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且喜 拼音:qiě xǐ
犹言可喜、幸喜。 元 无名氏 《鸳鸯被》第一折:“员外,且喜且喜,小姐説今夜晚间约定在 玉清庵 中与你赴期,教我先将的鸳鸯被来了也。”《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且喜他不装模样,见説做醮,便肯轻身出观来到我家。”《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且喜是月半天气,还辨得出影响来。” 朱德 《和董必武同志七绝》之四:“抗战连年秋復秋,今秋且喜稻如油。”词语解释:欢喜 拼音:huān xǐ
(1).快乐;高兴。《战国策·中山策》:“ 长平 之事, 秦 军大尅, 赵 军大破; 秦 人欢喜, 赵 人畏惧。”《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及见司隶僚属,皆欢喜不自胜。老吏或垂涕曰:‘不图今日復见 汉 官威仪。’” 元 耶律楚材 《再过西域山城驿》诗:“主人欢喜铺毛毯,驛吏仓忙洗瓦钟。”《红楼梦》第三一回:“人以为欢喜时,他反以为悲慟。” 鲁迅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昨天看这个,今天也看这个,然而他们的眼睛里还闪出苏醒和欢喜的光辉来。”
(2).喜爱。 元 关汉卿 《金线池》第三折:“他真个不欢喜我了,更待干罢!只得到俺哥哥那里告他去。”《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商小姐 见兄弟小时母子伶仃,而今长大知事,也自欢喜他。”
懽喜:高兴;快乐。《汉书·萧望之传》:“窟穴黎庶莫不懽喜,咸曰将军其人也。”《世说新语·贤媛》“帝以 明君 充行”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 元帝 以后宫良家子 王嬙 字 明君 赐之。单于懽喜,上书愿保塞。” 宋 叶适 《朝请大夫沉公墓志铭》:“士懽喜诵説,以为自 赵元镇 、 陈应求 纔有此尔。”词语解释:自喜 拼音:zì xǐ
亦作“ 自熹 ”。亦作“ 自憙 ”。
(1).自乐;自我欣赏。《庄子·秋水》:“於是焉 河伯 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尽在己。”《汉书·佞幸传·董贤》:“为人美丽自喜。”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中国地质略论》:“吾以之自熹,吾以之自慰。”
(2).自己爱好。《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吴起 为人节廉而自喜名也。”《汉书·贾谊传》:“遇之有礼,故羣臣自憙。” 颜师古 注:“憙,好也,好为志气也。”《后汉书·公孙述传论》:“ 述 虽为 汉 吏,无所凭资,徒以文俗自憙,遂能集其志计。”《金史·王晦传》:“ 王晦 字 子明 , 泽州 高平 人。少负气自憙,常慕 张咏 之为人。”词语解释:可喜 拼音:kě xǐ
(1).令人高兴。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若此故猎,乃可喜也。” 宋 曾巩 《繁昌县兴造记》:“今 繁昌 民既幸得其所难得,而令又幸无不便己者,得卒兴其所尤难,皆可喜无憾也。” 许地山 《缀网劳蛛》:“他知道自己底卤莽,是一件极可喜的事。”
(2).可爱。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生得於中堪羡,露着庞儿一半,宫样眉儿山势远。十分可喜,二停似菩萨,多半是神仙。” 元 关汉卿 《鲁斋郎》楔子:“他的个浑家,生的风流,长的可喜。”参见“ 可爱 ”。
(3).喜爱。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多慧多娇性灵变,平生可喜秦筝。”
词语解释:可爱 拼音:kě ài
(1).令人敬爱;令人喜爱。《书·大禹谟》:“可爱非君?可畏非民?” 汉 东方朔 《神异经·东荒经》:“东方有人焉,男皆朱衣縞带玄冠,女皆采衣,男女便转可爱。”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予﹞见荆棘中有崖石,刻‘树石’二大字,奇古可爱。” 明 刘基 《浣溪沙·秋思》词:“枫叶有霜纔可爱,菊花无酒不须开。” 老舍 《骆驼祥子》三:“太阳似乎不象刚才那样可爱了!”
(2).喜爱。 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 李 诗宛如 姑射仙子 ,有一种落花流水之趣,令人可爱。”词语解释:有喜 拼音:yǒu xǐ
(1).指可喜的事情。谓病愈。《易·无妄》:“无妄之疾,勿药有喜。”
(2).怀孕。 明 孙仁孺 《东郭记·将有远行》:“且大姐姐近日身儿觉粗,敢是有了喜也,更须十分将息。” 清 翟灏 《通俗编·妇女》:“《番禺记》: 广州 谓妇人娠者曰有欢喜。按,今 江 以南通为此言。但省去‘欢’字,不同耳。” 骆宾基 《午睡的时候》二:“﹝ 程大妈 ﹞用更小的声音说:‘有喜啦!四个月了!’”词语解释:燕喜 拼音:yàn xǐ
(1).宴饮喜乐。《诗·小雅·六月》:“ 吉甫 燕喜,既多受祉。” 朱熹 集传:“此言 吉甫 燕饮喜乐,多受福祉。” 唐 柳宗元 《送班孝廉擢第归东川觐省序》:“今又将亟驾省謁,从容燕喜,是又可歌也。” 清 杨潮观 《寇莱公思亲罢宴》:“当此千秩大庆,百福俱全,正该燕喜开怀,缘何却生烦恼?”亦指欢喜。《宋史·乐志七》:“珪币告虔,神灵燕喜。” 元 孟汉卿 《魔合罗》第四折:“你若是到七月七,那其间乞巧的,将你做一家儿燕喜;你可便显神通,百事依随。” 王季思 等注:“燕喜,欢喜。”
(2).喜庆之宴。《梁书·贺琛传》:“夫食方丈於前,所甘一味。今之燕喜,相竞夸豪,积果如山岳,列肴同綺绣。” 宋 王禹偁 《大阅赋》:“还北闕,御 东华 ,燕喜斯备,庆赏有加。” 清 朱彝尊 《〈感旧集〉序》:“先生仕为郎,一时巖廊翰苑,朝会燕喜,应制投赠之作,咸乐得先生甄综之。”词语解释:忧喜 拼音:yōu xǐ
优愁与欢喜。《史记·淮阴侯列传》:“贵贱在於骨法,忧喜在於容色,成败在於决断,以此参之,万不失一。”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得失以道》:“何必与夫时俗之人同得失忧喜而动乎心?”《水浒传》第三五回:“ 宋江 听罢,纳头便拜太公,忧喜相伴。”词语解释:鹊喜 拼音:què xǐ
鹊的鸣叫声。旧传以鹊鸣声兆喜,故称。 唐 宋之问 《发端州初入西江》诗:“破颜看鹊喜,拭泪听猿啼。” 宋 沉瀛 《减字木兰花·好恶》词:“瞻乌爰止。不是檐前闻鹊喜。”《古今小说·简帖僧巧骗皇甫妻》:“鹊喜噪晨树,灯开半夜花。”词语解释:失喜 拼音:shī xǐ
喜极不能自制。 唐 宋之问 《牛女》诗:“失喜先临镜,含羞未解罗。” 唐 杜甫 《远游》诗:“似闻胡骑走,失喜问京华。” 清 周亮工 《长至日菉居公至》诗:“意外看公在,天心转一阳。吞声人握手,失喜泪沾裳。”词语解释:惊喜 拼音:jīng xǐ
又惊又喜。《后汉书·袁敞传》:“臣 俊 徒也,不得上书;不胜去死就生,惊喜踊跃,触冒拜章。”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乃知陛下不惟赦之,又能听之,惊喜过望,以至感泣。”《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一眼瞟去, 赵琮 名字朗朗在上,不觉惊喜。” 知侠 《铁道游击队》第一章:“显然 王强 对 老周 的到来,感到说不出的惊喜。”词语解释:宴喜 拼音:yàn xǐ
安乐。 元 王恽 《乐全老人说》:“岁时讌喜,朋簪四盍,儿孙满前,奉觴拜寿,乐融融也。” 清 李渔 《慎鸾交·却媒》:“把年月守,只怕你清癯替不的他行瘦,讌喜倒能消彼处忧。”词语解释:妙喜 拼音:miào xǐ
佛教语。东方佛国名,佛名 阿閦 。《维摩诘经·阿閦佛国品》:“是时佛告 舍利弗 ,有国名 妙喜 ,佛号 无动 ,是 维摩詰 於彼国殁,而来生此。” 宋 苏轼 《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之八:“ 浄名 毗耶 中, 妙喜 恒 沙外。”词语解释:悲喜 拼音:bēi xǐ
悲与喜。亦谓又悲又喜。《淮南子·原道训》:“乐作而喜,曲终而悲,悲喜转而相生。” 唐 裴铏 《传奇·聂隐娘》:“后五年,尼送 隐娘 归……一家悲喜,问其所学。”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连城》:“夫妇出视,则 宾娘 已至庭中矣,相见悲喜。”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辛十四娘》:“女亦喜,即遣入府探视,则生已出狱,相见悲喜。” 鲁迅 《华盖集续编·马上支日记》:“只要做得像,也仍然能够为它悲喜,于是这出戏就做下去了。”词语解释:报喜 拼音:bào xǐ
报告喜讯。 宋 秦观 《庆张君俞都尉留后得子》诗:“内家报喜车凌晓,太史占祥斗掛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一路上往来飞跑的,却是报子分投报喜的。” 秦兆阳 《贾大奇自述》四:“于是由 贾大奇 亲自又打电话又拍电报,向地委县委报喜。”词语解释:送喜 拼音:sòng xǐ
犹报喜。 唐 杜甫 《奉贺阳城郡王太夫人》诗:“ 卫 幕衔恩重, 潘 舆送喜频。” 唐 薛能 《鄜州进白野鹊》诗:“不忧雪路填河远,唯对天颜送喜忙。” 清 丘逢甲 《白鹊》诗:“皎皎雕陵鹊,南飞送喜鸣。”词语解释:法喜 拼音:fǎ xǐ
佛教语。谓闻见、参悟佛法而产生的喜悦。《维摩经·佛道品》:“法喜以为妻,慈悲以为女。” 南朝 梁武帝 《摩诃般若忏文》:“愿诸众生,离染著相,迴向法喜,安住禪悦。” 宋 苏轼 《赠王仲素寺丞》诗:“虽无孔方兄,顾有法喜妻。” 清 钱谦益 《莆阳陈氏寿宴》诗之二:“满室天花都不著,长留法喜伴 维摩 。”词语解释:随喜 拼音:suí xǐ
(1).佛教语。谓见到他人行善而生欢喜之意。 南朝 梁 沉约 《忏悔文》:“弱性蒙心,随喜讚悦。”《西游记》第十二回:“若敬重三寳,见善随喜,皈依我佛,承受得起,我将袈裟、锡杖,情愿送他。” 鲁迅 《热风·随感录四十一》:“倘若有了炬火,出了太阳,我们自然心悦诚服的消失,不但毫无不平,而且还要随喜赞美这炬火或太阳;因为他照了人类,连我都在内。”
(2).佛教语。犹言因别人欣喜而欣喜。《西游记》第九四回:“此时长老见那国王敬重,无计可施,只得勉强随喜,诚是外喜而内忧也。” 鲁迅 《〈呐喊〉自序》:“我在这一个讲堂中,便须常常随喜我那同学们的拍手和喝采。” 郁达夫 《浙东景物纪略·方岩纪静》:“台前簇拥着许多老幼男女,各流着些被感动了的随喜之泪。”
(3).佛教语。犹言赞助他人行善事。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闲话》:“募建水陆道场,修斋追荐,并脱度一切寃魂,二位也肯随喜么?” 王季思 等注:“佛家语,本取见人行善事,随之而生欢喜心之意。一般用作布施的代语。”《红楼梦》第一○一回:“明儿还有一家作好事,不知老祖宗高兴不高兴?若高兴,也去随喜随喜。”
(4).佛教语。谓欢喜之意随瞻拜佛像而生。因用以称游谒寺院。 唐 杜甫 《望兜率寺》诗:“时应清盥罢,随喜 给孤园 。”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随喜了上方佛殿,早来到下方僧院。”《醒世恒言·张淑儿巧智脱杨生》:“见寺宇整齐,进来随喜。” 顾学颉 校注:“本是佛教徒瞻拜佛像,随像发生欢喜心的意思;一般当做参观佛寺解释。”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画壁》:“﹝老僧﹞见客人,肃衣出迓,导与随喜。”词语解释:幸喜 拼音:xìng xǐ
幸好,幸亏。《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六:“因你分付了,不敢入殮。况且心头温温的,只得坐守。幸喜得果然还魂转来。” 清 陈宗石 《念奴娇》词:“幸喜故国重来,对牀风雨,细把离情説。”《老残游记》第一回:“幸喜本日颳的是北风,所以向东向西都是旁风,使帆很便当的。” 鲁迅 《花边文学·推己及人》:“幸喜今年正月,我的丈母要见见她的女儿了,她们三个就都回到乡下去。” 叶圣陶 《倪焕之》十四:“她关切地问:‘那末为什么……’她咽住了,幸喜自己还没有说出‘阑珊’一类的字眼。”词语解释:欣喜 拼音:xīn xǐ
欢喜,高兴。《左传·哀公二十年》:“诸 夏 之人,莫不欣喜。” 南朝 宋 鲍照 《转常侍上疏》:“欣喜感悦,不敢伪让。”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四折:“我使 黄文 持书去请 关公 ,欣喜许今日赴会, 荆 襄 地合归还俺 江 东。” 蒋光慈 《乡情》诗:“今朝朋友提起 黄牛 的名字,不禁令我发生无限的欣喜。”词语解释:暗喜 拼音:àn xǐ
暗中高兴。《水浒传》第四四回:“ 戴宗 、 杨林 看 裴宣 时,果然好表人物,生得面白肥胖,四平八稳,心中暗喜。”《警世通言·蒋淑真刎颈鸳鸯会》:“两个相见暗喜,准定目下成事。” 许地山 《三博士》:“ 何小姐 心里暗喜,喜得是她的情人在 美国 用很短的时间,能够考上那么难的博士。”词语解释:贺喜 拼音:hè xǐ
对吉庆之事表示祝贺。 汉 焦赣 《易林·大有之解》:“贺喜从福,曰利蕃息,懽乐有得。” 唐 刘禹锡 《酬严给事贺加五品兼简同制水部李郎中》诗:“雕盘贺喜开瑶席,彩笔题诗出琐闈。” 鲁迅 《且介亭杂文·拿来主义》:“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词语解释:浪喜 拼音:làng xǐ
无谓地欢喜。 唐 白居易 《自诲谣》:“勿浪喜,勿妄忧;病则卧,死则休。” 清 陈维崧 《氐州第一·诘鼠戏同云臣作》词:“饮河归,休浪喜,高堂下狱词先具。”词语解释:同喜 拼音:tóng xǐ
(1).共同欢欣。 汉 蔡邕 《上始加元服与群臣上寿表》:“臣妾万国,遐邇大小,一心同欢,同喜逸豫,式歌且舞。”
(2).套语。用以答谢对方称贺。词语解释:大喜 拼音:dà xǐ
祝贺别人喜事之词。《红楼梦》第三二回:“ 袭人 倒了茶来与 湘云 吃,一面笑道:‘大姑娘,我前日听见你大喜呀!’” 冰心 《分》:“另一个巨灵之掌轻轻的托住我的腰,他笑着回头,向仰卧在白色床车上的一个女人说:‘大喜呵,好一个胖小子!’”词语解释:见喜 拼音:jiàn xǐ
(1).旧时对天花症的讳词。《红楼梦》第二一回:“大夫説:‘替太太奶奶们道喜,姐儿发热是见喜了,并非别症。’”
(2).遇到喜庆之事。《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等明儿他姐儿俩再生上个一男半女,那纔是重重见喜。”词语解释:喜喜 拼音:xǐ xǐ
嘻嘻。嘻笑声。《易·家人》“妇子嘻嘻,终吝” 唐 陆德明 释文:“嘻嘻…… 马 ( 马融 )云:笑声。 郑 ﹝ 郑玄 ﹞云:骄佚喜笑之意…… 陆 ( 陆绩 )作‘喜喜’。”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怎禁受 红娘 厮调戏,道:‘成亲也,先生,喜喜!’”词语解释:志喜 拼音:zhì xǐ
谓表示喜悦。 清 吴大澂 《师趛鼎》诗注:“丙申, 东坡 生日,得此誌喜。”词语解释:雀喜 拼音:què xǐ
旧谓晨起闻雀噪是喜庆之兆。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萧七》:“犹冀七姊復至,晨占雀喜,夕卜灯花,而竟无消息矣。”词语解释:天喜 拼音:tiān xǐ
星相术士的迷信说法,日支和月建相合,如正月逢戌日,二月逢亥日,是为吉日,谓之天喜。见《协纪辨方书·义例二》。 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二折:“孩儿,你可曾算我两箇的八字,红鸞天喜几时到命哩?” 元 刘庭信 《端正好·金钱问卜》套曲:“用神有天喜临,主令的财官旺。”词语解释:作喜 拼音:zuò xǐ
变作笑脸,露出喜色。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专愚·迂仙别记》:“便回面作喜,拾子更着。”词语解释:贡公喜 拼音:gòng gōng xǐ
谓 汉 贡禹 为 王吉 (字 子阳 )的登用而欣喜。引申为乐于良朋的出仕。《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是以 王阳 登则 贡公 喜, 罕生 逝而 国子 悲。” 李善 注:“良朋之道,情同休戚,故 贡禹 喜 王阳 之登朝, 子产 悲 子皮 之永逝也。” 唐 杜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窃效 贡公 喜,难甘 原宪 贫。”亦省作“ 贡喜 ”。 唐 杜甫 《哭韦大夫之晋》诗:“ 贡 喜音容间, 冯 招病疾缠。”词语解释:色喜 拼音:sè xǐ
喜悦流露在脸上。 唐 韩愈 《争臣论》:“人皆以为华, 阳子 不色喜。” 清 侯方域 《明都察院左都御史陈公墓志铭》:“既长,有器量,举於乡,不色喜。”词语解释:庆喜 拼音:qìng xǐ
(1).喜庆。 宋 范仲淹 《与中舍书》:“近领亲教,伏承起居万福,兼知已纳二壻,尤增庆喜。”
(2).庆幸。 曲波 《林海雪原》三二:“匪徒们正在庆喜自己马上就要成功时,未料遭到一阵大大超过五个人火力的猛烈射击。”词语解释:慰喜 拼音:wèi xǐ
犹快慰。 唐 裴铏 《传奇·薛昭》:“遂同寝处。 昭 甚慰喜,如此数夕,但不知昏旦。”词语解释:酷喜 拼音:kù xǐ
非常喜爱。《红楼梦》第二回:“惟有次子 贾政 ,自幼酷喜读书,为人端方正直。”词语解释:迎喜 拼音:yíng xǐ
见“ 迎喜神 ”。
词语解释:迎喜神 拼音:yíng xǐ shén
迎拜喜神。旧时祈求吉祥的一种风俗。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迎喜神》:“除夕接神以后,即为新年。於初次出房时,必迎喜神而拜之。”亦省称“ 迎喜 ”。 清 顾禄 《清嘉录·山川坛迎喜》:“大府择立春后丁日或壬日,喜神正南方,率标下弁卒,各陈队伍,张列兵器,迤邐至山川坛,迎祀喜神,谓之迎喜。”词语解释:余喜 拼音:yú xǐ
指身后的喜庆。词语解释:赞喜 拼音:zàn xǐ
亦作“賛喜”。 增加喜悦气氛,助兴。语本《周礼·秋官·大行人》:“归脤以交诸侯之福,贺庆以赞诸侯之喜。” 宋 洪适 《回陆全州启》:“朽质叨荣,已佩 五羊 之印;高情賛喜,復貽双鲤之书。” 宋 范成大 《岁旱邑人祷第五罗汉得雨乐先生有诗次韵》:“风骚老将亦赞喜,笔阵独扫诗坛空。”词语解释:延喜 拼音:yán xǐ
亦作“ 延嬉 ”。 玉圭名。《尚书璇玑铃》:“ 禹 开 龙门 ,导 积石 ,玄圭出,刻曰:‘延喜玉,王受德,天赐佩。’”后用为宣扬帝王瑞应的典故。《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昭华之珍既徙,延喜之玉攸归。” 张铣 注:“ 舜 时, 西王母 献昭华玉;天锡 禹 玄珪,刻曰:‘延喜之字’。”《宋书·符瑞志下》:“延嬉,王者孝道行则至。”词语解释:贡喜 拼音:gòng xǐ
见“ 贡公喜 ”。
词语解释:贡公喜 拼音:gòng gōng xǐ
谓 汉 贡禹 为 王吉 (字 子阳 )的登用而欣喜。引申为乐于良朋的出仕。《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是以 王阳 登则 贡公 喜, 罕生 逝而 国子 悲。” 李善 注:“良朋之道,情同休戚,故 贡禹 喜 王阳 之登朝, 子产 悲 子皮 之永逝也。” 唐 杜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窃效 贡公 喜,难甘 原宪 贫。”亦省作“ 贡喜 ”。 唐 杜甫 《哭韦大夫之晋》诗:“ 贡 喜音容间, 冯 招病疾缠。”词语解释:不自喜 拼音:bù zì xǐ
犹言不自思量。《史记·外戚世家》:“帝非我不得立,已而弃捐吾女,壹何不自喜而倍本乎!”《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韩御史 良久谓丞相曰:‘君何不自喜?’”《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足下甚苦,暴衣露冠,将兵助 楚 讨不义,足下何不自喜也?” 清 黄生 《义府·不自喜》:“诸云不自喜,即今俗云好不思量之意。必当时方言如此。”词语解释:悦喜 拼音:yuè xǐ
喜悦。《墨子·非儒下》:“富人有丧,乃大悦喜曰:此衣食之端也。” 汉 荀悦 《汉纪·文帝纪上》:“礼高年,平刑狱,天下悦喜。” 宋 曾巩 《广德军重修鼓角楼记》:“邦人士女,易其听观,莫不悦喜。” 戴沛霖 《向往》:“ 小莲 被这消息惊呆了,她悦喜的脸突然变得呆滞了。”词语解释:会喜 拼音:huì xǐ
庆贺恭喜。《西游记》第五四回:“一壁厢教摆筵宴,就当与女王会喜。”词语解释:婆欢喜 拼音:pó huān xǐ
(1).即大炭墼。烧红后置炉中用以取暖。 宋 范成大 《雪中送炭与龚养正》诗:“烦君笑领婆欢喜,探借新年五日春。”
(2).后亦称欢喜团。参阅 清 顾禄 《清嘉录·欢喜团》。词语解释:坐喜 拼音:zuò xǐ
指妇女怀孕。《天雨花》第二三回:“ 孝贞 小姐便问 舜娥 :‘嫂嫂却似坐喜一般,目今几个月份了?’少夫人面红一笑。 仪贞 道:‘嫂嫂已妊身七月,至三月中,便可降生了。’”词语解释:乐喜 拼音:lè xǐ
欢乐。 汉 焦赣 《易林·临之大壮》:“长男少女,相向笑语,来欢致福,和悦乐喜。”词语解释:怀喜 拼音:huái xǐ
怀孕。俗以有孕为喜,故云。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四章:“‘恐怕是怀喜了吧?’工头简单了截地说。”词语解释:两喜 拼音:liǎng xǐ
双方高兴;双方相悦。《庄子·人间世》:“夫传两喜两怒之言,天下之难者也。夫两喜必多溢美之言,两怒必多溢恶之言。凡溢之类妄,妄则其信之也莫,莫则传言者殃。” 王先谦 集解:“宜云两国君之喜怒。” 宋 苏辙 《论御试策题札子》之二:“臣闻两喜必有溢美之言,两怒必有溢恶之言,喜怒不忘於心,而以议天下之政,必有过甚而不平者。”词语解释:由喜 拼音:yóu xǐ
游戏。由,通“ 游 ”。《敦煌变文集·董永变文》:“ 董仲 长年到七岁,街头由喜道边旁。” 王重民 校录:“由喜,即游戏。”词语解释:说喜 拼音:shuō xǐ
亦作“说憙”。喜悦;欢欣。《荀子·议兵》:“故仁人之兵,所存者神,所过者化,若时雨之降,莫不説喜。”《汉书·郊祀志下》:“皇帝即位,思顺天心,遵经义,定郊礼,天下説憙。” 颜师古 注:“説读曰悦。” 词语解释:溢喜
分外的欣喜词语解释:恭喜 拼音:gōng xǐ
(1).应酬语。表示问候或祝贺。《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 崔大夫 恭喜了,你却在这里住?”《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九筹好汉听了,笑逐颜开,都道:‘恭喜!买卖到了!’”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六:“你考上了,恭喜你,小鬼丫头。”
(2).指可喜可贺之事。《儒林外史》第五回:“这倒是他的意思,説姐姐留下来的一点东西,送与二位老舅添着做恭喜的盘费。”此指科举中式。 清 李渔 《意中缘·悟诈》:“去岁恭喜,小弟因为不知,未曾奉贺,多有得罪。”此指结婚。 鲁迅 《彷徨·孤独者》:“ 魏大人 恭喜之后,我把正屋租给他了。”此指任职。词语解释:感喜 拼音:gǎn xǐ
感激喜悦。 宋 王安石 《谢许发运启》:“荷温习之见存,假善舟而使济,亦既就道,即将造门,惟兹下情,感喜殊甚。”词语解释:一见喜 拼音:yī jiàn xǐ
穿心莲的别名。一年生草本植物。中医学以叶或全草入药。词语解释:狙喜 拼音:jū xǐ
如猕猴一般狡诈可喜。《战国策·赵策三》:“兵固天下之狙喜也。” 鲍彪 注:“狙,玃属而狡黠,言兵家如之而可喜。” 清 毛先舒 《诗辩坻》卷四:“ 楚 有 钟惺 、 谭元春 ,因人心属厌之餘,开纤儿狙喜之议,小言足以破道,技巧足以中人。”词语解释:蛙井喜 拼音:wā jǐng xǐ
《庄子·秋水》:“子独不闻夫埳井之蛙乎?谓东海之鳖曰:‘吾乐与……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埳井之乐,此亦至矣。’”后以“蛙井喜”喻识浅者的沾沾自喜。 宋 黄庭坚 《次韵答邢敦夫》:“方求无津涯,不作蛙井喜。”词语解释:守喜 拼音:shǒu xǐ
接生。《三侠五义》第一回:“只见 李妃 双眉紧蹙,一时腹痛难禁。天子着惊,知是要分娩了,立刻起驾回宫,急召 刘妃 带领守喜婆前来守喜。”词语解释:和喜 拼音:hé xǐ
和洽喜悦。《史记·礼书》:“古者太平,万民和喜。”《释名·释言语》:“安,晏也,晏晏然和喜无动惧也。”词语解释:国喜 拼音:guó xǐ
指皇子诞生等皇家喜事。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佩服纪略》:“然圆领亦有金‘寿’字、‘喜’字,遇圣寿及千秋或国喜,或印公等生日搬移则穿之。”词语解释:财喜 拼音:cái xǐ
(1).财运。 清 蒋士铨 《临川梦·隐奸》:“便是这等,也是他的财喜,与爷何干!”
(2).俗以为钱财进门是喜事,故称意外获得的钱财为财喜。 郭沫若 《今昔集·钓鱼城访古》:“另外有好几只划子为打捞财喜,都飞也似的划过来。” 克非 《春潮急》二九:“土匪立即进来了,将他身上一搜,没捞着什么,料定是把财喜藏在了什么地方。”词语解释:诞喜 拼音:dàn xǐ
指生孩子。 明 沉榜 《宛署杂记·三婆》:“一曰奶婆,即两县及各衙门选送礼仪房坐季奶口,若内庭将有诞喜,则预召数人候之内直房。”词语解释:腰欢喜 拼音:yāo huān xǐ
俗语。谓妇女裙带忽然脱落,为有喜事的征兆。 清 褚人穫 《坚瓠九集·喜事》:“今妇女裙带忽脱者,俗谓之腰欢喜,与灯花鹊噪,蜘蛛垂丝坠人衣巾,俱有喜事。”词语解释:闻过则喜 拼音:wén guò zé xǐ
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过失就高兴。谓虚心接受意见。语本《孟子·公孙丑上》:“ 子路 ,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宋 司马光 《奏弹王安石表》:“伏遇陛下即位以来,日慎一日,闻过则喜,从諫如流。” 宋 陆九渊 《与傅全美书》之二:“过在所当改,吾自改之,非为人而改也。故其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词语解释:冲喜 拼音:chōng xǐ
亦作“冲喜”。 旧时迷信风俗。在人病重时,用办理喜事来驱除所谓的邪祟,想借此化凶为吉。 明 汤显祖 《牡丹亭·诊祟》:“老夫人替小姐冲喜。”《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刘妈妈 揭起帐子,叫道:‘我的儿,今日娶你媳妇来家冲喜,你须挣扎精神则个。’”《红楼梦》第九六回:“若是如今和他説要娶 宝姑娘 竟把 林姑娘 撂开,除非是他人事不知还可,若稍明白些,只怕不但不能冲喜,竟是催命了。” 马识途 《夜谭十记》第六:“ 吴廷臣 极力鼓动一个 吴家大湾 的有重病在身的少爷,讨 王馥桂 来冲喜。”词语解释:乔迁之喜 拼音:qiáo qiān zhī xǐ
《诗经·小雅》:“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后用“乔迁之喜”作为祝贺升迁或搬家之词词语解释:叫喜 拼音:jiào xǐ
道喜。《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 阮太始 也封了一封贺礼,到门叫喜。”《二刻拍案惊奇》卷九:“﹝亲眷﹞多来与 素梅 叫喜。”《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今日偷空而来,特特与九阿姐叫喜。”词语解释:谦喜 拼音:qiān xǐ
谦恭和悦。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陈云栖》:“扣其关,果有女道士三四人,谦喜承迎,仪度皆洁。”词语解释:道新喜 拼音:dào xīn xǐ
民间习俗。在农历正月初一往亲友家祝贺新年幸福。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元旦》:“京师谓元旦为大年初一。每届初一,於子初后焚香接神,燃爆竹以致敬,连宵达巷,络绎不休。接神之后,自王公以及百官,均应入朝朝贺。朝贺已毕,走謁亲友,谓之道新喜。亲者登堂,疏者投刺而已。”词语解释:道喜 拼音:dào xǐ
人家有喜庆事,表示祝贺。《红楼梦》第八二回:“小丫头道:‘只怕要与姑娘道喜, 南京 还有人来接。’”《孽海花》第三回:“等到 雯青 一到,有挨着肩攀话的,有拦着路道喜的。” 巴金 《秋》八:“ 周伯涛 和 枚少爷 还在堂屋里向道喜的亲戚还礼。”词语解释:速喜 拼音:sù xǐ
招致喜庆之事。《醒世姻缘传》第七六回:“ 相大舅 叫他进来,与 狄希陈 起课,説是‘速喜’,时下就到。”词语解释:青喜 拼音:qīng xǐ
鹊的别称。 宋 陶穀 《清异录·青喜》:“ 李正己 被囚执,梦云:‘青雀噪,即报喜也。’是旦果有羣雀啁啾,色皆青苍。至今 李 族居 淄 青 者,呼雀为青喜。”词语解释:遇喜 拼音:yù xǐ
犹怀孕。《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你大爷现在出外,你二位大奶奶同时遇喜,不便坐车远行。”词语解释:末喜 拼音:mò xǐ
亦作“ 末嬉 ”。 即 妺喜 。 夏桀 之妃。《荀子·解蔽》:“ 桀 蔽於 末喜 、 斯观 ,而不知 关龙逢 。”《吕氏春秋·慎大》:“ 桀 迷惑於 末嬉 ,好彼琬琰,不恤其众。”《汉书·外戚传序》:“ 夏 之兴也以 涂山 ,而 桀 之放也用 末喜 。” 颜师古 注:“ 末喜 , 桀 之妃, 有施氏 女也,美於色…… 桀 常置 末喜 於膝上,听用其言,昏乱失道。”词语解释:进门喜 拼音:jìn mén xǐ
指新婚日所怀的身孕。《小说家》1984年第3期:“凭着一种本能,她知道这是‘有’了,说不定,还是那种‘进门喜’呢!”词语解释:桑中之喜 拼音:sāng zhōng zhī xǐ
谓男女不依礼法的结合。《左传·成公二年》:“ 申叔 跪从其父,将适 郢 ,遇之,曰:‘异哉!夫子有三军之惧,而又有 桑中 之喜,宜将窃妻以逃者也。’” 杨伯峻 注:“此借用‘桑中’一词,暗指 巫臣 与 夏姬 私约。”《花月痕》第四六回:“﹝南北二帅﹞方其未败,锦衣玉食,倡优歌舞,其厮养贱紈綺,吸洋烟,莫不有 桑 中 之喜。”参见“ 桑中 ”。
词语解释:桑中 拼音:sāng zhōng
(1).《诗·鄘风·桑中》:“云谁之思?美 孟姜 矣。期我乎 桑中 ,要我乎 上宫 ,送我乎 淇 之上矣。” 朱熹 集传:“ 桑中 、 上宫 淇 上,又 沬乡 之中小地名也…… 卫 俗淫乱,世族在位,相窃妻妾。故此人自言将采唐於 沬 ,而与其所思之人相期会迎送如此也。”后因以指私奔幽会之处。 章炳麟 《东夷诗》之八:“匪寇求婚姻,和亲亦良愿,拜赐待三年,桑中会相见。”参见“ 桑中之喜 ”。
(2).桑树林里。《穆天子传》卷五:“甲寅,天子作居 范 宫 以观桑者,乃饮于桑中。” 郭璞 注:“桑林之中。”
(3).泛指山林僻远之处。《梁书·张缵传》:“何自谋其多僻,要桑中而远赴。”词语解释:打喜 拼音:dǎ xǐ
贺喜。 明 汤显祖 《紫箫记·假骏》:“再过一日,俺约同 石子英 、 尚子毗 同到 霍 府来打喜。” 清 李渔 《意中缘·悟诈》:“ 元翁 又来取笑,新夫人娶来一向了,倒还问起小弟来,想是怕我打喜么?”词语解释:殷喜 拼音:yīn xǐ
大喜。《史记·龟策列传》:“诸侯宾服,民众殷喜。”词语解释:沾沾自喜 拼音:zhān zhān zì xǐ
骄矜自得貌。《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太后岂以为臣有爱,不相 魏其 ? 魏其 者,沾沾自喜耳,多易。难以为相,持重。” 裴駰 集解引 张晏 曰:“沾沾,言自整顿也。”《汉书·窦婴传》:“ 魏其 沾沾自喜耳。” 王先谦 补注:“盖其人丰采自矜,故帝言其沾沾自喜,犹言詡詡自得也。” 宋 陈亮 《王珪确论如何论》:“吾之所长既已暴白於天下,而犹眷眷於同列之公论,固非沾沾自喜之为也。” 清 纳兰性德 《上座主徐健庵先生书》:“﹝先生﹞为师之道无乎不备,而某能不沾沾自喜乎?” 秦牧 《艺海拾贝·惠能和尚的偈语》:“有些人,喜欢听赞扬无度的话,陶醉在那些话里面沾沾自喜。”词语解释:宜嗔宜喜 拼音:yí chēn yí xǐ
亦作“ 宜喜宜嗔 ”。 谓生气时高兴时都很美丽。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呀,谁想着寺里遇神仙!我见他宜嗔宜喜春风面,偏宜贴翠花鈿。” 明 冯梦龙 《挂枝儿·爱》:“爱你打我的手势儿娇,还爱你宜喜宜嗔也,嗔我时越觉得好。”词语解释:害喜 拼音:hài xǐ
谓孕妇恶心、呕吐、食欲异常。有的地方叫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