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胖嘟嘟 拼音:pàng dū dū
形容人非常胖。例如:一个胖嘟嘟的小男孩,正吵着要妈妈买玩具。词语解释:肉嘟嘟 拼音:ròu dū dū
形容很肥胖。例如:小脸肉嘟嘟地很可爱。词语解释:鼓嘟 拼音:gǔ dū
突出;撅起。 赵树理 《传家宝》:“ 金桂 见婆婆鼓嘟了嘴,知道自己再说句话,两个人就会吵起来,因此也就不再还口。”词语解释:骨嘟 拼音:gū dū
见“ 骨都 ”。
词语解释:骨都 拼音:gǔ dōu
见“ 骨都侯 ”。
(1).指疙瘩。 元 无名氏 《村乐堂》第三折:“开了牢门,则怕磕你一箇骨都。”
(2).形容嘴巴撅着、鼓起。 元 乔吉 《金钱记》第二折:“对着的都是些嘴骨都乳鶯娇燕。”此指突喙。《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 王员外 ﹞两个眉头蹙做一堆,骨嘟了嘴,口也不开。”《儒林外史》第二三回:“ 牛浦 到了下处,惹了一肚子的气,把嘴骨都着坐在那里。” 艾芜 《印度洋风土画》:“被小贩叫卖声骚动了的小孩,一面用手揉搓他围在身上的裙子,一面骨嘟着嘴巴,缠着老头子要钱。”参见“ 咕嘟 ”。
(3).眼珠转动貌。 茅盾 《子夜》十八:“ 张素素 的小眼睛骨都一翻,仰起了脸微笑。” 午星 《一个红军女游击战士·深山生活》:“我们立即将饭团掷过去,猴子们骨都的翻翻眼睛,瞅瞅饭团,猛地抓起来向我们反掷过来。”
(4).象声词。《太平天囯歌谣传说集·大阿水上阵》:“水一泡,骨都骨都翻泡泡。”词语解释:咕嘟 拼音:gū dū
(1).象声词。多用以形容液体沸腾、涌出或大口喝水声。 老舍 《赵子曰》第三:“一锅白薯,煮着咕嘟咕嘟的冒着金圈银眼的小气泡。” 张天民 《创业》第二章八:“我们工人想的是:一拳头砸出一口井,拿大油田,让原油咕嘟咕嘟地冒,淹死敌人!” 丁玲 《给孩子们》:“ 爱若 就把头低到河里,咕嘟咕嘟的在喝水。”
(2).形容嘴巴撅着、鼓起。《红楼梦》第八五回:“﹝ 宝玉 ﹞説的两个人都咕嘟着嘴,坐着去了。” 赵树理 《登记》:“她妈见她咕嘟着个嘴,问她怎么那样不高兴。” 梁斌 《播火记》二七:“他又高耸起眉峰,咕嘟着嘴,若有其事地说:‘这可是一桩大事呀!’”词语解释:啯嘟 拼音:guō dū
咕嘟。吞饮液状食物声。 叶圣陶 《倪焕之》二九:“﹝ 倪焕之 ﹞随着又斟满了一杯,高高一举,好象与别人同饮祝杯似的,然后嘓嘟嘓嘟一口气喝干了。”词语解释:嘟嘟 拼音:dū dū
(1).形容连续不断地说话。 赵树理 《打倒汉奸》:“你象搬倒了尿罐,一开口就嘟嘟个不完,不能停一会再管!” 郭澄清 《大刀记》第十三章:“ 二愣娘 还在嘟嘟:‘多得活象鹰赶的!简直把人腻烦死了!’”
(2).象声词。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鸟兽呼音》:“﹝留都﹞呼犬曰啊啊……呼鸽曰嘟嘟。” 沉从文 《新湘行记》:“新来汽车在渡口嘟嘟叫着。” 骆宾基 《罪证》三:“他这时听到碾米机嘟嘟响了。”词语解释:稠咕嘟 拼音:chóu gū dū
方言。汁浓貌。《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不想这口稠咕嘟的釅茶,咂在嘴里比黄连汁还苦。”词语解释:嗗嘟 拼音:wā dū
指物体上突出来的小球状物。 茹志鹃 《离不开你》:“她就设法在尺子的两头,装上两个有机玻璃的小嗗嘟,让他用嘴叼着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