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三元平声 [详注1][fán][yuān][详注2][详注3][jiān][yán yuán][音暄。柔貌。《庄子·徐无鬼》有暖姝者。][yuán wán][xuān][xuān][连抃,宛转貌][详注4]

[lún lùn,动词][lūn][tún,囤积][zhūn tūn][tún chūn][详注5][mén][wēn][hún][同奔][zūn][gǔn yùn][详注6]泿[tún][详注7][详注8][详注9]


注1:反 音幡。《广韵》断狱平反。《韵会》录囚平反之,谓举活罪人也。《增韵》理正幽枉也。《前汉·食货志》杜周治之,狱少反者。《注》反,音幡。又通作翻。《前汉·张安世传》反水浆。
注2:怨 音鸳。雠也,恚也。《礼·儒行》外举不避怨。《前汉·黥布传》恐仇怨妄诬之。《史记·始皇纪》母家有仇怨,并坑之。皆平声读。或作惌。
注3:拚 與翻同。【博雅】飛也。【詩·周頌】肇允彼桃蟲,拚飛維鳥。
注4:阮 音元。《说文》代郡五阮关也。《前汉·地理志》作五原。《正韵》阮,古原字。又《广韵》五阮郡。《前汉·地理志》作五原郡。《注》秦九原郡,武帝元朔二年更名。
注5:汶 音門。汶濛,玷辱也。《楚辭·漁父》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注6:蕴 音氲。蕴沦,波也。《尔雅·释水》小波为沦。《注》言蕴沦。
注7:溷 音魂。郁热也。《宋玉·风赋》憞溷郁邑。《注》憞溷。烦浊貌。一曰热郁貌。
注8:纯 音屯。《诗·召南》白茅纯束。《传》纯束,犹包之也。《笺》纯读曰屯。《战国策》锦绣千纯。《注》纯音屯,束也。又县名。《左传·襄十八年》执孙蒯于纯留。《注》纯留,县名。《释文》纯,《地理志》作屯。
注9:鷷 《集韵》徂昆切,音存。与蹲通。《周礼·天官·染人郑注》夏狄六曰蹲。音存。本鷷字。
末字词组
石囤人皮囤露囤火囤积囤   
牛囤翻囤篅囤扎火囤窝囤   

词语解释:石囤  拼音:shí dùn
又称蛇笼。用以阻止水流的盛石竹笼。《元史·地理志五》:“ 海寧 东南皆滨巨海,自 唐 宋 常有水患……命都水少监 张仲仁 往治之,沿海三十餘里下石囤四十四万三千三百有奇,木柜四百七十餘,工役万人。”《元史·河渠志二》:“ 杭州路 又言:‘八月以来,秋潮汹涌,水势愈大,见筑沙地塘岸,东西八十餘步,造木柜、石囤以塞其要处。’”
词语解释:牛囤  拼音:niú dùn
牛栏。 唐 戴叔伦 《女耕田行》:“去年灾疫牛囤空,截绢买刀都市中。”
词语解释:人皮囤  拼音:rén pí dùn
犹言酒囊饭袋。用以讥讽只会吃喝、不会做事的人。 元 宫天挺 《范张鸡黍》第一折:“都是些装肥羊法酒人皮囤,一个个智无四两,肉重千斤。” 元 无名氏 《登瀛州》第二折:“你是箇蠢蠢之物,庸腐之人,那民脂膏养成你箇人皮囤,那里会治国安民。”
词语解释:翻囤  拼音:fān dùn
方言。犹囤积。观察行情,贱买贵卖。 沙汀 《淘金记》八:“自从去年冬天以来,她便从自己平常活动的圈子里受到了传染,把她一点可怜的积蓄,搁在种种杂粮的翻囤上了。”
词语解释:露囤  拼音:lù dùn
露天的粮囤。《宋史·李若谷传》:“官仓依山而贮穀少, 若谷 使作露囤,囤可贮二万斛。”《清会典事例·户部·漕运六》:“漕米截留北仓及 天津 露囤各米,现在轮流派运。”
词语解释:篅囤
盛放谷物的仓廪
词语解释:火囤  拼音:huǒ dùn
(1).犹火盆,火塘。《清平山堂话本·五戒禅师私红莲记》:“放些火在火囤内烘他,取些粥喂了。”
(2).谓利用女色设圈套骗人。《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那些被赚之人,客中怕吃官司,只得忍气吞声,明受火囤。”《直语补证·火囤》引 清 黄宗羲 《思旧录》:“ 祁彪佳 为 苏松 巡按,悉取打行火囤之流杖杀之,列郡肃然。”
词语解释:扎火囤  拼音:zhā huǒ dùn
设骗局诈取财物。 明 沉鲸 《鲛绡记·求乞》:“是你盘算小民,扎人火囤。”《水浒后传》第十七回:“﹝ 竺大立 ﹞略读几行书,只是唇鎗舌剑,覆雨翻云,扎火囤,开天窗,做刀笔讼师,无所不为。” 茅盾 《多角关系》九:“哼哼!倒好像我是仙人跳,扎火囤!”
用女色设编局诈取财物。《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其间又有奸诈之徒,就这些贪爱上面,想出个奇巧题目来,做自家妻子不着,装成圈套,引诱良家子弟,诈他一个小富贵,谓之‘扎火囤’。” 明 沉鲸 《鲛绡记·求乞》:“是你盘算小民,扎人火囤……连累我在此叫化,反来怨我。”
词语解释:积囤  拼音:jī dùn
储藏粮食的仓囤。 明 祁熊佳 《祁彪佳行实》:“时米缺价涌,饥民遑遑,先生即严闭糴之禁,搜积囤;又严强糴之法,卫囤户,米价既平,贫富咸利焉。”
词语解释:窝囤  拼音:wō dùn
私藏违禁品或赃物的地方。 清 夏燮 《中西纪事·管蠡一得》:“盗贼之有窝囤,为其货财贜物之所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