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四纸上声 齿[mǐ][jī,几案]使[详注1][徵羽][详注2][详注3][诺也][pǐ,否泰][lěi][bèi,名词][mǐ][yǐ][zhǐ][详注4][chuǎi chuài][zǐ][详注5][详注6][nǐ][shì dì][xǐ lǐ][guī xī][yǐ][详注7][克也,任也][guī][ní,音你。声也。][shī][guǐ][lěi]氿[guǐ][qì][详注8][音跂。《广韵》行喘息貌][dǐ]俿[lǐ]


注1:使 式至切。遣人聘问曰使。《前汉·韩信传》发一乘之使,下咫尺之书。又《鬼谷子抵巇篇》圣人者,天地之使也。《淮南子·天文训》四时者,天之吏也。日月者,天之使也。
注2:箠 音捶。击马策也。《史记·张耳陈余传》杖马箠,下赵数十城。
注3:花 《唐韻》韋委切,音蔿。《玉篇》花榮也。《拾遺記》西王母進洞淵紅蘤。《唐書·西域傳》王坐金蘤榻。
注4:机 音几。《说文》木名。《山海经》单狐之山多机木。《郭注》状如榆,可烧以粪田。 又与几通。《易·涣卦》涣奔其机。《注》承物者也。《家语》仰视榱桷,俯察机筵。《注》机作几。
注5:萎 音委。药草。《尔雅·释草》荧,委萎。《注》萎蕤也。《韩愈诗》萎蕤缀蓝瑛。《注》萎蕤,青花圆实。亦作荽蕤。
注6:庳 脾上声。《说文》庳中,伏舍。一曰屋卑。《左传·襄三十一年》宫室卑庳。
注7:哆 音侈。《说文》张口也。《诗·小雅》哆兮侈兮,成是南箕。《传》哆,大貌
注8:坻 《广韵》《正韵》诸氏切《集韵》《韵会》掌氏切,音纸。止也。《左传·昭二十九年》蔡墨论养龙官曰:官宿其业,其物乃至,若泯弃之,物乃坻伏。
首字词组
嘴卢都嘴鼻嘴贫嘴碌都嘴面嘴大喉咙小嘴清舌白嘴巧
嘴脸嘴冷嘴软嘴硬骨头酥嘴馋嘴尖嘴敞嘴损
嘴皮嘴勤嘴笨嘴短嘴片子嘴子嘴懒嘴打人
嘴长嘴乖嘴道儿嘴瓜嘴犄角嘴抢地嘴快嘴多舌长
嘴唇嘴上春风嘴紧嘴碎嘴甜嘴大舌长嘴快舌长嘴壳子
嘴角嘴严嘴舌嘴稳嘴唇皮嘴头嘴岔嘴啃地
嘴巴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嘴筒嘴痒嘴呐嘴松嘴嘴舌舌 
嘴欠嘴乌目吐嘴里牙多嘴皮子嘴吃屎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嘴抹儿 
嘴巴巴的嘴骨弄嘴钝嘴直嘴强嘴是两张皮嘴啃泥 
嘴花捩撇嘴骨都嘴硬嘴甜心苦嘴吃嘴巴骨子嘴喳喳 

词语解释:嘴卢都  拼音:zuǐ lú dōu
(1).撅着嘴,鼓着嘴。 元 关汉卿 《救风尘》第二折:“一个个眼张狂似漏网的游鱼,一个个嘴卢都似跌了弹的斑鳩。” 元 无名氏 《杀狗劝夫》第一折:“他那厢吃的醉醺醺,我这里嘴卢都喑喑的纳闷。”
(2).多言多语。 明 寓山居士 《鱼儿佛》第一折:“我不是浪语閒声,你一味里嘴卢都乱猜胡应。”
词语解释:嘴脸  拼音:zuǐ liǎn
(1).脸;脸庞。《初刻拍案惊奇》卷八:“大大一个面庞,大半被长鬚遮了,可煞作怪,没有鬚的所在,又多有毛长寸许,剩却眼睛外,把一个嘴脸遮得缝地也无了。”
(2).容貌;模样。《西游记》第九三回:“那驛丞看见嘴脸丑陋,暗自心惊,不知是人是鬼。”《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那 月香 好副嘴脸,年已长成。” 艾芜 《人生哲学的一课》:“摆出做生意人的正经嘴脸,把货拿到灯光灿烂的街上,去找主顾。”
(3).丑恶的面目;猥琐的模样。 元 秦简夫 《东堂老》第一折:“挐来!你那嘴脸是掌财的?”《红楼梦》第六回:“ 刘氏 一旁接口道:‘你老虽説的好,你我这样嘴脸,怎么好到他门上去?’” 鲁迅 《伪自由书·后记》:“这真是‘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寥寥几笔,就画出了这位文学家的嘴脸。”
(4).犹言面子;脸面。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小孩儿有甚嘴脸来见姑娘!”《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我当初出 长安 别亲眷之日,送什么《感怀诗》,分明与他告絶了,如今还有甚嘴脸好去干求他?”
(5).脸色。指脸上的表情或对人的态度。《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那 焦氏 因用了许多银钱,不能够中选,心中懊悔气恼,原翻过向日嘴脸,好衣服也剥去了。”《官场现形记》第二一回:“但是他自从到省以来,署院一直没有给他好嘴脸,差使更不消説得。” 茅盾 《昙》:“对于姨太太的假意周旋,她早就不高兴,但如果她又看见了那女仆退出房外时的一副不尴不尬的嘴脸,她一定还要大大地生气。”
词语解释:嘴皮  拼音:zuǐ pí
嘴唇。 柯岩 《奇异的书简·东方的明珠》:“那时,是她和她一起制定计划,一起讲课,真是讲得口干舌燥,磨破了嘴皮。”《人民日报》1981.2.9:“一年后,一位原来住在这栋楼的干部调走了,房产科又把腾出来的空房留给了 王长海 ,可是磨破嘴皮,他还是不搬。”
词语解释:嘴长  拼音:zuǐ cháng
人前背后,说长道短,搬弄口舌,滋事生非
词语解释:嘴唇  拼音:zuǐ chún
唇的通称。《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鼻子嘴儿倒也端正,只是鼻梁儿塌些,嘴唇儿厚些。” 巴金 《秋》四:“脸色的苍白被脂粉掩盖了,但是眼眶、脸颊和嘴唇都显得很憔悴。”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六:“坚强冷静的 萧队长 ,气得嘴唇直哆嗦。”
词语解释:嘴角  拼音:zuǐ jiǎo
上下唇两端连接处。 茅盾 《一个女性》:“一个微笑浮上 琼华 的嘴角。” 曹禺 《日出》第一幕:“她的眼睛明媚动人,一种嘲讽的笑总挂在嘴角上。” 郭小川 《老雇工》诗:“老头子,老头子,你怎么会落在狼的嘴角上。”
词语解释:嘴巴  拼音:zuǐ bā
(1).嘴。 茅盾 《喜剧》三:“青年 华 愕然张大了嘴巴。”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二:“他只一把嘴巴子,常常爱骂人。” 沙汀 《困兽记》四:“一张嘴巴就这么乱说!”
(2).嘴部附近的部位。《红楼梦》第三十回:“只见 王夫人 翻身起来,照 金釧儿 脸上就打了个嘴巴。”《红楼梦》第五五回:“你不依,这不是嘴巴子?再打一顿。难道这脸上还没尝过的不成?” 鲁迅 《呐喊·阿Q正传》:“他擎起右手,用力的在自己脸上连打了两个嘴巴,热剌剌的有些痛。”
词语解释:嘴欠
指喜欢说别人闲话
词语解释:嘴巴巴的
叽叽喳喳的
词语解释:嘴花捩撇
能说会道
词语解释:嘴鼻
面貌
词语解释:嘴冷  拼音:zuǐ lěng
谓出言尖刻。 梁斌 《播火记》七:“这人说起话来嘴冷,骂起人来,爱嚼牙错齿。”
词语解释:嘴勤  拼音:zuǐ qín
积极与人交谈、接触;遇不懂之事勤于动嘴询问。例如:做到手勤、腿勤、嘴勤。
词语解释:嘴乖  拼音:zuǐ guāi
说话乖巧、动听。《红楼梦》第三五回:“ 凤儿 嘴乖,怎么怨得人疼他。”
词语解释:嘴上春风  拼音:zuǐ shàng chūn fēng
比喻口头上的关切与安慰,或是帮别人说好话
词语解释:嘴严  拼音:zuǐ yán
说话小心,不随便泄漏秘密。《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你们两个有甚么事儿从没瞒过我,怎么这件事两人都嘴严的这个分儿上呢?”
词语解释: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拼音:zuǐ shàng méi máo , bàn shì bù láo
见“ 嘴上无毛,办事不牢 ”。
词语解释:嘴乌目吐  拼音:zuǐ wū mù tǔ
方言。形容气极的样子。《花城》1981年第5期:“ 刘富贵 气得嘴乌目吐:‘好,你不听我,他疯不死,我--自己怕先疯死了!’”
词语解释:嘴骨弄  拼音:zuǐ gǔ nòng
多言多语。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旁疑》:“这小姑则答应着‘谁共秀才讲话来’,便罢;倒嘴骨弄的説俺养著箇秀才。” 徐朔方 杨笑梅 注:“嘴骨弄的,多言多语地。”
词语解释:嘴骨都  拼音:zuǐ gǔ dōu
同“ 嘴卢都 ”。 元 乔吉 《金钱记》第二折:“锁春愁杨柳烟,对着的都是些嘴骨都乳鶯娇燕。”
词语解释:嘴贫  拼音:zuǐ pín
喜欢耍贫嘴,与人逗乐
词语解释:嘴软  拼音:zuǐ ruǎn
(1).口气缓和。《儒林外史》第十七回:“正闹着, 潘保正 走来了,把那人説了几声,那人嘴才软了。” 高玉宝 《高玉宝》第八章:“ 玉宝 见老东西嘴软,自己再使性,阎王保长还得去找爹麻烦,只得忍下这口气,回去把猪赶到一起。”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五:“‘吃人家的嘴软。’ 老万 说。‘这可不见得……吃喝完了,把嘴头子一抹,捎带把脸也抹下来了,事情该咋办,还是咋办。’”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八章:“他们都吃过咱的贿,说话嘴软,也不想同咱闹翻。”
(2).指不善言辞。 艾芜 《百炼成钢》第十章二:“ 丁春秀 似笑非笑地说:‘要是换成一个嘴软的女人,试试看,你一天不骂她一顿。’”
(3).谓话说不响;说话不硬。
词语解释:嘴笨  拼音:zuǐ bèn
不善于说话
词语解释:嘴道儿  拼音:zuǐ dào er
辨别滋味的能力。《红楼梦》第一○三回:“那 香菱 也不觉咸,两个人都喝完了。我正笑 香菱 没嘴道儿,那里知道这死鬼奶奶要药 香菱 ,必定趁我不在,将砒霜撒上了,也不知道我换碗。”
词语解释:嘴紧  拼音:zuǐ jǐn
说话谨慎,不说不该泄漏的话
词语解释:嘴舌  拼音:zuǐ shé
(1).嘴和舌。借指口才;说话的能力。 宋 梅尧臣 《直宿广文舍下》诗:“我无喜可报,烦尔弄嘴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四回:“这孩子嘴舌笨。”《花城》1980年第4期:“他识几个字,嘴舌好,脑袋瓜子转的快, 花天霸 把他安在店里当跑堂。”
(2).讥讽。 元 无名氏 《单战吕布》第一折:“你嘴舌我,我喫庆功酒时,你在那里来?”《醒世姻缘传》第三三回:“ 孔夫子 在 陈 ,刚絶得两三日粮,那从者也都病了。连这等一个刚毅不屈的 仲由 老官,尚且努唇胀嘴,使性傍气,嘴舌先生。”
词语解释:嘴筒  拼音:zuǐ tǒng
嘴巴。 克非 《春潮急》十四:“﹝ 徐锅巴胡 ﹞裂一裂毛茸茸的嘴筒,拿老话搪塞。”
词语解释:嘴里牙多  拼音:zuǐ lǐ yá duō
谑语,指会说话。例如:算啦算啦!你嘴里牙多,我说不过你。——马力《黑牡丹》
词语解释:嘴钝  拼音:zuǐ dùn
谓说话迟钝,不善言辞。《金瓶梅词话》第四三回:“六姐也亏你这个嘴头子,不然嘴钝些儿也成不的。”如:他嘴钝,有理由也说不过人。
词语解释:嘴硬  拼音:zuǐ yìng
(1).自知理亏而口头上不肯认错或服输。《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三回:“昨天那鴇妇虽然嘴硬,那形色甚是慌张,我们再到他那里问去。” 巴金 《家》二:“你总是嘴硬,我说不过你!”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八段:“ 姚志兰 早疑心他们两人好,逼问几次, 小朱 还嘴硬,死不承认。”
(2).说话强横。 田汉 《乱钟》:“妈的,这些官僚就是对自己人嘴硬手辣。”
词语解释:嘴碌都  拼音:zuǐ lù dōu
同“ 嘴卢都 ”。 元 关汉卿 《四春园》第二折:“闪的我嘴碌都,恰便似跌了弹的斑鳩。”
词语解释:嘴硬骨头酥  拼音:zuǐ yìng gú tou sū
形容嘴上说的强硬而内心却很怯弱。 明 吾丘瑞 《运甓记·觖望招兵》:“晨起饱餐饝饝,夜来满饮醍醐,从来嘴硬骨头酥,出阵汪汪泪堕。”
词语解释:嘴短  拼音:zuǐ duǎn
形容话说不响。《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人家的气长,自己的嘴短,得受人家几句俏皮话儿。”如:吃人家的嘴短,使人家的手短。
词语解释:嘴瓜  拼音:zuǐ guā
嘴部附近的部位。《醒世姻缘传》第十一回:“替我打五十个嘴瓜!数着打!”
词语解释:嘴碎  拼音:zuǐ suì
(1).说话啰嗦。《红楼梦》第六二回:“二则姨妈老人家嘴碎,饶这么样,我还听见常説你们不知过日子,只会糟蹋东西,不知惜福呢!这叫姨妈看见了,又説个不清。”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一段:“ 姚大婶 瞎了只眼,人很善良,就是嘴碎,爱啰嗦,对着猫狗也说话。”
(2).谓勤于说话。多指喜欢仔细地告诫、叮嘱。《儿女英雄传》第二回:“把 华忠 给 玉格 留下。那个老头子也勤谨,也嘴碎。跟着他里里外外的,又放一点儿心。”《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老爷既派你作个总办,这个岁数儿,不必天天跟着他们跑,只他众人拨弄不开的地方,亲自到一到;再嘴碎一点儿,精神周到一点儿,就有在里头了。”
词语解释:嘴稳  拼音:zuǐ wěn
能守秘密,不乱说话。如:这事可以告诉他,他嘴稳,不会出问题的。
词语解释:嘴痒  拼音:zuǐ yǎng
谓一有说话的机会就要说,不说觉得不痛快。《文汇报》1985.2.5:“若要我全面的说这个事情,我说不了……可有的时候给挤在那儿,不能不说两句,也有的时候是自己嘴痒。”
词语解释:嘴皮子  拼音:zuǐ pí zi
嘴唇。亦借指说话的技巧;口头表达的能力。《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从来‘入行三日无劣’,把这位亲家太太成日价合舅太太一处盘桓,也炼出嘴皮子来了。” 老舍 《茶馆》第一幕:“哼,凭这么个小财主也敢跟我逗嘴皮子,年头真是改了!”《新华文摘》1981年第5期:“曲艺是语言艺术,评书更讲究嘴皮子功夫。”
词语解释:嘴直  拼音:zuǐ zhí
说话直爽。如:亲友中有嘴直的,都劝老太太不要阻挠女儿的婚事,光嫌人家家底薄是不对的。
词语解释:嘴甜心苦  拼音:zuǐ tián xīn kǔ
出言和善而居心狠毒。《红楼梦》第六五回:“我告诉奶奶:一辈子别见他才好呢!‘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着,脚下就使绊子’……他都占全了。”《白雪遗音·马头调·劝嫖》:“那些人儿,嘴甜心苦,你要仔细隄防。”
词语解释:嘴面  拼音:zuǐ miàn
面子,门面。 杨朔 《百花山》一:“﹝ 梁振江 ﹞平时少开口,开班务会也默不作声,不得已才讲上几句,讲的总是嘴面上的好听话。”
词语解释:嘴馋  拼音:zuǐ chán
(1).贪吃。《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有等惜钱的吃天斋,也省些鱼肉花消;有等嘴馋的吃天斋,也清些肠胃油腻,吃又何伤?”
(2).喻贪爱女色。 茅盾 《子夜》四:“畜生!就算你嘴馋,有本事到外边去弄几个玩玩,倒也罢了,叫你在家里吃现成的么?”
词语解释:嘴片子  拼音:zuǐ piān zi
犹言嘴皮子。 南丁 《检验工叶英》:“ 赵得 晃了晃脑袋:‘还是这么会耍嘴片子。’”如:好厉害的嘴片子,真说不过你。
词语解释:嘴犄角  拼音:zuǐ jī jiǎo
嘴角。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五十:“三个人站成一排,眯起眼睛对报喜牌看来看去,象是母亲在欣赏刚生出来的婴儿一样,嘴犄角闪着甜蜜蜜的微笑。”
词语解释:嘴甜  拼音:zuǐ tián
话说得亲切,使人听着舒服。 端木蕻良 《可塑性的》:“后来他们都说我嘴甜,就叫我 赵甜 。”如: 小芳 一进门,又叫叔,又叫婶,又问暖,又问热,大家都觉得这孩子怪嘴甜的。参见“ 嘴甜心苦 ”。
词语解释:嘴甜心苦  拼音:zuǐ tián xīn kǔ
出言和善而居心狠毒。《红楼梦》第六五回:“我告诉奶奶:一辈子别见他才好呢!‘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着,脚下就使绊子’……他都占全了。”《白雪遗音·马头调·劝嫖》:“那些人儿,嘴甜心苦,你要仔细隄防。”
词语解释:嘴唇皮  拼音:zuǐ chún pí
即嘴唇。 巴金 《家》八:“他浑身发热,咬着嘴唇皮,等候 张惠如 讲话。”
词语解释:嘴呐  拼音:zuǐ nà
谓说话吞吞吐吐。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二章:“ 石永公 嘴呐地说:‘还不是怕我跑出去肚疼病犯?’”
词语解释:嘴吃屎  拼音:zuǐ chī shǐ
谓脸向下跌倒。《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谁知脚底下横不楞子爬着条浪狗,叫我一脚就造了他爪子上了。要不亏我躲的溜扫,一把抓住你,不是叫他敬我一乖乖,準是我自己闹个嘴吃屎。” 老舍 《四世同堂》二六:“我一个箭步蹿出去,那小子就玩了个嘴吃屎……单打单,他不是我的对手。”
词语解释:嘴强  拼音:zuǐ qiáng
能说会道。《金瓶梅词话》第四三回:“自古嘴强的争一步。六姐也亏你这个嘴头子,不然嘴钝些儿也成不的。” 老舍 《四世同堂》六五:“他本是嘴强身子弱的,敢拌嘴不敢打架的人;今天他可是要动手。”
自知理亏而口头上不肯认错或服输。《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回:“ 辅成 听了笑道:‘我是立志鰥居以终的了。’ 雪舫 道:‘你莫嘴强,这是办不到的,纵使你伉儷情深,一时未忍,久后这中馈乏人,总不是事。’” 吴唅 《朱元璋传》第七章三:“ 元璋 被顶住了,无话可说,想了半天,才说:‘这老儿还这般嘴强,放掉罢。’”
词语解释:嘴吃  拼音:zuǐ chī
指食物。《西游记》第七六回:“这是甚么私房!都是牙齿上刮下来的,我不舍得买了嘴吃,留了买匹布儿做件衣服。” 李準 《李双双小传》四:“他会蒸馍,也会擀面条。平常在家里他自己做嘴吃可会做了。”
词语解释:嘴大喉咙小  拼音:zuǐ dà hóu lóng xiǎo
嘴大喉咙小,吃得进吞不下,比喻心有余而力不足
他是个嘴大喉咙小的人,把许多工作都揽在身上,实际上又干不了
词语解释:嘴尖  拼音:zuǐ jiān
说话尖酸刻薄。 宋 王明清 《挥麈后录馀话》卷二:“子嘴尖如此,诚姦人也。”《古今小说·沉小官一鸟害七命》:“这小狗入的,忒也嘴尖!”
词语解释:嘴子  拼音:zuǐ zǐ
嘴。例如:山嘴子。
起口或嘴作用的结构物或附属物。例如:喇叭嘴子。
词语解释:嘴抢地  拼音:zuǐ qiāng dì
犹言嘴啃地。《西游记》第七六回:“那呆子败了阵,往后就跑……始初还跌个躘踵,后面就跌了个嘴抢地。”
词语解释:嘴大舌长  拼音:zuǐ dà shé cháng
多话,好搬弄是非。《金瓶梅词话》第七回:“为女妇人家,好吃懒做,嘴大舌长,招是惹非,不打他,打狗不成?”
词语解释:嘴头  拼音:zuǐ tóu
(1).指说话时的嘴。《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那张嘴头子,又巧於应变,赛过刀一般快。”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五:“这可不见得,嘴头子生在你个人的鼻子底下,是软是硬,还能由人吗?” 曹禺 《雷雨》第三幕:“﹝ 鲁贵 ﹞只顾嘴头说得畅快,如同自己是唯一的牺牲者一样。”
(2).指说话或说话的口气。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二:“ 陆餘庆 ,笔头无力嘴头硬;一朝受词讼,十日判不竟。”《红楼梦》第二三回:“ 凤姐 因见他素日嘴头儿乖滑,便依允了。” 曹禺 《日出》第三幕:“这小丫头在这儿三天,嘴头子就学这么硬了。”
词语解释:嘴松  拼音:zuǐ sōng
嘴不严,听到、看到一些秘密的事情随意乱说。例如:嘴松误事。
词语解释:嘴上无毛,办事不牢  拼音:zuǐ shàng wú máo , bàn shì bù láo
谓年轻人阅历浅,做不好事情。 老舍 《四世同堂》二六:“你给我约了他没有啊……嘴上无毛,办事不牢!无论如何,你给我把他请到!”亦作“ 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下八:“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动不动批人家一顿,说人保守。” 周立波 《桐花没有开》二:“﹝ 张三爹 ﹞大骂年轻人,说他们没有吃得油盐足,不谙事,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词语解释:嘴是两张皮  拼音:zuǐ shì liǎng zhāng pí
爱怎么说就怎么说
词语解释:嘴巴骨子  拼音:zuǐ bā gǔ zi
颔骨;下巴骨。借指嘴脸;长相。《西游记》第九三回:“ 沙僧 上前,把他脸上一抹道:‘不羞!不羞!好个嘴巴骨子!’”
词语解释:嘴清舌白  拼音:zuǐ qīng shé bái
谓话说得明确清楚。 茅盾 《子夜》八:“连这毛丫头也来放肆了……想烫坏我么?料想她也不敢,还不是有人在背后指使么?你给我一句嘴清舌白的回话。”
词语解释:嘴敞  拼音:zuǐ chǎng
心里藏不住话;说话随便,不审慎。 陈登科 《活人塘》十:“妈妈没有敢对你讲,怕你嘴敞,以后被外人知道了,人家骂我没……”
词语解释:嘴懒  拼音:zuǐ lǎn
不愿多费口舌;懒得说太多的话
词语解释:嘴快  拼音:zuǐ kuài
谓有话藏不住,马上说出来。《警世通言·赵春儿重旺曹家庄》:“ 可成 道:‘当初之事,也是我自家情愿,相好在前。今日重新番脸,却被子弟们笑话。’又有嘴快的,将此话学与 春儿 听了。”《红楼梦》第十回:“这都是我的嘴快,告诉了姑奶奶,求姑奶奶快别去説罢!”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一段:“你这人什么都好,就是嘴快,水盆里扎猛子,也没个深浅,顺着嘴瞎咧咧。”
词语解释:嘴快舌长  拼音:zuǐ kuài shé cháng
爱说长道短。《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妇言’不是花言巧语,嘴快舌长,须是不苟言,不苟笑,内言不出,外言不入。”
词语解释:嘴岔  拼音:zuǐ chà
嘴角。《小说月报》1984年第3期:“﹝她﹞这一回则是咧着大嘴岔儿,没眼泪地干哭干叫。”
词语解释:嘴嘴舌舌  拼音:zuǐ zuǐ shé shé
犹言唠唠叨叨。说起来没完。《儒林外史》第四回:“若到庄上来,他家那佃户又走过来嘴嘴舌舌,缠个不清。”
词语解释:嘴抹儿  拼音:zuǐ mǒ ér
指口才;说话的能力。《金瓶梅词话》第二一回:“你看贼小淫妇儿,躧在泥里,把人绊了一交,他还説人跳泥了他的鞋;恰是那一个儿,就没些嘴抹儿。”
词语解释:嘴啃泥  拼音:zuǐ kěn ní
指脸向下跌倒。《人民文学》1981年第7期:“小 俊波 ,你为什么老是朝前跌个嘴啃泥?”《收获》1982年第4期:“有人从背后把他拦腰抱住,脚下又使了个跘子,叫他摔了个嘴啃泥。”
词语解释:嘴喳喳  拼音:zuǐ zhā zhā
吵闹。
词语解释:嘴巧  拼音:zuǐ qiǎo
谓善于言辞。《中国民间故事选·长工四兄弟》:“他们不光庄稼活样样精,而且生来心灵嘴巧,会作诗。”
词语解释:嘴损  拼音:zuǐ sǔn
说话尖酸刻薄。如:村里都说这老婆子嘴损,总爱说东家闺女长西家媳妇短的。
词语解释:嘴打人  拼音:zuǐ dǎ rén
谓话说得生硬、厉害,刺伤人。如:他是个倔老头,态度生硬,说话嘴打人。
词语解释:嘴多舌长  拼音:zuǐ duō shé cháng
好闲谈的,好传播流言蜚语的。例如:一位嘴多舌长存心不良的老妇。
词语解释:嘴壳子  拼音:zuǐ ké zǐ
指鸟喙。 周立波 《张满贞》:“看着那功成一半的泥巢,大家不免议论了……‘它们不会用工具,单靠嘴壳子。’”
词语解释:嘴啃地  拼音:zuǐ kěn dì
指脸向下跌倒。《醒世姻缘传》第十五回:“我想起来他使咱这们些银子,要不按他个嘴啃地,叫他善便去了!他就展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