词语解释:固籍  拼音:gù jí
犹故籍。记载旧制度的典籍。《战国策·赵策二》:“国有固籍,兵有常经,变籍则乱,失经则弱。” 吴师道 补正:“固,故通。”
词语解释:固色  拼音:gù sè
安定的情绪和神色。《资治通鉴·宋明帝泰始三年》:“卒有离心,士无固色。”
词语解释:固若金汤  拼音:gù ruò jīn tāng
《汉书·蒯通传》:“必将婴城固守,皆为金城汤池,不可攻也。” 颜师古 注:“金以喻坚,汤喻沸热不可近。”后以“固若金汤”谓城池、阵地坚固异常。《太平天囯故事歌谣选·黄鼎凤巧打汾水》:“当 黄鼎凤 闹革命时,财主们认为 汾水 固若金汤,都搬到那里去住。” 萧华 《渡河东征》:“ 阎锡山 吹嘘的固若金汤的河防,被撕裂开几道大口子。”参见“ 金城 ”、“ 汤池 ”。
词语解释:固定汇率  拼音:gù dìng huì lǜ
指兑换比例只能根据国际协定的规定,在官阶上下限的幅度内波动的汇率。
词语解释:固步自封  拼音:gù bù zì fēng
故步自封。比喻墨守成规,不求进步。 冯玉祥 《我的生活》第二二章:“我一到这里就给我这样的恶劣印象,始知 老段 ( 祺瑞 )当政,只是陈陈相因,固步自封,丝毫没有改革求进步的意思。”参见“ 故步自封 ”。
词语解释:故步自封  拼音:gù bù zì fēng
比喻因循守旧,不图进取。 梁启超 《爱国论》:“妇人缠足十载,解其缚而犹不能行,故步自封,少见多怪,曾不知天地间有所谓‘民权’二字。” 田汉 《〈电影戏剧表演术〉序》:“故步自封的封建艺术日趋没落的过程中,在北方也是营业不振。”
词语解释:固有振动  拼音:gù yǒu zhèn dòng
又称“自由振动”。振动系统在不受外界作用而由其自身性质所决定的振动。如弹簧振子在本身弹性力作用下的振动,单摆在重力作用下的振动等。充电后的电容器和电感线圈组成回路后,电路中形成的电流振荡,也称固有振动。
词语解释:固沙林  拼音:gù shā lín
营造在沙荒地区或沙漠地带的防护林。其作用是防止表土被风吹失,避免流沙掩没田园、铁路、渠道、池塘等。
词语解释:固疾  拼音:gù jí
痼疾。长久不愈之病。《礼记·月令》:“﹝季冬之月﹞行春令,则胎夭多伤,国多固疾。” 郑玄 注:“生不充性,有久疾也。”《汉书·王商传》:“太后前闻 商 有女,欲以备后宫, 商 言有固疾。”
词语解释:固执己见  拼音:gù zhí jǐ jiàn
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意见。《宋史·陈宓传》:“固执己见,动失人心。”亦作“ 固执成见 ”。 茅盾 《子夜》九:“如果 荪甫 一定要固执成见,那就拉倒。”
词语解释:固获  拼音:gù huò
谓独占和争取食物。《礼记·曲礼上》:“毋投与狗骨,毋固获,毋扬饭。” 孔颖达 疏:“专取曰固,争取曰获。与人共食不可专固独得及争取也。”
词语解释:固有频率  拼音:gù yǒu pín lǜ
又称“本征频率”。振动系统作固有振动时的频率。
词语解释:固着  拼音:gù zhuó
固定,附着。 蔡元培 《美术的起原》:“装饰可分固着的,活动的两种:固着的,是身上刻文及穿耳、镶唇等。活动的,是巾、带、环、镯等。”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一章第一节:“为了把农民固着在土地上,防止农民在荒年饥岁四处离散或起来造反, 李悝 还创‘平籴’法。”
词语解释:固执成见  拼音:gù zhí chéng jiàn
见“ 固执己见 ”。
词语解释:固氮  拼音:gù dàn
植物通过微生物的作用把空气中的氮转变为植物可以吸收和利用的氨或其他含氮有机物。
词语解释:固阴  拼音:gù yīn
凝结的寒气。 明 何景明 《进舟赋》:“念固阴之初升兮,抚岁华之渐微。”参见“ 固阴沍寒 ”。
词语解释:固阴冱寒
严冬寒气凝结,积冻不开。《左传·昭公二年》:“深山穷谷,固阴沍寒。” 孔颖达 疏:“固,牢也;沍,闭也。牢阴闭寒,言其不得见日,寒甚之处。” 宋 李纲 《论建中兴之功札子》:“隆冬固阴沍寒,层冰千里。”
词语解释:固阴冱寒
严冬寒气凝结,积冻不开。《左传·昭公二年》:“深山穷谷,固阴沍寒。” 孔颖达 疏:“固,牢也;沍,闭也。牢阴闭寒,言其不得见日,寒甚之处。” 宋 李纲 《论建中兴之功札子》:“隆冬固阴沍寒,层冰千里。”
词语解释:固谢  拼音:gù xiè
执意推辞;谢绝。《史记·晋世家》:“ 重耳 畏杀,因固谢,不敢入。”《史记·刺客列传》:“ 聂政 惊怪其厚,固谢 严仲子 。”
词语解释:固麻  拼音:gù má
百济语。国都。《南史·夷貊传下·百济》:“﹝ 百济 国﹞号所都城曰固麻,谓邑曰檐鲁,如中国之言郡县也。”
词语解释:固让  拼音:gù ràng
再三辞让。《后汉书·阴兴传》:“又诸舅比例,应蒙恩泽, 兴 皆固让,安乎里巷。” 南朝 陈 徐陵 《劝进元帝表》:“伏愿陛下因百姓之心振万邦之命,岂可逡巡固让。”
词语解释:固项  拼音:gù xiàng
皮制护领。 宋 朱辅 《溪蛮丛笑·固项》:“朱漆牛皮以护头颈,名固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