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六月入声 [cù zú,士卒][gú hú][详注1][gē hé][yuě][详注2][hú][fú][chù]鼿[《集韵》乌没切。心闷貌。][kū]


注1:滑 音骨。乱也。《晋语》置不仁以滑其中。 又治也。《庄子·缮性篇》滑欲於俗思,以求致其明。 又滑稽,谓俳谐也。《楚辞·卜居》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 又混也。《楚辞·渔父》滑其泥而扬其波。 又与汩同。滑滑,水流貌。《焦氏·易林》涌泉滑滑。
注2:崒 《广韵》《集韵》《韵会》昨没切,音捽。崒屼,山貌。《韵会》山危峻貌。《张衡·西京赋》隆崛崔崒。或作崒。
首字词组
囫囵囫囵竹囫囵课囫囵个儿囫囵半片囫囵吞枣  

词语解释:囫囵  拼音:hú lun
(1).完整;整个儿。 元 张可久 《沉醉东风·气毬》曲:“元气初包混沌,皮囊自喜囫圇。”《西游记》第二四回:“﹝ 八戒 ﹞见了果子,拿过来,张开口,轂轆的囫圇吞咽下肚。” 孙梨 《村歌》下篇九:“一辈子了,你们谁见过我穿一件囫囵衣裳?”
(2).含糊;糊涂。《朱子语类》卷三四:“道理也是一箇有条理底物事,不是囫圇一物,如 老 庄 所谓恍惚者。”囫圇,一本作“ 鶻沦 ”。 元 汤式 《一枝花·自省》曲:“想思梦不觉,囫圇谜难猜。” 明 贾仲名 《对玉梳》第一折:“若早知你这般圈繢,那般局段,急抽身不囫圇。”
词语解释:囫囵竹  拼音:hú lun zhú
未凿眼的竹子。喻糊涂,不明事理。《水浒传》第四回:“好个囫圇竹的长老!”
词语解释:囫囵课  拼音:hú lun kè
即锞子。银锭,俗名元宝。 元 商衟 《一枝花·叹秀英》曲:“待嫁人时要财定囫圇课。” 元 马致远 《青衫泪》第三折:“那 单徠 正昏睡,囫圇课你拿只。”
词语解释:囫囵个儿  拼音:hú lun gè ér
完整;整个儿。例如:由于家里穷,他小时候没穿过一件囫囵个儿的衣裳。
整个儿。例如:这么大的丸子他囫囵个儿吃下去了。
不脱衣服。例如:他累极了,刚往炕上一歪,就囫囵个儿睡着了。
词语解释:囫囵半片  拼音:hú lun bàn piàn
印象模糊,不完整。 毕方 锺涛 《千重浪》第十章三:“﹝ 邢连成 ﹞这才囫囵半片地听出点意思。”
词语解释:囫囵吞枣  拼音:hú lún tūn zǎo
把枣子整个吞下。多比喻在学习上不作分析、选择,笼统地加以接受。 元 吴昌龄 《二郎收猪八戒》第一折:“我见你须臾下礼有蹺蹊,我这里囫圇吞个枣不知酸淡。” 茅盾 《夜读偶记·理想和现实》:“缺乏辨别力的青年,囫囵吞枣地读了《红楼梦》,的确会产生一些不健康的思想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