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药入声 [yuè,哀乐][ě è,善恶][yuē][同着][jiáo jiào jué][ruò][sháo][jué xué][duó,测度][mò][zhuó bó][lüè][gě gè]崿[chāo chuò chuo][háo hé][肉膜,名词][tuò][bó][zé zuó][nüè yào][zhuó][屐、鞋][bó bo][lào luò][详注1][chāo zhuō,明亮][详注2][gè luò][详注3][nuò][lì luò][zuò]礿[sháo][hè][cuò,名词][gē kǎ luò][zhuó què][luò gé][详注4][详注5][zhuó jué][详注6][同托][详注7][音鹊。馺也。《类篇》行貌。]笿


注1:穫 音濩。《说文》刈谷也。草曰刈,谷曰穫。《易·无妄》不耕穫,不菑畬。《诗·豳风》八月其穫。 又陨穫,困迫失志貌。《礼·儒行》不陨穫于贫贱。《注》陨如萚之陨而飘零,穫如禾之穫而枯槁。
注2:格 《唐韵》古落切《集韵》《韵会》《正韵》葛鹤切,音各。树枝也。《集韵》《韵会》历各切,音洛。篱落也。《前汉·鼌错传》谓之虎落。《扬雄·羽猎赋》谓之虎路。通作格。 又《类篇》曷各切,音鹤。格泽,妖星也。见《史记·天官书》。
注3:熇 《广韵》呵各切《集韵》《韵会》《正韵》黑各切,音郝。与謞同。《尔雅·释训》謞謞,崇谗慝也。《疏》引《诗》多将熇熇,多行惨毒之恶。謞熇音义同。《释文》謞虚各切。
注4:泽 《集韵》《韵会》《正韵》达各切,音铎。格泽,星名,音鹤铎。《史记·天官书》格泽,星如炎火之状。
注5:昔 《集韵》仓各切,音错。粗也。《周礼·冬官考工记·弓人》老牛之角紾而昔。《注》昔读为交错之错,谓牛角粗理错也。 又《韵补》叶息约切。《左思·咏史诗》当其未遇时,忧在填沟壑。英雄有迍邅,由来自古昔。
注6:躇 《集韻》《韻會》敕略切,音鄀。《公羊傳·宣七年》躇階而走。《註》躇,猶超遽不順以次。《釋文》與踱同。
注7:嫋 《集韵》《韵会》日灼切《正韵》如灼切,音弱。长貌。《司马相如·上林赋》妩媚姌嫋。
末字词组
唯喏肥喏报喏牙喏喏喏一呼再喏  
应喏领喏撒网喏无礼喏喃喃喏喏大肥喏  
貌喏平安喏深喏咄喏衙喏   

词语解释:唯喏  拼音:wéi nuò
见“ 唯诺 ”。
词语解释:唯诺  拼音:wéi nuò
亦作“ 唯喏 ”。
(1).应答。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吾观《礼经》,圣人之教:箕帚匕箸,咳唾唯诺,执烛沃盥,皆有节文,亦为至矣。”《水浒传》第八一回:“ 李师师 执盏擎杯,亲与 燕青 回酒谢唱,口儿里悠悠放出些妖嬈声嗽,来惹 燕青 ; 燕青 紧紧的低了头,唯喏而已。”《老残游记》第十五回:“ 老残 听得没头没脑,答应不是,不答应又不是,只好念糊唯诺。”
(2).形容卑恭顺从。 唐 韩琬 《御史台记·来俊臣》:“﹝ 周綝 ﹞惧 俊臣 莫敢西顾,但视东唯诺而已。” 元 胡长孺 《耕渔乐赠金华相士》诗:“长官怒駡沸於爚,口自唯诺心自怍。” 鲁迅 《华盖集·补白》:“倘遇见这样的平民,必须恭维他,至少也得点头拱手陪笑唯诺,象先前下等人的对于贵人一般。”参见“ 唯唯诺诺 ”。
词语解释:应喏  拼音:yìng nuò
见“ 应诺 ”。
词语解释:应诺  拼音:yìng nuò
(1).古代男子之礼,口出“喏”声以示敬顺。多用以对尊长。《三国志·吴志·顾雍传》“至德忠贤,辅国以礼”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韦昭 《吴书》:“ 悌 每得父书,常洒扫,整衣服,更设几筵,舒书其上,跪拜读之,每句应诺,毕,復再拜。”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七:“见 红娘 通报,有人唤门……夫人与 鶯 教召,须臾入。僕使阶前忙应喏,骨子气喘不迭,满面征尘。”《武王伐纣平话》卷下:“ 高毁 、 祁宏 復归营内,来见 太公 应喏谢罪。”
(2).答应;承诺。《三国演义》第三八回:“ 玄德 曰:‘汝若同去,不可失礼。’ 飞 应诺。”《儒林外史》第一回:“母亲替他理理衣服,口里説道:‘你在此须要小心,休惹人説不是,早出晚归,免我悬望。’ 王冕 应诺。”
词语解释:貌喏  拼音:mào nuò
古时下对上的一种敬礼方式。犹后世之请安。《续资治通鉴·宋理宗宝庆元年》:“ 庆福 謁 国 ( 许国 )之幕客 章梦先 , 梦先 令隔帘貌喏。”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制府》:“貌喏者,大概今之请安也。”
词语解释:肥喏  拼音:féi nuò
大喏。唱喏时打躬的幅度大,抱拳高拱,弯腰扬声,表示格外恭敬。 元 武汉臣 《老生儿》第三折:“我往纸马铺门首唱了个肥喏,讨了这些纸钱。”《醒世恒言·吴衙内邻舟赴约》:“ 吴衙内 双手接受,深深唱个肥喏, 秀娥 还了个礼。” 聂绀弩 《韩康的药店》:“﹝ 韩康 ﹞心里一愣,但连忙脸上堆笑,唱了一个肥喏。”
词语解释:领喏  拼音:lǐng nuò
见“ 领诺 ”。
词语解释:领诺  拼音:lǐng nuò
亦作“ 领喏 ”。 答应;应承。《水浒传》第八回:“今奉着太尉钧旨,教将这十两金子送与二位,望你两箇领诺,不必远去,只就前面僻静去处,把 林冲 结果了。”《四游记·番兵劫败汉军》:“ 钟离 曰:‘汝言正合兵法,吾自备之,汝在外更宜谨慎。’ 冯已 领诺而出。”《初刻拍案惊奇》卷八:“二人领喏,自望 崇明 去了。”《廿载繁华梦》第一回:“﹝ 傅成 ﹞説罢, 周庸祐 都一一领诺。”
词语解释:平安喏  拼音:píng ān nuò
古时军将官吏开营或排衙时,随从唱喏,祈望平安,谓之“平安喏”。常见于 元 曲。 元 无名氏 《神奴儿》第四折:“[ 张千 排衙上云]喏!在衙人马平安!招书案!” 元 尚仲贤 《单鞭夺槊》第四折:“帅鼓铜锣一两敲,辕门裡外列兵刀,将军报罢平安喏,紧捲旗旛再不摇。”
词语解释:报喏  拼音:bào nuò
谓应答尊长,表示礼敬、遵从。《三国志平话》卷上:“ 玄德 坐於帐上,问曰:‘谁人敢去探贼兵多少?’道一声未了,有 张飞 帐前报喏:‘ 飞 愿自往。’” 元 关汉卿 《望江亭》第二折:“不听的报喏声齐,大古里坐衙来恁时节不退。”
词语解释:撒网喏  拼音:sā wǎng nuò
古代一种行礼方式。因其状如弯腰撒网,故云。《何典》第七回:“ 活死人 只得唱个撒网喏,求他指引。”
词语解释:深喏  拼音:shēn nuò
古人见面时一种礼节,一面大幅度作揖,一面出大声致敬。《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 马綬 走近前,与 陈林 深喏一个。 陈林 慌忙回礼。”参见“ 唱喏 ”。
词语解释:唱喏  拼音:chàng rě
亦作“ 唱诺 ”。 出声答应。 唐 裴铏 《传奇·崔炜》:“女酌醴饮使者,曰:‘ 崔子 欲归 番禺 ,愿为挈往。’使者唱喏。”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余入此舍,凡二十四,偏袒徒跣,担囊贮糒,闻呼唱诺,受卷就位。”
亦作“ 唱诺 ”。
(1).古代男子所行之礼,叉手行礼,同时出声致敬。 宋 苏辙 《乞定差管军臣僚札子》:“访闻 张利一 任 定州 总管日,曾入教场巡教,以不得军情,诸军并不唱喏。” 元 无名氏 《鸳鸯被》第一折:“好姑姑,我央及你替我圆成,我唱诺。” 包蕾 《猪八戒学本领》:“那呆子信以为真,连忙上前唱喏道:‘只怪 八戒 糊涂,从来没有背过自己家谱,又从小出门在外,其实不知还有你这么个大哥,请不要见罪。’”
(2).旧时显贵出行,随从在前面吆喝开道,令行人回避。 明 周祈 《名义考·唱喏》:“贵者将出,唱使避己,故曰唱喏,亦曰鸣騶,即《孟子》‘行辟人也’。”
词语解释:牙喏  拼音:yá nuò
衙门吏卒谒见长官时的唱喏。 宋 袁文 《瓮牖闲评》卷八:“今所谓衙喏者,盖牙喏也。当用此牙字。古者,太守出厅则建牙。牙者,牙旗也。建牙以表太守出厅耳。于是兵卒鸣鼓而声喏,每日早晏皆然,故谓之早牙、晚牙。”
词语解释:无礼喏  拼音:wú lǐ nuò
行礼的一种方式:一边作揖,一边口说“无礼”,表示客气。《荡寇志》第一一六回:“众人方纔省悟,都大笑起来,唱个无礼喏,让坐。”
词语解释:咄喏  拼音:duō nuò
见“ 咄诺 ”。
词语解释:咄诺  拼音:duō nuò
谓呼唤应诺。 唐 司空图 《休休亭》:“咄诺,休休莫莫,伎俩虽多性灵恶,赖是长教闲处著。”常用以形容事情轻易,只须张口一唤。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释俗》:“ 刘义叟 为予言,《晋书》言‘咄嗟而办’,非是,宜言‘咄喏而办’。”《警世通言·崔衙内白鹞招妖》:“则见女娘教安排酒来……顷刻之间,咄喏而办。”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委巷丛谈》:“适造一殿,无瓦而值雨……一吏白于官长曰:‘多差兵士,以钱鏹分俵关厢铺席,赁借楼屋腰簷瓦若干,候旬月新瓦到,照数赔还。’府司从之,殿瓦咄诺而办。”
词语解释:喏喏  拼音:nuò nuò
应诺声。有顺从敬慎意。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王岐公》:“ 禹玉 既亡,有无名子作诗嘲之云:‘太师因被子孙煎,身后无名只有钱。喏喏佞翻 王介甫 ,奇奇歆杀 宋昭宣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荷花三娘子》:“女见人喏喏,似口不能道辞。” 冰心 《寂寞》:“ 小小 只得喏喏的随着一同出来。”
词语解释:喃喃喏喏  拼音:nán nán nuò nuò
形容絮叨不绝。《醒世姻缘传》第六十回:“他纔喃喃喏喏的口里嘓噥,喇喇叭叭的腿里走着。”
词语解释:衙喏  拼音:yá nuò
衙参时兵卒的声喏。 宋 袁文 《瓮牖闲评》卷八:“今所谓衙喏者,盖牙喏也。当用此牙字。古者太守出厅则建牙。牙者,牙旗也。建牙以表太守出厅耳,于是兵卒鸣鼓而声喏,每日早晏皆然。故谓之早牙、晚牙。今时则不然,每至申牌,太守初不出厅,亦未尝建牙,州郡兵卒皆鸣鼓而声喏,谓之衙喏,殊不晓所谓。不独州郡如此,其他曹职处往往皆然。盖前后循习,不究所由来耳。”
词语解释:一呼再喏  拼音:yī hū zài nuò
听到一声呼唤即连声应答。表示恭顺。《韩诗外传》卷五:“据法守职,而不敢为非者,人吏也。当前快意,一呼再喏者,人隶也。”
词语解释:大肥喏  拼音:dà féi nuò
古时向人作揖并出声致敬叫“唱喏”。大肥喏谓深深施礼,表示对人更加尊重。《水浒传》第二四回:“ 王婆 笑道:‘大官人,却纔唱得好个大肥喏!’”《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五回:“ 老残 肃然起敬的立起来,向 逸云 唱了个大肥喏,説:‘领教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