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六鱼平声 [jū][yú,我也][动词][yú,同欤][jū][详注1][jū][jū][jū,拮据][详注2][yú][详注3][qú][详注4][xū][shū][xū,又以诸切,音余。芞藇,香草。][详注5][音如。水名,在南郡。]


注1:涂 《广韵》直鱼切《集韵》陈如切,音除。水名。与滁同。《晋书·宣帝纪》王淩诈言吴人塞涂水。涂水即滁水。
注2:沮 古水名。在今陕西省。《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子余切,音苴。水名。《说文》水出汉中房陵,东入江。《水经》沮水出东汶阳郡沮阳县。 又《前汉·地理志》武都郡沮县沮水,出东狼谷。《水经注》沔水一名沮水。 又漆沮,二水名。《书·禹贡》漆沮既从。《诗·大雅》自土沮漆。《水经》漆水出扶风杜阳县俞山,东北入于渭。沮水出北地直路县北,东入于洛。《十三州志》漆沮,即洛水也。《诗·地理考》段氏曰:漆沮有二,皆出雍州,东入于渭,特有上流下流之别。诗漆沮入于渭之上流。书漆沮入于渭之下流。 又《水经注》肥如县,故肥子国,有大沮水,小沮水。 又沮中,地名。亦作柤。《吴志》赤乌四年,诸葛瑾取柤中。 又《广韵》侧鱼切《集韵》臻鱼切,音菹。姓也。黄帝史官沮诵,三国沮授。
注3:屠 《广韵》直鱼切《集韵》《韵会》音除。休屠,匈奴王号。休音朽。
注4:衙 音鱼。衙衙,行貌。《宋玉·九辨》导飞廉之衙衙。
注5:鐻 音渠。《集韵》金银器名。《山海经》青要之山,䰠武罗司之,穿耳以鐻。《郭璞曰》鐻,金银器名。《后汉·张奂传》遗金鐻八枚。《注》鐻,音渠。食器名。未详形制。《左思·魏都赋》鐻耳之杰。
首字词组
嘘欷嘘呵嘘嘘嘘咻嘘咈嘘枯吹生嘘哩 
嘘吸嘘唏嘘嘻嘘翕嘘歙嘘嗟嘘喔 
嘘枯嘘天嘘嚱嘘噏嘘寒问暖嘘叹嘘 

词语解释:嘘欷  拼音:xū xī
同“嘘唏”。 《百喻经·牧羊人喻》:“牧羊之人,闻此人语,便大啼泣,嘘欷不已。”
词语解释:嘘吸  拼音:xū xī
(1).大气鼓荡,吐纳呼吸。《庄子·天运》:“风起北方,一西一东,有上彷徨,孰嘘吸是?” 成玄英 疏:“嘘吸,犹吐纳也。”《三国志·魏志·管辂传》“共为欢乐” 裴松之 注引《辂别传》:“殷殷雷声,嘘吸雨灵。” 康有为 《大同书》辛部第七章:“几榻之机皆含音乐,嘘吸之气并属云霞。”
(2).啼泣貌。《楚辞·刘向〈九叹·忧苦〉》:“长嘘吸以於悒兮,涕横集而成行。” 王逸 注:“嘘吸、於悒,皆啼泣貌也。”
词语解释:嘘枯  拼音:xū kū
比喻拯绝扶危。 宋 苏轼 《答丁连州启》:“每怜迁客之无归,独振孤风而愈厉,固无心於集苑,而有力於嘘枯。” 宋 陆游 《上史运使启》:“虽多病怀归,徒费嘘枯之力;然至仁逮下,实宽束湿之忧。” 清 王韬 《淞隐漫录·鲍琳娘》:“ 怜影 知己命为 琳娘 所救,乘轩亲往致谢。一见如旧识,甚相爱悦,曰:‘姊操何妙术,竟能续断嘘枯、拯絶援危,而至若是之神哉?’”
词语解释:嘘呵  拼音:xū hē
(1).形容风扬火气。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紫焰嘘呵,高灵下堕。”
(2).轻轻吹气。 宋 洪迈 《夷坚乙志·阳大明》:“俄取桉间小黑石拊摩之,嘘呵良久,则成紫金矣。” 宋 苏过 《飓风赋》:“蚁之缘也,嘘则坠;蚋之集也,呵则举,夫嘘呵曾不足以振物,而施之二虫则甚惧。”
(3).呵气使暖,比喻关心爱护。 明 李东阳 《寄李知县遂之》诗:“百里多贫民,隆冬尚无襦。向来嘘呵力,力尽意有餘。”
词语解释:嘘唏  拼音:xū xī
哽咽;抽泣。《文选·枚乘〈七发〉》:“纷屯澹淡,嘘唏烦酲。” 李善 注:“ 王逸 《楚辞注》曰:‘歔欷,啼貌。’《方言》曰:‘哀而不泣曰唏。’嘘与歔古字通。” 三国 魏 阮籍 《乐论》:“今则流涕感动,嘘唏伤气,寒暑不适,庶物不遂,虽出丝竹,宜谓之哀。”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二:“题毕,嘘唏再三,未五日而卒。” 常任侠 《吴淞》诗:“我尽力的摇撼与热烈亲吻,而且嘘唏泣下,海风吹起我的衣襟。”
词语解释:嘘天  拼音:xū tiān
仰天吐气。 晋 张协 《七命》:“ 王子 拂缨而倾耳,六马嘘天而仰秣。” 隋 李德林 《相逢狭路间》诗:“龙轩照人转,驥马嘘天明。”
词语解释:嘘嘘  拼音:xū xū
(1).云雾涌出貌。 宋 苏轼 《孙莘老寄墨》诗之二:“嘘嘘云雾出,奕奕龙虵綰。”
(2).象声词。 沉从文 《牛》:“他只是一句话不说,仍然同牛在田中来回的走,仍然嘘嘘的督促到牠转弯,仍然用鞭敲打牛背。” 柳青 《铜墙铁壁》第八章:“无数轻蔑的嘘嘘声打断了他的狡辩。” 刘白羽 《英雄岛》:“岛屿上面的这一片晴空中,就充满炮弹飞掠的嘘嘘声。”
词语解释:嘘嘻  拼音:xū xī
抽泣悲叹。 汉 荀悦 《汉纪·成帝纪》:“由是贼盗止息,然道路嘘嘻有哀声矣!”
词语解释:嘘嚱  拼音:xū xì
叹息。 唐 刘商 《姑苏怀古送秀才下第归江南》诗:“ 伍员 结舌长嘘嚱,忠諫无因到君耳。” 宋 欧阳修 《黄梦升墓志铭》:“ 梦升 颜色憔悴,初不可识,久而握手嘘嚱,相饮以酒。” 宋 石介 《又送从道》诗:“对我嘘嚱涕泗下,孝子之心真可悲!”
词语解释:嘘咻  拼音:xū xiū
形容喘气的样子。 宋 苏辙 《次韵子瞻减降诸县囚徒事毕登览》:“下坂如浮舸,登崖剧上楼。强行腰傴僂,困坐气嘘咻。”
词语解释:嘘翕  拼音:xū xī
同“嘘噏”。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上:“大率元气嘘翕,天随气而涨歛;溟渤往来,潮随天而进退者也。”
词语解释:嘘噏  拼音:xū xī
吐纳;呼吸。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诗之七七:“乘云御飞龙,嘘噏嘰琼华。”《后汉书·方术传下·王真》“悉能行胎息胎食之方” 李贤 注引 晋 葛洪 《抱朴子》:“胎息者能不以口鼻嘘噏,如在胎之中。”《文选·木华〈海赋〉》:“嘘噏百川,洗涤 淮 汉 。” 李善 注:“嘘噏,犹吐纳也。” 唐 元结 《县令箴》:“为其动静,是人祸福;为其嘘噏,作人寒燠。”
词语解释:嘘咈
呼吸;呼气与吸气
词语解释:嘘歙  拼音:xū xī
呼吸。犹言瞬息之间。 唐 司空图 《释怨》:“指顾而倾曦迴驭,嘘歙而穷律惊春。”
词语解释:嘘寒问暖  拼音:xū hán wèn nuǎn
形容对人关怀备至。 冰心 《关于女人·我最尊敬体贴她们》:“我们从办公室里回来,总希望家里美观清洁,饭菜甘香可口,孩子们安静听话,太太笑脸相迎,嘘寒问暖。”
词语解释:嘘枯吹生  拼音:xū kū chuī shēng
(1).《后汉书。郑太传》:“ 孔公绪 清谈高论,嘘枯吹生,并无军旅之才,执鋭之干。” 李贤 注:“枯者嘘之使生,生者吹之使枯。言谈论有所抑扬也。”后因以指能说会道,有辩才。 宋 陈亮 《钱叔因墓碣铭》:“齿牙所至,嘘枯吹生,天下之学士大夫贤不肖,往往繫其意之所向背,虽心诚不乐而亦阳相应和。”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十:“予尝论国有政事,何太学之士得议,盖其嘘枯吹生,抑扬震动至此。”
(2).谓拯绝扶危的恩德。 清 龚自珍 《与吴虹生书》:“明日文战想不改期,先此布谢阁下嘘枯吹生之赐。”参见“ 嘘枯 ”。
词语解释:嘘枯  拼音:xū kū
比喻拯绝扶危。 宋 苏轼 《答丁连州启》:“每怜迁客之无归,独振孤风而愈厉,固无心於集苑,而有力於嘘枯。” 宋 陆游 《上史运使启》:“虽多病怀归,徒费嘘枯之力;然至仁逮下,实宽束湿之忧。” 清 王韬 《淞隐漫录·鲍琳娘》:“ 怜影 知己命为 琳娘 所救,乘轩亲往致谢。一见如旧识,甚相爱悦,曰:‘姊操何妙术,竟能续断嘘枯、拯絶援危,而至若是之神哉?’”
词语解释:嘘嗟  拼音:xū jiē
嗟叹。《敦煌变文集·目连救母变文》:“白汗交流如雨湿,昏迷不觉自嘘嗟。”
词语解释:嘘叹  拼音:xū tàn
叹息。 宋 苏舜钦 《高山别邻几》诗:“负予好古心,嘘叹星斗灭。”
词语解释:嘘哩  拼音:xū lǐ
象声词。《官场现形记》第四三回:“忽然听见窗户外面一班差人、轿夫蹲在那里,嘴里不住的嘘哩嘘哩的响,好像吃麵条子似的。”
词语解释:嘘喔  拼音:xū ō
比喻关怀照顾。 清 黄畹 《上逢天义刘大人禀》:“从兹托庇宇下,实望栽培而嘘噢之。”
词语解释:嘘  拼音:xū 
1.劳动时众人配合用力而发出的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