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嘻嘻 拼音:xī xī
(1).欢笑貌;喜悦貌。《易·家人》:“妇子嘻嘻,终吝。” 孔颖达 疏:“嘻嘻,喜笑之貌也。”《素问·至真要大论》:“故《大要》曰:粗工嘻嘻,以为可知,言热未已,寒病復始。” 王冰 注:“嘻嘻,悦也。” 唐 韩愈 《崔评事墓铭》:“朝之言嘻嘻,夕之言怡怡。”
(2).象声词。笑声。 元 无名氏 《小尉迟》第一折:“好着我尽在嘻嘻冷笑中,我劝着他怎不从?”《红楼梦》第二四回:“ 香菱 嘻嘻的笑道:‘我来找我们姑娘,总找不着。’” 骆宾基 《罪证》:“真不好意思,老财东嘻嘻--一个烟泡涨到三元了。”
(3).象声词。叹气声。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精华》:“若谓 奚齐 曰:嘻嘻,为大国君之子,富贵足矣,何以兄之位为欲居之,以至此乎云尔。” 凌曙 注引《广韵·平之》:“嘻,噫嘻,叹也。”
(4).象声词。鸟鸣声。 汉 焦赣 《易林·屯之晋》:“乌鸣嘻嘻,天火将起,燔我舘屋,灾及 姬后 。”注:“按《春秋》 襄公 三十年夏五月,或叫于 宋 太庙曰:譆譆!出出!鸟鸣于 亳 社,如曰譆譆,甲午, 宋 大灾, 宋 伯姬 卒。”词语解释:嘻吁 拼音:xī yù
象声词。表示叹息。 唐 韦元甫 《木兰歌》:“今者见 木兰 ,言声虽是颜貌殊,惊愕不敢前,嘆息徒嘻吁。” 宋 范仲淹 《答赵元昊书》:“自先大王薨背,今皇震悼,累日嘻吁。” 明 何景明 《渡泸赋》:“垣罥林蔓,堦卷寒蓬,亦徒嘻吁!父老涕泪英雄而已。”词语解释:嘻笑 拼音:xī xiào
(1).强笑。《汉书·灌夫传》:“ 夫 行酒,至 蚡 , 蚡 膝席曰:‘不能满觴。’ 夫 怒,因嘻笑曰:‘将军贵人也,毕之!’” 颜师古 注:“嘻,强笑也。”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八:“﹝ 秦丞相 ﹞明日入堂,忽问曰:‘闻昨日奏事甚久。’执政惶恐,曰:‘某惟诵太师先生勋德,旷世所无……’ 秦公 嘻笑曰:‘甚荷!’盖已嗾言事官上章。执政甫归,閤子弹章副本已至矣。其忮刻如此。”
(2).张口大笑。形容神态自若。 汉 王充 《论衡·异虚》:“ 禹 南济於 江 ,有黄龙负舟,舟中之人,五色无主。 禹 乃嘻笑而称曰:‘我受命於天,竭力以劳万民。生,寄也,死,归也。死,归也,何足以滑和,视龙犹蝘蜓也!’龙去而亡。”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三:“公以苍生之命,挺身入不测之敌,万里沙漠,嘻笑而还,气宇恢然。”
(3).嗤笑。 唐 韩愈 《毛颖传》:“上见其髮秃,又所摹画不能称上意,上嘻笑曰:‘中书君老而秃,不任吾用。吾尝谓君中书,君今不中书邪?’”《新唐书·陈夷行李蔚等传赞》:“宰相 王縉 以缘业事佐 代宗 ,於是始作内道场,昼夜梵唄,冀禳寇戎,大作盂兰,肖祖宗像,分供塔庙,为贼臣嘻笑。”
(4).欢笑。《二刻拍案惊奇》卷五:“那小孩……不怕面生,就像自家屋里一般嘻笑自若。” 杨朔 《海市》:“他们都象年轻小伙子一样嘻笑欢闹,往我们艇子上扔壳里闪着珍珠色的鲍鱼。” 沙汀 《记贺龙》二:“他嚷叫着,带着一种感情洋溢的嘻笑。”词语解释:嘻嗟 拼音:xī jiē
慨叹。 宋 苏辙 《祭张宫保文》:“时予先君幅巾田服尺书见公,一见而知,曰:‘此鸿鵠困于棘茨。’君亦嘻嗟世莫知我。”词语解释:嘻嘻出出 拼音:xī xī chū chū
同“譆譆出出”。
象声词。词语解释:嘻叹 拼音:xī tàn
慨叹。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言事·又先佞后忠》:“ 瑾 在狱中嘻叹曰:‘如 李宪 者亦纠我乎?’”词语解释:嘻嘻嗄嗄 拼音:xī xī shà shà
嬉笑欢乐声。《西游记》第八三回:“ 行者 口里嘻嘻嗄嗄。”词语解释:嘻和 拼音:xī hé
和气;说说笑笑,拉拢感情。例如:你低声下气地和管事的人嘻和嘻和,问题就解决了。词语解释:嘻天哈地 拼音:xī tiān hā dì
形容大声嘻笑。《红楼梦》第一一九回:“但见 寳玉 嘻天哈地,大有疯傻之状,遂从此出门而去。”词语解释:嘻戏 拼音:xī xì
嬉笑;嬉戏。 艾青 《巴黎》诗:“我看见、你有你自己个性的愤怒,欢乐,悲痛,嘻戏和激昂!” 洪洋 《江汉桥头》诗:“在阳光嘻戏的水面,笑容像荷花般开放。”词语解释:嘻嘻嚷嚷 拼音:xī xī rāng rɑng
嬉笑喧哗。 许地山 《女儿心》:“﹝她们﹞一路上嘻嘻嚷嚷,已经来到山里。”词语解释:嘻嘻旭旭 拼音:xī xī xù xù
欢乐得意的样子。词语解释:嘻嚱 拼音:xī xì
叹词。表示悲叹。 宋 苏轼 《代侯公说项羽辞》:“ 汉王 嘻嚱曰:‘吾惟不孝不武,而太公暴露拘辱於 楚 者三年矣!’”词语解释:嘻溜 拼音:xī liū
方言。谓吸咂嘴唇的一种动作。 梁斌 《播火记》七:“ 李德才 走进隔扇门,嘻溜着嘴唇问:‘什么事?大奶奶!’” 梁斌 《播火记》三一:“他嘻溜着嘴唇,笑着说:‘娶你的时候,也没舍得做这么一床好被褥。’”词语解释:嘻皮笑脸 拼音:xī pí xiào liǎn
(1).形容嘻嘻哈哈的样子。《红楼梦》第三十回:“你要仔细!你见我和谁玩过!有和你素日嘻皮笑脸的那些姑娘们,你该问他们去!”《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你们这班人真真不好説话,不管人心里怎样的为难,还只管这等嘻皮笑脸!” 老舍 《四世同堂》八:“胡同口上已有了洋车,车夫们都不象平日那么嘻皮笑脸的开玩笑。”
(2).形容轻薄嘻笑的样子。 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三:“ 金旺 来了,嘻皮笑脸向 小芹 说:‘这会可算是个空子吧?’” 欧阳予倩 《车夫之家》:“他们家里的厨子,要拉我到他屋里去陪他睡。我骂了他几句,他还是嘻皮笑脸地拉我。”
(3).形容谄笑讨好的样子。 老舍 《女店员》第一幕:“我是售货员,站柜台卖东西本来就是低人一等,难道我还得嘻皮笑脸,看见老人,得老大爷老大娘叫着;看见大嫂们,不但口叫大嫂,还得接过娃娃来抱一会儿吗?”《中国民间故事选·张郎赛宝》:“ 张郎 才说了一个宝字,财主就嘻皮笑脸跑到 张郎 面前:‘小兄弟,你犁到金子银子了吗?给我看看。’”词语解释:嘻皮涎脸 拼音:xī pí xián liǎn
形容轻佻嘻笑不知羞耻的样子。《官场现形记》第二九回:“ 糖葫芦 嬉皮涎脸的答道:‘我不到你那里去,我到我相好的家里去!’”词语解释:嘻嘻呵呵 拼音:xī xī hē hē
嬉笑欢乐的样子。《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五回:“﹝ 赤龙子 ﹞去年来到这里,同大家伙儿嘻嘻呵呵的乱説,也是上山回来在这里吃午饭。”词语解释:嘻嘻哈哈 拼音:xī xī hā hā
(1).形容嬉笑欢乐的样子。《儿女英雄传》第六回:“他便吮破窗櫺,望窗外一看,果见两个和尚嘻嘻哈哈醉眼模糊的走进院门。” 鲁迅 《且介亭杂文·阿金》:“但在 阿金 ,却似乎毫不受什么影响,因为她仍然嘻嘻哈哈。” 茅盾 《拟〈浪花〉》:“‘嗨嗨,小孩子做两套棉衣,一个八岁,一个六岁。’ 阿二 回答,还是一副嘻嘻哈哈的神气。”
(2).嬉笑打闹。《水浒传》第一○四回:“那三个女眷,通是不老成的,搬些酒食与 王庆 、 段三娘 暖房,嘻嘻哈哈,又喝了一回酒,方才收拾歇息。”《官场现形记》第四九回:“有几个却不免有点放荡起来,同家人小厮嘻嘻哈哈。” 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二:“村里的年轻人们觉着新媳妇太孤单,就慢慢自动的来跟新媳妇作伴,不几天就集合了一大群,每天嘻嘻哈哈,十分哄伙。”词语解释:嘻闹 拼音:xī nào
同“嬉闹”
词语解释:嬉闹 拼音:xī nào
嬉笑打闹。 李瑛 《下岗后》诗:“好像很久没有相见了,都一齐来和我们嬉闹。”《小说选刊》1981年第9期:“成群的孩子们跟在骆驼身边嬉闹。”词语解释:嘻笑怒骂 拼音:xī xiào nù mà
(1).指嬉戏、欢笑、愤怒、詈骂等不同的情绪表现。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词采》:“照此法填词,则离合悲欢,嘻笑怒駡,无一语、一字,不带机趣而行矣。”
(2).谓不拘守规格,率情任意地发挥表现。 清 冯班 《纯吟杂录·读古浅说》:“嘻笑怒駡,自是 苏 文病处;君子之文必庄重。”
(3).嘲弄辱骂。 于敏 《西湖即景》:“他对权贵嘻笑怒骂,对平民扶危济困,就是在传说中被神化了的 济颠 僧。”参见“ 嘻笑怒駡 ”。词语解释:嘻里牙蛇 拼音:xī lǐ yá shé
方言。谓闹着玩的。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十三章:“叫你们放哨,你们只当是‘嘻里牙蛇’!人家的刀架到你们的乌颈上,你们还不知道做了冤死鬼!”词语解释:嘻嘻出出 拼音:xī xī chū chū
象声词。《左传·襄公三十年》:“或叫于 宋 大庙,曰:‘譆譆,出出。’” 杨伯峻 注:“象声之词。” 清 陈维崧 《曹实庵咏物词序》:“岂非譆譆出出,《诺皋》之所未收;怪怪奇奇,《齐谐》之所不载者哉。” 清 许缵曾 《睢阳行》:“ 禹 鼎销沉老魅骄,野火游光兆形魄。譆譆出出逞神奸,空梁夜啸霜天碧。” 梁启超 《罗兰夫人传》:“於是风渐起,云渐乱,电渐迸,水渐涌,譆譆出出, 法国 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