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囫囵 拼音:hú lun
(1).完整;整个儿。 元 张可久 《沉醉东风·气毬》曲:“元气初包混沌,皮囊自喜囫圇。”《西游记》第二四回:“﹝ 八戒 ﹞见了果子,拿过来,张开口,轂轆的囫圇吞咽下肚。” 孙梨 《村歌》下篇九:“一辈子了,你们谁见过我穿一件囫囵衣裳?”
(2).含糊;糊涂。《朱子语类》卷三四:“道理也是一箇有条理底物事,不是囫圇一物,如 老 庄 所谓恍惚者。”囫圇,一本作“ 鶻沦 ”。 元 汤式 《一枝花·自省》曲:“想思梦不觉,囫圇谜难猜。” 明 贾仲名 《对玉梳》第一折:“若早知你这般圈繢,那般局段,急抽身不囫圇。”词语解释:鹘囵 拼音:hú lún
亦作“ 鶻沦 ”。亦作“ 鶻崙 ”。
(1).完整;整个儿。 宋 朱熹 《答杨至之书》:“圣人之言固浑融,然其中自有条理,毫髮不可差,非如今人鶻圇儱侗无分别也。”《朱子语类》卷六五:“乾之静专动直,都是一底意思,他这物事虽大,然无间断,只是鶻沦一个大底物事,故曰大生。” 宋 杨万里 《题李子立知县问月台》诗:“初头混沌鶻崙样,阿谁凿开一为两。”
(2).糊涂,不明事理。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一:“ 澶渊 之役, 毕士安 有相公交取鶻崙官家之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