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三职入声 [shí,知识][shí sì,饮食]亿[sè sāi,闭塞][nì][详注1][详注2][fú][pì][yì]


注1:螣 音特。《诗·小雅》去其螟螣。《传》食叶曰螣。《陆玑疏》螣,蝗也。《许慎云》吏乞贷则生螣。
注2:冒 mò,《集韵》《韵会》《正韵》密北切,音默。《增韵》贪也。《左传·昭三十一年》贪冒之民。又犯也。《前汉·卫青传》直冒汉围。又单于名。《史记·匈奴传》及冒顿立,攻破月氏。
首字词组
啬夫啬气啬细啬年啬事啬啬  
啬神啬后啬祸啬术啬人啬刻  
啬养啬黍啬民啬克啬吝   

词语解释:啬夫  拼音:sè fū
(1).农夫。嗇,通“ 穡 ”。《韩非子·说林下》:“此嗇夫,公之故人,公奚不休舍?” 梁启雄 解:“嗇夫,本是收穀的田夫。”《说文·啬部》:“田夫谓之嗇夫。”
(2).指从事一般劳役者。 章炳麟 《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名为目营四海,实乃与里巷嗇夫同其傖陋。”
(3).农神。《古文苑·贾谊〈旱云赋〉》:“嗟乎!惜旱大剧,何辜于天;无恩泽忍兮,嗇夫何寡德矣。” 章樵 注:“嗇夫,田畯之神也。祈年则乐,田畯忍,旱不救。”
(4).古代官吏名。掌管币礼的官员。《书·胤征》:“瞽奏鼓,嗇夫驰。” 孔 传:“嗇夫,主币之官。”
(5).古代官吏名。司空的属官。《仪礼·觐礼》:“嗇夫承命,告于天子。” 郑玄 注:“嗇夫,盖司空之属也。”
(6).古代官吏名。检束群吏百姓的官员。《管子·君臣上》:“吏嗇夫任事,人嗇夫任教。” 尹知章 注:“吏嗇夫谓检束群吏之官,若督邮之比也。人嗇夫亦谓检束百姓之官。”
(7).古代官吏名。乡官。 秦 制,乡置啬夫,职掌听讼、收取赋税, 汉 晋 及 南朝 宋 因之。《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嗇夫、游徼……嗇夫职听讼,收赋税。”《晋书·职官志》:“乡置嗇夫一人。”《宋书·百官志下》:“乡有乡佐、三老、有秩、嗇夫、游徼各一人……嗇夫主争讼。”
(8).古代官吏名。 汉 时小吏的一种。《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虎圈嗇夫从旁代尉对上所问禽兽簿甚悉。” 张守节 正义:“掌虎圈。《百官表》有乡嗇夫,此其类也。”《汉书·宣帝纪》:“既壮,为取暴室嗇夫 许广汉 女。” 颜师古 注:“嗇夫者,暴室属官。”《后汉书·城阳恭王祉传》:“立 考侯 、 康侯 庙,比园陵,置嗇夫。” 李贤 注:“嗇夫本乡官,主知赋役多少,平其差品。园陵置之,知祭祀、徵求诸事。”
(9).俭省节用的人。 明 张居正 《寿襄王殿下序》:“我嗇夫也,吾告子以嗇而已。”
词语解释:啬神  拼音:sè shén
爱惜精神。《后汉书·周磐传》:“昔 方回 、 支父 嗇神养和,不以荣利滑其生术。”《太平广记》卷五五引 前蜀 杜光庭 《仙传拾遗·寒山子》:“修生之道,除嗜去欲,嗇神抱和,所以无累也。” 宋 张耒 《齐居赋》:“絶嗜窒慾,爱精嗇神,声色不御,滋味罕亲。”
词语解释:啬养  拼音:sè yǎng
犹保养。 宋 苏轼 《上皇帝书》:“其气至微,其兆絪緼,可以静而不动,可以嗇养而不可以发宣。”
词语解释:啬气  拼音:sè qì
爱惜保养元气。 宋 苏轼 《和陶饮酒》诗之二:“嗇气实其腹,云当享长年。” 宋 苏辙 《再祭张宫保文》:“由是嗇气养神,以终其身。”
词语解释:啬后
迷信。指上天吝啬给人的寿命,使之早死
词语解释:啬黍  拼音:sè shǔ
收获的黍稷。《仪礼·少牢馈食礼》:“宰夫以籩受嗇黍,主人尝之,纳诸内。” 郑玄 注:“收敛曰嗇。明丰年乃有黍稷也。”
词语解释:啬细  拼音:sè xì
吝啬。《儒林外史》第五二回:“此人有个毛病,嗇细非常,一文如命。”
词语解释:啬祸  拼音:sè huò
犹好乱。在祸乱中有所贪图。《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夫小人之性,衅於勇,嗇於祸,以足其性而求名焉者,非国家之利也。” 杜预 注:“嗇,贪也。”《新唐书·陆馀庆传》:“ 中宗 朝,倖臣贵主斜封大行,蹈利嗇祸之人,与相乾没。”
词语解释:啬民  拼音:sè mín
亦作“ 嗇人 ”。 农夫。嗇,通“ 穡 ”。 三国 魏 潘勗 《册魏公九锡文》:“君劝分务本,嗇民昏作,粟帛滞积,大业惟兴。”一本作“ 嗇人 ”。
词语解释:啬年  拼音:sè nián
歉收之年。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第一章第三节:“啬年是比较少见的,特别是在古时草木山林还是蕃茂的时候。”
词语解释:啬术  拼音:sè shù
谓对自己的技艺有所保留,不完全使用出来。 唐 刘禹锡 《鉴药》:“顾医之态,多嗇术以自贵,遗患以要财,盍重求之,所至益深矣。”
词语解释:啬克  拼音:sè kè
亦作“ 嗇刻 ”。 吝啬。《红楼梦》第八四回:“论起那 张 家行事,也难和咱们作亲,太嗇克,没的玷辱了 宝玉 。”《红楼梦》第一○一回:“二叔为人是最嗇刻的,比不得大舅太爷。”
词语解释:啬事  拼音:sè shì
(1).农事。嗇,通“ 穡 ”。《史记·殷本纪》:“我君不恤我众,舍我嗇事而割政。”《书·汤誓》作“穡事”。 孔 传:“言夺民农功,而为割剥之政。”
(2).精简事务。《新唐书·牛仙客传》:“﹝ 牛仙客 ﹞始在 河西 ,嗇事省用,仓库积鉅万,器械犀鋭。”
词语解释:啬人  拼音:sè rén
见“ 嗇民 ”。
词语解释:啬民  拼音:sè mín
亦作“ 嗇人 ”。 农夫。嗇,通“ 穡 ”。 三国 魏 潘勗 《册魏公九锡文》:“君劝分务本,嗇民昏作,粟帛滞积,大业惟兴。”一本作“ 嗇人 ”。
词语解释:啬吝  拼音:sè lìn
亦作“ 嗇恡 ”。 吝啬。 唐 高适 《东征赋》:“鄙亭长之不仁,乃晨炊而嗇恡。” 清 龚自珍 《平均篇》:“或以羡慕,或以愤怨,或以骄汰,或以嗇吝,浇漓诡异之俗,百出不可止。”
词语解释:啬啬  拼音:sè sè
中医用语。肌体畏寒收缩貌。 汉 张仲景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寸口脉弦者,即胁下拘急而痛,其人嗇嗇恶寒也。”《医宗金鉴·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上〉》:“故有嗇嗇之恶寒,淅淅之恶风,翕翕之发热也。”集注引 程应旄 曰:“嗇嗇恶寒者,肌被寒侵,怯而敛也。”
词语解释:啬刻  拼音:sè kè
见“ 嗇克 ”。
词语解释:啬克  拼音:sè kè
亦作“ 嗇刻 ”。 吝啬。《红楼梦》第八四回:“论起那 张 家行事,也难和咱们作亲,太嗇克,没的玷辱了 宝玉 。”《红楼梦》第一○一回:“二叔为人是最嗇刻的,比不得大舅太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