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一东平声 [zhōng,中间][kōng,空虚、空旷]鸿[lóng lǒng][详注1][chōng,直上、深远、淡泊]窿[详注2][tōng][tóng][cōng][详注3]罿[chóng][méng][méng,目不明][lóng][详注4][倥侗][cóng][详注5][tōng][详注6]糿[音蒙]


注1:逢 《集韻》《正韻》蒲紅切,音蓬。鼓聲也。《詩·大雅》鼉鼓逢逄。
注2:梦 音蒙。《潘岳·哀永逝文》既遇目兮无兆,曾寤寐兮弗梦。爰顾瞻兮家道,长寄心兮尔躬。
注3:拢 《集韻》《韻會》盧東切,音聾。理也。鄭氏曰:从攏轉註。
注4:庞 《集韵》《韵会》卢东切,音笼。《集韵》充实也。《诗·小雅》四牡庞庞。《前汉·司马相如传》湛恩庞洪。又《集韵》蒲蒙切,音蓬。充牣也。
注5:釭 音工。《班固·西都赋》金釭衔璧,是为列钱。《前汉·赵皇后传》壁带往往为黄金釭。《注》壁带,壁之横木,露出如带者也。於壁带之中,往往以金为釭,若车釭之形也。晋灼曰:以金环饰之也。釭,音工,流俗音江,非也。韵会云:俗谓金釭为灯,音杠。又书作缸,字义、字音、字画皆误。
注6:汎 音冯。亦浮也。《司马相如·上林赋》汎淫泛监。
首字词组
嗡嗡嗡鼻音嗡鼻头嗡鼻嗡营嗡嗡营营嗡子 

词语解释:嗡嗡  拼音:wēng wēng
象声词。《白雪遗音·马头调·日落黄昏》:“一更里的蚊虫,嗡嗡子嗡嗡。” 韩北屏 《非洲夜会·不巧的巧遇》:“茶座的客人越来越多,嗡嗡声四起,仿佛有一大群苍蝇在周围飞旋着。”
词语解释:嗡鼻音  拼音:wēng bí yīn
鼻音浓重的声音。 郭沫若 《行路难》四:“老妈子一口的嗡鼻音,使他联想起梅毒第三期的患者。”
词语解释:嗡鼻头  拼音:wēng bí tóu
见“ 嗡鼻 ”。
词语解释:嗡鼻  拼音:wēng bí
亦称“ 嗡鼻头 ”。 指发音时鼻音浓重。 洪深 《戏的念词与诗的朗诵》七:“一为嗡鼻,这是软腭过分紧张,大部音波须从鼻孔传出的原故。” 徐迟 《不过,好日子哪天有?》:“一个嗡鼻头的声音忽然唱起来。”
词语解释:嗡鼻  拼音:wēng bí
亦称“ 嗡鼻头 ”。 指发音时鼻音浓重。 洪深 《戏的念词与诗的朗诵》七:“一为嗡鼻,这是软腭过分紧张,大部音波须从鼻孔传出的原故。” 徐迟 《不过,好日子哪天有?》:“一个嗡鼻头的声音忽然唱起来。”
词语解释:嗡营  拼音:wēng yíng
象声词。 郭沫若 《丁东草·丁东》:“无昼无夜地我只听见有苍蝇在我耳畔嗡营。”
词语解释:嗡嗡营营  拼音:wēng wēng yíng yíng
象声词。《花城》1981年第1期:“三三两两的蜜蜂在花丛中忙忙碌碌地飞着,嗡嗡营营地叫着。”《人民文学》1977年第3期:“ 杨秘书 那嗡嗡营营的声音……嘿,还用多听吗?”
词语解释:嗡子  拼音:wēng zǐ
即京二胡。详“ 京二胡 ”。
词语解释:京二胡  拼音:jīng èr hú
又名嗡子。胡琴的一种,和二胡相似,用于京剧伴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