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七遇去声 [dù,制度][树木,名词][详注1][shù,数量][详注2][详注3][wù,憎恶][tù][详注4][pū,偃仆][pù,店铺][yù][音顾。《广韵》卖也。][cuò,动词][嘱咐][详注5][详注6][jù][tù][详注7][详注8][详注9][fū][chá ná][音驻。《广韵》鸟声。][音妒。美女也。][详注10][xǔ][详注11]


注1:污 恶去声。《说文》岁也。又染也。一曰去垢污曰污。动词
注2:疏 书疏。音数。条陈也。《扬雄·解嘲》独可抗疏时道是非。
注3:苦 《正韵》苦故切,音库。困也。《西溪丛语》今人不善乘船谓之苦船,北人谓之苦车。 又姓。大夫苦成,见《国语》。又《通志·氏族略》汉有会稽太守苦灼。
注4:圃 《唐韵》《集韵》博故切,音布。《屈原·离骚》朝发轫於苍梧兮,夕余至乎悬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注5:足 《广韵》子句切《集韵》遵遇切《韵会》子遇切《正韵》将豫切,音沮。《论语》巧言令色足恭。《疏》足,成也。谓巧言令德以成其恭,取媚于人也。《朱传》过也。《扬子·法言》足言足容,德之藻矣。
注6:错 音措。《集韵》金涂谓之错。亦姓。又《博雅》藏也。又《楚辞·九章》万民之生,各有所错兮。《注》错,安也。 又《史记·司马相如传》展采错事。《注》展其官职,设厝其事业也。错,音措。 又《易·系辞》苟错诸地,而可矣。《疏》错,置也。《释文》错,音措。《史记·周本纪》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注》错,置也。 又《史记·张仪传》秦魏之交,可错矣。《注》错,停止也。音措。 又《后汉·寒朗传》二人错愕不能对。《注》错,七故反。错惮,犹仓卒也。
注7:餔 音捕。《集韵》糖餔,饵也。或作䊇𥹴。 又《正字通》饧之浊者曰餔。又鸟名。《尔雅·释鸟》鴩,餔敊。《注》未详。《释文》餔,音步。又《集韵》博故切,音布。与食也。《前汉·高帝纪》老父请㱃,因餔之。《师古曰》以食食之谓之餔。
注8:属 音树。《诗·小雅》君子有徽猷,小人与属。叶上附。
注9:输 指所送之物。《增韵》凡以物送人,则读平声。指所送之物,则读去声。
注10:隃 音戍。《爾雅·釋地》北陵西隃雁門是也。《戰國策》作西兪。
注11:穫 音护。焦穫,地名。《诗·小雅》整居焦穫。《传》焦穫,周地接於猃狁者。《尔雅·释地注》今扶风池阳县瓠中是也。
末字词组
错啎违啎抵啎抵啎    

词语解释:错啎  拼音:cuò wǔ
见“ 错忤 ”。
词语解释:错忤  拼音:cuò wǔ
(1).抵触,不顺从。《新唐书·李藩传》:“ 藩 泣谓曰:‘……宜速还,否则以法劾君。’ 兼 ( 杜兼 )错忤去。”
(2).亦作“ 错逜 ”、“ 错啎 ”。矛盾;错乱。 宋 李纲 《上道君太上皇帝封事》:“首尾衡决,先后错忤。”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蘐园随笔》:“故和训所牵,字非其字;语理错逜,句非其句。” 章炳麟 《国故论衡·论式》:“卒之数篇之中,自为错啎,古之人无有也。”
词语解释:违啎  拼音:wéi wǔ
见“ 违忤 ”。
词语解释:违忤  拼音:wéi wǔ
亦作“ 违啎 ”。
(1).违背;不顺从。《汉书·张敞传》:“ 宣帝 徵 敞 为太中大夫,与 于定国 并平尚书事。以正违忤大将军 霍光 。”《后汉书·霍谞传》:“是时大将军 梁冀 贵戚秉权,自公卿以下莫敢违啎。” 唐 刘知几 《史通·直书》:“寧顺从以保吉,不违忤以受害也。”《红楼梦》第二十回:“因是圣人遗训,不敢违忤。” 许地山 《危巢坠简·在费总理底客厅里》:“老头子是个明理知礼的人,他虽然不大愿意,却也不敢违忤 魏先生 底意思。”
(2).指抵触;不一致。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续资治通鉴》:“ 毕氏 此书,兼集众力,自谓尽善,然体例书法,多有未当,前后违啎,亦间有之。”
词语解释:抵啎  拼音:dǐ wǔ
见“ 抵牾 ”、“ 牴牾 ”。
词语解释:抵啎
见“ 牴牾 ”。
词语解释:抵牾  拼音:dǐ wǔ
亦作“ 抵啎 ”。抵触;矛盾。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李谪仙》:“二説辨证 李白 《蜀道难》非谓 严武 作,明白如此,则《新唐史》抵牾无疑。”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华阳博义下》:“一出名公手,一或抵啎,必他有証佐。”
牴牾:亦作“ 牴啎 ”。 1.抵触,矛盾。 唐 刘知几 《史通·六家》:“况左右配属, 班 荀 之与 郑 戴 ,又名牴牾。” 金 王若虚 《史记辨惑一》:“混淆差互,一至於此。盖不惟牴牾於经,而自相矛盾亦甚矣。”《明史·罗通传》:“ 通 本 谦 所举,而每事牴牾,人由是不直 通 。”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居室·联匾》:“柱圆板方,柱窄板阔,彼此牴牾,势难贴服。” 章炳麟 《秦献记》:“僕射 周青臣 用面諛显, 淳于越 相与牴啎,衅成而 秦 燔书。”啎,一本作“ 梧 ”。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五篇:“《隋志》《列异传》三卷……两《唐志》皆云 张华 撰,亦别无佐证,殆后有悟其牴牾者,因改易之。”
(2).引申谓用言语顶撞、冒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江城》:“翁姑薄让之,女牴牾不可言状。翁姑忿怒,逼令大归。”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戴监生》:“老人遂发怒声曰:‘稚子何敢牴牾先辈!’”